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断块油藏CO_2单井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国强 孙雷 +3 位作者 孙良田 吴应川 郭肖 杜志敏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1-66,共6页
受多断层切割的复杂断块油藏,所形成的众多小断块单元油藏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而采用CO2吞吐强化采油方式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针对复... 受多断层切割的复杂断块油藏,所形成的众多小断块单元油藏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而采用CO2吞吐强化采油方式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针对复杂小断块低能量油藏单元的地质开发特征,在对油井目前地层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基础上,通过 cO2-油藏流体膨胀实验,确定CO2吞吐的驱替机理,再通过CO2吞吐长岩心驱替实验确定CO2吞吐增产原油的程度和时效性。然后建立了针对实际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的地质和数值模拟模型,在对注气前油井生产动态进行历史拟合基础上,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的工艺操作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重点讨论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增产效果的影响,分析不同注气时机CO2吞吐前后近井地层原油饱和度和压力分布变化规律。从而得出适合于小断块单元油藏CO2单井吞吐强化采油的有效时机和最佳操作参数选择,为小断块单元油藏实施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方案设计提供了系统的室内综合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块油藏co2吞吐 长岩心驱替实验 数值模拟 注气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块油藏单井CO_2吞吐强化采油注气时机及周期注入量优选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国强 孙雷 +2 位作者 孙良田 吴应川 李士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2,79,共5页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然后将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等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开采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油藏 co2吞吐 数值模拟 注气时机 周期注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吞吐技术在断块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梁福元 周洪钟 +3 位作者 刘为民 崔军汉 李志华 刘艳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4期55-57,共3页
O2 吞吐技术室内研究表明 :将液态CO2 注入油层 ,在地层温度下 ,CO2 快速汽化混溶于原油 ,可降低原油粘度 85 9% ,从而增强原油流动能力 ;同时地下原油体积膨胀2 7 9% ,使储集层孔隙压力升高 ,在局部形成饱和地带 ,使部分残余油被驱动 ... O2 吞吐技术室内研究表明 :将液态CO2 注入油层 ,在地层温度下 ,CO2 快速汽化混溶于原油 ,可降低原油粘度 85 9% ,从而增强原油流动能力 ;同时地下原油体积膨胀2 7 9% ,使储集层孔隙压力升高 ,在局部形成饱和地带 ,使部分残余油被驱动 ,提高了油相渗透率 ,可使驱油效率提高 7 5 % ,从而提高油藏的最终采收率。该技术对低渗、封闭未注水的复杂断块油藏比较适用。截至目前 ,已在孤岛采油厂实施 1 1口油井 ,累积增油 1 5 4 1 0t,取得了较好的矿场试验效果 ,展示出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 注入参数 矿场试验 实验研究 二氧化碳吞吐 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吞吐在断块低渗透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任福生 刘艳平 +2 位作者 段春凤 郭保卫 刘广东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4期77-79,共3页
垦利油田作为一个复杂的小断块油田 ,中低渗封闭小断块占有相当比重 ,地层能量低 ,边底水不活跃 ,采出程度低 ,如何提高断块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介绍了CO2 吞吐原理、条件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CO2 吞吐在改... 垦利油田作为一个复杂的小断块油田 ,中低渗封闭小断块占有相当比重 ,地层能量低 ,边底水不活跃 ,采出程度低 ,如何提高断块低渗透油藏的采收率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介绍了CO2 吞吐原理、条件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 ,CO2 吞吐在改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低渗透油藏 二氧化碳吞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块油藏CO_2吞吐过程压力与含油饱和度分布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国强 孙雷 +4 位作者 姚为有 邓如明 吴应川 孙良田 李士伦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111,共4页
为了研究小断块油藏CO_2吞吐过程中压力和含油饱和度分布,选择了中原油田复杂小断块单元油藏上一口有代表性的低产能产油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建立了CO_2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对周期注入量进行评价,然后对吞吐过程中每个阶段不同累计... 为了研究小断块油藏CO_2吞吐过程中压力和含油饱和度分布,选择了中原油田复杂小断块单元油藏上一口有代表性的低产能产油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首先建立了CO_2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对周期注入量进行评价,然后对吞吐过程中每个阶段不同累计注入量情况下压力和含油饱和度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发现:在注CO_2过程中,随着注入气量的增加,井周围地层中的压力上升,且距井越近上升的幅度越大。随地层压力上升,近井地带含油饱和度很快下降,井底附近下降幅度最大,而CO_2所波及的渗流区边界上,含油饱和度稍有上升。在焖井过程中,井底附近的CO_2气体向地层远处扩散,能量传递到地层远处。地层原油饱和度仅略有回升。回采时能量不断的被消耗,逐渐的向边界波及。注入量较少的已经基本上消耗完了能量,各处压力基本相等。地层平均含油饱和度下降,油井附近的含油饱和度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 co2吞吐 数值模拟 压力分布 含油饱和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小断块油藏CO_2吞吐工艺技术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炳官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8-70,74,共4页
在总结复杂小断块油田CO2吞吐系列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从油藏规模、物性、能量等角度剖析了71口吞吐井的实施效果,分析了影响CO2吞吐效果的关键参数,得出了注入量、注入压力、返排速度、吞吐周期等工艺技术参数的取值范围和标准,对提... 在总结复杂小断块油田CO2吞吐系列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从油藏规模、物性、能量等角度剖析了71口吞吐井的实施效果,分析了影响CO2吞吐效果的关键参数,得出了注入量、注入压力、返排速度、吞吐周期等工艺技术参数的取值范围和标准,对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小断油藏 co2吞吐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CO_2吞吐参数的优化及矿场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海粟 王波 严晓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1期40-43,共4页
CO_2吞吐是提高油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有效措施。采用油藏工程综合评价方法,优选出CO_2注入量、注入速度、浸泡时间和放喷速度等吞吐参数,并在苏北油田开展了现场试验,平均换油率达到1.01 t(油)/t(CO_2),相比于前期吞吐井的换油率提高了94... CO_2吞吐是提高油井产量和采收率的有效措施。采用油藏工程综合评价方法,优选出CO_2注入量、注入速度、浸泡时间和放喷速度等吞吐参数,并在苏北油田开展了现场试验,平均换油率达到1.01 t(油)/t(CO_2),相比于前期吞吐井的换油率提高了94%。试验结果表明,CO_2吞吐只要方法得当、参数合理,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值得在低产低效油井中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藏 co2吞吐 参数优化 矿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溱潼凹陷复杂断块油藏CO_2吞吐试验 被引量:9
8
作者 钱卫明 余峰 +1 位作者 季翔 张利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2期80-82,共3页
以苏北油区溱潼凹陷断块油藏为例 ,分析了高渗透特高含水油藏、低渗透低效油藏和稠油油藏CO2 吞吐的试验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由此总结了CO2 吞吐的选井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CO2 吞吐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用范围广 ,在有CO2... 以苏北油区溱潼凹陷断块油藏为例 ,分析了高渗透特高含水油藏、低渗透低效油藏和稠油油藏CO2 吞吐的试验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并由此总结了CO2 吞吐的选井条件。试验结果表明 ,CO2 吞吐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适用范围广 ,在有CO2 资源的条件下 ,可在复杂断块油藏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溱潼凹陷 复杂油藏 试验 二氧化碳吞吐 提高采收率 选井条件 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块油藏CO2、N2单井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对比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国强 孙雷 +3 位作者 吴应川 董维哲 孙良田 李士伦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3-55,73,共4页
针对ZY油田原油注气吞吐的工艺过程,建立了注气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实例井分别用CO2、N2吞吐进行了分析,首先对该井的注气吞吐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注气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等因素对注气吞... 针对ZY油田原油注气吞吐的工艺过程,建立了注气吞吐数值模拟模型。应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实例井分别用CO2、N2吞吐进行了分析,首先对该井的注气吞吐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注气周期注入量、注入速度、焖井时间、采液速度等因素对注气吞吐效果的影响,并对CO2、N2吞吐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优化得到的方案进行注气吞吐生产指标预测对比。开始生产后注N2的日产油比注CO2恢复要快些,但持续的时间没有注CO2的长;注N2的累计采油量和累计增油量都比注CO2的大。通过对比分析表明本井采用N2吞吐所得到的增油量、换油率大于采用CO2吞吐的,因此会获得更好的效益。通过不同注入气不同时期的含油饱和度和压力分布的对比分析得到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油藏 co2吞吐 N2吞吐 数值模拟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水断块油藏水平井组CO2协同吞吐注入量优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志兴 赵凤兰 +3 位作者 冯海如 宋黎光 李妍 郝宏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5-80,共6页
针对边水断块油藏单口水平井CO2吞吐过程中气体波及体积小、有效期短等问题,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水平井组CO2协同吞吐注入量,分析边水断块油藏CO2吞吐控水增油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三维水平井组开发物理模型,进行水... 针对边水断块油藏单口水平井CO2吞吐过程中气体波及体积小、有效期短等问题,采用室内物理模拟实验方法,研究并优化了水平井组CO2协同吞吐注入量,分析边水断块油藏CO2吞吐控水增油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三维水平井组开发物理模型,进行水平井组CO2吞吐实验,分析不同注入量的吞吐闷井压力变化以及开井的生产动态,并结合CO2气体本身物理性质以及其与原油的高温高压物性分析结果,明确了注入量对边水断块油藏水平井组CO2吞吐的影响机理,优化了实验条件下的注入量。实验结果表明:当CO2注入量由0.07 PV增至0.14 PV时,井组综合含水率降幅由0.72%扩大至5.93%,增油量由31.4 mL增至148.7 mL,增加注入量对水平井组CO2吞吐的控水增油效果促进明显;当CO2注入量增至0.14 PV时,采出程度增幅虽达22.36%,标况下累积产气量却高达8 050 mL,气体利用率降低。CO2控水增油的主要机理为:一定压力条件下,CO2的压缩系数降低,注入过程中能量损失小,促进气体进入地层,增加了气体波及范围;原油中CO2组分增加,原油流动性增强;增加注气量,提高注入气的波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入量 水平井组 co2吞吐 边水油藏 气体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42断块CO_2吞吐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天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B09期123-124,126,共3页
深层特稠油油藏冷42断块依靠蒸汽吞吐开发,由于回采水率较低,因此开发效果较差。利用CO_2易溶于原油中、能够降低原油粘度、体积膨胀等特性,进行CO_2吞吐研究。通过现场试验,改善了开发效果,提高了原油采收率,为同类型油藏开发提供了一... 深层特稠油油藏冷42断块依靠蒸汽吞吐开发,由于回采水率较低,因此开发效果较差。利用CO_2易溶于原油中、能够降低原油粘度、体积膨胀等特性,进行CO_2吞吐研究。通过现场试验,改善了开发效果,提高了原油采收率,为同类型油藏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42 co2吞吐 试验研究 现场试验 室内实验 特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注采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怀珠 郑家朋 +2 位作者 石琼林 覃孝平 杨小亮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4-86,91,共4页
水平井是冀东油田浅层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随着水平井的持续开发,含水快速上升,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采用CO_2吞吐可进一步提高增油效果和产能,降低含水上升速率。为优化CO_2吞吐的注采参数、提高现场试验效果,利用矿场岩屑设... 水平井是冀东油田浅层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开发方式,随着水平井的持续开发,含水快速上升,严重影响了开发效果。采用CO_2吞吐可进一步提高增油效果和产能,降低含水上升速率。为优化CO_2吞吐的注采参数、提高现场试验效果,利用矿场岩屑设计制作了CO_2吞吐三维物理模型(尺寸30 cm×30 cm×12 cm,水测渗透率1.160μm^2,孔隙度31%),使用该模型开展了注入量、焖井时间等注采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CO_2吞吐增油效果明显,采收率较衰竭开采增加幅度为1.97%~9.47%,换油率为1.14~3.62 m^3/m^3;为达到最佳的增油效果,宜采用的CO_2吞吐注采参数为:注入量0.3~0.4 PV、焖井时间12~15 h、注入速率4~6 mL/min、采液速率480~600 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藏 水平井 三维物理模型 co2吞吐 焖井时间 注入速率 采液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13
作者 李国永 叶盛军 +3 位作者 冯建松 石琼林 冯旭光 王佳音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2-65,115,共4页
水平井是冀东南堡陆地油田浅层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开采方式,大部分水平井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构造因素、井身轨迹、生产制度和外来入井液是引起水平井含水率非正常上升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预测、产出流体的分析以... 水平井是冀东南堡陆地油田浅层复杂断块油藏的主要开采方式,大部分水平井已进入特高含水阶段。构造因素、井身轨迹、生产制度和外来入井液是引起水平井含水率非正常上升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二氧化碳最小混相压力预测、产出流体的分析以及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认为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控水增油的主要机理包括: 膨胀原油体积、对原油的降粘作用和对轻烃的萃取作用。基于优化的工艺设计方案,确定了单井注入量、注入速度和焖井时间等参数。32井次的现场应用结果证实,产油量由吞吐前的52t/d上升到吞吐后的271t/d,是原来的5.2倍,综合含水率由吞吐前的96.9%降至吞吐后的53.4%,控水增油效果显著。二氧化碳对橡胶的腐蚀性较强,合适的举升方式为抽油泵,井口至井下500m内应尽量避免安装对温度敏感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藏 水平井 二氧化碳吞吐 最小混相压力 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边水断块油藏氮气复合吞吐实验 被引量:11
14
作者 赵凤兰 宋黎光 +3 位作者 侯吉瑞 李文峰 王鹏 郝宏达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1,共7页
浅层边水断块油藏由于含油面积小、非均质性强、黏度高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边水突进快等问题,氮气吞吐可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具有控抑边水突进的潜力。通过采用高温高压边水径向流模型对氮气、氮气-表面活性剂和氮气-二氧化碳3种吞吐介质... 浅层边水断块油藏由于含油面积小、非均质性强、黏度高以及开发过程中存在边水突进快等问题,氮气吞吐可有效补充地层能量,具有控抑边水突进的潜力。通过采用高温高压边水径向流模型对氮气、氮气-表面活性剂和氮气-二氧化碳3种吞吐介质控水增油可行性进行室内实验研究,以吞吐阶段含水率最大降低值、控水持续时间和采收率提高程度为指标,并结合模型压力变化对3种吞吐介质控水增油效果进行评价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3种吞吐介质控水增油机理。结果表明,3种吞吐介质均能控抑边水;氮气吞吐控抑边水能力最强,但氮气的驱油效率低,增油效果较差;而氮气复合吞吐在实现控抑边水的基础上,通过表面活性剂和二氧化碳提高了驱油效率,增油效果优于氮气吞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边水油藏 氮气吞吐 复合吞吐 控抑边水 增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复杂断块油田CO2吞吐提高采收率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伟 秦学成 +2 位作者 唐建信 李实 孙雷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0-104,共5页
苏北复杂断块油田具有"小、碎、深、薄、低"的特点,油田开发的突出问题是油田开发程度低,含水率高,油藏压力下降快,尚有2/3的低渗、稠油油藏的地质储量未能开发动用。由于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低,大油田普遍适用的提高采收率... 苏北复杂断块油田具有"小、碎、深、薄、低"的特点,油田开发的突出问题是油田开发程度低,含水率高,油藏压力下降快,尚有2/3的低渗、稠油油藏的地质储量未能开发动用。由于含油面积小,储量丰度低,大油田普遍适用的提高采收率方法技术,并不完全适用于复杂小断块油田。针对这一特点,利用苏北地区丰富的CO2资源优势,开展了CO2单井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及开发应用研究,通过注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物理模拟、数值模拟和应用技术分析,形成了适合苏北复杂断块油田低渗、高含水和稠油三种类型油藏的CO2单井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经矿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油田 co2 单井吞吐 强化采油 提高采收率 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稠油油藏化学吞吐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唐钢 薄纯辉 +2 位作者 刘承杰 唐存知 秦延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1-146,共6页
胜利油田封闭断块稠油油藏储层发育,非均质性严重,流体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开采难度大,采出程度低。针对该类油藏开发中存在的注汽压力高、注汽效果差、周期产油量低等问题,分别开展了CO2、高分子降黏剂FSP体系以及二者协同作用改善稠... 胜利油田封闭断块稠油油藏储层发育,非均质性严重,流体物性差,油水关系复杂,开采难度大,采出程度低。针对该类油藏开发中存在的注汽压力高、注汽效果差、周期产油量低等问题,分别开展了CO2、高分子降黏剂FSP体系以及二者协同作用改善稠油物性机理研究。在矿场应用中,结合油藏地质特点,不同开发特征井应用不同的化学吞吐工艺组合,现场实施6口井,截至目前累计增油2 500 t,且各井仍持续见效,取得了良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二氧化碳 FSP降黏剂 地层能量 化学吞吐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在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国伟 马玉娟 +2 位作者 袁娜 付文场 王磊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3,157,共4页
针对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开发特征,为提高该类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开展了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研究。通过动静态实验和理论分析,系统评价分析了自制表面活性剂特性和吞吐机理,形成了适用于封闭小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一... 针对封闭小断块油藏的开发特征,为提高该类油藏的原油采收率,开展了表面活性剂吞吐技术研究。通过动静态实验和理论分析,系统评价分析了自制表面活性剂特性和吞吐机理,形成了适用于封闭小断块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界面张力可达到10-4m N/m,O/W型乳状液体积百分比高达97%,经过3轮次吞吐,原油采收率提高12%以上,注入压力下降幅度达50%以上。现场先导性试验效果显著,3口油井平均单井日产油提高了2.18 t/d,综合含水率降低了6个百分点,井底流压增加1.8 MPa;其中SX-21井综合含水率减少8个百分点,井底流压增加4.0 MPa,投入产出比可达1.00∶3.08。该研究可为中高含水阶段封闭性小断块油藏高效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吞吐技术 封闭小断油藏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水断块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来喜 王洪辉 +1 位作者 朱绍鹏 刘斌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边水小断块稠油藏蒸汽吞吐的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产出水性质的识别对分析小断块边水活跃程度、储量动用状况等尤为重要。作者以新庄油田57断块稠油开发为例,在对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油层物理和流体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边水识... 边水小断块稠油藏蒸汽吞吐的效果受多因素的影响,产出水性质的识别对分析小断块边水活跃程度、储量动用状况等尤为重要。作者以新庄油田57断块稠油开发为例,在对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油层物理和流体变化规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产边水识别的综合判断方法,用周期内生产井的综合含水变化特点、周期产水量/注蒸汽量比值,以及对比累积产水量与累积注蒸汽量等多参数综合分析,将生产井进行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分析产边水井、正常生产井的开发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了生产井到油水边界的合理距离和边部生产井的工作制度,从而避免生产井多周期低效生产,对提高该类油藏的开发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稠油油藏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2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调整方案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仕军 杜志敏 +2 位作者 沈昭国 陈小凡 曾祥林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1期33-35,共3页
马 2断块油藏开发历史长 ,已进入中高含水期 ,存在着水驱控制程度低 ,层间及层内矛盾突出 ,低渗透部位的剩余油难以开发等问题。为了有效控制产量递减和提高采收率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对各... 马 2断块油藏开发历史长 ,已进入中高含水期 ,存在着水驱控制程度低 ,层间及层内矛盾突出 ,低渗透部位的剩余油难以开发等问题。为了有效控制产量递减和提高采收率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 ,对各种可行的开发调整方案进行预测和优选。研究表明 ,对马 2断块现有的开发状况进行调整是必要和有效的。在马 2断块油藏开发中后期 ,及时调整注采比及采油速度 ,不仅可以提高开发效果 ,而且能提高最终采收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2油藏 数值模拟 开发调整方案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蒸汽吞吐开发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宇 刘斌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由于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生产井处于断层和油水边界附近,所以层间水复杂小断块稠油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作者以新庄油田57和67断块稠油开发为例,通过分析判断,分别研究了层间水侵入井和正常生产井的开发特点... 由于在蒸汽吞吐开发过程中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生产井处于断层和油水边界附近,所以层间水复杂小断块稠油油藏的开发难度较大.作者以新庄油田57和67断块稠油开发为例,通过分析判断,分别研究了层间水侵入井和正常生产井的开发特点及影响因素,提出见层间水的判断方法.在对各类生产井生产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该类油藏开发特点及影响因素,对提高相同类型的稠油油藏的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层间水 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