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小推力变轨的天文组合自主导航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广富 王伟 +3 位作者 张伟 黄庆龙 彭玉明 张晓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6-1174,共9页
针对小行星探测任务对导航系统自主性强、实时性高的需求,研究了一种面向小推力变轨的天文组合自主导航方法。根据工程实践分析并建立了电推进变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天文测角测速组合的小行星探测自主导航方案。为克服小行星探... 针对小行星探测任务对导航系统自主性强、实时性高的需求,研究了一种面向小推力变轨的天文组合自主导航方法。根据工程实践分析并建立了电推进变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天文测角测速组合的小行星探测自主导航方案。为克服小行星探测器推力的不确定性,提出了采用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AIMM-UKF)算法,以较少的模型个数实现对导航系统状态的覆盖,克服了模型集合先验信息不准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数学仿真对组合导航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导航方法估计精度更高、计算消耗更小,可满足小行星探测工程任务对导航系统自主性、实时性和高精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探测 天文导航 小推力变轨 无迹卡尔曼滤波 测角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三星星座的小推力变轨的时间最短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志刚 李卿 +1 位作者 陈士橹 李人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39,共5页
在研究和发展星座技术中 ,星座的发射是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形成三星星座 ,利用最优控制中的极小值原理 ,解算了用恒值、连续工作、牛顿级小推力变轨的时间最短控制问题。文中建立了最优小推力变轨的数学模型 ,求得了最优变轨的解析... 在研究和发展星座技术中 ,星座的发射是一项关键技术。本文针对形成三星星座 ,利用最优控制中的极小值原理 ,解算了用恒值、连续工作、牛顿级小推力变轨的时间最短控制问题。文中建立了最优小推力变轨的数学模型 ,求得了最优变轨的解析解 ,并通过牛顿下山法求解了三星星座变轨的小推力工作最优时间、最优方向和最优变轨轨迹。最后对星座变轨小推力最优控制工程实现的途径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星座 小推力变轨 极小值原理 时间最短控制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推进卫星小推力变轨策略星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敏 李强 +1 位作者 梁新刚 安然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0-186,共7页
全电推进卫星星上自主变轨,是全电推进卫星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获得运算量小、计算简单、可以星上计算且变轨时间最短的小推力变轨策略,研究了Lyapunov反馈制导律和推力矢量分段固定法两种方法。基于Lyapunov反馈制导律的变轨策略,权... 全电推进卫星星上自主变轨,是全电推进卫星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了获得运算量小、计算简单、可以星上计算且变轨时间最短的小推力变轨策略,研究了Lyapunov反馈制导律和推力矢量分段固定法两种方法。基于Lyapunov反馈制导律的变轨策略,权重系数在地面进行优化,推力指向星上实时计算,在标称任务工况下变轨时间比理论最优解加长8.18%。推力矢量分段固定法变轨策略更为简单,每10天星上对两个关键控制参数Ψ1,Ψ2进行修正,推力指向变化规律恒定,变轨时间比理论最优解加长7.43%。两种方法都具有任务适应性好和计算简单的优点,Lyapunov反馈制导律对姿态控制能力要求较高,推力矢量分段固定法姿态控制要求容易满足,后者更适合于卫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电推进卫星 小推力变轨 星上计算 Lyapunov反馈制导律 推力矢量分段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厄密特多项式的配置和非线性规划进行小推力最优变轨
4
作者 黄海兵 高普云 《航空计算技术》 2003年第2期30-33,共4页
提出了一种计算在反平方场中采用小推力变轨的最优轨道的直接方法,这种方法采用了近段发展起来的使用分段的多项式来代替状态和控制变量的直接优化方法,然后最优控制问题就转化成可以用数值方法解决的非线性规划问题。
关键词 直接配置法 非线性规划方法 厄密特多项式 最优 空间飞行器 小推力变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推进静止轨道转移与空间环境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马雪 韩冬 汤亮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1-35,共5页
针对基于连续电推进的由GTO轨道向地球静止轨道的转移问题,考虑星上自主变轨的计算能力,将轨道转移简化为推力方向固定的两阶段变轨策略,对轨控方向角进行优化.针对电推进轨道转移持续时间长,受空间环境影响较大的特点,对轨道转移过程... 针对基于连续电推进的由GTO轨道向地球静止轨道的转移问题,考虑星上自主变轨的计算能力,将轨道转移简化为推力方向固定的两阶段变轨策略,对轨控方向角进行优化.针对电推进轨道转移持续时间长,受空间环境影响较大的特点,对轨道转移过程中卫星穿越电离层、地球辐射带的情况进行分析.最后,进一步探讨了利用远地点高度高于标准GTO的轨道作为初始轨道,用以降低空间环境对卫星影响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推进 小推力变轨 电离层 辐射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yapunov最优反馈控制的月球中继卫星转移轨道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安然 王敏 梁新刚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24,31,共6页
随着电推进器及小推力转移变轨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深空探测领域应用电推力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基于以月球中继卫星的运行轨道地月L2点Halo轨道为目标轨道的轨道转移任务,采用Lyapunov最优反馈控制方法,计算单一轨道根数的局部最优控... 随着电推进器及小推力转移变轨的研究逐渐深入,在深空探测领域应用电推力器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文章基于以月球中继卫星的运行轨道地月L2点Halo轨道为目标轨道的轨道转移任务,采用Lyapunov最优反馈控制方法,计算单一轨道根数的局部最优控制率,通过遗传算法调整五个轨道根数的权重,得到时间最优的月球中继卫星小推力轨道转移方案,具有工程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控制原理 Lyapunov最优反馈控制 电推进 小推力变轨 流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与优化技术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旭辉 刘竹生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23,共9页
介绍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以及优化技术,并对大推力轨道设计方法、小推力轨道设计方法以及借力飞行轨道设计方法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未来的火星探测器轨道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道设计与优化 推力冲量 小推力变轨 借力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伪谱法和有限差分结合的飞行器燃料最优轨道转移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周珺仪 刘佳琪 +2 位作者 焦胜海 段红亮 陈晓光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6-120,共5页
为解决最优轨道短时快速转移优化问题,将高斯伪谱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求解最优控制的直接法和间接法,提出基于Lambert边值求解的初值范围,加快高斯伪谱法的收敛速度。并利用伪谱法得到的协态变量初值带入有限差分求解两点边值问题的... 为解决最优轨道短时快速转移优化问题,将高斯伪谱法和有限差分法相结合,求解最优控制的直接法和间接法,提出基于Lambert边值求解的初值范围,加快高斯伪谱法的收敛速度。并利用伪谱法得到的协态变量初值带入有限差分求解两点边值问题的精确解。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短时间轨道转移,同伪谱法相比,改进方法的控制过程稳定无误差,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推力变轨 燃料最优 伪谱法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电推进GEO卫星平台发展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周志成 高军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6,共6页
介绍了国外电推进系统在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上的应用阶段,以及包括波音卫星系统-702SP(BSS-702SP)在内的主要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总结了全电推进卫星平台在商业市场竞争、平台技术创新、中型通信卫星市场需求方面的发展动因;提炼了全... 介绍了国外电推进系统在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上的应用阶段,以及包括波音卫星系统-702SP(BSS-702SP)在内的主要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总结了全电推进卫星平台在商业市场竞争、平台技术创新、中型通信卫星市场需求方面的发展动因;提炼了全电推进卫星平台涉及的大推力、高比冲、双模式电推进系统,以及全轨道、小推力、自主变轨和位置保持等关键技术;提出了我国全电推进卫星平台开发的目标及发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卫星平台 全电推进系统 小推力变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