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小抖动稳频工作模式判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建强 张庆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144,共4页
为避免传统光强差稳频方式的缺陷,提出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小抖动稳频方法。从四频陀螺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小抖动稳频的可行性,其中工作模式判别问题是技术难点。提出三种解决方法:改变左右旋模频率间隔、光强差稳频方式的扫模电路结合... 为避免传统光强差稳频方式的缺陷,提出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小抖动稳频方法。从四频陀螺工作原理出发,分析了小抖动稳频的可行性,其中工作模式判别问题是技术难点。提出三种解决方法:改变左右旋模频率间隔、光强差稳频方式的扫模电路结合、根据陀螺零漂数据来判别,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 小抖动稳频 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自适应腔长控制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梦泽 马冲泽 +2 位作者 吴长进 王铭灏 王辉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530,共6页
相较于传统的小抖动腔长控制,自适应腔长控制方法实现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理想工作点的自动跟踪功能。所提方法在小抖动腔长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光强调制信号的基波和二次谐波进行解调,增加了光强增益控制环路和调制控制环路。通过改进... 相较于传统的小抖动腔长控制,自适应腔长控制方法实现了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理想工作点的自动跟踪功能。所提方法在小抖动腔长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对光强调制信号的基波和二次谐波进行解调,增加了光强增益控制环路和调制控制环路。通过改进硬件电路和控制算法将增益、调制和腔长3个控制环路紧密耦合在一起,实现四频差动激光陀螺自适应腔长控制系统,从而达到四频差动激光陀螺理想工作点自动跟踪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腔长控制能够消除外界环境、光强、电子元件参数等变化对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工作点的影响,使得四频差动激光陀螺工作在理想工作点上,提升陀螺变温零偏稳定性51%和减小变温零偏最大变化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频差动激光陀螺 自适应腔长控制 理想工作点 小抖动腔长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器结构与设计
3
《中国光学》 EI CAS 2001年第2期26-26,共1页
TN242 2001020917采用调幅光波测量无源谐振腔的损耗=Determiningthe total loss of a passive resonant cavity byamplitude-modulated light[刊,中]/梁永辉(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湖南,长沙(410073))//中国激光.—2000,27(5).-423-... TN242 2001020917采用调幅光波测量无源谐振腔的损耗=Determiningthe total loss of a passive resonant cavity byamplitude-modulated light[刊,中]/梁永辉(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湖南,长沙(410073))//中国激光.—2000,27(5).-423-426讨论了一种在"小抖动"稳频条件下采用调幅光波测量无源谐振腔损耗的方法,并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图2参8(赵桂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幅光波 无源谐振腔 理论分析 谐振腔损耗 固体激光器 应用物理 国防科技大学 小抖动 光学腔效应 相干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