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火打捆输电系统小扰动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喜民 刘天琪 +1 位作者 李兴源 李从善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针对风火打捆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包括双馈风电机组风力机模型、浆距角控制模型、变流器模型、控制系统模型和感应发电机模型的风火打捆输电系统小扰动模型.详细介绍了风火打捆外送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方法;在构造的风火... 针对风火打捆输电系统小扰动稳定性问题,建立了包括双馈风电机组风力机模型、浆距角控制模型、变流器模型、控制系统模型和感应发电机模型的风火打捆输电系统小扰动模型.详细介绍了风火打捆外送系统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方法;在构造的风火打捆外送仿真系统中对风火打捆输电系统与大电网的联络线紧密程度、风电负载率、风火电配置比例对系统小扰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风电场与系统的联络越弱,系统小扰动稳定性越差,同时风电负载率和风火电配置比例也直接影响系统的小扰动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火电 配置比例 小扰动稳定性 小扰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单侧投弹干扰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被引量:2
2
作者 封普文 曹林平 吴文超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4-27,68,共5页
无人驾驶飞机单侧弹射投弹时会产生干扰力矩,影响无人机稳定飞行。针对这个问题,对投弹后无人机恢复导弹发射前姿态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描述了投弹对无人机的干扰问题。以小扰动状态方程为基础,将干扰力矩作为输入,并在控制律优化设计后... 无人驾驶飞机单侧弹射投弹时会产生干扰力矩,影响无人机稳定飞行。针对这个问题,对投弹后无人机恢复导弹发射前姿态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描述了投弹对无人机的干扰问题。以小扰动状态方程为基础,将干扰力矩作为输入,并在控制律优化设计后将自动驾驶仪控制律作为控制方程代入小扰动模型。在挂载导弹到机身距离较小的情况下,对投弹后无人机姿态角的变化进行了建模、仿真和结果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单侧投放导弹后,无人机能够很好地稳定飞行姿态,控制无人机平台以投弹前航向继续稳定飞行,为第二枚导弹的顺利投放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投弹干扰力矩 控制律 小扰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驱动三相感应电机系统稳定性的数学推导与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郭云珺 王东 +2 位作者 刘德志 陈俊全 李富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5,共9页
变频驱动感应电机系统在低转速、轻载下容易出现低频振荡现象。以变频驱动的三相电机系统为例,由电机小扰动模型及逆变系统开关模型入手,推导出全系统小扰动数学模型。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赫尔维兹判据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并绘制出三维不稳... 变频驱动感应电机系统在低转速、轻载下容易出现低频振荡现象。以变频驱动的三相电机系统为例,由电机小扰动模型及逆变系统开关模型入手,推导出全系统小扰动数学模型。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赫尔维兹判据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并绘制出三维不稳定区域,详细分析了不同运行工况下电机参数、直流滤波电感电容、变频器死区时间、调制频率、调制比等参数变化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得到了仿真及实验验证。此推导与分析过程可以推广至变频驱动的多相感应电机系统中,结论有助于此类系统参数合理设计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驱动 感应电机 小扰动模型 开关函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开环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数学推导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槐树 周羽 +1 位作者 曹晴 周石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6-43,共8页
永磁电机开环控制系统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震荡现象。以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开环控制系统为例,推导了系统的小扰动数学模型。根据线性系统理论中状态转移矩阵特征根判别稳定性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转速、定子电阻、定子电感、励磁磁链、转动惯量... 永磁电机开环控制系统容易出现不稳定的震荡现象。以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开环控制系统为例,推导了系统的小扰动数学模型。根据线性系统理论中状态转移矩阵特征根判别稳定性的方法,详细分析了转速、定子电阻、定子电感、励磁磁链、转动惯量以及负载等参数变化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此推导和分析过程可以推广至其它永磁同步电机系统中,结论有助于此类系统参数合理设计与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小扰动模型 开环控制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场的轴系扭振特性与等值建模 被引量:3
5
作者 鲁玉普 解大 +1 位作者 孙俊博 娄宇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83-1390,共8页
为了研究双馈型风电场的轴系扭振特性,先建立双馈风力机的单机扭振和多机扭振小扰动模型,并基于多机系统状态方程提出一种适用于风电场多机扭振的等值简化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法分析多机小扰动模型的轴系扭振,发现多机组间存在扭振传递作... 为了研究双馈型风电场的轴系扭振特性,先建立双馈风力机的单机扭振和多机扭振小扰动模型,并基于多机系统状态方程提出一种适用于风电场多机扭振的等值简化模型。通过模态分析法分析多机小扰动模型的轴系扭振,发现多机组间存在扭振传递作用,说明风力机轴系扭振不仅仅是单机行为。以3台双馈风力机并联运行为例,通过时域仿真验证了该结论。最后,通过多机小扰动模型和多机等值简化模型的仿真结果比较证明了该等值模型保留了原风电场的扭振信息,降低了数据处理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小扰动模型 模态分析 扭振传递 等值简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虚拟信号注入MTPA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严晶铖 曾成碧 +3 位作者 苗虹 朱奇昊 李佩霜 邱仲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4-262,共9页
针对基于虚拟信号注入的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存在准确性较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直流信号注入法的控制策略。通过设定虚拟信号自适应律,根据不同工况的需求,实时更新在dq轴注入直流信号的方向,... 针对基于虚拟信号注入的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最大转矩电流比控制策略存在准确性较低、响应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虚拟直流信号注入法的控制策略。通过设定虚拟信号自适应律,根据不同工况的需求,实时更新在dq轴注入直流信号的方向,并进一步建立虚拟功率模型,在具有自适应律的虚拟直流信号的响应下,利用虚拟功率响应中的信息实现电机MTPA工作点的跟踪。与此同时,通过建立小扰动模型和李雅普诺夫函数,深入分析了控制参数对MTPA跟踪性能的影响,可通过对系统控制的调节有效减少因系统稳态振荡产生的转矩变化,验证了虚拟直流信号注入法在极值处的局部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新方法在不产生额外转矩扰动的情况下,能弥补传统直流信号注入法的误差,在保证控制精度的同时合理简化算法,可适用于不同工况下的MTPA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 虚拟信号注入MTPA控制 小扰动模型 自适应虚拟直流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系统耦合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韩平平 张宇 +2 位作者 丁明 张炎 张征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5,共8页
由于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高阶性、非线性和强耦合性,使得分析双馈风电机组的复杂动态特性较为困难。为研究双馈风电机组系统内部变量的耦合特性,先建立计及了锁相环及转速控制器的详细小扰动模型,并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对双馈风电机组系统... 由于双馈风电机组系统的高阶性、非线性和强耦合性,使得分析双馈风电机组的复杂动态特性较为困难。为研究双馈风电机组系统内部变量的耦合特性,先建立计及了锁相环及转速控制器的详细小扰动模型,并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对双馈风电机组系统暂态过程的多时间尺度特性做出解释。在双馈风电机组系统部分状态变量发生小扰动的情况下,分析并解释了系统内相关变量的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得出部分状态变量之间的弱耦合关系,对建立能够反映内部复杂动态特性的更为准确的简化模型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电机组 小扰动模型 模态分析 主导模式 耦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式集能转换器的调理拓扑分析与优化
8
作者 于春辉 张黎 +1 位作者 黄金鑫 李庆民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91,共6页
集能转换器可使智能化变电站中的无线传感器实现能量自给,在未来智能电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首先分析了电容式集能转换器调理电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了调理电路的一种无源器件设计拓扑,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建模... 集能转换器可使智能化变电站中的无线传感器实现能量自给,在未来智能电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中首先分析了电容式集能转换器调理电路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相应的解决方法。提出了调理电路的一种无源器件设计拓扑,并对其进行了系统建模,包括大信号模型和动态小扰动模型,进一步分析了调理电路的静态输出和动态工作特性。基于临界工作条件下的理论推导,建立了调理电路关键参数的优化方法,并获得各电气参数的优化取值。利用PSPICE仿真软件对调理电路拓扑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文中理论分析和参数优化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式集能转换器 智能电网 调理拓扑 参数优化 大信号模型 小扰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ro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traffic flow with road width 被引量:4
9
作者 唐铁桥 李传耀 +1 位作者 黄海军 尚华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757-1764,共8页
The macro modeling and the solution of traffic flow with road width were investigated.Firstly,a new macro mo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road width was proposed.Secondly,the effects of road width on uniform flow and ... The macro modeling and the solution of traffic flow with road width were investigated.Firstly,a new macro model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road width was proposed.Secondly,the effects of road width on uniform flow and small perturbation were studied.The analytic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widening (shrinking) road can enhance (reduce) the equilibrium speed and flow,and the increments (decrements) will increase with the absolute value of road width gradient.In addition,the 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new model can describe the effects of road width on the evolutions of uniform flow and small perturb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flow road width macro modeling PERTURB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