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微企业不需要担保公司担保吗?——小微信贷与融资性担保背离的内在逻辑 被引量:3
1
作者 户兴磊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2-67,共6页
融资担保机制是小微企业融资增信的有效途径,但小微企业信贷与融资性担保业务却呈现背离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刚性兑付偏好、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担保公司的刚性反担保措施和风险收益不对等的业务模式是主要原因... 融资担保机制是小微企业融资增信的有效途径,但小微企业信贷与融资性担保业务却呈现背离的发展态势。研究发现,商业银行对贷款的刚性兑付偏好、银担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担保公司的刚性反担保措施和风险收益不对等的业务模式是主要原因。要实现融资担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除需打破商业银行和担保公司刚性的风险管控机制以外,更重要的是担保机构要积极探索"股权+担保权"联动等业务模式,有效解决担保机构风险和收益不对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信贷 融资担保 担保公司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信贷尽职免责问题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雪红 程子圻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4-38,共5页
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亟待解决。虽然尽职免责制度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数年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分析我国小微信贷和尽职免责现状基础上,探究小微信贷尽职... 小微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其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亟待解决。虽然尽职免责制度在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数年后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在分析我国小微信贷和尽职免责现状基础上,探究小微信贷尽职免责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信贷 尽职免责 风险容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小微信贷机构接入征信系统问题探讨——基于广西2011—2020年78家小微信贷机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黄江月 《征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3,共4页
以广西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78家小微信贷机构为样本,探索10年间广西征信接入工作实践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潜在的征信异议投诉和信息保护问题,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征信接入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培育... 以广西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78家小微信贷机构为样本,探索10年间广西征信接入工作实践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潜在的征信异议投诉和信息保护问题,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促进征信接入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培育和监管并重,坚持包容审慎性原则;建立动态退出机制,发挥优存劣汰的良性循环作用;加强监测,统一征信业务指导;规范数据管理,保障征信合法权益;构建多层次监管体系,促成监管合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信系统 小微信贷 接入机构 “双循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业银行小微信贷信用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程诺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94-98,共5页
研究表明,小微贷款占比水平的高低是小微贷款异质性的重要表现,但由于外部竞争压力导致小微贷款若占比过高,反而会加重银行的信用风险承担;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合理的信用和保证类贷款占比不会加重银行信用风险承担。监管部门在执行监管... 研究表明,小微贷款占比水平的高低是小微贷款异质性的重要表现,但由于外部竞争压力导致小微贷款若占比过高,反而会加重银行的信用风险承担;除此之外,研究发现,合理的信用和保证类贷款占比不会加重银行信用风险承担。监管部门在执行监管政策时,应适当考虑商业银行异质性,进行差异化监管;要推动小微贷款的发展,除了要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还应当出台更多小微金融产品来鼓励小微企业的良性发展,避免由于小微不良贷款给银行信用风险承担带来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信贷 银行风险承担 动态GM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凤 何欣 路晓蒙 《西南金融》 2016年第12期59-65,共7页
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面临的困境之一是信贷约束。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本文从信贷申请率和申请通过率分析了中国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较低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 小微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面临的困境之一是信贷约束。基于2013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数据,本文从信贷申请率和申请通过率分析了中国小微企业信贷可获得性较低的原因。研究发现,在有银行信贷需求的小微企业中,只有45.8%的企业获得了贷款。中国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水平较低,更多归咎于较低的信贷申请率(57.8%),而不是申请通过率(79.2%)。运用样本选择Probit模型,从企业特征、企业主背景、社区环境和地区发展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信贷可得性的原因,发现小微企业资产规模和盈利情况对于信贷申请率和申请通过率都是显著的影响因素,地区发展更影响银行信贷行为,社区环境更影响企业主借贷行为。为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本文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普遍提高小微业主金融知识,鼓励更多小微企业申请贷款;其次,减少信贷市场的歧视现象;最后,放宽信贷申请门槛,允许金融业更多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支持 实体经济 小微企业融资 约束 可获得性 小微企业特征 关系型 小微信贷技术 小微信贷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贷技术在村镇银行中的优化应用研究——基于对A村镇银行的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丞 《西南金融》 2016年第12期49-54,共6页
本文在对相关概念予以界定的基础上,比较并总结了国内外主流微贷技术的异同及特点,分析了我国村镇银行应用微贷技术的现有成就,并通过对样本村镇银行的实地考察,探究了村镇银行应用微贷技术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村镇银行应用微贷技术的经... 本文在对相关概念予以界定的基础上,比较并总结了国内外主流微贷技术的异同及特点,分析了我国村镇银行应用微贷技术的现有成就,并通过对样本村镇银行的实地考察,探究了村镇银行应用微贷技术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村镇银行应用微贷技术的经验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镇银行 经营管理 社区银行 小微企业融资 小微信贷技术 小微信贷 风险管理 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中小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与风险 被引量:25
7
作者 粟勤 杨景陆 《现代经济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60,共18页
通过手工搜集117家中小银行的小微贷款数据以及公司治理相关数据,并通过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各家银行的智能风控运用水平,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体上可促进中小银行增加小微信贷供... 通过手工搜集117家中小银行的小微贷款数据以及公司治理相关数据,并通过Python网络爬虫技术构建各家银行的智能风控运用水平,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地区金融科技水平的提高总体上可促进中小银行增加小微信贷供给,并控制信贷风险,但是这种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商行。在影响机制中,电子渠道运用在金融科技发展促进城商行小微信贷供给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中介效应,这种中介效应主要来自手机银行和基于社交平台微信打造的微信银行。银行对智能风控的运用也有利于降低信贷风险。基于公司治理视角的研究发现,董事会金融科技背景、成立信息科技委员会与设置首席信息官对城商行的风险控制都能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但对小微企业信贷供给无显著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区金融科技 中小银行 小微信贷供给 公司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惠风险权重”政策对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约束影响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斌斌 黄耀谷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8-181,共4页
"优惠风险权重"政策旨在通过对小微企业贷款计提更低风险资本权重引导商业银行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比例。在理论分析政策生效适应性条件基础上,文章以15家大中型商业银行2009—2016年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惠风险... "优惠风险权重"政策旨在通过对小微企业贷款计提更低风险资本权重引导商业银行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比例。在理论分析政策生效适应性条件基础上,文章以15家大中型商业银行2009—2016年数据为样本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优惠风险权重"政策实施后,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贷款比例并未明显上升;当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和资本回报率越低时,越有利于该政策功能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惠风险权重 小微信贷 融资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群组授信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以MS银行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龙 李雪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56,共4页
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风险的防控难度以及实施操作的复杂性使得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持谨慎态度。MS银行通过对商圈和产业链的优选进行群组授信,有效降低了小微信贷产品的风险和操作复杂程度。这为其他商业银行转型... 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风险的防控难度以及实施操作的复杂性使得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持谨慎态度。MS银行通过对商圈和产业链的优选进行群组授信,有效降低了小微信贷产品的风险和操作复杂程度。这为其他商业银行转型进入小微企业信贷市场提供了重要借鉴,同时也为小微企业顺利获得银行授信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小微信贷 商圈 产业链 群组授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机构异质性、风险承担与小微企业融资供给 被引量:3
10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白鹤祥 《南方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28,共26页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不同银行的风险承担与小微企业融资供给之间的关系形式和主要特征。从中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一是资本充足性对银行风险承担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之间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影响特征上表现为门槛效应。...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不同银行的风险承担与小微企业融资供给之间的关系形式和主要特征。从中可以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一是资本充足性对银行风险承担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之间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影响特征上表现为门槛效应。二是商业银行过度透支风险承担以扩大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现象,不利于激发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主观意愿。三是在运用最优金融结构理论改进和完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时,要更加重视商业银行服务功能的转型、拓展和升级,以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效。四是商业银行在推动风险承担与小微企业信贷有效匹配时,要更加重视员工本地化建设,提升资金运用本地化水平,注重银行风险定价能力培育,夯实负债资金来源稳定性,加快推进公司治理完善和经营模式转型。五是优化地方政府性存款分配、强化政策性风险分担支持、健全金融监管政策市场化约束机制,有助于激发商业银行增加风险承担、扩大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主观意愿。上述研究结论带来的政策启示:一是要坚持市场化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促进银行风险承担与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合理匹配;二是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小微企业信贷服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三是要加快推进银行经营和服务模式转型,提升小微企业信贷服务质量和效率;四是要强化市场化发展与政策支持有机结合,形成促进小微企业发展有效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小微信贷 风险承担 最优金融结构 组合配置效应 风险转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