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冀北小张家口超基性岩体的锆石U-Pb年龄和Hf同位素组成 被引量:41
1
作者 田伟 陈斌 +1 位作者 刘超群 张华锋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83-590,共8页
采用离子探针(SHRIMPⅡ)测得小张家口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锆石主要有220±5Ma和491±7Ma两组年龄,以及一个很老的继承锆石年龄2453Ma。年龄为220±5Ma的一组锆石(A组)具有典型的岩浆型振荡环带,这组年龄应代表该岩体的侵位... 采用离子探针(SHRIMPⅡ)测得小张家口基性-超基性岩体中的锆石主要有220±5Ma和491±7Ma两组年龄,以及一个很老的继承锆石年龄2453Ma。年龄为220±5Ma的一组锆石(A组)具有典型的岩浆型振荡环带,这组年龄应代表该岩体的侵位年龄。A组锆石的^(176)H/^(177)Hf比值从0.282557到0.282690,ε_(Hf)(220Ma)=-2.9~+1.66。年龄为491±7Ma的一组锆石(B组)具有变质成因的蝴蝶结构(Butterfly structure)和熔蚀边,属于继承锆石。B组锆石的^(176)Hf/^(177)Hf比值从0.282239到0.282483,ε_(Hf)(491Ma)=-8.6~0.06。^(207)Pb/^(206)Pb年龄为2453Ma的锆石应该是岩浆侵位时从华北克拉通古元古代基底中捕获的锆石。A组锆石的Hf同位素数据表明,220Ma左右由于华北北缘岩石圈伸展,导致软流圈地幔上涌,亏损的软流圈地幔流/熔体与富集的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并混合,这种混合地幔源区发生部分熔融而形成小张家口基性-超基性岩体。B组锆石可能是小张家口岩体在岩浆侵位过程中捕获的来源于富集地幔或大陆下地壳的锆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铪同位素组成 小张家口超基性岩体 冀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