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汉软土小应变硬化模型参数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徐伟 刘超 +4 位作者 胡科 范毅雄 太俊 任兴伟 冯晓腊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9,共12页
小应变硬化(HSS)模型考虑了土体在非常小的应变条件下刚度的高度非线性,在深基坑工程变形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如何确定土体的各个模型参数是应用该模型的关键。针对武汉软土地区,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对HSS模型的研究成果,总结了HSS模... 小应变硬化(HSS)模型考虑了土体在非常小的应变条件下刚度的高度非线性,在深基坑工程变形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如何确定土体的各个模型参数是应用该模型的关键。针对武汉软土地区,结合国内外文献中对HSS模型的研究成果,总结了HSS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确定方法,并以武汉市两个软土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利用三轴固结剪切仪和GDS动三轴仪进行了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和动三轴试验研究,获得了HSS模型所需的土体强度、小应变刚度等参数。在此基础上,构建了HSS模型中各个参数的经验关系,并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结合本文室内试验的结果,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武汉市软土深基坑工程HSS模型参数的获取方法。研究成果可为武汉市类似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深基坑工程变形分析提供参数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汉软土 小应变硬化模型 参数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在Rayleigh波作用下场地响应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施有志 林树枝 杨荣华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6-902,共7页
为研究冲击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以Rayleigh波为主的面波对浅层地表土体动力响应特征以及数值模拟中土层阻尼的设置方法,以厦门地区浅层的素填土及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动力分析,土体本构采用小应变硬化模型(HSS),利用模型... 为研究冲击荷载或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以Rayleigh波为主的面波对浅层地表土体动力响应特征以及数值模拟中土层阻尼的设置方法,以厦门地区浅层的素填土及粉质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动力分析,土体本构采用小应变硬化模型(HSS),利用模型本身的滞回环特性,输入变化的小应变参数,考察HSS模型的小应变参数对场地动力响应的影响,并与土体采用摩尔-库伦模型结合Rayleigh阻尼("MC+Rayleigh阻尼")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当采用带有滞回环的HSS模型时,波速随初始剪切模量Gref0的增大而增大,但振幅减小,残余变形量也有所减小;小应变参数γ0.7对波的影响较小;HSS模型能够给出残余变形量,而"MC+Rayleigh阻尼"由于本构模型为理想弹塑性模型,在卸载重加载条件下表现为纯弹性行为,无法反映出卸载重加载过程中塑性应变的积累及其累积阻尼效应;但HSS模型还不能够全面反映循环加载作用下塑性体积应变的累积,因此在考虑滞回阻尼的基础上,仍然建议借助Rayleigh阻尼来更加全面地模拟土体的实际阻尼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 瑞利阻尼 RAYLEIGH波 地震动力响应 有限元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扰动影响的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参数试验研究及其在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白时雨 王文军 +1 位作者 谢新宇 朱德良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6,共11页
天然结构性土体容易受到各类施工扰动,导致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改变,进而影响工程稳定、变形以及邻近环境。针对宁波两种典型土体,分别对原状土和轻、重扰动土以及重塑土开展了三轴试验及一维压缩试验,分析了扰动度对小应变硬化模型(HS-sma... 天然结构性土体容易受到各类施工扰动,导致土体物理力学性质改变,进而影响工程稳定、变形以及邻近环境。针对宁波两种典型土体,分别对原状土和轻、重扰动土以及重塑土开展了三轴试验及一维压缩试验,分析了扰动度对小应变硬化模型(HS-small model,简称HSS模型)主要参数的影响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宁波某基坑工程,利用Plaxis3D分析了考虑周边土体扰动影响的坑后土体水平位移变化。研究结果表明,扰动会使土体的强度及刚度参数降低。对于淤泥质黏土,轻扰动试样的参考切线模量E_(oed)^(ref)、参考割线模量E50ref及参考加卸载模量Eurref值分别降低14%、10%、2%,重扰动试样三参数分别降低43%、14%、15%,粉质黏土三参数也呈现相似降低趋势。在考虑土体扰动影响的情况下,基坑周边两个测斜孔的最大水平位移值分别增大13%、15%,更加接近实测值。研究结果可为小应变硬化模型的参数取值以及考虑扰动影响的基坑工程分析计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 扰动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模型) 刚度参数 基坑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淤泥质粉质黏土小应变硬化土模型参数试验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孟瑞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03-315,共13页
小应变硬化土(HSS)模型被广泛用于软土地区分析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淤泥质粉质黏土是一种高灵敏性土,对基坑开挖工程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HSS模型13个参数及其确定方法。选取杭州淤泥质粉质黏土,开展标准固结试验、三轴固结排水... 小应变硬化土(HSS)模型被广泛用于软土地区分析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淤泥质粉质黏土是一种高灵敏性土,对基坑开挖工程有很大影响。本文介绍HSS模型13个参数及其确定方法。选取杭州淤泥质粉质黏土,开展标准固结试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三轴固结排水加载—卸载—再加载试验和弯曲元试验等一系列室内试验,确定杭州淤泥质粉质黏土HSS模型参数的取值及其比例关系。依托杭州2个典型工程案例,分别建立基坑开挖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围护结构深层水平位移和支撑轴力,并对比实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验证杭州淤泥质粉质黏土HSS模型参数取值合理性。该研究可为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基坑开挖数值模拟HSS模型参数取值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硬化模型 基坑工程 淤泥质粉质黏土 室内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阳江海洋砂性土小应变硬化土模型参数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袁聚云 陈玺元 +3 位作者 顾晓强 林毅峰 校建东 吴彩虹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52-860,共9页
海上风机结构在风、浪、流等复杂循环荷载作用下需严格控制其振动频率和基础变形,设计时需考虑土体的小应变模量特性。使用固结仪、GDS应力路径三轴仪和弯曲元设备波速测试,获得了广东阳江典型海洋砂土的小应变硬化土模型(HSS)的主要参... 海上风机结构在风、浪、流等复杂循环荷载作用下需严格控制其振动频率和基础变形,设计时需考虑土体的小应变模量特性。使用固结仪、GDS应力路径三轴仪和弯曲元设备波速测试,获得了广东阳江典型海洋砂土的小应变硬化土模型(HSS)的主要参数,包括砂土的有效应力强度指标和刚度参数等。结果表明:海洋砂土刚度参数G;、E;、E;和E;之间存在倍数关系,可通过经验公式相互转换;天然海洋砂土的小应变剪切模量G;明显低于已有研究中的洁净砂土,最终给出了广东阳江地区海洋砂性土HSS模型参数的取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硬化模型 海洋砂土 三轴试验 固结试验 应变模量 弯曲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应变硬化土模型参数的确定与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32
6
作者 谢东武 管飞 丁文其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98-906,共9页
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区可分为剧烈扰动区、扰动区、微扰动区和未扰动区。为全面反映土体在扰动下的应力路径和力学响应,必须考虑全应变范围的土体特性,尤其是小应变范围内的力学响应,因此对小应变硬化土本构模型关键参数(初始剪... 地下工程施工引起的土体扰动区可分为剧烈扰动区、扰动区、微扰动区和未扰动区。为全面反映土体在扰动下的应力路径和力学响应,必须考虑全应变范围的土体特性,尤其是小应变范围内的力学响应,因此对小应变硬化土本构模型关键参数(初始剪切模量和剪应变阀值)的确定方法进行介绍。开展上海典型软土的三轴固结排水剪切试验和固结试验研究,给出确定上海软土小应变硬化土模型(HSSmall)参数的方法,建议采用原位测试的方法确定土体的初始弹性模量。基于土单元数值模拟进行初始弹性模量和剪应变阀值的参数敏感性分析。随着初始弹性模量的增大,初始压缩曲线与卸载-再压缩曲线的斜率均增大。由于对应的回弹模量不变,初始弹性模量与回弹模量的差值增大,应变与偏应力试验曲线的回滞环宽度也随之增大。随着剪应变阀值的增大,初始压缩曲线和再压缩曲线的近似直线段增长,在同样剪应力情况下,土体的应变值减小,土体保持初始弹性模量刚度的区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硬化模型 硬化模型 初始剪切模量 应变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地区典型地层HS-small模型小应变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施有志 阮建凑 吴昌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0-105,共6页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mall模型)是以HS模型为基础提出的一种能反应土体小应变特性的本构模型,除了包含HS模型参数外,还包含两个小应变参数和,可以反映土体在小应变状态下呈现高度的非线性、高模量等特性。为了研究小应变参数对深基坑数...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mall模型)是以HS模型为基础提出的一种能反应土体小应变特性的本构模型,除了包含HS模型参数外,还包含两个小应变参数和,可以反映土体在小应变状态下呈现高度的非线性、高模量等特性。为了研究小应变参数对深基坑数值分析结果的敏感性,针对厦门地区典型土层,采用HS-small模型,通过有限元模拟某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过程,开展小应变参数对地表沉降及围护墙弯矩的敏感度分析,并研究参数随基坑开挖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厦门地区在深基坑数值分析中,取值对地表沉降和围护墙弯矩值的影响较大,的取值影响相对小;粉质黏土和残积砂质黏性土的小应变参数对结果起到重要的影响;前期开挖,粉质黏土起控制作用,后期开挖,残积砂质黏性土起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 应变参数 敏感性分析 深基坑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深基坑开挖效应土体小应变参数敏感性分析——以厦门地区为例 被引量:11
8
作者 施有志 林树枝 赵花丽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4-1301,共8页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可以同时考虑土体剪切硬化和压缩硬化,以及土体剪切模量在微小应变范围内随应变衰减的行为,因此在深基坑开挖数值分析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研究厦门地区土层HSS模型刚度参数E^(ref)_(50),G^(ref)_(0)和γ0.7对深...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可以同时考虑土体剪切硬化和压缩硬化,以及土体剪切模量在微小应变范围内随应变衰减的行为,因此在深基坑开挖数值分析中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为研究厦门地区土层HSS模型刚度参数E^(ref)_(50),G^(ref)_(0)和γ0.7对深基坑数值分析结果的敏感性,基于敏感性分析和正交试验原理,选择厦门地区典型土层残积砂质黏性土、粉质黏土和淤泥质土,以坑外地表沉降值及围护墙的最大弯矩值作为控制指标,分别进行了单一控制土层的参数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要在深基坑数值分析中精确计算地表沉降和围护墙弯矩,最重要是控制好土层G^(ref)_(0)的取值,其次是E^(ref)_(50),而γ0.7的影响相对小一些;随开挖深度加深,G^(ref)_(0)对地表沉降的影响逐渐降低,E^(ref)_(50)和γ0.7的影响有所提高;E^(ref)_(50)对围护墙弯矩的影响随开挖进行有所降低,G^(ref)_(0)和γ0.7的影响则有增大趋势,其中G^(ref)_(0)相对较明显。土体小应变行为对于基坑施工效应有重要影响,在相关设计和施工中应予以重视。分析结果可为深基坑有限元分析中获得更合理的地层变形和结构内力响应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硬化模型(HSS) 刚度参数 敏感性分析 深基坑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顾晓强 陆路通 +1 位作者 李雄威 居尚威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2-317,共6页
土体的小应变刚度在深基坑或隧道开挖等以变形控制为主的工程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参数.利用固结仪、应力路径三轴仪和共振柱联合测定江苏常州地区3个典型土层原状土的小应变刚度特性,得到了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HSS)的相关参数,包括土体... 土体的小应变刚度在深基坑或隧道开挖等以变形控制为主的工程中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参数.利用固结仪、应力路径三轴仪和共振柱联合测定江苏常州地区3个典型土层原状土的小应变刚度特性,得到了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HSS)的相关参数,包括土体的初始剪切模量、模量退化曲线、土体强度参数、加卸载模量等.分析了土体有效应力对土体小应变刚度特性的影响,并对如何选择合适的小应变模型参数提出了初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刚度 小应变硬化模型 固结试验 三轴试验 共振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富水粉砂水泥土HSS模型参数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保 田雷 +3 位作者 赵伟阳 王哲 史吏 李超群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共7页
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常采用小应变硬化模型(HSS模型)模拟土体,搅拌桩等常用基坑加固措施均涉及水泥改性土。针对杭州富水粉砂土及其水泥改性土(水泥掺量分别为8%,16%,24%),进行了标准固结实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实验、三轴固结排水加... 基坑开挖数值模拟分析常采用小应变硬化模型(HSS模型)模拟土体,搅拌桩等常用基坑加固措施均涉及水泥改性土。针对杭州富水粉砂土及其水泥改性土(水泥掺量分别为8%,16%,24%),进行了标准固结实验、三轴固结排水剪切实验、三轴固结排水加卸载实验和共振柱实验等系列室内实验,获得了粉砂土及其水泥土的HSS模型参数,结果表明HSS模型中的强度和模量相关参数均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而增大。特别明确了粉砂土及其水泥土固结切线模量Eoed^ref、三轴切线模量E50^ref 和加载模量Eur^ref之间的比例关系,并和已有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了笔者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硬化模型 HSS模型 富水粉砂 水泥土 水泥掺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区超深基坑分坑及地中壁空间效应研究
11
作者 孙政波 张文涛 +5 位作者 赵俊键 彭飞 李卓峰 马少坤 曹国强 杨孔立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0-785,共16页
为了进一步研究分坑与地中壁对基坑空间效应的增强效果,基于杭州市某深大基坑工程实例,采用小应变硬化土模型(HSS),通过实测数据校准三维有限元模型,进一步模拟分析不同分坑空间效应以及不同地中壁参数时基坑开挖变形结果。结果表明,垂... 为了进一步研究分坑与地中壁对基坑空间效应的增强效果,基于杭州市某深大基坑工程实例,采用小应变硬化土模型(HSS),通过实测数据校准三维有限元模型,进一步模拟分析不同分坑空间效应以及不同地中壁参数时基坑开挖变形结果。结果表明,垂直于围护墙方向分坑能够有效增强基坑空间效应,但当无量纲分坑长度L/H_(e)>7时,围护结构最大变形相比不分坑情况无明显减小,分坑无法显著增强基坑空间效应;选用700 mm厚地中壁,嵌入比达到0.33时即可发挥大部分空间效应;地中壁道数越多,空间效应越强,实际选择时应兼顾变形控制要求和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坑 空间效应 地中壁 超深基坑 小应变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位试验确定高级切线模量法参数m的方法
12
作者 黄彦辉 胡海英 +1 位作者 杨光华 张玉成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9-197,共9页
在地基沉降计算中,高级切线模量法通过引入HSS硬化土模型中切线固结模量这一参数,可在计算地基沉降时体现初始切线模量沿深度而增大的变化规律,因而其在深厚软基等大厚度复杂地层中相较于切线模量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然而对于不同土... 在地基沉降计算中,高级切线模量法通过引入HSS硬化土模型中切线固结模量这一参数,可在计算地基沉降时体现初始切线模量沿深度而增大的变化规律,因而其在深厚软基等大厚度复杂地层中相较于切线模量法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然而对于不同土层如何更科学合理确定参数m值还有待深入研究。通过分析高级切线模量法和小应变土硬化模型的关系,发现两者在描述应力水平方面具有相似性,采用对数归一化处理得到了参数m与土体强度指标c、φ值以及切线固结模量的函数关系;应用静力触探、标贯试验两种原位测试技术获得土体c、φ值与切线固结模量,从而求得原位地层土的参数m,并用于计算地基沉降。通过实际工程案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确定不同土体参数m值的合理性。研究成果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高级切线模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沉降 切线模量法 原位试验 小应变硬化模型 刚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层邻近隧道深基坑变形控制设计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43
13
作者 王卫东 李青 徐中华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3-175,共13页
结合近年来在软土深基坑领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阐述邻近隧道深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微小变形控制分区设计、轴力自动补偿钢支撑、坑内土体加固、坑外隔断以及承压水控制设计方法等,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不同设计方法在控... 结合近年来在软土深基坑领域的工程实践和研究,阐述邻近隧道深基坑变形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基于微小变形控制分区设计、轴力自动补偿钢支撑、坑内土体加固、坑外隔断以及承压水控制设计方法等,通过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不同设计方法在控制基坑与隧道变形方面的效果。同时,针对基坑开挖对邻近隧道影响评估难的问题,结合上海软土地层工程实践,介绍小应变本构模型(HS-Small)全套参数的确定方法以及基于小应变本构模型的基坑对隧道影响的数值分析方法。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综合采取上述设计和分析方法能够有效评估基坑开挖对隧道的影响,并达到良好的变形控制效果,能满足地铁及隧道变形控制和结构安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深基坑 邻近隧道 变形控制 小应变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平行侧穿诱发的建筑纵向沉降实测与模拟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戴轩 郭旺 +2 位作者 程雪松 霍海峰 刘国光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3-244,共12页
当盾构隧道平行侧穿建筑物时,大多关注建筑物的横向沉降规律,对其纵向沉降关注较少。为此,针对盾构隧道平行侧穿建筑物引发的空间变形开展研究。首先,对天津地铁6号线平行侧穿四座结构形式相近的砖混建筑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建筑物... 当盾构隧道平行侧穿建筑物时,大多关注建筑物的横向沉降规律,对其纵向沉降关注较少。为此,针对盾构隧道平行侧穿建筑物引发的空间变形开展研究。首先,对天津地铁6号线平行侧穿四座结构形式相近的砖混建筑的实测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建筑物基本变形模式;基于工程实测并考虑土体的小应变硬化特性建立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模型,研究了盾构侧穿引发的建筑物纵向挠曲、土体变形与应力变化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建筑平面长宽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平行侧穿将诱发平面长宽比较大的建筑出现"下凹式"挠曲变形,纵墙中部沉降最大可为其角点沉降的2倍,平行侧穿并不能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进行分析。建筑物修建和盾构开挖将导致隧道上方土体经历较为复杂的应力变化过程,并可划分为6个阶段。沿建筑纵向基础中部的土体与边缘土体相比,其首先经历更大的压缩变形(建筑施工导致),在盾构穿越后又产生了更大的卸荷变形。当建筑平面长宽比小于2时,盾构开挖导致的纵向挠曲变形将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侧穿 建筑沉降 有限元法 小应变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推进实时动态仿真及变形预测研究——以苏州地铁S1号线盾构区间为例 被引量:14
15
作者 邓声君 何杨 +5 位作者 陈浩林 周峰 朱锐 师文豪 王源 马千里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024-2035,共12页
小应变硬化(hardening soil-small,HSS)模型在模拟预测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周边地层变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该模型中的计算参数多,难以确保下穿不同类型建筑物时模拟的准确度。基于地层和建筑物变形现场实测数据,建立盾构隧道-周... 小应变硬化(hardening soil-small,HSS)模型在模拟预测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引起周边地层变形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该模型中的计算参数多,难以确保下穿不同类型建筑物时模拟的准确度。基于地层和建筑物变形现场实测数据,建立盾构隧道-周边建筑群一体化实时反馈三维数值模型,根据未下穿建筑物试验段的数值模型和地表沉降实测值,反演得到一套适用于当地土层的HSS模型修正参数,在该HSS模型基础上,针对下穿建筑物预测段,基于建筑测点实测值、地表沉降实测值、盾构顶进技术参数调整等信息,对建筑基础参数、土体模型参数、盾构模型参数进行二次修正,通过苏州地铁S1号线盾构区间工程实例验证了工程适用性。研究表明:1)对于直径6 m的圆形盾构掘进,引起软土地层地表及周边建筑物的主要沉降变形影响范围在掌子面沿掘进方向50环与掘进反方向35环区间内。2)由于存在早期注浆加固等施工措施,建筑物基础实测沉降量一般小于模拟值,也小于邻近地表变形量。3)盾构左右线依次掘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的主要风险在于先掘进的左线隧道,而后掘进的右线隧道产生的变形量明显偏小,这在力学机制上与地应力的初次和二次释放有关,右线隧道模拟和实测沉降量为左线的0.5~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应变硬化模型 盾构隧道 数值模拟 地表沉降 建筑物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开挖对邻近不同基础型式建筑物影响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施有志 赵花丽 +1 位作者 李秀芳 林树枝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56-265,共10页
为了解深基坑开挖对邻近不同基础型式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行为的基础上,研究条形基础、箱型基础及桩基础的多层建筑物在与基坑不同距离条件下,其总沉降量、差异沉降量及角变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条形基础建筑物的... 为了解深基坑开挖对邻近不同基础型式建筑物的影响规律,在考虑土体小应变刚度行为的基础上,研究条形基础、箱型基础及桩基础的多层建筑物在与基坑不同距离条件下,其总沉降量、差异沉降量及角变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条形基础建筑物的最大沉降量随着与基坑距离增大而降低,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则随着与基坑的距离增大而增加。当围护墙与建筑物外墙水平距离d=0.8H_e(H_e为基坑开挖深度)时差异沉降和角变量达到峰值;箱型基础建筑物在距离基坑0.3H_e时沉降量最大,差异沉降和角变量随远离基坑而增加并在d=0.8H_e时达到峰值;且比条形基础时的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峰值分别高出17.2%和16.9%;桩基础建筑物最大沉降量随着远离基坑而逐渐减小,差异沉降和角变量峰值均在d=0.3H_e时出现;对于最大差异沉降,箱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础;对于角变量,则是箱型基础>桩基础>条形基础。总体来看,相同条件下箱形基础建筑物受基坑开挖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建筑物 三维有限元分析 小应变硬化模型 基础型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切线模量法及其在地基沉降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光华 李卓勋 +2 位作者 王东英 李志云 姜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7-798,共12页
切线模量法方法简单、参数少,易于工程应用,研究表明在计算常规尺寸的基础时具有较好的精度,而对于筏板这样的大尺寸基础时,当计算深度较深时,存在计算沉降偏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考虑初始切线模量沿深度增大的高级切线模量法,通过与实... 切线模量法方法简单、参数少,易于工程应用,研究表明在计算常规尺寸的基础时具有较好的精度,而对于筏板这样的大尺寸基础时,当计算深度较深时,存在计算沉降偏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考虑初始切线模量沿深度增大的高级切线模量法,通过与实际工程案例和小应变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结果比较,高级切线模量法能更符合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了切线模量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线模量法 地基沉降 有限元 小应变硬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中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楼恺俊 俞峰 +1 位作者 夏唐代 马健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97-1705,共9页
以杭州地铁二号线文华路地铁站主体基坑为工程案例,应用PLAXIS 3D数值模拟软件,确定杭州典型黏土地区土体小应变硬化(HSS)模型的土体参数取值方法.基于可靠度理论及稳定性和经济性评价体系,将抗隆起稳定、抗倾覆稳定、支护结构侧向位移... 以杭州地铁二号线文华路地铁站主体基坑为工程案例,应用PLAXIS 3D数值模拟软件,确定杭州典型黏土地区土体小应变硬化(HSS)模型的土体参数取值方法.基于可靠度理论及稳定性和经济性评价体系,将抗隆起稳定、抗倾覆稳定、支护结构侧向位移控制这3种安全性模式分别作为单目标,分析单目标下的结构参数敏感性及其最优解;运用灰色关联度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设计参数的最优解.结果表明,土体小应变硬化模型适用于杭州典型黏土地区:对于该地区狭长型基坑的内撑式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墙深是基坑抗隆起稳定性的决定因素,墙深和加固土深度对基坑抗倾覆稳定性的重要性相同,被动区加固土深度在坑底以下较差土层内还是基坑变形的主控参数.当考虑内支撑时,首道支撑对基坑变形控制起决定性作用;由灰色关联度多目标优化算法确定的结构设计参数最优解与实际结果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体小应变硬化(HSS)模型 地下连续墙 有限元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多目标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