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深层复杂地质体油气勘探的地震一体化技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曲寿利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9-892,共14页
中国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是最重要的油气突破领域。以岩溶缝洞型、礁滩孔隙型、白云岩孔隙型和裂缝型为典型的4类特殊储层,具有构造圈闭复杂、储层多... 中国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是未来油气勘探开发的现实领域。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等盆地的海相深层碳酸盐岩是最重要的油气突破领域。以岩溶缝洞型、礁滩孔隙型、白云岩孔隙型和裂缝型为典型的4类特殊储层,具有构造圈闭复杂、储层多样、地表复杂、地下埋藏深、温压高、构造复杂和勘探目标尺度小、非均质性等特点,这导致了地震波场复杂、地震信号弱、信噪比低、分辨率低及地震各向异性强等诸多地球物理难题,极大地增加了此类油气藏勘探高精度地震成像与储层预测的难度。常规物探技术,即单一的采集或处理解释技术,即便是先进的技术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配套措施,也难以有效解决问题。因此,面对此类深层复杂构造地质体的勘探,必须采用地震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思路系统性地开展综合研究,从复杂地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高质量地震采集入手,采用以深度域RTM成像为核心的地震成像处理,综合利用叠前、叠后地震属性开展沉积相带、储层与流体预测研究,精细刻画多尺度储集体,才能有效解决复杂地质体描述与目标落实问题。为此重点介绍面向深层复杂地质体,以叠前RTM深度成像和叠前反演为核心的地震一体化新技术,主要包括“小宽高”高密度地震采集技术,“小平滑面”速度建模与叠前深度成像技术以及“五维数据”叠前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叠前反演等关键技术;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应用案例,验证了地震一体化技术的有效性。在实际应用中,围绕地震一体化技术开展工作,必须根据地质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和岩石物理分析,通过模型试验、野外现场试验科学优选适合的方法和参数,以达到方法技术应用效果和效益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 复杂地表 复杂地质体 地震一体化 小宽高 高密度 小平滑面 五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复杂”条件高精度建模与成像方法——以酒泉盆地窟窿山地区为例 被引量:8
2
作者 肖明图 苏勤 +3 位作者 余国祥 李斐 凌越 邵喜春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41-48,6,共9页
窟窿山地区是酒泉盆地主要的油气富集带,近地表结构复杂、地下逆掩冲断构造发育对深层构造准确成像造成极大的挑战。常规浮动基准面建模与偏移方法存在表层静校正不彻底、地表大平滑面不适应剧烈起伏地表、浅层速度建模精度低影响深层... 窟窿山地区是酒泉盆地主要的油气富集带,近地表结构复杂、地下逆掩冲断构造发育对深层构造准确成像造成极大的挑战。常规浮动基准面建模与偏移方法存在表层静校正不彻底、地表大平滑面不适应剧烈起伏地表、浅层速度建模精度低影响深层偏移归位等三方面问题,使推覆体下盘构造不能准确成像。为此,提出"双复杂"条件高精度建模与成像方法,建立了一套面向"双复杂"区的深度域高精度建模与成像流程。以分区双变静校正为基础,提高表层高频静校正精度;以近地表折射与深层反射融合建模为核心,得到高精度整体速度模型;以真地表小平滑面叠前深度偏移为关键,确保深层构造准确成像。实际资料成像结果表明,新方法提高了冲断构造的成像精度,有效改善了成像质量,验证了"双复杂"条件高精度建模与成像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地表小平滑面 双变静校正 “双复杂”条件 融合速度建模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线束三维地震成像攻关及勘探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韩嵩 梁瀚 +2 位作者 关旭 陈骁 冉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8年第3期7-13,共7页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的地表地质条件及地下构造变形复杂,地震采集资料品质差,难以准确落实其北西山前复杂带的构造,无法在上古生界取得进一步的勘探突破。因此,2016年新采集了线束三维地震数据,在该地震采集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处... 四川盆地西北部双鱼石构造的地表地质条件及地下构造变形复杂,地震采集资料品质差,难以准确落实其北西山前复杂带的构造,无法在上古生界取得进一步的勘探突破。因此,2016年新采集了线束三维地震数据,在该地震采集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处理、解释联合攻关,形成了适合川西北部"双复杂"特点的地震叠前偏移成像处理解释技术:(1)结合露头信息、微测井及地质认识,形成基于大炮初至反演约束层析静校正技术;(2)基于小平滑面出发,利用近地表速度模型,形成地表、地下速度融合技术;(3)基于VSP测井约束的非线性层析成像技术。结果表明:运用上述技术,线束三维地震数据资料品质得到较大改善,在攻关处理剖面上准确刻画了(1)号断层展布及上古生界下盘断点,新发现该断层逆掩下盘发育的上古生界隐伏构造,且该断层向北西山前复杂带迁移,使该地区栖霞组有利勘探区域由早期的2 000 km^2扩大至3 000 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测井 VSP 小平滑面 速度融合 非线性层析成像 隐伏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East系统的起伏地表建模及成像研究
4
作者 徐雷良 凡正才 +3 位作者 赵国勇 刘建红 张海新 王淑荣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37-43,8,共8页
在常规地震数据时间域处理中,叠前数据经静校正处理后,数据校正到浮动基准面上。在CMP道集内,炮点、检波点均校正到CMP参考平面上,而参考平面随CMP的位置改变而变化,因而破坏了炮、检点静校正量的地表一致性,造成深度偏移数据与速度模... 在常规地震数据时间域处理中,叠前数据经静校正处理后,数据校正到浮动基准面上。在CMP道集内,炮点、检波点均校正到CMP参考平面上,而参考平面随CMP的位置改变而变化,因而破坏了炮、检点静校正量的地表一致性,造成深度偏移数据与速度模型不匹配,严重影响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效果。为此,应用GeoEast处理系统对叠前数据进行低频剥离反静校正处理、地表小平滑面起始偏移等,将时间域处理过的道集重新反校到地表小平滑面,保留时间域高频静校正的优势,恢复了近地表射线的真实路径,并联合回转波表层精细建模,通过GeoEast PkirDMigOffset模块完成最终的基于起伏地表的叠前深度偏移,极大地改善了陆地起伏地表复杂构造成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一致性 高低频分离 小平滑面 起伏地表 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geologic surface approximation using a multiquadric method with additional constraints 被引量:2
5
作者 SONG Xianfeng RUI Xiaoping +1 位作者 JU Yiwen YANG Yongguo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2010年第4期600-606,共7页
Geologic surface approximation is profoundly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density and location of scattered geologic input data. Many studies hav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utilizing varie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when... Geologic surface approximation is profoundly 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density and location of scattered geologic input data. Many studies have recognized the importance of utilizing varied sources of information when reconstructing a surface.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mproved geologic surface approximation method using a multiquadric function and borehole data.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e., inequality elevation and dip-strikes data extracted from outcrops or mining faces, is introduced in the form of physical constraints that control local changes in the estimated surface. Commonly accepted hypothesis states that geologic surfaces can be approximated to any desired degree of exactness by the summation of regular, mathematically defined, surfaces: in particular displaced quadric forms.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multiquadric functions are traditionally found by a least squares method. The addition of physical constraints in this work makes such an approach into a non-deterministic polynomial time problem. Hence we propose an objective function that represents the quality of the estimated surface and that includes the additional constraints by incorporation of a penalty function. Maximizing the smoothness of the estimated surface and its fitness to the additional constraints then allows the coefficients of the multiquadric function to be obtained by iterative methods. This method was implemented and demonstrated using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81'st coal mining area of the Huaibei Coal Gro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logic surface spatial interpolation multiquadric function exterior penalty function physical constrai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