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设计模式开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软件包 被引量:10
1
作者 励刚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该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可用于大型互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包的开发思想。由于基于QR算法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对计算规模的限制 ,开发新的适合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可详细建模和变换不同特征根算法的软件包是电力系统计算... 该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可用于大型互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包的开发思想。由于基于QR算法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对计算规模的限制 ,开发新的适合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可详细建模和变换不同特征根算法的软件包是电力系统计算软件发展的必然。基于面向对象 -设计模式的概念对本质结构进行分析 ,找到软件系统中的凝聚点 热点与设计模式中的模板 挂钩的对应性 ,从而在软件编制中顺利地应用了设计模式的通用原则 ,使所开发的软件包可随意变换多种不同的算法 ,其适应性较好。此外 ,从改进元件联结法 (CCM)所建立的电力系统小干扰对象模型中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 97 312 1 11 1e)。ResearchKeyProjectoftheNationalNinth fiveYearProgramofChina( 97 312 1 11 1e) .抽象得到“多类型对象连接图”的设计模式 ,并进行了定义。使用该定义便于对不同详细程度的模型进行调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开发 设计模式 电力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软件包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运行方式下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刘会强 辛力坚 +3 位作者 张爱军 刘石川 慕腾 李汉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1,共7页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利用能源的互补性,通过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实现能源平稳注入电网,在工业和民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并网产生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器优化策略。首先,搭建风光火系统模型...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利用能源的互补性,通过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实现能源平稳注入电网,在工业和民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并网产生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器优化策略。首先,搭建风光火系统模型和控制器模型;其次,设计了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EWOA);最后,利用EWOA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统一潮流控制器附加功率振荡阻尼器(UPFC-POD)参数进行优化。算例分析表明,协调参数后的控制器能充分利用其协调作用,有效提高系统多运行工况下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 多运行方式 低频振荡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多控制器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SISO dq阻抗稳定性判据及闭环极点灵敏度分析
3
作者 刘欣 吴柳颖 +2 位作者 贾焦心 王利桐 邓昊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427-3445,共19页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正向以多样化电力电子装备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状态空间法和传统阻抗法在分析多变流器系统稳定性时仍存在复杂... 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以同步发电机为主的传统电力系统正向以多样化电力电子装备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变,多变流器并网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状态空间法和传统阻抗法在分析多变流器系统稳定性时仍存在复杂度高及难以准确评估闭环极点关于各变流器灵敏度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该文首先提出一种用于分析多变流器并网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单输入单输出(SISO)dq阻抗判据,该判据可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MIMO)转换为若干SISO系统以简化稳定性分析过程,相比于MIMO系统分析方法,其在避免求解高维矩阵特征值的同时降低了奈奎斯特曲线分析的复杂度,同时该方法还具有从物理角度揭示振荡失稳机理的优点。然后,基于所提出的稳定性判据公式,进一步提出一种用于求取闭环极点关于各变流器阻抗/导纳灵敏度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可有效评估系统中不同变流器对振荡模态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实现诱发系统振荡的主导变流器的辨识。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和硬件在环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流器并网系统 SISO dq阻抗模型 小干扰稳定性 灵敏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铁路牵引负荷接入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姜晓锋 韩晓言 +1 位作者 潘鹏宇 陈刚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69,共9页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已成为中国电力系统中最大的单体负荷,但其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晰。为此,首先建立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等效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构建考虑牵引负荷接入的电力系统小干扰...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飞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已成为中国电力系统中最大的单体负荷,但其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尚不明晰。为此,首先建立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等效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构建考虑牵引负荷接入的电力系统小干扰模型;其次利用特征值分析方法,分析牵引负荷机车速度、机车数量以及牵引负荷接入位置和占比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特征值根轨迹寻找同步发电机励磁参数的调节范围,并分析牵引负荷接入前、后和不同牵引负荷参数对电力系统励磁参数调节范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牵引负荷接入后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降低,系统励磁参数调节范围收缩,系统稳定裕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 特征值分析 牵引负荷 特征值根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AC的稳定性量化分析软件包 被引量:17
5
作者 徐泰山 薛峰 +6 位作者 许剑冰 万芳茹 李碧君 鲍颜红 丁纯 方勇杰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2期55-58,共4页
现代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迫切要求对暂态功角稳定、暂态电压稳定和暂态电压跌落可接受性等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理论为开发稳定性量化分析软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暂态安全的3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在EEAC理论基础上构... 现代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迫切要求对暂态功角稳定、暂态电压稳定和暂态电压跌落可接受性等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扩展等面积准则(EEAC)理论为开发稳定性量化分析软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根据暂态安全的3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在EEAC理论基础上构思建立了暂态安全定量分析软件的框架.论述了暂态安全定量分析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介绍了有关软件所用的定量分析技术和主要功能,实例表明这些软件能快速、定量地评估暂态功角稳定性和电压安全性,满足在线暂态功角稳定和电压安全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AC 暂态功角稳定 暂态安全性 稳定性量化分析软件包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组参数及运行状态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辉 张志科 +2 位作者 杨超 赵斌 唐显虎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21,共8页
为了提高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稳定性以及风电机组对电网的适应能力,有必要研究风电机组参数及运行状态对其自身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电机组运行特点,建立含风力机传动链、变桨系统和发电机的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分析模型。基于模态分... 为了提高大规模风电并网的稳定性以及风电机组对电网的适应能力,有必要研究风电机组参数及运行状态对其自身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考虑风电机组运行特点,建立含风力机传动链、变桨系统和发电机的双馈风电机组小信号分析模型。基于模态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特征值和参与因子获得相应的模态;分析风力机传动链机械参数、发电机电气参数和机组运行状态对特征值的影响程度。引入参数灵敏度的概念,研究不同运行状态下特征值对不同参数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机械参数对轴系模态的振荡频率影响较大,电气参数对系统模态的阻尼影响较大;系统的主导模态会随机组运行状态的改变而变化,且相同特征值对同一参数的灵敏度存在较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双馈风电机组 小干扰稳定性 模态分析 特征值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风电机全风况条件下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波 吴政球 +2 位作者 王国民 李军军 邹贤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25-531,共7页
以双馈风力发电单机无穷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风力机、双馈感应发电机、变频器控制系统及桨距角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全阶微分代数方程式,用分析系统特征值和相关因子的方法研究闭环控制系统的小干扰稳定特性。研究得到全风况运行条... 以双馈风力发电单机无穷大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风力机、双馈感应发电机、变频器控制系统及桨距角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全阶微分代数方程式,用分析系统特征值和相关因子的方法研究闭环控制系统的小干扰稳定特性。研究得到全风况运行条件下系统的特征根轨迹及相应的振荡模式和阻尼特性,给出了各振荡模式和衰减模式与相应状态变量参与度的关系,为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桨距角控制 小干扰稳定性 特征值分析 相关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综述 被引量:23
8
作者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29-2840,共12页
该文以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为研究对象,依次梳理了十几年来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交直流混联系统间动态交互过程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含VSC-HVDC和VSC-MTDC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得出目前复杂... 该文以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为研究对象,依次梳理了十几年来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交直流混联系统间动态交互过程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含VSC-HVDC和VSC-MTDC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得出目前复杂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在小干扰稳定性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为:1)以阻抗法为代表的传统频域分析法能够清晰地阐明简单混联系统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揭示其稳定性的内在机理,但是难以在多输入多输出特性的复杂混联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2)由于分析方法的缺失,复杂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中动态交互过程对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暂不明确。基于此,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继续完善单输入单输出混联电力系统的机理分析体系,充实其小干扰稳定性的内在机理;2)提出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机理分析方法,揭示复杂混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 动态交互过程 内在机理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桥级联型SSSC的动态模型及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高本锋 江婷 +4 位作者 于弘洋 赵国亮 王飞跃 邵冰冰 赵书强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41,共7页
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方法,考虑实际电路结构,建立了含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系统小信号模型。结合实际工程参数,通过对比小信号模型计算结果与PSCAD/EMTDC电磁仿真结果,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 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方法,考虑实际电路结构,建立了含H桥级联型静止同步串联补偿器(SSSC)的系统小信号模型。结合实际工程参数,通过对比小信号模型计算结果与PSCAD/EMTDC电磁仿真结果,验证了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然后采用特征值分析法分析了该系统的振荡模态,并研究了控制器参数对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解耦控制器以及均压控制器参数的增大,系统稳定性均增强。最后通过时域仿真算例验证了特征值分析结论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桥级联型SSSC 小信号模型 特征值分析 小干扰稳定性 时域仿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工具箱的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广军 郁惟镛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2001年第6期1-3,22,共4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如何利用 Matlab工具箱对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进行研究。在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系统振荡模式的阻尼和频率 ,并通过实际算例的计算 ,得出利用本文所采用的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干扰 稳定性分析 MATLAB工具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模糊干扰的再生型颤振的模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孔繁森 于骏一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11,共4页
首次在机床切削颤振分析中考虑了模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利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受模糊干扰的再生型颤振的模糊稳定性分析问题,给出了模糊稳定性极限切削宽度集合的可能性分布及其置信区间表达式,最后依据所提出的理论分析... 首次在机床切削颤振分析中考虑了模糊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利用模糊数学分析方法详细论述了受模糊干扰的再生型颤振的模糊稳定性分析问题,给出了模糊稳定性极限切削宽度集合的可能性分布及其置信区间表达式,最后依据所提出的理论分析方法,经计算机编程绘制了模糊稳定性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床切削 再生型颤振 模糊稳定性分析 模糊稳定性 模糊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转子热稳定性试验干扰因素分析
12
作者 包伟伟 曹瑞峰 +1 位作者 玉选斐 韩万龙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41-343,384,共4页
汽轮机转子热稳定性试验由于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测试得到的数据带有很大的波动,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此问题,分别从试验转子的运动状态以及测试信号的频率成分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得到了试验的主要干扰来自支持轴承跳动的结论。根据... 汽轮机转子热稳定性试验由于干扰因素的存在,使得测试得到的数据带有很大的波动,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此问题,分别从试验转子的运动状态以及测试信号的频率成分两个方面分析论证,得到了试验的主要干扰来自支持轴承跳动的结论。根据分析论证的结果,一方面对支持轴承采取了紧固及更换措施,大幅减弱了试验干扰;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采用求平均值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消除干扰是正确的、有效的。通过采取以上两个措施,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转子 稳定性试验 干扰分析 信号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大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综述 被引量:19
13
作者 陈民权 康卓然 +4 位作者 张谦 廖圣文 刘俊磊 甘德强 吴浩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24,共15页
目前,我国电网呈现出多回大容量直流输送,大规模风光新能源发电的新形态。混联电网的复杂结构和元件新特性使得大干扰后交直流系统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主要综述了大干扰稳定分析的研究进展,将大干扰稳定分析的研究方法分为了逐... 目前,我国电网呈现出多回大容量直流输送,大规模风光新能源发电的新形态。混联电网的复杂结构和元件新特性使得大干扰后交直流系统的稳定性面临严峻挑战。本文主要综述了大干扰稳定分析的研究进展,将大干扰稳定分析的研究方法分为了逐步积分法、渐进展开法、数值逼近法、直接法和其他方法五大类,并展开介绍了几种常见大干扰稳定分析方法,对比不同方法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为未来混联电网大干扰稳定性分析的深入研究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干扰稳定性 定性分析方法 机电暂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下垂控制的直流配电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金阳忻 徐习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78-85,共8页
下垂控制是直流配电网的一种重要控制方式。推导了计及换流器时间常数的电压源型换流站本地控制数学模型及其线性化的小干扰分析模型。结合站间协调控制,分析了下垂控制的通用小干扰分析模型及两种典型情况。依据换流站小干扰分析模型,... 下垂控制是直流配电网的一种重要控制方式。推导了计及换流器时间常数的电压源型换流站本地控制数学模型及其线性化的小干扰分析模型。结合站间协调控制,分析了下垂控制的通用小干扰分析模型及两种典型情况。依据换流站小干扰分析模型,设计了小干扰等效阻抗模型,可将多端直流配电网逐端简化为单端换流站与若干小干扰等效阻抗组成的系统。最后利用根轨迹方法定量讨论了两种下垂控制方式的小干扰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PSCAD/EMTDC数字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下垂控制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小干扰等效阻抗 根轨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鹤滩水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水力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益民 程文超 +2 位作者 周建旭 杨飞 孙洪亮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8-84,共7页
由于白鹤滩水电站单机容量巨大,机组运行水头变幅大,且尾水隧洞流态复杂多样,因而水力干扰过渡过程的分析与控制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基于有压输水系统特征线法,引入明渠水流分析的特征隐式格式,推导得到尾水隧洞明满流... 由于白鹤滩水电站单机容量巨大,机组运行水头变幅大,且尾水隧洞流态复杂多样,因而水力干扰过渡过程的分析与控制是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基于有压输水系统特征线法,引入明渠水流分析的特征隐式格式,推导得到尾水隧洞明满流计算分析模型,同时考虑调速器频率调节模式,构建了输水发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和调控模型,对白鹤滩水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水力干扰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尾水系统多流态特性的白鹤滩水电站输水发电系统水力干扰过渡过程是稳定的;随着机组运行水头的增大,尾水系统由全线有压状态过渡到明满流和明流流态,有压段长度缩短,尾水调压室水位和尾水系统动态过程的衰减加速,有利于改善受扰机组的调节品质;两种不同的机组型号均能满足输水发电系统水力干扰稳定性要求,且受扰机组调节品质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水发电系统 水力干扰 稳定性分析 明满流 白鹤滩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柔性直流接入的大规模直驱风电场等效建模与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任必兴 孙蓉 +3 位作者 李强 甘德强 周前 汪成根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52,共11页
含多台风机的大规模风电场经柔性直流接入交流系统的详细模型阶数过高,对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和失稳机理研究提出了挑战。为此,建立了风电场经柔性直流接入交流系统的开环、闭环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基于风电场开环状态空间模型及风电场节... 含多台风机的大规模风电场经柔性直流接入交流系统的详细模型阶数过高,对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和失稳机理研究提出了挑战。为此,建立了风电场经柔性直流接入交流系统的开环、闭环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基于风电场开环状态空间模型及风电场节点电压电流关系,将全阶风电场模型通过单台风机动态及交流拓扑信息矩阵进行等效,并分析了风机输出功率、风机接入位置、风电场拓扑结构和风机数增加对风电场振荡模式阻尼的影响。基于风电场降阶模型构建了风电-柔性直流系统的闭环互联模型,并分析了当风机数增加时两子系统间可能存在的强动态交互作用对闭环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接入风机数增加时,风电场主导振荡模式阻尼降低,当接近于柔性直流整流器的一个开环振荡模式,此时模式谐振诱发强动态交互作用的发生可能导致系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大规模直驱风电场 等效模型 动态交互作用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干扰稳定性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 被引量:17
17
作者 黄伟煌 李明 +2 位作者 郭铸 陈鑫全 黎炳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41-2949,共9页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综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优势,是当前直流输电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从数学层面上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进行参数分析。然而,由于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含有多个...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综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优势,是当前直流输电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从数学层面上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进行参数分析。然而,由于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含有多个含有复杂控制器的MMC换流站,模型更为复杂,涉及控制参数众多,缺少便捷的工具进行研究,其控制参数对系统影响分析结果尚不明晰。为此,提出了一套基于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基于状态空间法含控制环节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的快速建模、主要影响参数筛选、参数的可行域计算与可视化展示以及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控制参数优化。介绍了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实现原理以及算例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分析与优化的有效工具,可为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状态空间法 粒子群算法 控制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rospec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井眼稳定性分析软件
18
作者 闫循彪(摘译)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9-79,共1页
Petrospec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EQUIPOISE 2006井眼稳定性分析软件,可实现对孔隙压力和井壁力学的随钻实时预测及分析。该软件包括2个模块:1)井眼稳定性和地层特性的实时分析模块;2)通过远程网络服务器实时更新的综合网络安全模块。... Petrospec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EQUIPOISE 2006井眼稳定性分析软件,可实现对孔隙压力和井壁力学的随钻实时预测及分析。该软件包括2个模块:1)井眼稳定性和地层特性的实时分析模块;2)通过远程网络服务器实时更新的综合网络安全模块。这使得可以同时在办公室、井场或其它有网络连通的任何地方实时监控油气井,可以实现在钻前根据预期的变化精确模拟地层流体、岩石强度和应力间的复杂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稳定性 稳定性分析 软件包 有限 技术 实时预测 分析模块 综合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38
19
作者 周双喜 苏小林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4,共9页
叙述了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和控制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新进展,评述了它们的机理和适用性。结合我国电力系统结构和运行特点,提出了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研究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性 电力系统 分析和控制 发电重新调度 能源电力系统稳定 正规形 PRONY分析 HOPF分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子故障下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许伯强 张舒怡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99,共7页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发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SWITSC)故障后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SWITSC故障下的DFIG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模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特征值分析,并勾勒出主导特征值的变化轨迹;另外,找出了对稳定性影响作用较... 针对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发生定子绕组匝间短路(SWITSC)故障后的稳定性问题,建立了SWITSC故障下的DFIG的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模型。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进行特征值分析,并勾勒出主导特征值的变化轨迹;另外,找出了对稳定性影响作用较大的关键性控制参数,结合仿真波形说明了DFIG稳定性的变化情况。得到结论:DFIG发生SWITSC故障后,其稳定性有所下降,但在风速及控制参数合理的条件下仍然具有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 风电 定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 小干扰稳定性 特征值分析 控制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