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运行方式下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刘会强 辛力坚 +3 位作者 张爱军 刘石川 慕腾 李汉霆 《智慧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1,共7页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利用能源的互补性,通过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实现能源平稳注入电网,在工业和民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并网产生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器优化策略。首先,搭建风光火系统模型...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利用能源的互补性,通过控制器的协同作用实现能源平稳注入电网,在工业和民用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并网产生的低频振荡问题,提出一种抑制低频振荡的控制器优化策略。首先,搭建风光火系统模型和控制器模型;其次,设计了增强型鲸鱼优化算法(EWOA);最后,利用EWOA对电力系统稳定器(PSS)和统一潮流控制器附加功率振荡阻尼器(UPFC-POD)参数进行优化。算例分析表明,协调参数后的控制器能充分利用其协调作用,有效提高系统多运行工况下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光火打捆外送系统 多运行方式 低频振荡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多控制器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综述 被引量:23
2
作者 付强 杜文娟 王海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829-2840,共12页
该文以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为研究对象,依次梳理了十几年来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交直流混联系统间动态交互过程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含VSC-HVDC和VSC-MTDC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得出目前复杂... 该文以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为研究对象,依次梳理了十几年来国内外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从交直流混联系统间动态交互过程的角度,分别综述了含VSC-HVDC和VSC-MTDC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得出目前复杂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在小干扰稳定性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挑战为:1)以阻抗法为代表的传统频域分析法能够清晰地阐明简单混联系统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揭示其稳定性的内在机理,但是难以在多输入多输出特性的复杂混联电力系统中得到应用;2)由于分析方法的缺失,复杂混联电力系统小干扰稳定性分析中动态交互过程对稳定性的影响机理暂不明确。基于此,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有:1)继续完善单输入单输出混联电力系统的机理分析体系,充实其小干扰稳定性的内在机理;2)提出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机理分析方法,揭示复杂混联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力系统 动态交互过程 内在机理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设计模式开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软件包 被引量:10
3
作者 励刚 陈陈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
该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可用于大型互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包的开发思想。由于基于QR算法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对计算规模的限制 ,开发新的适合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可详细建模和变换不同特征根算法的软件包是电力系统计算... 该文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可用于大型互联电力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包的开发思想。由于基于QR算法的小干扰稳定分析软件对计算规模的限制 ,开发新的适合大规模电力系统的、可详细建模和变换不同特征根算法的软件包是电力系统计算软件发展的必然。基于面向对象 -设计模式的概念对本质结构进行分析 ,找到软件系统中的凝聚点 热点与设计模式中的模板 挂钩的对应性 ,从而在软件编制中顺利地应用了设计模式的通用原则 ,使所开发的软件包可随意变换多种不同的算法 ,其适应性较好。此外 ,从改进元件联结法 (CCM)所建立的电力系统小干扰对象模型中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 97 312 1 11 1e)。ResearchKeyProjectoftheNationalNinth fiveYearProgramofChina( 97 312 1 11 1e) .抽象得到“多类型对象连接图”的设计模式 ,并进行了定义。使用该定义便于对不同详细程度的模型进行调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开发 设计模式 电力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软件包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下垂控制的直流配电网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金阳忻 徐习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78-85,共8页
下垂控制是直流配电网的一种重要控制方式。推导了计及换流器时间常数的电压源型换流站本地控制数学模型及其线性化的小干扰分析模型。结合站间协调控制,分析了下垂控制的通用小干扰分析模型及两种典型情况。依据换流站小干扰分析模型,... 下垂控制是直流配电网的一种重要控制方式。推导了计及换流器时间常数的电压源型换流站本地控制数学模型及其线性化的小干扰分析模型。结合站间协调控制,分析了下垂控制的通用小干扰分析模型及两种典型情况。依据换流站小干扰分析模型,设计了小干扰等效阻抗模型,可将多端直流配电网逐端简化为单端换流站与若干小干扰等效阻抗组成的系统。最后利用根轨迹方法定量讨论了两种下垂控制方式的小干扰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并通过PSCAD/EMTDC数字仿真软件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网 下垂控制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小干扰等效阻抗 根轨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柔性直流接入的大规模直驱风电场等效建模与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任必兴 孙蓉 +3 位作者 李强 甘德强 周前 汪成根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2-152,共11页
含多台风机的大规模风电场经柔性直流接入交流系统的详细模型阶数过高,对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和失稳机理研究提出了挑战。为此,建立了风电场经柔性直流接入交流系统的开环、闭环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基于风电场开环状态空间模型及风电场节... 含多台风机的大规模风电场经柔性直流接入交流系统的详细模型阶数过高,对小干扰稳定性分析和失稳机理研究提出了挑战。为此,建立了风电场经柔性直流接入交流系统的开环、闭环线性化状态空间模型。基于风电场开环状态空间模型及风电场节点电压电流关系,将全阶风电场模型通过单台风机动态及交流拓扑信息矩阵进行等效,并分析了风机输出功率、风机接入位置、风电场拓扑结构和风机数增加对风电场振荡模式阻尼的影响。基于风电场降阶模型构建了风电-柔性直流系统的闭环互联模型,并分析了当风机数增加时两子系统间可能存在的强动态交互作用对闭环系统小干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接入风机数增加时,风电场主导振荡模式阻尼降低,当接近于柔性直流整流器的一个开环振荡模式,此时模式谐振诱发强动态交互作用的发生可能导致系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输电 大规模直驱风电场 等效模型 动态交互作用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干扰稳定性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 被引量:17
6
作者 黄伟煌 李明 +2 位作者 郭铸 陈鑫全 黎炳坤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41-2949,共9页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综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优势,是当前直流输电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从数学层面上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进行参数分析。然而,由于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含有多个... 多端混合直流输电技术综合了电网换相换流器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优势,是当前直流输电的研究热点之一。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方法,可以从数学层面上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进行参数分析。然而,由于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含有多个含有复杂控制器的MMC换流站,模型更为复杂,涉及控制参数众多,缺少便捷的工具进行研究,其控制参数对系统影响分析结果尚不明晰。为此,提出了一套基于小干扰稳定性分析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参数分析与优化方法,该方法可实现基于状态空间法含控制环节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的快速建模、主要影响参数筛选、参数的可行域计算与可视化展示以及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控制参数优化。介绍了该方法的主要步骤、实现原理以及算例应用情况。应用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是对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控制参数分析与优化的有效工具,可为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参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混合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状态空间法 粒子群算法 控制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网小干扰稳定概率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徐遐龄 查晓明 林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117-3122,共6页
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微电网进行小干扰稳定性研究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某些分布式电源由于自然环境等影响出力变化,当地负荷的随机波动,线路参数变化等,因而在确定性的系统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下得到的小干扰稳定结... 微电网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微电网进行小干扰稳定性研究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如某些分布式电源由于自然环境等影响出力变化,当地负荷的随机波动,线路参数变化等,因而在确定性的系统运行方式和运行参数下得到的小干扰稳定结果无法准确地反映实际的微电网小干扰稳定性。采用基于点估计的微电网小干扰稳定的概率分析方法来分析微电网在不确定因素下的小干扰稳定性,通过蒙特卡罗仿真的结果验证了该方法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计算量少的优点。确定性微电网小干扰分析方法仅能判断在某一特定运行工况下系统是否稳定,而基于点估计法的微电网小干扰稳定概率分析方法可以确定系统特征值的分布范围以判断失稳风险。若在某些运行工况下特征值实部为正值即系统不稳定或阻尼较弱时,则计算状态变量的模式参与因子,通过调整与失稳模式强相关的发电机组出力或控制器参数使在计及不确定因素时仍能保证微电网小干扰稳定性。通过一个含有风电场、燃料电池及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算例验证了基于点估计的微电网小干扰稳定概率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微电网 概率分析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两点估计法 蒙特卡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阻抗对竞比型低励限制控制励磁系统的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思宇 谢欢 +3 位作者 刘青 罗婧 梁浩 辛焕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1-177,共7页
推导了单机-无穷大系统在竞比型低励限制(UEL)动作后的扩展菲利普斯模型,并基于阻尼转矩法分析了发电机励磁系统阻尼转矩系数及同步转矩系数随系统阻抗的变化特性;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法,从特征根分布、阻尼比大小以及参与因子等方面... 推导了单机-无穷大系统在竞比型低励限制(UEL)动作后的扩展菲利普斯模型,并基于阻尼转矩法分析了发电机励磁系统阻尼转矩系数及同步转矩系数随系统阻抗的变化特性;采用小干扰稳定性分析法,从特征根分布、阻尼比大小以及参与因子等方面研究了竞比型UEL动作后系统阻抗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竞比型UEL代替励磁主环控制励磁系统时,系统阻抗的增加能够提高系统阻尼,增强系统稳定性,但同时会对无功功率的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增加无功功率的波动次数;基于某实际励磁调节器厂家UEL模型详细分析了其与励磁主环发生反复切换的机理,验证了无功功率波动的死区范围配合不当时会引发系统振荡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阻抗 低励限制 励磁系统 稳定性 阻尼转矩分析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求取大规模电力系统关键特征值的有效方法 被引量:8
9
作者 杜正春 李崇涛 +1 位作者 潘艳菲 王冲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3-58,共6页
提出了一种求取大规模电力系统关键特征值的Krylov-Schur方法。该方法与隐式重启Arnoldi(IRA)方法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但消除了IRA方法的数值不稳定性,且对收敛特征值的锁定容易实现,使得后续计算可以在更低阶的子空间进行,节省了计算量... 提出了一种求取大规模电力系统关键特征值的Krylov-Schur方法。该方法与隐式重启Arnoldi(IRA)方法在数学上是等价的,但消除了IRA方法的数值不稳定性,且对收敛特征值的锁定容易实现,使得后续计算可以在更低阶的子空间进行,节省了计算量。借助Cayley变换将关键特征值映射为主导特征值可便于Krylov-Schur方法求解,使用增广状态矩阵进行相应的稀疏运算可提高计算效益。对2 940阶和5 727阶电力系统关键特征值的计算结果表明,所提方法高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Krylov-Schur方法 Cayley变换 关键特征值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精化Cayley-Arnoldi算法计算电力系统关键特征值 被引量:6
10
作者 倪相生 王克文 +1 位作者 王子琦 李衍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3-17,83,共6页
在用于电力系统关键特征值计算的精化Cayley-Arnoldi算法中,采用精化Ritz对替代原来的Ritz对,从而形成改进型算法。由于精化Ritz向量包含更多的子空间信息,精化Ritz值更接近其最终收敛的Ritz值,改进后的算法更有利于迭代计算的收敛;精化... 在用于电力系统关键特征值计算的精化Cayley-Arnoldi算法中,采用精化Ritz对替代原来的Ritz对,从而形成改进型算法。由于精化Ritz向量包含更多的子空间信息,精化Ritz值更接近其最终收敛的Ritz值,改进后的算法更有利于迭代计算的收敛;精化Ritz对能够廉价可靠地求得,计算时间增加有限。算例分析表明,仅需1次Cayley变换即可把复平面特定区域内的特征值转换为主特征值,并能明显区分相近特征值,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计算速度和收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稳定性分析 精化Arnoldi算法 Cayley变换 精化Ritz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