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克司兰治疗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的疗效与安全性:ORION-18研究中国大陆亚组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霍勇 李勇 +6 位作者 韩雅君 丁春华 邢晓春 张雪莲 李建平 徐标 陈纪言 《中国循环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0,共7页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 目的:ORION-18研究已证实,英克司兰在亚洲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人群中可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且安全性良好。本研究旨在进一步评估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ORION-18研究是一项在亚洲开展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其中中国大陆亚组包含232例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以1:1的比例随机分组(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各116例),在第1天、第90天和第270天分别接受英克司兰300 mg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终点为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次要终点包括: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和绝对值变化;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绝对值变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总胆固醇、载脂蛋白B(ApoB)、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的百分比变化。其他次要终点包括:第330天达到LDL-C<1.8 mmol/L、LDL-C较基线降低≥50%、达到所处ASCVD风险水平总体降脂目标(LDL-C总体目标值:ASCVD患者<1.4 mmol/L,ASCVD高危人群<1.8 mmol/L)的受试者比例。安全性终点为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异常、严重不良事件及其严重程度和其与治疗的相关性。结果:英克司兰组L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61.16%,绝对值变化为-1.73 mmol/L;与安慰剂组相比,英克司兰组LDL-C从第90天至第360天经时间校正的百分比变化为-58.51%,绝对值变化为-1.64mmol/L;英克司兰组PCSK9、总胆固醇、ApoB、non-HDL-C从基线至第330天经安慰剂校正的百分比变化分别为-77.44%、-35.65%、-43.43%、-50.90%(P均<0.0001)。第330天时,英克司兰组和安慰剂组分别有79.6%(74/93)和7.8%(6/77)的受试者达到LDL-C<1.8 mmol/L,分别有69.9%(65/93)和0%(0/77)的受试者实现LDL-C较基线降低≥50%,分别有66.7%(62/93)和2.6%(2/77)的受试者达到总体降脂目标。英克司兰治疗12个月的安全性与安慰剂相似,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在已接受饮食控制和最大耐受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联合或不联合其他降脂治疗)但LDL-C仍升高的中国大陆ASCVD患者或ASCVD高危受试者中,英克司兰降低LDL-C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英克司兰在中国大陆人群中评估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与在亚洲总体人群中的评估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英克司兰 小干扰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长单一序列区83基因对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脑血管平滑肌促血管生成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刘磊 王佳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9期800-807,共8页
目的长单一序列区(unique long region 83,UL83)基因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再激活标志。本研究拟探索UL83对HCMV感染后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中不稳定斑块破裂相关因子,如促... 目的长单一序列区(unique long region 83,UL83)基因是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感染再激活标志。本研究拟探索UL83对HCMV感染后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中不稳定斑块破裂相关因子,如促血管生成素(angiopoietin,Ang)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影响。方法 (1)采用流式细胞仪确定amidite荧光素(fluorescein amidite,FAM)标记的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ibonucleic acid,si RNA)通过脂质体转入人脑VSMC的转染效率;(2)将3条化学合成si RNA通过脂质体转染入已感染HCMV AD_(169)株(MOI=10)的人脑VSMC当中,结合空白组、接毒组及接毒无效干扰组筛选抑制UL83基因最强si RNA;(3)分别检测HCMV AD_(169)株(MOI=10)感染人脑VSMC后0 h、6 h、12 h、24 h、48 h以及72 h Ang-1、Ang-2及VEGF-A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 RNA)及蛋白表达变化;(4)分别检测空白组、接毒高效干扰组、接毒无效干扰组及接毒组在感染48 h后Ang-1、Ang-2及VEGF-A的mRNA及感染72 h后上述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6 h后,95.59%人脑VSMC转染了FAM标记si RNA。感染HCMV AD_(169)株(MOI=10)的人脑VSMC在转染siRNA 48 h后,si RNA转染组与接毒组相比,UL83 m RNA相对表达量最多下降78.7%;转染si RNA72 h后,UL83编码的pp65蛋白相对表达量最多下降81.3%。人脑VSMC感染HCMV AD_(169)株(MOI=10)0 h、6 h、12 h、24 h、48 h以及72 h时后,Ang-1 m 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下降(P<0.01),Ang-2及VEGF-A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则逐渐增加(P<0.01)。而通过转染高效si RNA抑制HCMV AD_(169)株UL83基因,使得Ang-1表达下降,Ang-2和VEGF-A表达增加均被抑制。结论 HCMV AD_(169)株具有同时促进人脑VSMC中Ang-1表达降低,Ang-2及VEGF-A表达增加功能。而通过si RNA抑制HCMV AD_(169)株UL83基因表达能够阻止上述变化。提示HCMV可能通过UL83基因造成靶细胞产生促血管新生微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UL83基因 小干扰核糖核酸 促血管生成素-1 促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补体因子B-小干扰RNA抑制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马诚 尚庆丽 +4 位作者 马景学 高建修 贺明 姚会娟 杨爱琴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0-325,共6页
背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眼内新生血管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发现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在激光诱导的CNV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旁路途径中的补体因子B(CFB)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靶点来阻断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重组CFB—si... 背景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眼内新生血管的重要表现形式。研究发现补体旁路途径的激活在激光诱导的CNV发展中起关键作用,旁路途径中的补体因子B(CFB)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靶点来阻断补体活化的旁路途径。目的探讨不同浓度重组CFB—siRNA(CFB—siRNA)抑制激光诱导大鼠CNV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棕色挪威(BN)大鼠60只120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和25、50、75μgCFB—siRNA组,每组12只鼠24只眼。实验对照组和CFB—siRNA组大鼠用激光光凝法建立CNV模型,不同剂量CFB—siRNA组于激光光凝后第1、3、5天分别经鼠尾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CFB—siRNA;实验对照组大鼠以同样方法注射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各组大鼠分别于光凝后第3、7、14、21、28天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根据荧光素渗漏程度对各光凝斑评分并检测CNV的生长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脉络膜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Ⅷ因子的表达情况。分别于第7、14、21、28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脉络膜中CFB、VEGF、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蛋白的表达,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观察CFB与VEGFmRNA、TGF-β2mRNA表达的关系。结果不同剂量CFB—siRNA组的CNV发生率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p.gCFB—siRNA治疗组CNV发生率明显低于25μgCFB—siRNA组(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剂量CFB—siRNA组VEGF、Ⅷ因子在大鼠脉络膜中的表达较2个对照组均减弱,且75μgCFB—siRNA组减弱程度高于25斗gCFB—siRNA组。光凝后14~21d,各剂量CFB-siRNA组VEGF蛋白、Ⅷ因子和TGF—B,在脉络膜中的表达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各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凝后7~21d,不同剂量CFB—siRNA组的CFB在脉络膜中的表达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各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对照组CFB表达持续增加,VEGF、TGF—β2呈曲线变化,21d时为表达高峰;不同剂量CFB-siRNA组中CFB、VEGF、TGF—β2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静脉注射CFB—siRNA能够有效抑制激光诱导的大鼠CNV生成,其抑制效果随着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强。补体激活旁路途径在CNV生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抑制CFB可减少CNV生成中VEGF和TGF—β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 基因疗法 补体因子B 小干扰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复合物对人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子真 胡刚 吴新淮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25-428,437,共5页
目的探讨磁性纳米复合物对人肝细胞癌(肝癌)细胞(Hep G2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聚乙烯亚胺包被的磁性纳米复合物(PEI-SPIO)作为基因载体复合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耦联受体(LGR)5-小干扰RNA(siRNA),待细胞融合达60%时转染Hep... 目的探讨磁性纳米复合物对人肝细胞癌(肝癌)细胞(Hep G2细胞株)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以聚乙烯亚胺包被的磁性纳米复合物(PEI-SPIO)作为基因载体复合富含亮氨酸重复单位的G蛋白耦联受体(LGR)5-小干扰RNA(siRNA),待细胞融合达60%时转染Hep G2细胞建立PEI组,等量的单纯LGR5-siRNA转染Hep G2建立SI组,另设未转染对照(Ctrl)组。采用MRI T2扫描检测纳米复合物进入细胞的效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LGR5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LGR5、cyclin D1蛋白表达。结果 PEI组Hep G2细胞的MRI T2信号明显减低。与Ctrl组相比,PEI组Hep G2细胞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LGR5 mRNA的相对表达量和LGR5、cyclin D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均为P<0.05),而SI组细胞的相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磁性纳米复合物PEI-SPIO复合LGR5-siRNA可有效转染Hep G2细胞,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cyclin D1表达水平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物 小干扰核糖核酸 肝癌细胞 细胞增殖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2α基因下调后的诱导多能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治疗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学问 徐华 +7 位作者 黄忠华 李振国 闵琴琴 梁莹莹 徐洲稳 石红琴 邵牧民 王家传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17-423,共7页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2α基因下调后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iPSCs治疗组、iPSCs+siHIF-2α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所有大鼠均采用大脑中动...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HIF)-2α基因下调后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iPSCs治疗组、iPSCs+siHIF-2α组,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所有大鼠均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作脑缺血模型,栓塞90 min后进行再灌注。再灌注后3 d进行i PSCs移植、i PSCs+siHIF-2α移植或PBS注射。在移植之前及之后的第2、4周,行神经行为学评价并采用小动物正电子发射体层仪(micro-PET)扫描测定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的摄取值。移植后第4周,处死大鼠行免疫荧光检测神经细胞标志物。结果在干细胞移植后第2、4周,i PSCs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均为P<0.05),而i PSCs+siHIF-2α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在这两个时间点均高于i PSCs治疗组(均为P<0.05)。在干细胞移植后的第2、4周,与PBS对照组比较,i PSCs治疗组和i PSC+siHIF-2α组脑缺血大鼠脑部的糖代谢水平(损伤侧/正常侧)明显增加(均为P<0.001)。干细胞移植后第2周,i PSCs治疗组大鼠脑缺血区糖代谢水平明显高于iPSCs+siHIF-2α组(P<0.001)。此后iPSCs+siHIF-2α组大鼠脑缺血区糖代谢水平持续上升,至干细胞移植后第4周,与iPSCs治疗组较为接近,但仍低于iPSCs治疗组(P=0.025)。免疫荧光结果提示移植的干细胞存活并迁移至梗死区周边,并且大部分的移植干细胞均表达了神经细胞标志物。结论i PSCs移植对大鼠脑缺血损伤有明显的治疗作用,HIF-2α基因下调对iPSCs的治疗作用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干细胞移植 低氧诱导因子-2α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体层仪(micro-PET)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糖代谢 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启动子-shRNA表达框的制备及其在筛选有效SiRNA中的应用
6
作者 倪勤 刘克洲 +2 位作者 羊正纲 姚航平 陈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86-1090,共5页
为能快速经济地获取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interferingRNAsiRNA),设计采用特异性延伸引物和上游、下游两条通用引物,通过重叠延伸一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一次性快速、简捷地制备包含U6+1、H1或tRNAVal在内的三种人小RNA多聚酶III启动子... 为能快速经济地获取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interferingRNAsiRNA),设计采用特异性延伸引物和上游、下游两条通用引物,通过重叠延伸一步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一次性快速、简捷地制备包含U6+1、H1或tRNAVal在内的三种人小RNA多聚酶III启动子-小发夹状RNA(shRNA)表达框.用该方法制备的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特异性三种启动子-shRNA表达框在转染HepG2细胞后有效地抑制了EGFP转基因表达,其中以tRNAVal-shRNA表达框抑制效果最显著,且未检测到干扰素应答基因2'5'OASmRNA的表达,表明该表达框可被有效转染并启动产生特异基因的RNA干扰效应,进而用于快速筛选最佳siRNA位点及其最适搭配启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 核糖核酸多聚酶Ⅲ启动子 筛选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PD-L1信号通路在不同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孔伟浩 张剑 《器官移植》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83-485,共3页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能够从骨髓、脂肪、脐血等组织中分离得到。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的负性调控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 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能够从骨髓、脂肪、脐血等组织中分离得到。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信号通路在免疫反应的负性调控和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PD-1/PD-L1信号通路在MSCs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就PD-1/PD-L1通路在不同组织来源MSCs中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 程序性死亡分子1配体(PD-L1) 间充质干细胞 调节性T细胞 免疫调节 小干扰核糖核酸(si RNA)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IDO)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中FBW7沉默对其杀菌能力的抑制
8
作者 孙锦霞 黄钟 +2 位作者 王瑞 翁林军 李亚旭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58-363,共6页
采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介导Hela细胞、原代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中FBW7基因沉默,研究其对NF-κB信号通路、细胞因子表达、巨噬细胞吞噬和杀伤细菌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抗生素保护试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报告... 采用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介导Hela细胞、原代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中FBW7基因沉默,研究其对NF-κB信号通路、细胞因子表达、巨噬细胞吞噬和杀伤细菌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抗生素保护试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报告基因的研究方法,发现FBW7沉默不具有调控RAW264.7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但能显著抑制原代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的杀菌能力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抑制Hela中NF-κB报告基因活性,降低Hela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以及原代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中MCP-1和IL-1β表达.结果表明,FBW7沉默可通过影响NF-κB活性抑制巨噬细胞对细菌的杀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干扰核糖核酸 RAW264.7细胞 巨噬细胞 杀菌活性 一氧化氮合成酶 NF-ΚB信号通路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