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手术治疗的三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霁阳
宋怡
+4 位作者
杨旭
杨眉
张晓羽
李翔
马润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7-691,共5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小左心室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后的3年的随访结果。方法:将风湿性MS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计152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将患者分为两组,LVEDVI值≤60 mm为小左心室组(n=67),LVEDVI...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小左心室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后的3年的随访结果。方法:将风湿性MS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计152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将患者分为两组,LVEDVI值≤60 mm为小左心室组(n=67),LVEDVI值>60 mm为非小左心室组(n=85),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随访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同非小左心室组患者相比,入院时小左心室组的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较高(均P>0.05),而左心室舒张期容积(LVEDV)、LVEDVI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较低(均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有肝功能损伤,小左心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碱性磷酸酶除外)较非小左心室组患者高,保肝治疗后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即刻监测SPAP,小左心室组的SPAP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67.3.1±23.4)mm Hg vs(61.3±26.9)mm Hg,1 mm Hg=0.133 k 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吸入万他维治疗,关胸时两组患者中万他维吸入者较未吸入者SPAP均明显降低,且小左心室组较非小左心室组万他维吸入者的SPAP也降低(P均<0.05)。术后3年心功能,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小左心室组的LVEDVI较低,SPAP较高。术后3年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LVEDVI、RVEF提高,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平均分级降低,6 min步行试验(6 MWT)的距离明显延长;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小左心室组LVEDVI均较低,6MWT的距离均较短(均P<0.05)。术后随访(3.7±1.6)年发现,小左心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63.6个月vs 73.2个月)明显短于非小左心室组(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2.6%vs 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术前心、肝功能较差,手术风险大;虽然经过围术期的护肝、吸入万他维降低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等处理,明显改善术后心、肝功能,但术后3年随访时小左心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仍明显短于非小左心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高血压
肺性
小左心室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小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及防治
被引量:
6
2
作者
韩劲松
阎德民
+1 位作者
安君
肖德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总结合并大左心室或小左心室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4月~2005年6月共行瓣膜置换术473例,合并大、小左心室瓣膜病者78例。其中合并大左心室(大左心室组)的瓣膜置换术38例,合并小左心室(小左心室组)的瓣膜置换术40例...
目的:总结合并大左心室或小左心室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4月~2005年6月共行瓣膜置换术473例,合并大、小左心室瓣膜病者78例。其中合并大左心室(大左心室组)的瓣膜置换术38例,合并小左心室(小左心室组)的瓣膜置换术40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及脑栓塞。小左心室组术后易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0%),大左心室组术后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65.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大左心室组瓣膜置换术应积极防治室性心律失常,小左心室组瓣膜置换术应积极防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大
左心室
小左心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婷婷
王刚
+2 位作者
姜胜利
任崇雷
高长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目的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探讨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51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持续泵注丙泊酚维...
目的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探讨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51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持续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并根据血流动力学及BIS监测,间断静注舒芬太尼及哌库溴铵,围术期维持BIS<50。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CPB前(T3)、CPB后(T4)、手术结束关胸后(T5)的SBP、HR、CVP、平均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压(PCWP)。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SBP明显下降,T2~T5时HR明显减慢(P<0.05),T4、T5时CVP、PAP及PCWP均明显著降低(P<0.05)。14例(27.5%)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围术期死亡2例(3.9%)。术前及术后早期(7~14d)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大小无明显变化,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左心室瓣膜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应积极防治;缩小的左室舒张末径在术后早期不会立即恢复,要对心肌功能予以较长时间的维护以保证左室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小左心室
麻醉及围术期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手术治疗的三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霁阳
宋怡
杨旭
杨眉
张晓羽
李翔
马润伟
机构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87-691,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风湿性二尖瓣狭窄(MS)合并小左心室患者围术期综合治疗后的3年的随访结果。方法:将风湿性MS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共计152例,根据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将患者分为两组,LVEDVI值≤60 mm为小左心室组(n=67),LVEDVI值>60 mm为非小左心室组(n=85),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及随访后的临床指标。结果:同非小左心室组患者相比,入院时小左心室组的中心静脉压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较高(均P>0.05),而左心室舒张期容积(LVEDV)、LVEDVI和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较低(均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均有肝功能损伤,小左心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碱性磷酸酶除外)较非小左心室组患者高,保肝治疗后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均恢复正常。术后即刻监测SPAP,小左心室组的SPAP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67.3.1±23.4)mm Hg vs(61.3±26.9)mm Hg,1 mm Hg=0.133 k 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2例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吸入万他维治疗,关胸时两组患者中万他维吸入者较未吸入者SPAP均明显降低,且小左心室组较非小左心室组万他维吸入者的SPAP也降低(P均<0.05)。术后3年心功能,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小左心室组的LVEDVI较低,SPAP较高。术后3年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LVEDVI、RVEF提高,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平均分级降低,6 min步行试验(6 MWT)的距离明显延长;与非小左心室组比较,小左心室组LVEDVI均较低,6MWT的距离均较短(均P<0.05)。术后随访(3.7±1.6)年发现,小左心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63.6个月vs 73.2个月)明显短于非小左心室组(P<0.05);两组患者的死亡率(2.6%vs 2.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S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术前心、肝功能较差,手术风险大;虽然经过围术期的护肝、吸入万他维降低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等处理,明显改善术后心、肝功能,但术后3年随访时小左心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仍明显短于非小左心室组。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高血压
肺性
小左心室
外科治疗
Keywords
Mitral valve stenosis
Hypertension
pulmonary
Small left ventricle
Surgery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小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及防治
被引量:
6
2
作者
韩劲松
阎德民
安君
肖德绵
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脏外科
出处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文摘
目的:总结合并大左心室或小左心室瓣膜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4月~2005年6月共行瓣膜置换术473例,合并大、小左心室瓣膜病者78例。其中合并大左心室(大左心室组)的瓣膜置换术38例,合并小左心室(小左心室组)的瓣膜置换术40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检验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室性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肾功能衰竭及脑栓塞。小左心室组术后易发生低心排血量综合征(20%),大左心室组术后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65.7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大左心室组瓣膜置换术应积极防治室性心律失常,小左心室组瓣膜置换术应积极防治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关键词
瓣膜置换术
并发症
大
左心室
小左心室
Keywords
Valve replacemenl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Enlarged left ventricle
Small left ventricle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
5
3
作者
陈婷婷
王刚
姜胜利
任崇雷
高长青
机构
全军心脏外科研究所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1-943,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小左心室患者心脏瓣膜术后早期形态学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探讨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方法 2003年1月至2008年8月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合并小左心室的患者51例,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持续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并根据血流动力学及BIS监测,间断静注舒芬太尼及哌库溴铵,围术期维持BIS<50。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1)、诱导后(T2)、CPB前(T3)、CPB后(T4)、手术结束关胸后(T5)的SBP、HR、CVP、平均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压(PCWP)。结果与T1时比较,T2、T3时SBP明显下降,T2~T5时HR明显减慢(P<0.05),T4、T5时CVP、PAP及PCWP均明显著降低(P<0.05)。14例(27.5%)患者术后早期发生重度低心排,围术期死亡2例(3.9%)。术前及术后早期(7~14d)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大小无明显变化,左心室收缩功能较术前有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左心室瓣膜术后早期易发生低心排,应积极防治;缩小的左室舒张末径在术后早期不会立即恢复,要对心肌功能予以较长时间的维护以保证左室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小左心室
麻醉及围术期处理
Keywords
Heart valve surgery
Small left ventricle
Anesthesia an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小左心室患者手术治疗的三年随访结果
王霁阳
宋怡
杨旭
杨眉
张晓羽
李翔
马润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小左心室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及防治
韩劲松
阎德民
安君
肖德绵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左心室患者瓣膜置换术的麻醉策略及围术期处理
陈婷婷
王刚
姜胜利
任崇雷
高长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