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延长油田郑庄区长6油层组小层对比划分在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姜亭 魏仙样 +1 位作者 杭健 孟选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3期85-91,共7页
延长油田长6油藏为典型特低渗岩性油藏,油藏主要受陆相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储层物性差、产量低、天然能量匮乏,现阶段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是延长油田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但由于储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强,若整个油层组笼统注采开发,则采... 延长油田长6油藏为典型特低渗岩性油藏,油藏主要受陆相三角洲沉积体系控制,储层物性差、产量低、天然能量匮乏,现阶段科学合理的注水开发是延长油田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但由于储层层内和层间非均质性强,若整个油层组笼统注采开发,则采出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笔者综合了岩心、测井曲线、相关实验分析数据及地质录井等基础地质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通过细分开发层系、开展精细地层对比、小层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规律研究,为优化注水开发方案和选用先进注采配套工艺技术措施提供了比笼统注采更为详尽的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砂岩 小层划分对比 注采开发 延长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描述中的小层划分与对比——以垦西油田K71断块东营组为例 被引量:41
2
作者 郭秀蓉 程守田 刘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5-58,共4页
结合研究实例 ,提出了根据成因地层学分析的储层地层单元分级以及充分认识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小层划分与对比 ;同时 ,依据钻井、测井资料 ,以环境水动力条件变化为基础总结出稳定型、分叉型、尖灭型、稳定叠置型、叠置分叉型、叠置尖灭型... 结合研究实例 ,提出了根据成因地层学分析的储层地层单元分级以及充分认识沉积微相基础上的小层划分与对比 ;同时 ,依据钻井、测井资料 ,以环境水动力条件变化为基础总结出稳定型、分叉型、尖灭型、稳定叠置型、叠置分叉型、叠置尖灭型等 6种小层稳定性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西油田 油藏描述 东营组 小层划分 小层对比 成因地层学 沉积微相 测井资料 环境水动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曲线自动分层技术及在杏北地区小层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玉群 李秀荣 刘铁桩 《断块油气田》 CAS 2000年第2期23-25,共3页
首先阐述了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小层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层内差异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分层 ,该方法是目前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小层划分和对比 ,并最终实现定量化、自动化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大量地质研究认为卡准所分地层的顶... 首先阐述了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小层划分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层内差异法和聚类分析法相结合进行分层 ,该方法是目前利用测井曲线进行小层划分和对比 ,并最终实现定量化、自动化的一条较为有效的途径。通过大量地质研究认为卡准所分地层的顶、底界是自动分层的基础 ,而对分层参数 (B值和dmin 值 )的选取以及一些分层处理技巧都必须密切结合本地区的储层分布特征 ,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结合杏北地区河流相储层的具体实际 ,对区内葡Ⅰ 1~ 3主力油层进行划分和对比。通过对比 52口井的自动分层与人工分层结果 ,发现二者具有较高的符合程度 ,大大提高了小层划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 层内差异法 小层自动划分 自动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湖相页岩小层精细划分及地球化学特征——以四川盆地侏罗系大安寨段为例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玮 黄东 +3 位作者 易海永 赵容容 岑永静 李育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24-730,共7页
通过岩性、电性、旋回特征以及页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页岩进行了小层精细划分和资源潜力评价。大安寨段页岩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小层,其中大一三c小层主要发育滨—浅湖相块状泥页岩,横向变化大,有机... 通过岩性、电性、旋回特征以及页岩地球化学数据分析,对四川盆地侏罗系自流井组大安寨段湖相页岩进行了小层精细划分和资源潜力评价。大安寨段页岩自下而上划分为3个小层,其中大一三c小层主要发育滨—浅湖相块状泥页岩,横向变化大,有机质类型主要为偏腐殖型的Ⅱ2型干酪根,平均有机碳含量在1%左右,平均S1含量为0.8mg/g;大一三b小层主要发育半深湖相页岩夹薄层介壳灰岩条带,厚度分布稳定,有机质类型主要为偏腐泥型的Ⅱ1型干酪根,平均有机碳含量大于1.5%,平均S1含量为1.18mg/g;大一三a小层主要发育浅湖相页岩夹中—薄层介壳灰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偏腐泥型的Ⅱ2型干酪根,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1.5%,平均S1含量为1.21mg/g。结合地质特征、资金、技术条件以及勘探成效,认为川中北部公山庙地区的大一三a和大一三b小层,可以作为湖相页岩油气先导试验区的工作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小层划分 页岩油气 湖相 大安寨段 自流井组 侏罗系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和循环滑动时窗的小层智能划分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鹏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3-120,共8页
老油田开发井数多、纵向上多套层系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地层对比人工解释工作量大、多解性强。常规大数据研究思路将多条测井曲线和分层样本标签通过选定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一次性建立样本预测模型,该方法预测模型精度低、收敛困难。针... 老油田开发井数多、纵向上多套层系发育、油水关系复杂,地层对比人工解释工作量大、多解性强。常规大数据研究思路将多条测井曲线和分层样本标签通过选定的一种机器学习方法一次性建立样本预测模型,该方法预测模型精度低、收敛困难。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和循环滑动时窗的小层智能划分方法,优选对地质分层敏感的测井曲线作为特征参数,为丰富样本库采取“窗口对点”的循环滑动时窗方法多次进行样本数据采集,通过优化不同机器学习方法的超参数,得到最佳训练模型,使用该模型对小层智能划分结果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滑动时窗长度为20、步长为2时进行样本采集,基于随机森林方法构建的小层智能划分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8.4%,优于常规一次性建模预测方法,取得最优的测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层智能划分 机器学习 数据驱动 滑动时窗 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172断块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郑亚斌 王延斌 +2 位作者 邓宝荣 李巧云 刘玉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6-28,35,共4页
港172断块是大港油田港西北斜坡上的一个含油断块,主要目的层为沙三段Ⅱ油组(Es3Ⅱ)的重力流水道砂岩。运用储层地质学理论,利用钻井、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资料,对港172断块Es3Ⅱ油组储层展布和储层物性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描述,达... 港172断块是大港油田港西北斜坡上的一个含油断块,主要目的层为沙三段Ⅱ油组(Es3Ⅱ)的重力流水道砂岩。运用储层地质学理论,利用钻井、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资料,对港172断块Es3Ⅱ油组储层展布和储层物性的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描述,达到充分认识港172断块Es3Ⅱ油组储层特征的目的。同时,结合构造研究和试油、试采流体分析数据,确定了港172断块Es3Ⅱ油组的油藏类型。该研究成果为储层地质建模和区块开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层划分 储层特征 隔夹层 油藏特征 油藏类型 港172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低渗透油层井间连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郑黎明 蒲春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108,共5页
鄂尔多斯盆地浅层低渗透油藏由于泥质含量高、易被压裂和反复堵塞,导致储层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措施不能及时有效实施。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分析了各种连通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认识该类储层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即利用地... 鄂尔多斯盆地浅层低渗透油藏由于泥质含量高、易被压裂和反复堵塞,导致储层井间连通性认识不清,措施不能及时有效实施。结合现场实际条件,分析了各种连通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了一种有效认识该类储层井间连通性的方法,即利用地质分析与生产动态分析相结合、各种辅助措施加以验证,并将吸水剖面用于连通性分析。该方法包括地层精细划分、储层特征对比、历史注采动态分析、吸水剖面测试对比、干扰试井分析。该区某油田35-4井组实际分析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分析井问连通性,准确率高,吸水剖面测试对比和干扰试井可有效验证井间连通性分析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低渗 连通性 小层划分 注采动态 吸水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L地区长8_1油层组优势砂体展布预测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卫成 牛小兵 +3 位作者 梁晓伟 张艳梅 冯胜斌 马继业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1-57,8,共7页
针对ML地区长81油层组砂体横向连续性差、纵向变化快、延伸方向预测困难等问题,根据沉积旋回将长81油层组细分为3个小层,选择小层内砂体连续厚度大、曲线幅度高的优势砂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砂体展布精细预测。结果表明:地区共发育9... 针对ML地区长81油层组砂体横向连续性差、纵向变化快、延伸方向预测困难等问题,根据沉积旋回将长81油层组细分为3个小层,选择小层内砂体连续厚度大、曲线幅度高的优势砂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砂体展布精细预测。结果表明:地区共发育9支砂带,其中3支来自西部物源,其他来自西南部物源,单支砂带宽度一般为1~2km,砂体交汇处可达4~5km,砂带主体平均厚度为7~9m。不同时期各支砂带的分布范围和砂体规模不同,研究区东部砂厚大于4m的区域是勘探开发的有利区带,长81^3小层有利区面积最大。研究结果克服根据累计厚度进行砂体展布预测而放大有效砂层厚度、因沉积旋回的不对应而扩大砂体分布范围的不足,提高砂体预测的准确性;提供西部物源存在的重要证据,并落实了油藏规模;根据研究成果进行井位部署,目的层可直接精确到优势砂体有利区内,降低勘探部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层划分 优势砂体 砂体展布 井位部署 ML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立体开发目标优选 被引量:16
9
作者 杨洪志 赵圣贤 +11 位作者 夏自强 杨学锋 张成林 张德良 张鉴 苑术生 冯江荣 谢伟 何沅翰 胡浩然 李博 王高翔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2-174,共13页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对于四川盆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藏而言,仅靠下部一套井网难以实现储量的充分动用,动用程度不足50%。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一1亚段为研究对象,... 勘探开发实践证实对于四川盆地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气藏而言,仅靠下部一套井网难以实现储量的充分动用,动用程度不足50%。为此,以四川盆地南部(以下简称川南)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一1亚段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钻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资料,从小层精细划分、储层展布、立体开发靶体优选、储量有效动用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系统探索了川南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地质、资源、靶体等关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依据沉积旋回、微量元素及电性特征,龙一1亚段纵向上可细分为7个小层;(2)根据沉积环境、储层品质、力学品质等特征,将五峰组—龙一1亚段纵向划分为“上、下”2套开发层系;(3)气井生产效果及生产测井资料显示,立体开发下层系最佳靶体为(1)+(2)小层、上层系最佳靶体为(6)小层;(4) 2套靶体垂向距离大于40 m时,上、下层系间不会产生明显的井间干扰,可实现储量良好动用;(5)综合储层条件、工程条件、保存条件,提出了海相深层页岩气立体开发有利区优选的9项参数指标。结论认为:(1) G2—Y2—L5井所在2 000 km2范围是泸州区块深层页岩气最有望实现规模立体开发的有利区,预期可提高平台采收率10%~15%;(2)取得的成果认识对该区深层页岩气地质评价、持续扩大产能、立体动用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其他地区页岩气立体开发具有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泸州区块 深层页岩气 小层划分 靶体优选 立体开发 储层展布 数值模拟 目标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页岩气水平井高产的地质主控因素 被引量:73
10
作者 谢军 赵圣贤 +1 位作者 石学文 张鉴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2,共12页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目前已转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在考虑同等工程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寻找影响该区页岩气水平井高产的主控地质因素便成了研究的重点。为此,从分析该示范区目的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沉积背景入手,结合区内... 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目前已转入大规模开发阶段,在考虑同等工程技术因素的前提下,寻找影响该区页岩气水平井高产的主控地质因素便成了研究的重点。为此,从分析该示范区目的层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的沉积背景入手,结合区内三维地震资料、取心井地质及测井资料,开展水平井小层划分与对比,筛选影响页岩气井产能的储层关键参数,进行储层分类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Ⅰ类储层钻遇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气井高产与否,具体到长宁—威远示范区的海相页岩气藏而言,靶体位置及龙一_1~1小层钻遇长度是决定气井是否高产的主控地质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提出了该区页岩气高产水平井的地质模式,有效地指导了钻井作业,提高了页岩气水平井的产量,推动了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长宁—威远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页岩气 水平井 产量 早志留世 小层划分 最优靶体位置 Ⅰ类储层 钻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盒8砂体展布对水平井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罗丹 钟高润 +2 位作者 杜江民 陈兴官 夏光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1-228,共8页
研究苏里格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砂体展布以及优势储集体,提高对其含气性的整体认识,提升水平井的实施效率。采用了岩性对比法、沉积旋回法、测井特征分析法、厚度类比以及高程对比等方法,对苏里格气田S区盒8段进行小层精细划分对... 研究苏里格气田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砂体展布以及优势储集体,提高对其含气性的整体认识,提升水平井的实施效率。采用了岩性对比法、沉积旋回法、测井特征分析法、厚度类比以及高程对比等方法,对苏里格气田S区盒8段进行小层精细划分对比。理清了盒8段砂体展布、叠置关系及连通性特征为盒82下段砂体最为发育,在平面上分布具有较好的连片性,盒81下、盒82上段、盒81上段砂体发育面积明显减小。砂体展布是影响水平井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储层物性次之。水平井实施优选区应为在空间上有一定展布规模,砂体连通性、物性均较好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层划分 砂体展布 测井特征 水平井 苏里格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