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4
篇文章
<
1
2
…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重大主题教育如何融入中小学课程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良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共8页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质在于发挥它们引领中小学课程育人导向的功能,诉求于课程道德性的充盈,实现化社会导向的道德规范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融入定位的观念基础在于从内在融通的视野定位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从两者的融合处...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质在于发挥它们引领中小学课程育人导向的功能,诉求于课程道德性的充盈,实现化社会导向的道德规范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融入定位的观念基础在于从内在融通的视野定位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从两者的融合处探寻融入的载体以及从创生完整性的道德学习实践的角度澄清融入的方法原理。为推进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可采取提升重大主题教育内容间的育人合力、搭建重大主题与课程内容间的情境性联系、历经课程知识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以及在事实理解的基础上驱动价值认同等整合性、有机性、过程性与价值性融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主题教育
中
小学课程
知识与道德的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课程教学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菁华
王玉秋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3-97,共5页
文献计量分析表明,新时期劳动教育研究伴随政策导向在研究热点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态势。学科课程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托,研读小学教材文本发现,小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但当前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有效...
文献计量分析表明,新时期劳动教育研究伴随政策导向在研究热点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态势。学科课程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托,研读小学教材文本发现,小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但当前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劳动教育要素还面临诸多困境:教师劳动观念缺乏更新,家校社未形成教育合力;知识技能教学缺乏劳动情境支持;教学辅助手段和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学科教学缺乏全面的评价机制。为此,教师要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设主题情境,增强劳动体验;提升专业水平,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劳动成果电子档案,以实现劳动教育与小学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小学课程
学科教学
育人功能
循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价值、现状与进路
被引量:
6
3
作者
孔德荣
孟凡丽
魏宝宝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42,共6页
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原则。将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落实课程培根铸魂功能,发展中国特色课程文...
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原则。将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落实课程培根铸魂功能,发展中国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的要求;可以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进革命文化创新传播;能够提升革命文化铸魂育人整体合力,增强时代新人国家认同。然而,当前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过程中还存在机制化协同不足、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融入形式亟待多元、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践应该建构一体化的革命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革命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创新革命文化教育课程教学形式,完善革命文化教育课程评价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文化教育
中
小学课程
一体化
课程
体系
课程
内容整合
教学形式
课程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学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茂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课程思政”日益成为中小学学科育人的重要课题。通过CiteSpace生成的知识图谱可对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的年度发文趋势和关键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呈现出如下热点:遵循政策导向,聚焦核心素养;立足学科特...
“课程思政”日益成为中小学学科育人的重要课题。通过CiteSpace生成的知识图谱可对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的年度发文趋势和关键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呈现出如下热点:遵循政策导向,聚焦核心素养;立足学科特性,开发思政资源;着眼育人价值,探究有效策略。研究认为,未来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要推进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研究,关注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研究,重视“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小学课程
思政
课程
育人
核心素养
知识图谱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育时间视域下小学课程表的问题反思及价值重构
5
作者
孙丽丽
项楚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52,共9页
教育时间的配置决定了学校教育活动的规模、形态、周期以及秩序,是学校推进教育活动的“制度产物”。课程表作为教育时间的实施工具,是学校所有活动的核心规程,规范着学校的育人取向和课程设置等关键问题。然而,从教育时间的角度审视,...
教育时间的配置决定了学校教育活动的规模、形态、周期以及秩序,是学校推进教育活动的“制度产物”。课程表作为教育时间的实施工具,是学校所有活动的核心规程,规范着学校的育人取向和课程设置等关键问题。然而,从教育时间的角度审视,当前小学课程表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间价值异化,具体表现为:课程表编排中的自然时间被切割、课程表标准中的个性时间被埋没、课程表规划中的闲暇时间被挤压、课程表执行中的学科时间被打乱。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强调弹性的教育时间观,设计“张弛有度”的课程表,为课时留有伸缩空间;构建注重个性的教育时间观,设计“私人定制”的课程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追寻合乎德性的教育时间观,贯彻“求真务实”的课程表,消除无关因素对课程表实施造成的阻碍;重申育人本位的教育时间观,构建“关怀生命”的课程表,填补学生在闲暇时间的体验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时间
小学课程
表
问题反思
理想
课程
表
育人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中小学课程的美育实施路径
被引量:
28
6
作者
李静
蔡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8,共7页
美育是学校素质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美育蕴含着重大的价值:发展人的感性和个性,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传承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美育的多学科属性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导致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这直...
美育是学校素质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美育蕴含着重大的价值:发展人的感性和个性,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传承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美育的多学科属性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导致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这直接影响了美育的实施。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有:依据美育的内在规定性建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美育目标;合理规划并多维度开发美育课程;推行有效的学校美育特色专项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中
小学课程
实施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困境、路径与特色
被引量:
9
7
作者
张善超
李宝庆
徐敬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8-40,共3页
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伟大号召的积极响应。然而,在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思想认识不到位、课程内容不系统、缺乏有力的保障条件等困境。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
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伟大号召的积极响应。然而,在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思想认识不到位、课程内容不系统、缺乏有力的保障条件等困境。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实施过程之中以及课程评价的反馈之中,并赋予其地方化与校本化特色,是其突破上述困境进而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可行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教育
中
小学课程
课程
体系
课程
实施
课程
评价
地方化
校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学课程整合20年:历程、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
10
8
作者
晋银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9,共7页
21世纪我国小学课程整合经历了探索发展期和深化提升期两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理论意识淡薄、整合观念偏差、整体规划欠缺、整合机制松散低效、管理方式粗放、整合策略单一机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
21世纪我国小学课程整合经历了探索发展期和深化提升期两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理论意识淡薄、整合观念偏差、整体规划欠缺、整合机制松散低效、管理方式粗放、整合策略单一机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构筑社会支持环境,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构筑科学评价体系,强化课程理论研究等策略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课程
整合
发展历程
理论困境
实践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
被引量:
4
9
作者
吕达
张廷凯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9,共7页
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研究所吕达,张廷凯一、改革的背景课程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学制的改革,最终必须通过教育内容即课程教材的改革才能落实;教育方法的改革也必...
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研究所吕达,张廷凯一、改革的背景课程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学制的改革,最终必须通过教育内容即课程教材的改革才能落实;教育方法的改革也必须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前提。课程教材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编制
课程
教材改革
教材设计
教材实验
中
小学课程
面向21世纪
新教材
教科书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小学课程教学论》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利平
于明业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5,共3页
《小学课程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上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为分类标准分为各学科教学论来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沿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为了改革这种...
《小学课程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上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为分类标准分为各学科教学论来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沿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为了改革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建立了一门综合的《小学课程教学论》,并且研究了支撑这门课程的基本的教育理论,从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课程
教学论
教学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模糊管理对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
4
11
作者
钟勇为
郝德永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模糊管理不是不管理,更不是糊涂管理,而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理性和非理性交融的文化管理。模糊性已成为现代中小学课程管罂必须处理的重要对象,有必要在课程管理实践中试行模糊型课程管理。实施模糊型课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尽可...
模糊管理不是不管理,更不是糊涂管理,而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理性和非理性交融的文化管理。模糊性已成为现代中小学课程管罂必须处理的重要对象,有必要在课程管理实践中试行模糊型课程管理。实施模糊型课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尽可能减少硬性控制和具体指示,创设一个平等、研究和相对开放的管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管理
中
小学课程
管理
模糊型
课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加坡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及其启示
被引量:
4
12
作者
王学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78,共3页
1997年,一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悄然降临,新加坡亦不能幸免。但在所有遭受危机的国家中,新加坡最早最成功地抵御了这场危机的袭击。经济学家认为其成功的秘密在于英明果断的经济政策;教育界认为是教育的成功帮助新加坡渡过难关,...
1997年,一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悄然降临,新加坡亦不能幸免。但在所有遭受危机的国家中,新加坡最早最成功地抵御了这场危机的袭击。经济学家认为其成功的秘密在于英明果断的经济政策;教育界认为是教育的成功帮助新加坡渡过难关,见仁见智。这就道出新加坡成功的真正秘诀,那就是通过教育发展人力资源,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经历金融危机后,新加坡经济进入复兴阶段,同时也反思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一度走向成熟的基础教育在危机中也暴露出不少弊端。正如一位新加坡的高级官员在一次会议上指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坡
基础教育
中
小学课程
抵御
反思教育
教育界
教材改革
成功
秘密
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英国中小学课程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新进展
被引量:
5
13
作者
许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评价制度改革
全国统一
中
小学课程
成绩目标
中
小学
教师
GCSE
改进措施
年龄段
改革措施
教师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监测: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1
14
作者
严卿
喻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38,共4页
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测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国内外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监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课程实施研究取向的探讨,对于监测工具或框架的开发,对于已有监测工具的修订与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取宏观、系...
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测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国内外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监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课程实施研究取向的探讨,对于监测工具或框架的开发,对于已有监测工具的修订与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取宏观、系统的研究思路,除进行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监测的理论研究外,还要在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监测、教学监测、学业质量监测等方面拓展研究内容,同时扩大研究对象,并建构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监测数据处理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小学课程
实施
课程
实施过程监测
研究取向
监测工具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心理教育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
被引量:
7
15
作者
郑和钧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心理教育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湖南师大教育系郑和钧一、加强心理教育刻不容缓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体化、各国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竟争激烈。这对人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
心理教育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湖南师大教育系郑和钧一、加强心理教育刻不容缓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体化、各国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竟争激烈。这对人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全面、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人们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教育
课程
心理素质
中
小学课程
课程
体系
辩证思维
主要内容
课程
名称
课外活动
协同发展
系统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德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
4
16
作者
白彦茹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0-45,共6页
文章通过对德国中小学课程历史演变与发展历程的介绍分析,揭示了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课程的宽泛性;加强有关欧洲教育;重视基础性的关键技能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个性化;加强作为思想方面的价值观的教育。并提出几点启示...
文章通过对德国中小学课程历史演变与发展历程的介绍分析,揭示了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课程的宽泛性;加强有关欧洲教育;重视基础性的关键技能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个性化;加强作为思想方面的价值观的教育。并提出几点启示:优化课程结构;注意课程衔接;充实课程内容;重视潜在课程;加强个别化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中
小学
课程
改革
发展
中
小学课程
改革与发展
能力的培养
历史演变
发展趋势
课程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近代小学课程变迁的述评及启示
被引量:
2
17
作者
雷晓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96,共5页
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是我国小学课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不仅体现为课程门类、课程类型等的变化,还体现为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近代小学课程在变迁过程中,拓展了小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建立了现代小学...
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是我国小学课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不仅体现为课程门类、课程类型等的变化,还体现为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近代小学课程在变迁过程中,拓展了小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建立了现代小学课程体系的雏形,并探索了小学课程改革的路径,但也存在课程理论研究不足、课程变迁思维简单激进等问题。回顾与反思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历史,对今天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
小学课程
价值取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小学课程规划的价值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
2
18
作者
伍雪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1-44,共4页
课程规划乃是一种倾向于价值的论述。学校的课程规划常陷入追求终极价值与价值无根化并存、主导价值与价值多元失衡、外显价值与内隐价值无关联、预设价值与过程价值偏失等价值困境而不自知或无法突破。造成中小学课程规划价值困境的主...
课程规划乃是一种倾向于价值的论述。学校的课程规划常陷入追求终极价值与价值无根化并存、主导价值与价值多元失衡、外显价值与内隐价值无关联、预设价值与过程价值偏失等价值困境而不自知或无法突破。造成中小学课程规划价值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轻视课程规划中的价值问题,课程规划中价值逻辑冲突,轻视课程领导力提升等。突破这些价值困境,需要不断追问课程规划的价值宗旨、不断促进多元价值的深度融合并践行课程规划的价值实践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小学课程
规划
价值
价值问题
价值困境
价值逻辑
课程
领导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模式分类探讨
被引量:
4
19
作者
沈琰
《远程教育杂志》
2004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前已有的几种"整合"模式分类方法,或是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形式为分类标准,或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为分类依据。我们认为,首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总体定位,将"整合"模式分为&qu...
目前已有的几种"整合"模式分类方法,或是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形式为分类标准,或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为分类依据。我们认为,首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总体定位,将"整合"模式分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学习工具"两大类别;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理念为主要分类依据,辅之以信息技术使用形式的判别标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整合"的中间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小学课程
“整合”
信息技术与
课程
整合
学习对象
教学理念
学习工具
课程
教学
模式分类
中间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国中小学课程与考试改革及问题
被引量:
2
20
作者
郝京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59-60,62,共3页
美国中小学课程与考试改革及问题南京师大教科院郝京华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权归地方(州政府)所有,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教科书,教什么、怎样教,地方学区拥有相当的决定权。这虽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但也造成“有些地方...
美国中小学课程与考试改革及问题南京师大教科院郝京华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权归地方(州政府)所有,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教科书,教什么、怎样教,地方学区拥有相当的决定权。这虽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但也造成“有些地方对学生要求过低(对部分有色人种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
小学课程
新
课程
标准
考试改革
评价工具
联邦政府
教育标准
教育目标
教育机会不均等
跨学科
数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大主题教育如何融入中小学课程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良
机构
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项目“‘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机理与策略研究”(BHA220147)。
文摘
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质在于发挥它们引领中小学课程育人导向的功能,诉求于课程道德性的充盈,实现化社会导向的道德规范为个体的思想品德。这一融入定位的观念基础在于从内在融通的视野定位知识与道德的关系,从两者的融合处探寻融入的载体以及从创生完整性的道德学习实践的角度澄清融入的方法原理。为推进重大主题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可采取提升重大主题教育内容间的育人合力、搭建重大主题与课程内容间的情境性联系、历经课程知识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以及在事实理解的基础上驱动价值认同等整合性、有机性、过程性与价值性融入策略。
关键词
重大主题教育
中
小学课程
知识与道德的融生
Keywords
significant theme educati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curriculum
the integration of knowledge and morality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课程教学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菁华
王玉秋
机构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3-97,共5页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减负提质’目标下基础教育生态评估体系研究”(23CJYJ11)
临沂大学2023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新时期小学学科课程与教学中深度融入劳动教育的路径探析”(X20231045205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文献计量分析表明,新时期劳动教育研究伴随政策导向在研究热点和持续发展等方面呈现出新的态势。学科课程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托,研读小学教材文本发现,小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素材,但当前在小学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劳动教育要素还面临诸多困境:教师劳动观念缺乏更新,家校社未形成教育合力;知识技能教学缺乏劳动情境支持;教学辅助手段和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学科教学缺乏全面的评价机制。为此,教师要将新理念、新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体现劳动教育的时代特征;创设主题情境,增强劳动体验;提升专业水平,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建立劳动成果电子档案,以实现劳动教育与小学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小学课程
学科教学
育人功能
循证研究
分类号
G6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价值、现状与进路
被引量:
6
3
作者
孔德荣
孟凡丽
魏宝宝
机构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7-42,共6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南疆青少年‘筑基’工程教育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JYX001)的研究成果。
文摘
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全面落实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培养要求的具体体现,也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课程标准修订的重要原则。将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落实课程培根铸魂功能,发展中国特色课程文化建设的要求;可以传承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推进革命文化创新传播;能够提升革命文化铸魂育人整体合力,增强时代新人国家认同。然而,当前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过程中还存在机制化协同不足、课程内容交叉重复、融入形式亟待多元、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实践应该建构一体化的革命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加强革命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整合,创新革命文化教育课程教学形式,完善革命文化教育课程评价方式。
关键词
革命文化教育
中
小学课程
一体化
课程
体系
课程
内容整合
教学形式
课程
评价
分类号
G4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学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被引量:
2
4
作者
孙茂华
机构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出处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基金
2022年度天津市教委社会科学重大立项项目“中小学‘双线开发’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与实施体系研究”(2022JWZD62)。
文摘
“课程思政”日益成为中小学学科育人的重要课题。通过CiteSpace生成的知识图谱可对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的年度发文趋势和关键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目前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呈现出如下热点:遵循政策导向,聚焦核心素养;立足学科特性,开发思政资源;着眼育人价值,探究有效策略。研究认为,未来中小学课程思政研究要推进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研究,关注一体化育人体系建设研究,重视“教学评一致性”研究。
关键词
中
小学课程
思政
课程
育人
核心素养
知识图谱分析法
Keywords
curriculu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talent cultivation through the curriculum
core competencies
knowledge graph analysis method
分类号
G63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育时间视域下小学课程表的问题反思及价值重构
5
作者
孙丽丽
项楚雁
机构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52,共9页
基金
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儿童形象的图像表达及育人价值探究:基于部编本教科书插图的图像学分析”(项目编号:B/2023/01/115)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高质量教育的‘五育融合’实践路径和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2JJD880021)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教育时间的配置决定了学校教育活动的规模、形态、周期以及秩序,是学校推进教育活动的“制度产物”。课程表作为教育时间的实施工具,是学校所有活动的核心规程,规范着学校的育人取向和课程设置等关键问题。然而,从教育时间的角度审视,当前小学课程表存在不同程度的时间价值异化,具体表现为:课程表编排中的自然时间被切割、课程表标准中的个性时间被埋没、课程表规划中的闲暇时间被挤压、课程表执行中的学科时间被打乱。为解决上述问题,可采取以下策略:强调弹性的教育时间观,设计“张弛有度”的课程表,为课时留有伸缩空间;构建注重个性的教育时间观,设计“私人定制”的课程表,充分尊重学生差异;追寻合乎德性的教育时间观,贯彻“求真务实”的课程表,消除无关因素对课程表实施造成的阻碍;重申育人本位的教育时间观,构建“关怀生命”的课程表,填补学生在闲暇时间的体验缺失。
关键词
教育时间
小学课程
表
问题反思
理想
课程
表
育人本位
Keywords
education time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schedule
question reflection
ideal schedule
student-centered education
分类号
G42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中小学课程的美育实施路径
被引量:
28
6
作者
李静
蔡春
机构
韩山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28,共7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区域信息化教师教育协同下的微课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14YJA880035)
广东省哲社会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教师共同体机制下欠发达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研究"(GD13XJY10)
文摘
美育是学校素质教育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美育蕴含着重大的价值:发展人的感性和个性,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培养公民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传承民族文化的审美心理。美育的多学科属性加大了研究的难度,导致理论研究不够深入,这直接影响了美育的实施。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有:依据美育的内在规定性建构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美育目标;合理规划并多维度开发美育课程;推行有效的学校美育特色专项评价。
关键词
美育
中
小学课程
实施途径
Key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curriculum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分类号
G62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33.9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困境、路径与特色
被引量:
9
7
作者
张善超
李宝庆
徐敬平
机构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38-40,共3页
基金
西南大学2016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进程中的学校变革研究"(项目编号:SWU1609221)的研究成果
文摘
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是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伟大号召的积极响应。然而,在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着课程定位不够明确、思想认识不到位、课程内容不系统、缺乏有力的保障条件等困境。将生态环境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之中、实施过程之中以及课程评价的反馈之中,并赋予其地方化与校本化特色,是其突破上述困境进而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
生态环境教育
中
小学课程
课程
体系
课程
实施
课程
评价
地方化
校本化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学课程整合20年:历程、问题与策略
被引量:
10
8
作者
晋银峰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19,共7页
基金
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虚拟仿真的小学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SJGLX388)
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单元设计视角下的小学课程整合研究”(2018BJY021)
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初等教育学校课程整合实践模式研究”(2018-JSJYZD-021)。
文摘
21世纪我国小学课程整合经历了探索发展期和深化提升期两个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课程整合过程中,存在理论意识淡薄、整合观念偏差、整体规划欠缺、整合机制松散低效、管理方式粗放、整合策略单一机械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构筑社会支持环境,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构筑科学评价体系,强化课程理论研究等策略来实现。
关键词
小学课程
整合
发展历程
理论困境
实践策略
Keywords
integration of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rocess
theoretical dilemma
practice strategy
分类号
G423.3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
被引量:
4
9
作者
吕达
张廷凯
机构
课程教材研究所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3-9,共7页
文摘
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课程教材研究所吕达,张廷凯一、改革的背景课程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和学制的改革,最终必须通过教育内容即课程教材的改革才能落实;教育方法的改革也必须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前提。课程教材改...
关键词
教材编制
课程
教材改革
教材设计
教材实验
中
小学课程
面向21世纪
新教材
教科书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分类号
G629.2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小学课程教学论》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
3
10
作者
陈利平
于明业
机构
大连大学
出处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3-65,共3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A类)资助项目(20235611)
大连大学重大教学改革资助项目研究成果。
文摘
《小学课程教学论》是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传统上是以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为分类标准分为各学科教学论来组织教学的,教学模式也基本上沿用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三中心”模式。为了改革这种教学模式,我们建立了一门综合的《小学课程教学论》,并且研究了支撑这门课程的基本的教育理论,从教学设计、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等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课程
教学论
教学
思考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模糊管理对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
4
11
作者
钟勇为
郝德永
机构
渤海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18,共5页
文摘
模糊管理不是不管理,更不是糊涂管理,而是科学与人文统一、理性和非理性交融的文化管理。模糊性已成为现代中小学课程管罂必须处理的重要对象,有必要在课程管理实践中试行模糊型课程管理。实施模糊型课程管理的关键,在于管理者尽可能减少硬性控制和具体指示,创设一个平等、研究和相对开放的管理空间。
关键词
模糊管理
中
小学课程
管理
模糊型
课程
管理
Keywords
fuzzy management
curriculum management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Fuzzy-style Management
分类号
G423.06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加坡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及其启示
被引量:
4
12
作者
王学风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思想教育管理学系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78,共3页
文摘
1997年,一场席卷东南亚的金融危机悄然降临,新加坡亦不能幸免。但在所有遭受危机的国家中,新加坡最早最成功地抵御了这场危机的袭击。经济学家认为其成功的秘密在于英明果断的经济政策;教育界认为是教育的成功帮助新加坡渡过难关,见仁见智。这就道出新加坡成功的真正秘诀,那就是通过教育发展人力资源,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经历金融危机后,新加坡经济进入复兴阶段,同时也反思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一度走向成熟的基础教育在危机中也暴露出不少弊端。正如一位新加坡的高级官员在一次会议上指出:
关键词
新加坡
基础教育
中
小学课程
抵御
反思教育
教育界
教材改革
成功
秘密
危机
分类号
G633.67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国中小学课程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新进展
被引量:
5
13
作者
许明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评价制度改革
全国统一
中
小学课程
成绩目标
中
小学
教师
GCSE
改进措施
年龄段
改革措施
教师评定
分类号
G639.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监测: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
1
14
作者
严卿
喻平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5-38,共4页
文摘
对课程实施过程的监测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国内外对于课程实施过程监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课程实施研究取向的探讨,对于监测工具或框架的开发,对于已有监测工具的修订与应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采取宏观、系统的研究思路,除进行课程实施过程及其监测的理论研究外,还要在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的管理监测、教学监测、学业质量监测等方面拓展研究内容,同时扩大研究对象,并建构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监测数据处理平台。
关键词
中
小学课程
实施
课程
实施过程监测
研究取向
监测工具
顶层设计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心理教育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
被引量:
7
15
作者
郑和钧
机构
湖南师大教育系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文摘
心理教育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湖南师大教育系郑和钧一、加强心理教育刻不容缓当代科技发展的一体化、各国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竟争激烈。这对人的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提出了更全面、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人们心...
关键词
心理教育
课程
心理素质
中
小学课程
课程
体系
辩证思维
主要内容
课程
名称
课外活动
协同发展
系统思维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德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被引量:
4
16
作者
白彦茹
机构
湛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院
出处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0-45,共6页
文摘
文章通过对德国中小学课程历史演变与发展历程的介绍分析,揭示了德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增强课程的宽泛性;加强有关欧洲教育;重视基础性的关键技能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个性化;加强作为思想方面的价值观的教育。并提出几点启示:优化课程结构;注意课程衔接;充实课程内容;重视潜在课程;加强个别化课程。
关键词
德国
中
小学
课程
改革
发展
中
小学课程
改革与发展
能力的培养
历史演变
发展趋势
课程
结构
Keywords
Germ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curriculum reform
development
分类号
G52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C913.5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近代小学课程变迁的述评及启示
被引量:
2
17
作者
雷晓云
机构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96,共5页
文摘
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是我国小学课程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不仅体现为课程门类、课程类型等的变化,还体现为课程价值取向的变化。近代小学课程在变迁过程中,拓展了小学课程的价值取向,建立了现代小学课程体系的雏形,并探索了小学课程改革的路径,但也存在课程理论研究不足、课程变迁思维简单激进等问题。回顾与反思近代小学课程的变迁历史,对今天的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近代
小学课程
价值取向
Keywords
early modern primary school curriculum
value orientation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小学课程规划的价值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
2
18
作者
伍雪辉
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1-44,共4页
基金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师课程能力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课程规划乃是一种倾向于价值的论述。学校的课程规划常陷入追求终极价值与价值无根化并存、主导价值与价值多元失衡、外显价值与内隐价值无关联、预设价值与过程价值偏失等价值困境而不自知或无法突破。造成中小学课程规划价值困境的主要原因是:轻视课程规划中的价值问题,课程规划中价值逻辑冲突,轻视课程领导力提升等。突破这些价值困境,需要不断追问课程规划的价值宗旨、不断促进多元价值的深度融合并践行课程规划的价值实践品格。
关键词
中
小学课程
规划
价值
价值问题
价值困境
价值逻辑
课程
领导力
分类号
G423.04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模式分类探讨
被引量:
4
19
作者
沈琰
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远程教育杂志》
2004年第6期52-55,共4页
基金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学与教的新方式及其整合研究>(DHA010267)成果之一
文摘
目前已有的几种"整合"模式分类方法,或是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使用形式为分类标准,或是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阶段为分类依据。我们认为,首先可以根据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总体定位,将"整合"模式分为"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与学习工具"两大类别;然后在此基础上,以教学理念为主要分类依据,辅之以信息技术使用形式的判别标准,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整合"的中间状态。
关键词
中
小学课程
“整合”
信息技术与
课程
整合
学习对象
教学理念
学习工具
课程
教学
模式分类
中间状态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G633.67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国中小学课程与考试改革及问题
被引量:
2
20
作者
郝京华
机构
南京师大教科院
出处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59-60,62,共3页
文摘
美国中小学课程与考试改革及问题南京师大教科院郝京华众所周知,美国的教育权归地方(州政府)所有,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标准和教科书,教什么、怎样教,地方学区拥有相当的决定权。这虽有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但也造成“有些地方对学生要求过低(对部分有色人种学生...
关键词
美国中
小学课程
新
课程
标准
考试改革
评价工具
联邦政府
教育标准
教育目标
教育机会不均等
跨学科
数学教师
分类号
G6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重大主题教育如何融入中小学课程
张良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劳动教育融入小学课程教学的循证研究
孙菁华
王玉秋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革命文化教育融入中小学课程:价值、现状与进路
孔德荣
孟凡丽
魏宝宝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小学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分析
孙茂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教育时间视域下小学课程表的问题反思及价值重构
孙丽丽
项楚雁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中小学课程的美育实施路径
李静
蔡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2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生态环境教育有机融入中小学课程:困境、路径与特色
张善超
李宝庆
徐敬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小学课程整合20年:历程、问题与策略
晋银峰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
吕达
张廷凯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关于《小学课程教学论》教学的思考
陈利平
于明业
《辽宁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论模糊管理对中小学课程管理的启示
钟勇为
郝德永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新加坡中小学课程与教材改革及其启示
王学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英国中小学课程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新进展
许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监测:现状与思考
严卿
喻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心理教育是中小学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
郑和钧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论德国中小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白彦茹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我国近代小学课程变迁的述评及启示
雷晓云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小学课程规划的价值困境与突破
伍雪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信息技术与中小学课程整合模式分类探讨
沈琰
《远程教育杂志》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美国中小学课程与考试改革及问题
郝京华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8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