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关中乡域中小学教室冬季热舒适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登甲 王晗旭 +1 位作者 刘艳峰 刘加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7-281,共5页
对陕西关中地区4所乡域中小学校14间教室冬季室内温湿度、空气流速、黑球温度等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并以问卷方式调查了中小学生的着装情况及对热环境的主观评价等.对调查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回归,获得该地区中小学生冬季热中性温度为14.4... 对陕西关中地区4所乡域中小学校14间教室冬季室内温湿度、空气流速、黑球温度等参数进行了现场测试,并以问卷方式调查了中小学生的着装情况及对热环境的主观评价等.对调查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回归,获得该地区中小学生冬季热中性温度为14.4℃,热期望温度为15.3℃,80%学生可接受的温度下限为10.6℃,90%学生感到满意的舒适温度范围为12.7~16.9℃.结果表明在当地气候条件及学生衣着、心理期望、生理特性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小学生对冷环境形成了较强的适应性,根据该实际情况给出了可预测中小学生平均热感觉的a PMV适应性模型,自适应系数λ=-0.42(PMV<0),λ=0.28(PMV>0).研究所得各类温度及自适应模型对陕西关中地区乡域中小学教室内热环境设计与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室 热环境 热舒适 现场调查 aPM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声系统对小学教室汉语语言清晰度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彭健新 王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30,共6页
在3间不同混响时间的小学教室内通过汉语语言清晰度评价,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使用扩声系统与不使用扩声系统时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教室内的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结果表明:不管是3年级儿童还是5年级儿童,室内干扰噪声级较高(60 d BA)时,与使... 在3间不同混响时间的小学教室内通过汉语语言清晰度评价,研究小学课堂教学中使用扩声系统与不使用扩声系统时不同年龄的儿童在教室内的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结果表明:不管是3年级儿童还是5年级儿童,室内干扰噪声级较高(60 d BA)时,与使用扩声系统使听音位置声压级达到75 d BA时的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相比,不使用扩声系统和使用扩声系统但听音位置的声压级为70 d BA时的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在较低的教室环境噪声条件下、教师采用正常语言声压级授课时的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无显著差异.为了得到与不使用扩声系统时相同的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教室内使用扩声系统时所需信噪比应比不使用扩声系统时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声系统 混响时间 汉语语言清晰度 信噪比 小学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声能比评价小学教室中的汉语语言清晰度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健新 严南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5,共5页
针对2、4、6年级学生(7-12岁儿童)在9所小学的28间教室进行汉语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并测量听音位置的房间脉冲响应和背景噪声,计算不同听音条件下不同听音位置的不同早期声能时间限值的有益有害声能比Ut,从而得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主... 针对2、4、6年级学生(7-12岁儿童)在9所小学的28间教室进行汉语语言清晰度主观评价,并测量听音位置的房间脉冲响应和背景噪声,计算不同听音条件下不同听音位置的不同早期声能时间限值的有益有害声能比Ut,从而得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主观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与有益有害声能比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而言,早期声能时间限值为50 ms和80 ms时的有益有害声能比(U50、U80)均能较好地评价儿童教室室内汉语语言清晰度;在相同的有益有害声能比条件下,儿童主观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2、4、6年级儿童在教室内达到95%的汉语语言清晰度得分需要的U50值分别为7.4、4.5、2.8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言清晰度 有益有害声能比 小学教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中小学教室留住“明亮”与“清新”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军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共2页
教室是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活动空间。当前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可以用更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教室环境进行有效调控。教室空气质量与人工照明情况是教室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在校表现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小学教室 清新 在校期间 教室环境 科学技术 学生健康 活动空间 有效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市中小学春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白鲁建 杨柳 +1 位作者 李署婷 宋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7-412,共6页
中小学教室由于其建筑功能特点及使用人群的不同,室内热环境现状与需求不同于其他类型建筑.研究分别选取典型中、小学教室为样本,以春季4月份为时间节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室热工性能较差,中午及下午室内温度偏高,且... 中小学教室由于其建筑功能特点及使用人群的不同,室内热环境现状与需求不同于其他类型建筑.研究分别选取典型中、小学教室为样本,以春季4月份为时间节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室热工性能较差,中午及下午室内温度偏高,且室内风速值偏低,学生热不舒适感强烈.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生的中性温度值分别为:20.13℃,17.7℃.针对影响热感觉的因子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发现在教室低风速情况下,人体热感觉对平均辐射温度的敏感性更高.此外,文章还就当前发现的热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及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教室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座位对学生课堂注意之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马艳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座位编排 课堂 注意 学生 排列法 小学教室 编排方式 行列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相对湿度对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志浩 邵涛 +1 位作者 邹彬 邓诗涵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93-98,共6页
为探究学校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及相对湿度对其的影响,该文对220间中小学教室室内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计数浓度及相对湿度进行了2年的测量。分析了颗粒物在多个湿度区间的浓度分布以及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湿度区间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室... 为探究学校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分布及相对湿度对其的影响,该文对220间中小学教室室内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计数浓度及相对湿度进行了2年的测量。分析了颗粒物在多个湿度区间的浓度分布以及不同粒径的颗粒物在湿度区间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室内较细微的颗粒物占比最高;较细微颗粒物与较粗大颗粒物的浓度分布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呈现2种不同模式;室内0.3~1.0μm范围内的颗粒物计数浓度最高,占整个测量范围(0.3~25μm)的90%。PN0.3、PN0.5在相对湿度范围为80%~90%内的颗粒物计数浓度最高,PN1在相对湿度范围为40%~50%和相对湿度范围为70%~80%的颗粒物计数浓度最高。PN2.5、PN5、PN10在相对湿度区间为40%~50%的颗粒物计数浓度最高。PN0.3与PN0.5,PN1与PN2.5,PN5与PN10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相关性强度与在不同湿度区间的分布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相对湿度 颗粒物凝并 颗粒物长大 室内空气品质 小学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村书院
8
作者 闫敏 刘一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72-176,共5页
1.内景办公室日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照进来,投下一条条黄色的光影,照亮了摆在办公桌上的黑白合影。照片中,一个年轻男人旁边站着几个孩子,孩子们身上穿着洗得早已看不出原色的破旧衣服,在他们身后矗立着一栋白色的建筑物,正上方挂着... 1.内景办公室日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照进来,投下一条条黄色的光影,照亮了摆在办公桌上的黑白合影。照片中,一个年轻男人旁边站着几个孩子,孩子们身上穿着洗得早已看不出原色的破旧衣服,在他们身后矗立着一栋白色的建筑物,正上方挂着写有“立人书院”四个大字的牌匾,两侧挂有“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楹联。王怀德坐在桌前,拿起桌上的照片轻轻抚摸,陷入了回忆。2.内景村小学教室日(闪回)字幕:三十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人 学海无涯 百叶窗 内景 书院 小学教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阳
9
作者 杨晨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75-181,共7页
1.内景,教室,日,凉山西甲小学教室内,李维和其他两名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站在门口,讲台下的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他们。交谈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校长朱老师敲了敲黑板,维持课堂秩序。朱老师:安静点,安静点。王朝阳,说你呢,你都快... 1.内景,教室,日,凉山西甲小学教室内,李维和其他两名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站在门口,讲台下的孩子们好奇地打量着他们。交谈的声音逐渐大了起来,校长朱老师敲了敲黑板,维持课堂秩序。朱老师:安静点,安静点。王朝阳,说你呢,你都快蹿出座位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秩序 研究生支教团 朱老师 小学教室 西甲 讲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