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叙事思维” 被引量:29
1
作者 高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20,共10页
叙事是指向人的古老思维方式,是心灵的“原初活动”,是建构道德主体的“结构性肢水”,是品格形成的“忠诚道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从多方面进行了叙事探索,包括以“成长叙事”建构品格、在文学叙事这一“伦理实验室”中学习、以... 叙事是指向人的古老思维方式,是心灵的“原初活动”,是建构道德主体的“结构性肢水”,是品格形成的“忠诚道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从多方面进行了叙事探索,包括以“成长叙事”建构品格、在文学叙事这一“伦理实验室”中学习、以“大叙事”为坐标、将“成长叙事”与理论体系融合在一起。教材叙事思维的转向意味着教材教育姿态的变化,意味着为儿童经验进入教材建立了通道,也是道德教育回归本然方式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叙事 叙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德育课程实效性的提升策略——兼论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教材的特点 被引量:13
2
作者 章乐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29,共6页
如何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问题值得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研究和关注。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提升本课程实效性的策略有: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聚焦他们所面对的真实问题,并琢磨他们学习时的真实心理;通过提示整理生活经验的... 如何提升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问题值得教材编写者和一线教师研究和关注。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提升本课程实效性的策略有:从学生真实生活出发,聚焦他们所面对的真实问题,并琢磨他们学习时的真实心理;通过提示整理生活经验的有效线索,搭建社会探究的有效支架,促进学生自主的道德学习;在情感体验、理性认知和实践行动的融合互动中,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类目标的有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德育课程 实效性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年段教材的编写特点与实施建议 被引量:10
3
作者 陶元红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9-23,29,共6页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突出了基于生活、引领生活、提升生活的编写策略,给儿童预留了许多表达经验生长的空间,体现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使...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学生学习活动所指向的问题域作为教材的基本结构,内容体现了鲜明的价值导向,突出了基于生活、引领生活、提升生活的编写策略,给儿童预留了许多表达经验生长的空间,体现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使用此套新教材时应注意运用哲学思维解读教材文本,准确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依据教学目标用好教材资源并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拓展教学时空,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强调互动与交流,实施“对话教学”策略,基于生命与尊重促进学生“生长性学习”,使教学呈现出生命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 中年段教材 小学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如何“接童气”--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 被引量:20
4
作者 唐燕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7-84,共8页
推进德育课堂回归生活,需要在明晰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方面着力。教学逻辑的生活化并非按照小学道德与法治预设的教育逻辑,按部就班地运用于本班的课堂教学中,而是需要教师将普遍的教材逻辑转化为适应本班儿童的、具体的教学逻辑。教... 推进德育课堂回归生活,需要在明晰课堂教学逻辑的生活化方面着力。教学逻辑的生活化并非按照小学道德与法治预设的教育逻辑,按部就班地运用于本班的课堂教学中,而是需要教师将普遍的教材逻辑转化为适应本班儿童的、具体的教学逻辑。教师可以以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逻辑为指引,以儿童生活的“现实”为起点,以儿童生活的“可能”为方向,以复原社会文化经验的“生活基底”为突破口,构建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教学逻辑 “接童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德法融合策略的实践 被引量:19
5
作者 孙静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9年第1期61-63,共3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忽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的现象,基于教学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教学策略:提高课程意识,把握课程要求,教学目标要明确;树立义务伦理观,把握主题价值,教学导向要精准;遵循生活逻辑,解决真实问题,教...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存在忽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有效融合的现象,基于教学现象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教学策略:提高课程意识,把握课程要求,教学目标要明确;树立义务伦理观,把握主题价值,教学导向要精准;遵循生活逻辑,解决真实问题,教学内容情境化;观照学生立场,把握教学落点,教学方法要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 有效融合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建议 被引量:9
6
作者 金利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7-40,共4页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编写宗旨是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在透彻理解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学... 统编《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是法治教育专册,编写宗旨是帮助小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在透彻理解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意结合学生实践,精选、精磨案例,并与初中法治教育内容有效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 六年级上册 教材使用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