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8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粳稻花药小孢子离体培养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陆瑞菊 孙月芳 +2 位作者 王亦菲 单丽丽 黄剑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1-4,共4页
以大田种植的粳稻品系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基因型、离体穗低温预处理和诱导培养基中0.5mg/L2,4-D、2,4,5-T与50g/L蔗糖、麦芽糖配合使用、渗透压以及添加0.5mg/LNAA对粳稻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培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敏感性... 以大田种植的粳稻品系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基因型、离体穗低温预处理和诱导培养基中0.5mg/L2,4-D、2,4,5-T与50g/L蔗糖、麦芽糖配合使用、渗透压以及添加0.5mg/LNAA对粳稻花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培养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敏感性与迟钝型在愈伤组织产量和绿苗数量上有较大的差异;对离体穗进行5℃8d低温预处理培养效果比5℃4d的好;诱导培养基中0.5mg/L2,4,5-T和50g/L蔗糖搭配获得了最佳的培养效果.以05P-27和05P-40为供试材料,培养其游离小孢子,获得了大量胚状体和绿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花药培养 小孢子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液对寒地早粳稻花药离体培养结果的影响
2
作者 刘宇 姜新龙 +5 位作者 姜玉伟 陆文静 刘辉 张献国 庞欢欢 张海建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3期15-17,共3页
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植株是纯合体,可以在早世代选出所期望的性状并稳定遗传,使育种年限降低。花药离体培养操作过程中,消毒处理很重要。试验选用不同消毒液对F_(1)代植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84消毒液和新洁尔灭都对F_(1)代植株起到了一... 花药离体培养培育的植株是纯合体,可以在早世代选出所期望的性状并稳定遗传,使育种年限降低。花药离体培养操作过程中,消毒处理很重要。试验选用不同消毒液对F_(1)代植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84消毒液和新洁尔灭都对F_(1)代植株起到了一定的消毒作用,花药污染率分别为6.67%和7.78%,愈伤诱导率超过50%,均正常分化出绿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液 花药离培养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孢子和花药培养技术在作物定向遗传改良上的应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黄剑华 《作物研究》 2007年第3期167-169,共3页
介绍了小孢子/花药离体培养系统的特点以及应用于作物遗传改良的优点;回顾了研究室已有的单倍体细胞工程及育种的一些进展;对小孢子/花药离体培养系统在作物定向遗传改良应用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孢子/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细胞工程育种 定向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花器形态发生、小孢子发育与花药培养 被引量:56
4
作者 谢淼 秦丽颖 +3 位作者 潘俊松 何欢乐 吴爱忠 蔡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96-1100,共5页
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特征、花药颜色具有相关性.本试验目的是确定黄瓜花药的最佳培养时期,并确定对应的选蕾标准.对基因型、预处理等花药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孢子单核中后期花蕾长度不同,形态上没有差异;同一... 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形态特征、花药颜色具有相关性.本试验目的是确定黄瓜花药的最佳培养时期,并确定对应的选蕾标准.对基因型、预处理等花药培养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小孢子单核中后期花蕾长度不同,形态上没有差异;同一基因型的小孢子发育不同时期的花器特征和诱导率均有差异,单核中后期花药诱导率最高;低温预处理有利于保持小孢子的活力;花药培养中以黑暗中4℃、4 8~72 h低温预处理最有助于愈伤发生.实验结果表明,黄瓜花药培养中小孢子最佳培养时期为单核中后期,取蕾标准为:花蕾长度0 .90~1.5 0 cm,绿色,瓣尖未张开,花药白绿色或淡绿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小孢子 发育时期 花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源组份及浓度对小麦花药培养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兰素缺 李光威 +4 位作者 权书月 李杏普 刘玉平 侯红军 高红欣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93-97,共5页
通过对小麦花药培养基中各种碳源的研究 ,发现单独使用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出愈率最高 ,麦芽糖与蔗糖搭配使用培养效果次之 ,而单独使用蔗糖作碳源出愈率最低。在整个碳源比较试验中 ,随着培养基中麦芽糖比例的增加 ,出愈率随之提高。... 通过对小麦花药培养基中各种碳源的研究 ,发现单独使用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出愈率最高 ,麦芽糖与蔗糖搭配使用培养效果次之 ,而单独使用蔗糖作碳源出愈率最低。在整个碳源比较试验中 ,随着培养基中麦芽糖比例的增加 ,出愈率随之提高。糖源对出愈率的影响与其水解产物有关。在游离小孢子培养中 ,麦芽糖是最好的糖源 ,其他糖源经培养未形成胚状体。检查培养 3d后的小孢子活力发现唯有麦芽糖作碳源的培养基有活力 ;认为高浓度的蔗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与果糖混合糖源对小孢子有毒害作用。葡萄糖起始浓度达到 2 0mmol/L时 ,对小孢子有致死作用。当麦芽糖培养 1d后 ,再加入高浓度的葡萄糖发现小孢子存有活力 ,而且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 ,小孢子的活力也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碳源 花药培养 游离小孢子培养 出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条件优化的初探 被引量:15
6
作者 彭新红 周劲松 +3 位作者 汤泳萍 尹富强 刘宜柏 陈光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9-43,共5页
为建立一种效率较高的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机制,实验以TH IELIM F1为试材,利用正交实验设计L16(45)探讨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6-BA、2,4-D、蔗糖、谷氨酰胺等五种因素对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是影响芦笋... 为建立一种效率较高的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机制,实验以TH IELIM F1为试材,利用正交实验设计L16(45)探讨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6-BA、2,4-D、蔗糖、谷氨酰胺等五种因素对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是影响芦笋花药培养中诱导胚状体的主要因素,其次是6-BA、蔗糖,而2,4-D、谷氨酰胺的影响较弱。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最优组合是0.01 mg/L NAA、2.0 mg/L 6-BA、1.0 mg/L 2,4-D、50 g/L蔗糖、0 mg/L谷氨酰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花药培养 胚状 优化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 被引量:17
7
作者 刘独臣 房超 +2 位作者 李跃建 刘小俊 梁根云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6期1643-1646,共4页
以10个茄子F1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通过对茄子花药培养过程中基因型、激素配比、预处理等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体系。研究表明,基因型对茄子花药培养胚状体的诱导影响很大,10个基因型中只有2个诱导出了胚... 以10个茄子F1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通过对茄子花药培养过程中基因型、激素配比、预处理等条件进行研究,建立了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成苗体系。研究表明,基因型对茄子花药培养胚状体的诱导影响很大,10个基因型中只有2个诱导出了胚状体。低温(5~6℃)处理2d是茄子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最适低温预处理条件。其胚状体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是Ms+2,4-D1.0mg/L+KT1.0mg/L+3%蔗糖。在无激素的1/2MS上生根获得完整再生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花药培养 胚状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中影响胚状体形成的主要因素 被引量:27
8
作者 桑玉芳 张恩慧 +4 位作者 杨安平 马超 许忠民 程永安 白延红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5-129,共5页
以甘蓝的19个基因型为试材,对影响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形成的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体植株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发生胚状体的关键因素,不同材料之间的诱导频率差异显著;两种激素以不添加6-BA和NAA或只添加6-BA 0.05... 以甘蓝的19个基因型为试材,对影响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诱导胚状体形成的3个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体植株基因型是影响小孢子发生胚状体的关键因素,不同材料之间的诱导频率差异显著;两种激素以不添加6-BA和NAA或只添加6-BA 0.05 mg/L为甘蓝游离小孢子培养的最适激素浓度;高温处理能显著提高小孢子培养的出胚率,供试材料经33℃热激处理后出胚率最高,出胚率高达6.10胚/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小孢子培养 胚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及培养基中添加物对辣椒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广霞 张晓伟 +2 位作者 蒋武生 原玉香 姚秋菊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7-100,共4页
对11个辣椒基因型材料进行了花药培养研究,分别研究了温度处理、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和激素对辣椒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花蕾3-5 d和接种后33℃高温处理7-9 d均可大大提高胚状体诱导率;MS培养基中添加50μmol/L的Ag... 对11个辣椒基因型材料进行了花药培养研究,分别研究了温度处理、培养基中添加无机盐和激素对辣椒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花蕾3-5 d和接种后33℃高温处理7-9 d均可大大提高胚状体诱导率;MS培养基中添加50μmol/L的AgNO3大幅度提高了胚状体诱导率。添加适量的激素也可以提高辣椒培养效果,其中,添加2,4-D或KT的最适浓度为0.1 mg/L,而添加较高浓度的NAA(1.0 mg/L)辣椒胚状体诱导率达到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花药培养 胚状 诱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小孢子离体培养技术培育大麦新品系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陆瑞菊 黄剑华 +4 位作者 王亦菲 孙月芳 周润梅 何南扬 龚来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88-90,共3页
以大麦F1、F2代为供体材料,通过技术优化,建成了大麦小孢子培养高频再生技术程序。利用大麦小孢子加倍单倍体育种技术平台,二年内就可获得种性稳定的株系,四年内即可参加新品种区试。经过田间严格鉴定与选择,育成了大麦新品系“花98-11... 以大麦F1、F2代为供体材料,通过技术优化,建成了大麦小孢子培养高频再生技术程序。利用大麦小孢子加倍单倍体育种技术平台,二年内就可获得种性稳定的株系,四年内即可参加新品种区试。经过田间严格鉴定与选择,育成了大麦新品系“花98-11”和新株系“花01-3”、“花0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培养 大麦 小孢子培养 品系培育 DH育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甘蓝型油菜和白芥属间杂种后代的小孢子培养获得二体异附加系 被引量:18
11
作者 张永泰 李爱民 +3 位作者 陆莉 陈柳 惠飞虎 王幼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764-1766,共3页
对3株甘蓝型油菜-白芥单体异附加系(2n=39)进行小孢子培养,共获得15株单倍体植株。经GISH鉴定,其中11株n=19,4株附加有一条白芥染色体(n=20)。经秋水仙素加倍处理,获得了二体异附加系(2n=40),这为远缘杂交后代外源基因的保存、纯合和利... 对3株甘蓝型油菜-白芥单体异附加系(2n=39)进行小孢子培养,共获得15株单倍体植株。经GISH鉴定,其中11株n=19,4株附加有一条白芥染色体(n=20)。经秋水仙素加倍处理,获得了二体异附加系(2n=40),这为远缘杂交后代外源基因的保存、纯合和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白芥 小孢子培养 异附加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羽衣甘蓝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初报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超楠 冯辉 +2 位作者 姜凤英 冯建云 王淼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羽衣甘蓝 花药培养 胚状 诱导 单倍植株 初报 花药离培养 育种方法 育种周期 纯合二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3
作者 马欣 申书兴 +2 位作者 连勇 刘富中 陈钰辉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41,共3页
单倍体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技术是获得单倍体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茄子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影响茄子愈伤组织和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茄子花药和小孢子培养在当前研究... 单倍体是体细胞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花药和小孢子培养技术是获得单倍体的有效途径。文章综述了茄子花药和游离小孢子培养的研究进展,详细讨论了影响茄子愈伤组织和胚胎发生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茄子花药和小孢子培养在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单倍体育种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花药培养 小孢子培养 愈伤组织 胚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形成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恩慧 欧承刚 +1 位作者 许忠民 程永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372-2377,共6页
用甘蓝F1、F2和自交系S33个世代6种基因型材料进行甘蓝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形成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高浓度蔗糖对甘蓝胚状体形成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6%蔗糖浓度是甘蓝花药培养的最适浓度,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达12.2%;(2)材料基... 用甘蓝F1、F2和自交系S33个世代6种基因型材料进行甘蓝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形成影响因子研究。结果显示:(1)高浓度蔗糖对甘蓝胚状体形成具有显著的诱导作用,6%蔗糖浓度是甘蓝花药培养的最适浓度,其胚状体的诱导率最高达12.2%;(2)材料基因型是影响花药培养的主要因素,F2和F1代材料胚状体诱导效果好,且胚状体诱导率F2代(F2P192和F2P194)18.9%比F1代(F1S17和F1S13)17.1%较高,但差异不显著,自交系S3代材料很难诱导出胚状体;(3)B5培养基比MS培养基更适合甘蓝花药胚状体的诱导培养。结果表明,甘蓝F2代是其花药诱导培养胚状体的最佳基因型材料,B5+2.0 mg/L 2,4-D+2.0 mg/L KT+6%Suc是甘蓝花药诱导培养胚状体的最适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 花药 组织培养 诱导 胚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妃子笑”品种花药培养及其体胚发生 被引量:16
15
作者 谢玉明 易干军 +1 位作者 张秋明 曾继吾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68-72,共5页
以荔枝(LitchichinesisSonn.)品种“妃子笑”为试材,研究其花药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荔枝花药在MS+2,4-D2mg/L+NAA0.2mg/L以及含50g/L蔗糖的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效果较好,把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MS+BA1mg/L+NAA0.... 以荔枝(LitchichinesisSonn.)品种“妃子笑”为试材,研究其花药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荔枝花药在MS+2,4-D2mg/L+NAA0.2mg/L以及含50g/L蔗糖的培养基上诱导胚性愈伤组织效果较好,把胚性愈伤组织转移到MS+BA1mg/L+NAA0.5mg/L,谷氨酰胺500mg/L,蔗糖50g/L分化培养基上培养1个月后,体胚大量萌发,再将成熟体胚转移到附加500mg/L谷氨酰胺的MS无激素培养基上,培养1 ̄2个月后,能再生成完整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花药培养 妃子笑 胚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花药体胚发生类型及其培养条件的改良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德冠 孙雪飘 +2 位作者 付莉莉 马帅 张家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7期1290-1295,共6页
橡胶树花药培养体胚发生率低及植株再生频率低是制约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瓶颈。以热研7-33-97品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橡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并对其体细胞胚进行系统分类,同时改良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完整的体胚发育过程是球形胚... 橡胶树花药培养体胚发生率低及植株再生频率低是制约其组培苗工厂化生产的瓶颈。以热研7-33-97品系花药为外植体,研究橡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并对其体细胞胚进行系统分类,同时改良其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完整的体胚发育过程是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子叶胚,但有些心形胚不能进一步发育成鱼雷胚,在后继培养中会分化成畸形胚;体胚发生不具同步性,在鱼雷胚旁又长出次生胚。胶树花药体细胞胚共分9种类型,发现胶树花药体胚发生过程中产生连体胚现象,该类胚能正常发育成植株。不同胚状体培养条件对植株再生率的影响说明,暗培养诱导胚状体2个月后再转移至500 lx弱光照条件下培养10~15 d,然后再转移至出苗培养基培养,能够显著提高植株再生率。在诱导胚胎发生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结果表明,稀土具有提高橡胶树花药体胚发生率的效果,其中以添加1 mg/L稀土培养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花药培养 胚发生 胚类型 改良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小孢子培养和双单倍体育种研究Ⅱ.影响甘蓝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种胚产量的因素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栒 官春云 +2 位作者 陈社元 王国槐 刘忠松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44-749,T004,共7页
对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F1 代杂种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1)F1 杂种胚产量受亲本基因型的影响 ;(2 )在F1 杂种花粉可育率为 30 %~ 4 3%的范围内 ,F1 杂种花粉可育率对有效胚产量无明显影响 ;(3)供体植株年龄对... 对甘蓝型油菜与芥菜型油菜种间杂交F1 代杂种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研究。结果表明 :(1)F1 杂种胚产量受亲本基因型的影响 ;(2 )在F1 杂种花粉可育率为 30 %~ 4 3%的范围内 ,F1 杂种花粉可育率对有效胚产量无明显影响 ;(3)供体植株年龄对高胚产量的材料无明显影响 ,对低胚产量的材料有明显影响。 (4)提出用花药颜色来选择适合的小孢子培养的花蕾的指标 ,花药颜色以绿带点黄或绿带黄为宜 ;(5 )提出胚从NLN液体培养基转到半固体B5培养基培养 3d后再转至固体B5培养基 ,比从NLN液体培养基直接转到固体培养基的培养方式相对较好 ,可提高胚再生频率 ;(6 )诱导植株再生最适合的胚龄是 2 7d ,0 .2~ 0 .3cm大小的胚比 0 .6~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小孢子培养 双倍 单倍 育种 甘蓝型油菜 芥菜型油菜 种间杂种 胚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药培养中若干因素对花粉胚状体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钟维瑾 方光华 +2 位作者 唐克轩 张智奇 俞妙娟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7-14,共8页
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粉胚状体的诱导频率与培养材料的基因型、培养基蔗糖浓度、培养基附加成分、培养基状态、温度处理等因素有关。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明显不同;培养基蔗糖浓度以10%为最佳;B_5... 研究表明,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花粉胚状体的诱导频率与培养材料的基因型、培养基蔗糖浓度、培养基附加成分、培养基状态、温度处理等因素有关。不同基因型材料的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明显不同;培养基蔗糖浓度以10%为最佳;B_5培养基附加2,4-D 0.1mg/l和NAA0.1mg/l的培养效果最好;液体浅层静止漂浮培养优于固体培养;变温处理可以提高花粉胚状体诱导频率。本文也报道了五种不同的花粉胚状体类型与植株再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株再生 花药培养 胚状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麦花药离体诱变及铝胁迫下的培养反应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孙月芳 陆瑞菊 +2 位作者 王亦菲 周润梅 黄剑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5-98,共4页
2份大麦品系的离体麦穗经辐照处理后 ,其花药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进行分化。试验结果表明 ,离体麦穗辐照处理显著降低花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而后的绿苗分化率 ,诱导培养基中的较高铝浓度... 2份大麦品系的离体麦穗经辐照处理后 ,其花药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 ,愈伤组织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进行分化。试验结果表明 ,离体麦穗辐照处理显著降低花药离体培养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而后的绿苗分化率 ,诱导培养基中的较高铝浓度胁迫降低愈伤组织诱导率 ,分化培养基中的铝胁迫降低绿苗分化率。辐照处理后花药在铝胁迫培养基上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在铝胁迫培养基上分化形成绿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离体诱变 大麦 愈伤组织诱导率 绿苗分化率 反应 辐照处理 花药离培养 诱导培养 分化培养 试验结果 诱导形成 铝浓度 麦穗 迫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体材料和培养基成份对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胚状体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0
20
作者 余凤群 刘后利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7-332,共6页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杂种F1代为材料,研究了供试材料和培养基成分对小孢子胚产量(以每花药产生的胚状体个数表示)的影响。不同材料胚产量有显著差异,变化范围为0~12.86。通常,杂种F1代胚产量较品种(系)高。同一... 以甘蓝型油菜品种(系)和杂种F1代为材料,研究了供试材料和培养基成分对小孢子胚产量(以每花药产生的胚状体个数表示)的影响。不同材料胚产量有显著差异,变化范围为0~12.86。通常,杂种F1代胚产量较品种(系)高。同一材料不同单株间胚产量亦有差异。培养基成分中,大量元素以NLN为最佳,1/2MS和1/2B5培养基上亦可形成少量胚状体;培养基的pH以5.8为佳,提高pH至6.8和7.8,显著不利于胚状体形成和发育;不同材料要求的蔗糖浓度、激素种类和浓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 油菜 小孢子培养 胚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