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全共识、制度网络与马六甲海峡小多边合作的韧性
1
作者
范佳睿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100,I0002,I0003,共23页
当前美国正在“印太”地区频繁组建小多边联盟,这些框架多为扼控中国而建立,对地区安全与稳定具有负面影响,是对多边主义的曲解。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将给此类联盟的合作韧性及未来前景带来变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
当前美国正在“印太”地区频繁组建小多边联盟,这些框架多为扼控中国而建立,对地区安全与稳定具有负面影响,是对多边主义的曲解。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将给此类联盟的合作韧性及未来前景带来变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地理枢纽马六甲海峡却形成了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三个沿岸国组建的三边治理机制,并体现出较强的合作韧性。一方面,沿岸国通过提升安全共识合力应对威胁,凝聚合作内核。另一方面,依托广阔的制度网络,同其他域外使用国在特定的议题领域建立联系,持续提升合作质量。富有韧性的小多边合作有助于纾解各方矛盾,保障船只在关键海上通道安全畅行,对于长期维护地区安全具有积极作用。这种与美西方小多边联盟特质迥异的次区域良性互动与合作方式,能对多边主义理论形成补充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共识
制度网络
马六甲海峡
小多边合作
合作
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亚太小多边合作兴起的权力逻辑——关系性权力和多节点结构的结合
被引量:
2
2
作者
金向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3,共13页
亚太地区的大量小多边合作,由美国及其盟友、伙伴推动,与权力因素相关。小多边合作的兴起,背后是权力逻辑的转换和地区结构的变化。根据来源,权力可以分为个体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关系性权力。三类权力运行逻辑存在差异,适用于不同的...
亚太地区的大量小多边合作,由美国及其盟友、伙伴推动,与权力因素相关。小多边合作的兴起,背后是权力逻辑的转换和地区结构的变化。根据来源,权力可以分为个体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关系性权力。三类权力运行逻辑存在差异,适用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冷战期间的亚太地区处于两极结构,结构性权力发挥主导作用。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演变为多节点结构,使关系性权力重要性上升。在关系性权力的逻辑下,地区国家对大国采取“融合”路径,将大国利益和地区规范融合。美国及其核心盟伴,对中国进行权力制衡,谋求利用结构性优势重构关系格局,再借助关系性资源重塑地区结构。小多边合作因灵活性、自主性、低成本等特征契合其需求,有助于整合盟伴体系、推进机制联动、形成全面合力。因而,关系性权力制衡驱动了小多边合作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小多边合作
关系性权力
结构性权力
多节点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洋安全治理中的小多边合作:动向与前景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德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83,共12页
小多边合作是近年来印度洋地区安全治理的新兴现象。通过总结各个安全治理层次中广泛存在的小多边合作,本文认为不对称结构、俱乐部式合作、任务型导向以及功能性嵌入,构成了以大国依附为核心特征的印度洋地区小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框架...
小多边合作是近年来印度洋地区安全治理的新兴现象。通过总结各个安全治理层次中广泛存在的小多边合作,本文认为不对称结构、俱乐部式合作、任务型导向以及功能性嵌入,构成了以大国依附为核心特征的印度洋地区小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在实现领导力供给、提升反映效能、补强多边框架的执行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果分配不均、合作层次偏低、身份定位两难等问题。展望未来,中等强国联盟、大国开放性合作以及不同机制间整合,能够从不同的路径来推进印度洋地区安全善治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洋
安全治理
小多边合作
大国依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盟国家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小多边”与区域多边的张力
被引量:
18
4
作者
薛亮
郑先武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78,159,160,共24页
作为拜登政府重构“印太”乃至全球联盟体系的一部分,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小多边”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态势的影响。AUKUS代表的美式跨区域“安全小多边”与东盟代表的东南亚本区域多边存在明...
作为拜登政府重构“印太”乃至全球联盟体系的一部分,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小多边”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态势的影响。AUKUS代表的美式跨区域“安全小多边”与东盟代表的东南亚本区域多边存在明显的规范竞争。这主要体现为美国主导的基于同族身份的封闭性“小多边”军事安全合作及其依托的竞争性区域架构与东盟主导的区域多边合作“东盟方式”和“和平、自由与中立区愿景”及其包容性区域架构之间的张力。作为“安全小多边”,AUKUS的功能性和灵活性指向是对东盟中心地位的解构,而并非其所宣称的有利于维护东盟中心地位。东盟及其成员国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为上述论断提供了有力佐证。这种张力对AUKUS的区域合法性及区域安全造成多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多边合作
区域
多边合作
AUKUS
规范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全共识、制度网络与马六甲海峡小多边合作的韧性
1
作者
范佳睿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
出处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0-100,I0002,I0003,共23页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启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24QQJH186)。
文摘
当前美国正在“印太”地区频繁组建小多边联盟,这些框架多为扼控中国而建立,对地区安全与稳定具有负面影响,是对多边主义的曲解。特朗普再次执政后奉行单边主义政策,将给此类联盟的合作韧性及未来前景带来变数。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在连接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天然地理枢纽马六甲海峡却形成了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三个沿岸国组建的三边治理机制,并体现出较强的合作韧性。一方面,沿岸国通过提升安全共识合力应对威胁,凝聚合作内核。另一方面,依托广阔的制度网络,同其他域外使用国在特定的议题领域建立联系,持续提升合作质量。富有韧性的小多边合作有助于纾解各方矛盾,保障船只在关键海上通道安全畅行,对于长期维护地区安全具有积极作用。这种与美西方小多边联盟特质迥异的次区域良性互动与合作方式,能对多边主义理论形成补充和完善。
关键词
安全共识
制度网络
马六甲海峡
小多边合作
合作
韧性
Keywords
security consensus
institutional network
the Strait of Malacca
minilateralism
resilience of cooperation
分类号
D81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亚太小多边合作兴起的权力逻辑——关系性权力和多节点结构的结合
被引量:
2
2
作者
金向东
机构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南洋研究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103,共13页
基金
中国—东盟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科研项目“韩国对湄公河次区域开发的中长期合作方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CW2016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逆全球化背景下倒逼中日韩合作的动因研究”(2072021086)。
文摘
亚太地区的大量小多边合作,由美国及其盟友、伙伴推动,与权力因素相关。小多边合作的兴起,背后是权力逻辑的转换和地区结构的变化。根据来源,权力可以分为个体性权力、结构性权力、关系性权力。三类权力运行逻辑存在差异,适用于不同的现实条件。冷战期间的亚太地区处于两极结构,结构性权力发挥主导作用。冷战结束后,亚太地区演变为多节点结构,使关系性权力重要性上升。在关系性权力的逻辑下,地区国家对大国采取“融合”路径,将大国利益和地区规范融合。美国及其核心盟伴,对中国进行权力制衡,谋求利用结构性优势重构关系格局,再借助关系性资源重塑地区结构。小多边合作因灵活性、自主性、低成本等特征契合其需求,有助于整合盟伴体系、推进机制联动、形成全面合力。因而,关系性权力制衡驱动了小多边合作兴起。
关键词
亚太地区
小多边合作
关系性权力
结构性权力
多节点结构
Keywords
Asia-Pacific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relational power
structural power
multinodal structure
分类号
D814.1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洋安全治理中的小多边合作:动向与前景
被引量:
2
3
作者
李德杰
机构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出处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83,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建南事件’后越南南海政策新变化、趋势及应对研究”(20CGJ047)的研究成果。
文摘
小多边合作是近年来印度洋地区安全治理的新兴现象。通过总结各个安全治理层次中广泛存在的小多边合作,本文认为不对称结构、俱乐部式合作、任务型导向以及功能性嵌入,构成了以大国依附为核心特征的印度洋地区小多边安全合作的基本框架。这一框架在实现领导力供给、提升反映效能、补强多边框架的执行力的同时,也面临着成果分配不均、合作层次偏低、身份定位两难等问题。展望未来,中等强国联盟、大国开放性合作以及不同机制间整合,能够从不同的路径来推进印度洋地区安全善治的目标。
关键词
印度洋
安全治理
小多边合作
大国依附
Keywords
Indian Ocean
security governance
minilateral cooperation
power⁃dependence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盟国家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小多边”与区域多边的张力
被引量:
18
4
作者
薛亮
郑先武
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出处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7-78,159,160,共2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南亚次区域合作与区域格局演变研究”(22ASS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作为拜登政府重构“印太”乃至全球联盟体系的一部分,澳英美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美国主导的“小多边”安全合作对区域安全态势的影响。AUKUS代表的美式跨区域“安全小多边”与东盟代表的东南亚本区域多边存在明显的规范竞争。这主要体现为美国主导的基于同族身份的封闭性“小多边”军事安全合作及其依托的竞争性区域架构与东盟主导的区域多边合作“东盟方式”和“和平、自由与中立区愿景”及其包容性区域架构之间的张力。作为“安全小多边”,AUKUS的功能性和灵活性指向是对东盟中心地位的解构,而并非其所宣称的有利于维护东盟中心地位。东盟及其成员国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为上述论断提供了有力佐证。这种张力对AUKUS的区域合法性及区域安全造成多重影响。
关键词
小多边合作
区域
多边合作
AUKUS
规范竞争
Keywords
Minilateralism
regional multilateralism
AUKUS
norm competition
ASEAN centrality
分类号
D815.5 [政治法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全共识、制度网络与马六甲海峡小多边合作的韧性
范佳睿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亚太小多边合作兴起的权力逻辑——关系性权力和多节点结构的结合
金向东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印度洋安全治理中的小多边合作:动向与前景
李德杰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东盟国家对AUKUS的认知与反应——“小多边”与区域多边的张力
薛亮
郑先武
《国际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