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运明 马全明 +1 位作者 陈大勇 徐玉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66,共5页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目标范围广的观测能力,能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地表形变信息,且不需要地面控制点。将这种新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通过采...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目标范围广的观测能力,能够获取高精度、高分辨率、大范围的地表形变信息,且不需要地面控制点。将这种新技术引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通过采用小基线集测量(SBAS-DInSAR)技术和精密水准测量方法进行北京地铁6号线沿线地面沉降的监测比对实验,探讨D-InSAR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监测领域的工程化应用。通过比较测量数据,可以看出D-InSAR沉降监测成果和地面精密水准测量在沉降趋势上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因此采用该技术进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监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D-InSAR)技术 小基线测量(SBAS-DInSAR)技术 变形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潜水位煤矿区地表沉陷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李新举 周晶晶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准确、快速、高效地获取采煤沉陷信息对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极易形成大面积的地表沉陷积水区以及非积水区的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更为严峻。以高潜水位矿区--鲍店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并改进水体和非水体提取方法... 准确、快速、高效地获取采煤沉陷信息对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极易形成大面积的地表沉陷积水区以及非积水区的高潜水位煤矿区,土地复垦工作更为严峻。以高潜水位矿区--鲍店煤矿为研究对象,结合并改进水体和非水体提取方法,获取整个矿区的地表沉陷信息。在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的基础上,针对采煤沉陷水体边缘易于和水体信息混淆的特点,提出了增强型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E-MNDWI)。利用Landsat 8数据通过E-MNDWI提取沉陷积水区域;利用哨兵1号A星数据(Sentinel-1A),通过小基线集技术(SBAS-In SAR)提取出沉陷非积水区域;最后进行克里金插值获取矿区下沉量为10 mm的等值线。结果表明:利用E-MNDWI提取沉陷水体精度较高,Kappa系数为85.07%。鲍店矿区西部基本达到稳沉状态,东部地表沉陷较为明显,南部地表略有抬升。监测期内矿区最大地表平均下沉速率为41.69 mm/a,最大下沉量为85.16 mm。截至2017年矿区因采煤造成的沉陷区域面积共10.1 km2,其中沉陷积水区为4.6 km2,非积水区域为5.5km2。选取若干基准点验证沉陷非积水区的提取结果,得到决定系数R2为0.92。利用多源多时相数据,结合多种方法获取矿区沉陷信息,可为煤矿城市生态修复和土地整治复垦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今后快速高效监测采煤沉陷区地表形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潜水位煤矿区 地表沉陷 水体信息提取 增强型改进归一化水体指数 小基线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S-InSAR矿区沉陷监测与动态预计模型参数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靳雨田 胡海峰 蔡音飞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4,共5页
基于Sentinel-1A数据,利用小基线集差分干涉(SBAS-InSAR)技术监测了山西省孝义市高阳煤矿2018—2020年地表时序沉降,与实际开采情况吻合;根据SBAS-InSAR监测结果对幂指数Knothe时间函数的参数进行反演,建立了参数与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关系... 基于Sentinel-1A数据,利用小基线集差分干涉(SBAS-InSAR)技术监测了山西省孝义市高阳煤矿2018—2020年地表时序沉降,与实际开采情况吻合;根据SBAS-InSAR监测结果对幂指数Knothe时间函数的参数进行反演,建立了参数与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关系,构建了基于时间和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地表沉降动态预测模型;用地表观测站水准监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研究结果可为高阳煤矿及其周边矿区地表沉陷动态监测和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沉陷 小基线差分干涉技术 高阳煤矿 幂指数Knothe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