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勒河上游高寒草甸蒸散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吴锦奎 陈军武 +3 位作者 吴灏 张世强 高明杰 秦彧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3,共7页
利用疏勒河上游草地综合观测点2011年草甸主要生长季节的观测资料,应用小型蒸渗仪法(ML)、涡动相关法(EC)、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对高寒草甸的蒸散量进行估算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观测期间涡度相关法与能量平衡法所测定结果存在能... 利用疏勒河上游草地综合观测点2011年草甸主要生长季节的观测资料,应用小型蒸渗仪法(ML)、涡动相关法(EC)、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对高寒草甸的蒸散量进行估算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在观测期间涡度相关法与能量平衡法所测定结果存在能量不闭合现象,能量平衡闭合度0.84;波文比法估算的蒸散量为270.6 mm,比蒸渗仪法测定结果(238.9 mm)高13%,比涡度相关法结果(236.1 mm)高出15%。3种方法估算结果均有较好相关性。涡度相关法可能低估蒸散量,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蒸散量有所高估。考虑到蒸散估算精度和连续性观测等方面,涡度相关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度相关法 波文比 小型蒸渗仪 高寒草甸 疏勒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测定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比较 被引量:31
2
作者 戚培同 古松 +3 位作者 唐艳鸿 杜明远 吴力博 赵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211,共10页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小型蒸渗仪(Mini—lysimeter)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对2005年和2006年夏季(7—8月份)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昼间蒸散(E)变化进行了对比观测研究。在观测期间,存... 利用涡度相关技术(Eddy covariance technique)、小型蒸渗仪(Mini—lysimeter)和波文比-能量平衡法(BREB)对2005年和2006年夏季(7—8月份)青藏高原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昼间蒸散(E)变化进行了对比观测研究。在观测期间,存在能量不闭合现象,涡度相关系统测定的湍流通量相当于有效能量的73%。3种不同方法测定的蒸散量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涡度相关系统与小型蒸渗仪测定的蒸散量相关系数达0.96,与波文比法的结果相关系数为0.95。然而,波文比法计算的蒸散量最大,比涡度相关系统的观测值高43%;小型蒸渗仪法的测定值次之,比涡度相关法的观测值高19%;涡度相关法测算的蒸散值最小。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涡度相关技术测定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潜热通量,可能会过小评价该生态系统的蒸散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文比 涡度相关技术 小型蒸渗仪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水灌溉稻田蒸散时空尺度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笑吟 徐俊增 +3 位作者 杨士红 李亚威 王乙江 张剑刚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51,共10页
为研究节水灌溉稻田蒸散规律和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尺度依赖性,用小型蒸渗仪和涡度相关仪分别测量了节水灌溉稻田冠层蒸散量(ETCML)和田间尺度蒸散量(ETEC),分析了ETCML和ETEC的典型日和逐日变化规律,以及在小时和日时间尺度上的影... 为研究节水灌溉稻田蒸散规律和尺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尺度依赖性,用小型蒸渗仪和涡度相关仪分别测量了节水灌溉稻田冠层蒸散量(ETCML)和田间尺度蒸散量(ETEC),分析了ETCML和ETEC的典型日和逐日变化规律,以及在小时和日时间尺度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稻田ETCML和ETEC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但白天ETCML均大于ETEC,且上午两尺度蒸散量大小和相位差均明显大于下午,夜晚ETCML和ETEC接近0,但ETCML呈正负交替波动。两尺度蒸散量的逐日变化总体上呈先增加后减小,高峰期出现在分蘖后期,抽穗开花期较小。ETCML日均值大于ETEC,比值平均为1.50。净辐射和饱和水汽压差是不同时空尺度蒸散量的显著影响因素,但叶面积指数、空气温度、风速和土壤含水率对不同时空尺度蒸散量的影响不同,具有明显的时空尺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稻田 散量 时空尺度 涡度相关法 小型蒸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式垂直绿化植物在上海地区蒸散规律和节水灌溉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朱苗青 秦俊 胡永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0-23,26,共5页
为指导节水灌溉,2010年在上海植物园利用微型蒸渗仪法研究了大花六道木、亮叶忍冬和红叶石楠在不同灌溉水平下的蒸散规律及植物长势。3种植物在不同的灌溉水平下月蒸散量和6~10月总蒸散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的灌溉水平是影响植... 为指导节水灌溉,2010年在上海植物园利用微型蒸渗仪法研究了大花六道木、亮叶忍冬和红叶石楠在不同灌溉水平下的蒸散规律及植物长势。3种植物在不同的灌溉水平下月蒸散量和6~10月总蒸散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不同的灌溉水平是影响植物蒸散的重要因素。测量、分析各种植物在4种灌溉水平下的生长和观赏指标,结合各个灌溉水平下的总蒸散量,灌溉水平3(即40%~100%最大持水量)和灌溉水平4(即25%~100%最大持水量)可以满足3种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并达到节水灌溉和减少养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绿化 大花六道木 亮叶忍冬 红叶石楠 散量 小型蒸渗仪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量平衡原理的潜在蒸散发模型构建 被引量:7
5
作者 鞠琴 高慧滨 +4 位作者 王国庆 郝洁 王振龙 堵同柱 郝振纯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94-804,共11页
为深入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更为精确的潜在蒸散发计算方法,在淮北平原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开展了3组小型蒸渗仪试验,通过结合平流运动动力项并引入地表净辐射修正参数,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一种新的潜在蒸散发模型。结果表明:①3组蒸... 为深入探索气候变化背景下更为精确的潜在蒸散发计算方法,在淮北平原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开展了3组小型蒸渗仪试验,通过结合平流运动动力项并引入地表净辐射修正参数,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提出一种新的潜在蒸散发模型。结果表明:①3组蒸渗仪实测数据中,2组不同加水方式下的草地覆被蒸散发相关性较好(R=0.95);②新的潜在蒸散发模型在有草地覆被的2组试验中模拟结果的纳什效率系数(E_(NS)=0.85)和均方根误差(E_(RMS)=0.83)均优于现有Penman系列等经验方法;③模型更适用于有草地覆被条件下的蒸散发估算,在淮北平原地区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与优势。该模型能够提高区域潜在蒸散发模拟精度,为流域水循环过程模拟及水资源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散发 能量平衡 小型蒸渗仪 波文比 五道沟水文水资源实验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限紫花苜蓿(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洪仁 关天复 +2 位作者 孙建益 武瑞鑫 李品红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小型蒸渗仪法,在北京平原区研究了一年生和二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二年生紫花苜蓿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4.7和17.1kg/(hm2.mm)]显著高于一年生紫花苜蓿[12.6和14.7... 采用小型蒸渗仪法,在北京平原区研究了一年生和二年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二年生紫花苜蓿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水分利用效率[14.7和17.1kg/(hm2.mm)]显著高于一年生紫花苜蓿[12.6和14.7 kg/(hm2.mm)](P<0.05);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耗水系数(679和584)显著低于一年生紫花苜蓿(793和682)(P<0.05)。研究表明生长年限对紫花苜蓿的水分利用效率和耗水系数具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水分利用效率 耗水系数 生长年限 小型蒸渗仪 北京平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节水灌溉水稻腾发量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笑吟 王冠依 +2 位作者 杨士红 徐俊增 王乙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1-100,170,共11页
利用自制小型蒸渗仪系统在江苏省昆山市试验研究基地测定了2015年水稻生育期稻田蒸散量和土壤蒸发量,分析了节水灌溉稻田蒸散量、水稻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在水稻生育各期的日变化规律和稻季逐日变化趋势及分配特征,分别讨论了不同时间尺... 利用自制小型蒸渗仪系统在江苏省昆山市试验研究基地测定了2015年水稻生育期稻田蒸散量和土壤蒸发量,分析了节水灌溉稻田蒸散量、水稻蒸腾量和土壤蒸发量在水稻生育各期的日变化规律和稻季逐日变化趋势及分配特征,分别讨论了不同时间尺度上蒸腾量和蒸发量与净辐射(Rn)、叶面积指数(LAI)、饱和水汽压差(D)、空气温度(Ta)、风速(V)和表层土壤含水率(W)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稻田蒸散量(ET)与水稻蒸腾量(T)均呈明显的倒'U'型单峰变化趋势,变化规律也基本保持一致。土壤蒸发量(E)在水稻生育前期也呈倒'U'型单峰变化,之后没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夜间蒸腾量正负波动,水汽凝结对蒸渗仪的测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水稻生育期的T与ET逐日变化趋势及波动状况也都基本一致,总体上为先增加后减小,高峰期出现在分蘖后期。以分蘖后期为界,之前稻田蒸散以蒸发为主,之后以蒸腾为主。从水稻移栽到乳熟,E/ET从接近1逐渐减小至0.19,黄熟期略有增加。在小时和日时间尺度上,影响节水灌溉稻田蒸腾量与蒸发量的主要因素不完全相同,影响程度也不相同。Rn和LAI分别是小时和日尺度上水稻蒸腾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LAI和D则分别是两尺度上土壤蒸发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所有因素中,LAI对两时间尺度蒸腾量和蒸发量均有显著影响(α<0.001)。尺度差异的分析对田间水分管理及水转化研究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灌溉稻田 腾量 发量 小型蒸渗仪 时间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