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时与深描:论小型社会物的民族志书写方法论 被引量:2
1
作者 罗易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4-174,共11页
人类学小型社会的人工制品具有特殊的文化表征意义,例如并置在华丽仪式场所的舞者面具、祖先雕像、头饰和华丽权杖,因此这些物成为人类学者研究的关键文化文本。那么,人类学者应如何书写非西方小型社会物的民族志?这是一个关于非西方物... 人类学小型社会的人工制品具有特殊的文化表征意义,例如并置在华丽仪式场所的舞者面具、祖先雕像、头饰和华丽权杖,因此这些物成为人类学者研究的关键文化文本。那么,人类学者应如何书写非西方小型社会物的民族志?这是一个关于非西方物的叙事观与方法论问题。人类学对物的研究被称为“物的民族志”,也称“物志”(ethnography of object)。传统物的民族志追求对客观真理的书写,而后现代时期则追求“写文化”。在人类学中,非西方物的民族志书写往往追踪物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象征。物的民族志不仅是物的客观真理的书写,更是关于地方性知识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人类学者将物作为文化文本,探讨物与社会结构、宗教信仰和美学观念的层层关联,并关注物的社会生命史及物在跨文化语境中的意义,通过深描探讨物质文化背后所表征的象征意义。共时观(coevalness)是一种后结构主义的人类学时间观,主张文明不因时间阶段而呈高低之分,原始与文明的概念处于“共时”平等的意义。共时性叙事观体现了人类学对进化论的反思,不仅从动态视角研究非西方艺术,还关注人工制品的社会生命史,表达了对他者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因此,本研究基于后现代结构人类学取向,形成一种互相构建的共时与深描方法论,作为适配非西方社会物的民族志书写方法,并将这种物的民族志方法总结为“共时深描”方法论。一方面通过“深描”通往文化文本的纵向多层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共时”观通往文化文本的横向结构研究,通过物的纵横结构关系形成立体的民族志。这种纵向与横向呈立体多维的文本写作范式,为写文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文本写作实验方法。“共时深描”作为一种物的实验民族志方法论,为研究非西方物的民族志提供了合适的方法论。这种方法基于人类学时间观,为民族志书写提供了一种实验书写的可能性。“共时深描”方法论作为一种小型社会物的民族志,“共时深描”不仅为小型社会物的民族志提供了一种文化研究方法,也体现了当代人类学思想史中物叙事的思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时与深描 物的民族志 后结构人类学 小型社会人工制品 人类学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应对少子老龄化:“小型社会”的构建与“学习”的再概念化——访日本东京大学牧野笃教授 被引量:3
2
作者 马丽华 娜仁高娃 牧野笃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11,共8页
牧野笃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龄社会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社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文部科学省终身教育审议会委员,日本知名的终身学习理论和近代教育思想研究者。本访谈从日本国内弥漫已久的“超老龄化社... 牧野笃教授是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龄社会综合研究中心副主任,日本社会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文部科学省终身教育审议会委员,日本知名的终身学习理论和近代教育思想研究者。本访谈从日本国内弥漫已久的“超老龄化社会悲观论”切入,围绕学习观念的重新解构,日本对高龄社会的教育应对,以及老龄化持续发酵的背景下如何审思未来社会重构,如何认识作为社会基础建设的“学习”,分享了牧野教授关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应对代际矛盾,青年人归属感薄弱,人对社会的不信任感等问题组织“人生100年时代构想会议”(2017)的始末和民间实践,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发展模式,探寻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出路。中国当前也全面迈进老龄化社会。日本基于转变学习观念以及构筑“小型社会”理念下的政府举措与民间实践,对我国未来的社区建设及社区教育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老龄化社会 学习观念 小型社会 终身学习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论法学的法律规范理论——一种非规范主义的规范理论
3
作者 泮伟江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2,共16页
系统论法学的法律规范理论既是系统论法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规范理论。它与奥斯丁和哈特的法律规范理论同属于非规范主义的法律规范理论,与凯尔森、哈贝马斯、阿列克西等人的规范主义的法律规范理论形成了法律规范理论... 系统论法学的法律规范理论既是系统论法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法律规范理论。它与奥斯丁和哈特的法律规范理论同属于非规范主义的法律规范理论,与凯尔森、哈贝马斯、阿列克西等人的规范主义的法律规范理论形成了法律规范理论的两个最重要的分支。哈特的法律规范理论着重在小型社区的语境中用“描述社会学”的方法考察法律规范的性质,成功地揭示了法律规范的规范性,但仍然预设理性个体,也未对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做出严格界定,在描述和说明大型复杂社会的法律规范的性质时并未取得成功。系统论法学的法律规范理论通过将社会区分为社区、组织和社会系统三个层次,并将社会预期维度纳入个体自我同一性之内,着重在社会系统层次描述和说明法律规范的性质,形成了重要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规范理论 非规范主义理论 系统论法学 小型简单社会 大型复杂社会 规范性预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起源》评介
4
作者 伍奇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8-79,共2页
《艺术的起源》评介伍奇云南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艺术的起源》一书。该书是云大出版社《原始意识》丛书之一,由章建刚、杨志明合著。两位作者对艺术起源问题反复思考,历经三四年方才完成该书。书中提出了一些有创意的、具有哲学深... 《艺术的起源》评介伍奇云南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艺术的起源》一书。该书是云大出版社《原始意识》丛书之一,由章建刚、杨志明合著。两位作者对艺术起源问题反复思考,历经三四年方才完成该书。书中提出了一些有创意的、具有哲学深度的见解,显示出作者在此领域研究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 符号系统 艺术符号 马克思主义 活动方式 符号学理论 历史陈述 青铜时代 小型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