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西上湖旧石器遗址沉积地层记录的环境演化及古人类行为适应研究
1
作者 贾雅娜 李三灵 +5 位作者 赵文杰 朱艳 刘翀昊 涂华 李浩 张玉柱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6,共14页
探究遗址沉积过程与古环境背景对于全面了解古人类生存行为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江西上湖遗址是中国南方地区新近发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遗址均质红土B层中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表现出小型化特点,年代始于距今约2.6万年前。本研究... 探究遗址沉积过程与古环境背景对于全面了解古人类生存行为信息具有重要意义。江西上湖遗址是中国南方地区新近发掘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遗址均质红土B层中出土了丰富的石制品,表现出小型化特点,年代始于距今约2.6万年前。本研究对上湖旧石器遗址沉积地层开展了野外考察和室内土壤微形态、磁化率、粒度和地球化学元素分析,同时对出土的石制品进行了考古埋藏学分析。地学和考古学方法二者相互印证,明确揭示出该遗址区均质红土B层仅受到了低能坡面流水作用,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人类技术行为信息。推测古人类在MIS2阶段频繁占据和使用上湖遗址等区域,可能与拥有小型石片石器技术的华北地区人群难以忍受该时段北方极端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被迫向南迁徙、从而到达了气候相对干凉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生产活动有关。并且上湖遗址古人类采取了偏后勤式流动策略,以应对异常极端气候带来的资源分布不均和可预测性降低等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湖旧石器遗址 地质考古 人类行为适应 小型石片石器 MIS2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的发现和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房迎三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4-6,共3页
1987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国县河沥溪镇首次发现了三处旧石器地点,它们是:河沥溪镇英雄岭,宁国县轮窑厂和宁国县纺织品联合仓库,采集了九件石制品。随后省考古所又派人对整个水阳江流域进行了调查,分别在宣州市和宁国县的其... 1987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国县河沥溪镇首次发现了三处旧石器地点,它们是:河沥溪镇英雄岭,宁国县轮窑厂和宁国县纺织品联合仓库,采集了九件石制品。随后省考古所又派人对整个水阳江流域进行了调查,分别在宣州市和宁国县的其它一些地方发现了旧石器。到目前为止,一共发现旧石器地点十五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器时代考古 水阳江 长江下游 首次发现 文物考古 中更新世 石制品 点群 小型石器 晚更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荔、蒲城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趋势
3
作者 周春茂 《文博》 1996年第4期32-37,43,共7页
举世闻名的大荔人遗址位于大荔县西北解放村甜水沟内,地理座标为34°52′N、109°44′E.1978年春,这个遗址首先发现了属于早期智人的大荔人头骨化石。
关键词 石器文化 大荔人遗址 文化发展 石制品 动物化石 人文化 锤击法 更新世早期 动物群 小型石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