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ro/E与ANSYS的小型电动汽车驱动桥壳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凤波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10年第5期41-43,共3页
根据驱动桥壳载荷计算方法,应用Pro/E软件建立小型电动汽车驱动桥壳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满载最大垂直载荷、最大制动力、最大牵引力和最大侧向力四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分析,以验证驱动桥壳在极限工况下的结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 根据驱动桥壳载荷计算方法,应用Pro/E软件建立小型电动汽车驱动桥壳的三维模型;利用ANSYS软件进行满载最大垂直载荷、最大制动力、最大牵引力和最大侧向力四种典型工况下的强度分析,以验证驱动桥壳在极限工况下的结构变形、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设计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电动汽车 驱动桥壳 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电动汽车路面激励噪声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田修 路志尧 +1 位作者 顾晓卓 汪海涛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9年第5期113-117,共5页
为解决小型电动汽车车内路面激励噪声在30Hz与36Hz附近声压级过大的问题,以某小型电动汽车为研 究对象,以实验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模型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用底盘车身接附点的载荷激 励已建立的车身内饰与声腔模型... 为解决小型电动汽车车内路面激励噪声在30Hz与36Hz附近声压级过大的问题,以某小型电动汽车为研 究对象,以实验获取的数据为基础,利用传递路径分析(TPA)模型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用底盘车身接附点的载荷激 励已建立的车身内饰与声腔模型,进行强迫响应分析,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验证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计算该 模型在载荷激励下的工作变形,分析引起车内噪声的车身结构弱点,主要通过增加限位零件或固定零件来进行车身结 构的优化。实验工况下的结果表明:优化后车内噪声在30Hz与36Hz附近噪声分别降低了9.7dB与5.3dB,效果十分 理想,成功解决路面激励导致的NVH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路面激励噪声 TPA模型 小型电动汽车 NV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对电动汽车电池组分冷散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邓耀骥 王旭飞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602-1604,1666,共4页
为了研究热辐射对小型电动汽车电池组自然风冷散热性能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在自然风冷情况下电池组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辐射温度和进气温度对电池组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辐射对电池组风冷散热性能影响较大,在电池... 为了研究热辐射对小型电动汽车电池组自然风冷散热性能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在自然风冷情况下电池组的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了辐射温度和进气温度对电池组散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辐射对电池组风冷散热性能影响较大,在电池组散热系统设计时不能忽略热辐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电动汽车 热辐射 散热 FLUENT 风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驾驶小型电动车的设计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志锋 肖世德 +1 位作者 孟祥印 叶美松 《汽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共5页
设计了一种智能引导和人工驾驶两用的小型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作为障碍探测感知传感器,通过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测量车辆车速,采用PID算法实现车速调节控制。通过样车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小型电动汽车能够在特... 设计了一种智能引导和人工驾驶两用的小型电动汽车。该电动汽车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和激光传感器作为障碍探测感知传感器,通过增量式旋转编码器测量车辆车速,采用PID算法实现车速调节控制。通过样车试验表明,所设计的小型电动汽车能够在特定区域沿墙行驶或沿预设地面黑线稳定的自主行驶,同时能够主动避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电动汽车 智能驾驶 自动寻迹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的前悬架建模及仿真优化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桂华 林连华 徐海港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5年第1期200-202,214,共4页
在进行某小型纯电动车改造为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时,发现原有的悬架系统性能较差,前轮磨损严重,且车辆的稳定性下降。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ADAMS/Car软件建立了该车辆的前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车轮同向激振仿真结果表明,原有悬架... 在进行某小型纯电动车改造为增程式混合动力车辆时,发现原有的悬架系统性能较差,前轮磨损严重,且车辆的稳定性下降。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基于ADAMS/Car软件建立了该车辆的前悬架的虚拟样机模型。车轮同向激振仿真结果表明,原有悬架的车轮前束角和主销后倾角的变化不够合理。通过对悬架结构硬点参数的优化,减小了前束角的变化范围且合理设计了主销后倾角,使车辆能够满足对行驶稳定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小型电动汽车 悬架建模 悬架运动学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