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层左手传输线的小型滤波器仿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安学 胡浩 +1 位作者 蒋延生 徐卓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55-959,共5页
基于Yasushi Horii等人提出的多层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理论,对原有结构与特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原有中心频率,消除了高频时前端谐振现象,显著改善了带内特性。通过数值仿真,总结出各结构参数变化对中心... 基于Yasushi Horii等人提出的多层左右手复合传输线理论,对原有结构与特性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大幅度提高了原有中心频率,消除了高频时前端谐振现象,显著改善了带内特性。通过数值仿真,总结出各结构参数变化对中心频率及带内特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X波段,平面尺寸为5.1 mm×3.8 mm的高性能带通滤波器,其中心频率为9.5G,1 G带宽,带内损耗小于0.7 dB,8 G时S21衰减至-3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左右手复合传输线 小型滤波器 中心频率 带内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双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9
2
作者 褚庆昕 叶亮华 陈付昌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0,共4页
为了得到两个通带中心频率及带宽均可独立调节的小型双频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滤波器由两组不同的l/4微带谐振器组合而成,并由它们谐振产生两个不同的通带.通过调节每组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缝隙,可以独... 为了得到两个通带中心频率及带宽均可独立调节的小型双频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谐振器的双频滤波器设计方法.该滤波器由两组不同的l/4微带谐振器组合而成,并由它们谐振产生两个不同的通带.通过调节每组谐振器之间的耦合缝隙,可以独立地控制每个通带的带宽.最后设计加工了一个工作在2.4和5.2 GHz的双频滤波器并进行了实验,实测结果和仿真结果基本吻合,从而验证了这种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小型滤波器 l/4微带谐振器 微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路/开路枝节线的小型化超宽带滤波器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晓东 金秀华 程崇虎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4-28,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并联枝节线单元的超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3种基本元件组成:短路枝节线、开路枝节线和连接线。其中,每个短路枝节线和开路枝节线组成一个枝节线对,在枝节线对间利用连接线实现强电磁耦合。在设计中,这3种基本元件的电长... 介绍了一种基于并联枝节线单元的超宽带滤波器。该滤波器由3种基本元件组成:短路枝节线、开路枝节线和连接线。其中,每个短路枝节线和开路枝节线组成一个枝节线对,在枝节线对间利用连接线实现强电磁耦合。在设计中,这3种基本元件的电长度是相同的。通过合理选择各元件的特征阻抗,就能实现带宽在100%左右的超宽带滤波器。此外,该超宽带滤波器还具有较宽的高端阻带。文中首先基于理想传输线模型对该滤波器进行了仿真研究;然后在全波仿真的基础上,利用微带线实现了一个三阶的超宽带滤波器;最后利用平面印制板技术对滤波器进行了实物加工。测试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为1.775 GHz,相对带宽为97.5%。通带内匹配优于-15 dB,最小插入损耗为0.25 dB(在1.3 GHz处)。第一个寄生通带的频率高于6 GHz,是通带中心频率的3.4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滤波器 微带滤波器 小型滤波器 带通滤波器 超宽带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开路T型结构的小型化超宽阻带滤波器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朱轶智 张晓娟 方广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282-2286,共5页
传统滤波器由于寄生通带的存在,其高频阻带性能较差。随着超宽带雷达系统和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发展,小型化宽阻带的滤波器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技术课题。该文论述了一种普适性的基于开路T型结构的小型化超宽阻带滤波器结构,这种滤波器和传统... 传统滤波器由于寄生通带的存在,其高频阻带性能较差。随着超宽带雷达系统和超宽带通信系统的发展,小型化宽阻带的滤波器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技术课题。该文论述了一种普适性的基于开路T型结构的小型化超宽阻带滤波器结构,这种滤波器和传统滤波器相比,结构极为紧凑,5倍基频范围内的寄生通带均被抑制,而通带性能保持良好。基于此结构实际制作了一个截止频率为2.9GHz的低通滤波器,测量得到的通带内平均插入损耗仅0.67dB,带内平均驻波比为1.33,过渡带陡峭,40dB矩形系数仅1.096,而所测得的阻带从3.23GHz到10.30GHz之内谐波抑制大于36dB,从10.30GHz到15GHz之内谐波抑制大于27dB;该滤波器的长度仅为传统的同类型滤波器的长度的37.1%,面积大大减小。仿真和测量结果表明该类型滤波器同时满足了小型化和宽阻带的性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滤波器 超宽阻带 开路T型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介质集成波导腔的小型化滤波器 被引量:3
5
作者 方志华 张忠海 《现代电子技术》 2012年第21期65-67,70,共4页
为了实现介质集成波导滤波器的进一步小型化,通常要改进其谐振腔;通过在传统的介质集成波导谐振腔中心位置插入一个短路销钉,并且将其上金属平面与腔体四周的金属壁绝缘可以实现其体积的小型化。采用这种小型化谐振腔,设计了四腔微带滤... 为了实现介质集成波导滤波器的进一步小型化,通常要改进其谐振腔;通过在传统的介质集成波导谐振腔中心位置插入一个短路销钉,并且将其上金属平面与腔体四周的金属壁绝缘可以实现其体积的小型化。采用这种小型化谐振腔,设计了四腔微带滤波器,工作在2.8GHz,相对带宽14.3%。最终加工了这个原型滤波器,仿真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相比采用传统的介质集成波导谐振腔的滤波器,这个滤波器尺寸可以减小到其1/4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集成波导腔 带通滤波器 小型滤波器 介质集成波导腔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阶微环菱形矩阵谐振滤波器传输性能研究
6
作者 于莉媛 牛萍娟 +1 位作者 邢海英 侯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1-533,557,共4页
微环谐振器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大规模集成等优点,在研究中多采用多环联接来改进其滤波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结构,使N阶矩阵为菱形排列方式,以获得更佳的旁瓣、带内纹波等性能指标。以3阶微环矩阵为例,利用耦... 微环谐振器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大规模集成等优点,在研究中多采用多环联接来改进其滤波特性。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结构,使N阶矩阵为菱形排列方式,以获得更佳的旁瓣、带内纹波等性能指标。以3阶微环矩阵为例,利用耦合模理论对N阶微环矩阵建立稳态方程,求解出3阶微环矩阵的输出特性,并与其他同环数的微环阵列在滤波性能上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在相应结构参数和微环数目相同的情况下,改进型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在通带宽度、远端抑制、旁瓣等方面较多环联接方式更具优势。该改进型N阶微环矩阵谐振滤波器可以在宽信道大容量的波分复用系统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化微环谐振滤波器 耦合模理论 N阶微环矩阵 传输特性 旁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单块双频带通介质滤波器
7
作者 吴呈龙 唐晋生 +1 位作者 陈彦铮 林文斌 《压电与声光》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5-867,共3页
为了得到质量小、品质因数(Q)值高和低温漂系数低的小型双频带通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块小型介质滤波器的设计方案。该滤波器由介质腔体和矩形介质谐振器组合而成,谐振器和腔体由同种材料构成,腔体内部不需要其他固定谐振器的措施,... 为了得到质量小、品质因数(Q)值高和低温漂系数低的小型双频带通滤波器,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块小型介质滤波器的设计方案。该滤波器由介质腔体和矩形介质谐振器组合而成,谐振器和腔体由同种材料构成,腔体内部不需要其他固定谐振器的措施,腔体外表面镀上一层金属银。通过用限元模拟软件法对滤波器结构进行仿真优化,得到滤波器的两个中心频率分别为3.18GHz和3.78GHz,两个频带的3dB带宽分别为60 MHz和23 MHz,在中心频率处回波损耗均低于-3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频带通滤波器 有限元模拟 小型介质滤波器 介质谐振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的LTCC滤波器设计
8
作者 霍晓石 汪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63,共4页
基于Caloz等人提出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结合低温陶瓷共烧技术(LTCC)工艺特点,通过三维交指电容和接地带状线结构实现了多层复合左右手传输线(ML CRLH TL)谐振器。该结构将平面的交指电容转移到Z方向上,有效地减小了谐振器的尺寸。... 基于Caloz等人提出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结合低温陶瓷共烧技术(LTCC)工艺特点,通过三维交指电容和接地带状线结构实现了多层复合左右手传输线(ML CRLH TL)谐振器。该结构将平面的交指电容转移到Z方向上,有效地减小了谐振器的尺寸。通过对谐振器结构特性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各参量变化对中心频率、带宽及带内波纹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平面尺寸仅为2.4mm×1.0mm的可用于WALN的高性能ML CRLHTL带通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合左右手传输线 低温陶瓷共烧(LTCC)技术 小型化带通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SIR交指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新宇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11期171-174,共4页
交指带通滤波器是工程应用中常用的带通滤波器,但随着产品的小型化及带外抑制性能要求的多样化,常规交指带通滤波器在使用上受到较多限制。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SIR交指型微带带通滤波器结构,对常规交指微带带通滤波器进行小型化以及抑制... 交指带通滤波器是工程应用中常用的带通滤波器,但随着产品的小型化及带外抑制性能要求的多样化,常规交指带通滤波器在使用上受到较多限制。文中设计了一种新型SIR交指型微带带通滤波器结构,对常规交指微带带通滤波器进行小型化以及抑制性能优化。这种滤波器通过引入14波长SIR结构缩小单个谐振单元尺寸进行小型化,并引入发夹结构,通过其自身谐振特性以及交叉耦合在左端引入一传输零点,达到改善抑制性能的目的。通过HFSS建模仿真比对了同指标的两种结构滤波器特性,分析得出各自适用的抑制要求。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带通滤波器性能曲线与仿真曲线相吻合,符合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通滤波器 交指结构 滤波器小型 带外抑制 阶梯阻抗谐振器 抑制要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及其小型化应用
10
作者 张忠祥 陈畅 吴先良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3-536,共4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横磁模(TM)介质谐振器的结构形式及在现代移动通信系统滤波器中的小型化应用;并与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金属同轴腔体滤波器相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的滤波器在保持性能指标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将...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横磁模(TM)介质谐振器的结构形式及在现代移动通信系统滤波器中的小型化应用;并与移动通信系统中广泛使用的金属同轴腔体滤波器相对比,结果表明采用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的滤波器在保持性能指标不改变的前提下,可以将金属同轴腔滤波器的外形尺寸在水平横截面上缩小约30%;最后,给出了WCDMA系统的一个8腔3传输零点的新型TM模介质谐振器结构的滤波器设计实例,实验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吻合,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磁模(TM) 介质谐振器 介质滤波器 滤波器小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