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整秆甘蔗收获机械喂入机构仿真分析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婉 李尚平 刘东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2-155,共4页
小型整秆甘蔗收获机械的喂入机构在工作中容易堵塞进而影响整机收获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喂入机构,并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喂入耙轮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其通过性能以及相关动参数进行了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分析,从而验... 小型整秆甘蔗收获机械的喂入机构在工作中容易堵塞进而影响整机收获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喂入机构,并运用虚拟仿真技术对喂入耙轮进行了仿真分析,对其通过性能以及相关动参数进行了模拟仿真和实验研究分析,从而验证喂入耙轮创新设计的可行性。该新型机构能对输入重叠的甘蔗进行分流,防止物流堵塞。经试验验证,此喂入机构在物流过程中防堵性能良好,甘蔗物流通过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整秆甘蔗收获机械 喂入机构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整秆立式收获集捆装置多刚体动力学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凤英 夏腾飞 +3 位作者 刘庆庭 邹小平 陈震 罗菊川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解决甘蔗整秆立式收获缺乏集捆装置,导致甘蔗收获机体型大、难于在复杂地形有序集捆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直立甘蔗整秆立式收获的集捆装置;基于多刚体动力学分析,采用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分别考察了甘蔗整秆在不同控制因... 【目的】解决甘蔗整秆立式收获缺乏集捆装置,导致甘蔗收获机体型大、难于在复杂地形有序集捆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用于直立甘蔗整秆立式收获的集捆装置;基于多刚体动力学分析,采用仿真试验和台架试验分别考察了甘蔗整秆在不同控制因素(下转指高度和转速)组合模式下的作业指标与性能(甘蔗质心高度、集捆成功率)。【结果】下转指高度和转速均显著影响甘蔗整秆的集捆成功率(P<0.05),台架试验与仿真试验的结果基本一致。在18个集捆模式中,下转指高度为400 mm、转速为30 r/min模式的集捆成功率100%,集捆过程中甘蔗整秆质心高度呈V型动态,作业安全性最高,推荐作为优选模式。【结论】研制的甘蔗整秆立式集捆装置空间结构紧凑、集捆成功率高,可适应广大丘陵山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甘蔗高效收获;揭示的集捆过程机制对研制甘蔗整秆联合收获机械有广泛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立式集捆装置 质心高度 集捆成功率 机械收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整秆立式联合收获机割前剥叶装置设计与试验
3
作者 刘庆庭 徐鹏 +4 位作者 武涛 邹小平 支腾 张晨琦 李法堂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74-82,共9页
针对现有甘蔗整秆卧式联合收获机存在的整机尺寸较大、易堵塞、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甘蔗整秆立式联合收获机割前剥叶装置。同时,搭建了剥叶性能试验台。基于预试验,以剥净率为试验指标,确定了剥叶辊筒转速、甘蔗喂入量、剥叶元件排... 针对现有甘蔗整秆卧式联合收获机存在的整机尺寸较大、易堵塞、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甘蔗整秆立式联合收获机割前剥叶装置。同时,搭建了剥叶性能试验台。基于预试验,以剥净率为试验指标,确定了剥叶辊筒转速、甘蔗喂入量、剥叶元件排数和剥叶元件周向数目为剥叶性能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采用Box-Behnken试验方法研究各因素对剥净率的影响规律。以剥净率为优化目标,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剥叶元件数目为4根/排,剥叶元件排数为3排,剥叶辊筒转速为695 r/min,喂入量为7根,对应的剥净率为97.2%。对优化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剥净率为95.54%,与优化值的相对误差为1.7%。该研究所设计的剥叶装置可实现甘蔗整秆立式收获的割前剥叶,剥叶效果良好,为立式整秆联合收获提供了一种剥叶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收获 立式收获 收获 剥叶装置 剥叶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剥叶断尾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7
4
作者 麻芳兰 蒋红梅 +3 位作者 李尚平 许志伟 杨冰心 范志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8,7,共7页
结合甘蔗自身材料特性及在剥叶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提出剥叶断尾机构采用三角形布局方式,以利于在剥叶过程中实现耙叶、剥叶和断尾的功能,并在剥叶断尾试验平台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得出了较优参数组合为:耙叶辊转速700 r/min、剥叶... 结合甘蔗自身材料特性及在剥叶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提出剥叶断尾机构采用三角形布局方式,以利于在剥叶过程中实现耙叶、剥叶和断尾的功能,并在剥叶断尾试验平台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得出了较优参数组合为:耙叶辊转速700 r/min、剥叶辊转速900 r/min、耙叶齿交错深度40 mm和剥叶刷交错深度30 mm。试验结果表明,此剥叶断尾机构具有较好的剥叶与断尾效果,从而验证了剥叶断尾机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收获 剥叶 断尾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蔗叶分离机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麻芳兰 蔡力 +4 位作者 杨代云 叶才福 赵静 钟家勤 李政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95-199,共5页
为了进一步降低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的含杂率,满足糖厂对机械化收割甘蔗的含杂率要求,结合甘蔗在蔗叶分离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对甘蔗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剥叶辊、输出辊及除杂辊进行布局安装,避开了蔗叶分布范围,以利于实现较高的除杂率。通过... 为了进一步降低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的含杂率,满足糖厂对机械化收割甘蔗的含杂率要求,结合甘蔗在蔗叶分离过程中的受力分析,对甘蔗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剥叶辊、输出辊及除杂辊进行布局安装,避开了蔗叶分布范围,以利于实现较高的除杂率。通过在试验平台上进行的正交试验研究,得出了该蔗叶分离机构的较优参数组合:刷片形状为20mm梳齿型,除杂辊与甘蔗交错深度0mm,除杂辊转速140 r/min。试验结果表明:此蔗叶分离机构具有较好的蔗叶分离效果,从而验证了蔗叶分离机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收获 除杂 蔗叶分离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甘蔗收获机械断尾机构的设计 被引量:9
6
作者 任晓智 李尚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根据对甘蔗生长特征的统计分析及南方丘陵地带甘蔗地的特点 ,设计开发了一种小型甘蔗收获机械的断尾机构 ,该机构能够根据甘蔗的生长特性自行判断断尾位置。经试验验证 ,切断的蔗尾长度相对误差平均在5 %左右。
关键词 小型甘蔗收获机械 断尾机构 设计 甘蔗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道浮动型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璇 王志明 马广 《现代化农业》 2019年第6期67-69,共3页
为提高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对丘陵地区弯曲倒伏甘蔗的适应性,提出一种新型的通道浮动型甘蔗联合收获机解决方案,设计带左右螺旋的主动压倒机构、带主动喂入装置的切割机构、非直线排布剥叶刷、甘蔗物流悬浮通道结构等关键工作部件,提... 为提高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对丘陵地区弯曲倒伏甘蔗的适应性,提出一种新型的通道浮动型甘蔗联合收获机解决方案,设计带左右螺旋的主动压倒机构、带主动喂入装置的切割机构、非直线排布剥叶刷、甘蔗物流悬浮通道结构等关键工作部件,提升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联合收获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的研发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2
8
作者 刘楚强 《广西蔗糖》 2002年第4期21-22,共2页
本文叙述了国内外整秆式甘蔗收获机的研究开发现状及存在的技术问题 。
关键词 甘蔗收获 现状 研制 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整杆式甘蔗收获机刀盘振动分析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晓珍 周继续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0期162-165,共4页
针对小型整杆式甘蔗收获机现场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破头率高、切割质量不稳定、刀盘振动大等问题,采用位移与加速度传感器对刀盘及振源处振动信号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出不同测试点位振动强度对刀盘连接处的刚性影响程度。结合振动测试系... 针对小型整杆式甘蔗收获机现场作业过程中出现的破头率高、切割质量不稳定、刀盘振动大等问题,采用位移与加速度传感器对刀盘及振源处振动信号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得出不同测试点位振动强度对刀盘连接处的刚性影响程度。结合振动测试系统,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测得影响刀盘振动的主要频率。综合考虑收获机切割质量、稳定性因素,对刀盘、剥叶器、车架、齿轮箱的装配提出优化设计方案,可为小型整杆式甘蔗收获机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杆式 甘蔗收获 振动 快速傅里叶变换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甘蔗收获机械发展浅谈及小型甘蔗收割机介绍 被引量:5
10
作者 牛宪伟 方卫山 +3 位作者 杨俊敏 杨云福 王华准 汤瑞学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2年第5期38-40,共3页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甘蔗种植情况及收获机械使用现状,论述了制约山地甘蔗收获机械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了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建议。通过剖析了发展小型甘蔗收割机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小型往复式甘蔗收割机的优势,并展望了云南甘蔗收获... 本文介绍了云南省甘蔗种植情况及收获机械使用现状,论述了制约山地甘蔗收获机械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了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建议。通过剖析了发展小型甘蔗收割机的意义,重点介绍了小型往复式甘蔗收割机的优势,并展望了云南甘蔗收获机械化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甘蔗收割机 甘蔗收获机械 云南省 收获机械 机械使用 种植情况 往复式 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甘蔗收获机喂入能力仿真与试验 被引量:22
11
作者 沈中华 李尚平 +1 位作者 麻芳兰 高建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7-123,共7页
针对丘陵地区甘蔗收获设计的一种小型整秆式甘蔗收获机,运用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对甘蔗通过切割系统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试验表明增加切割系统的通道宽度和提高甘蔗的输送速度对防止甘蔗收获机出现堵塞具有显著影响,当物流系统的宽... 针对丘陵地区甘蔗收获设计的一种小型整秆式甘蔗收获机,运用物流仿真软件FLEXSIM对甘蔗通过切割系统进行了虚拟仿真试验,试验表明增加切割系统的通道宽度和提高甘蔗的输送速度对防止甘蔗收获机出现堵塞具有显著影响,当物流系统的宽度一定时,提高小型甘蔗收获机的输送速度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对甘蔗的输送速度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增加甘蔗与螺旋的摩擦因数、增加主动喂人辊及在刀轴上增加橡胶可以提高甘蔗的输送速度。田间试验表明,采取上述措施提高了甘蔗被切断后的输送速度,减少了甘蔗头部受刀盘和固定在刀盘上螺旋反复打击的次数,提高了甘蔗的切割质量及降低了收获机出现堵塞的概率。甘蔗通过切割输送系统的时间由改进前的2~3s缩短为1.5s左右,甘蔗头部的完好率由改进前的17.8%提高到5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收获 物流系统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生产机械化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4年第2期8-9,5,共3页
甘蔗生产机械化环节包括土地整治、耕整地、种植、田管(中耕除草、植保)、收获、秸秆(蔗叶蔗稍)处理等,其中,重点、难点环节在机械化收获。一是甘蔗主产区多在丘陵山区,大型切段式联合收获机使用有困难;二是现阶段甘蔗生产仍以小规模农... 甘蔗生产机械化环节包括土地整治、耕整地、种植、田管(中耕除草、植保)、收获、秸秆(蔗叶蔗稍)处理等,其中,重点、难点环节在机械化收获。一是甘蔗主产区多在丘陵山区,大型切段式联合收获机使用有困难;二是现阶段甘蔗生产仍以小规模农户为主,目前主要采取分步式收获方式,使用小型机具如割铺机、剥叶机及集运机具。甘蔗生产机械化面临着先天条件差和短板突出的双重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小规模农户 联合收获 小型机具 甘蔗生产 先天条件 机械收获 收获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蔗收获机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奇海 《热带农业工程》 2003年第4期2-6,共5页
阐述了国内外甘蔗收获机械技术的发展状况 ,指出了我国目前甘蔗收获机械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了研究开发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甘蔗收获 机械技术 发展对策 切段式甘蔗联合收割机 杆式甘蔗收割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机械收获发展的制约因素及道路选择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丽丽 杨广林 王忠江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1-232,236,共3页
通过分析我国玉米收获机处理秸秆现状,以及未来畜牧业和能源的发展趋势,得出玉米机械收获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玉米收获机械不具备整秆收获功能的结论。最后指出,要实现玉米机械收获,还需因地制宜、分阶段地进行。
关键词 玉米机械收获 收获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直线排列排刷式剥叶元件的工作机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蒙艳玫 李尚平 +3 位作者 刘正士 麻芳兰 林芬 陈伟叙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0-53,38,共5页
对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排刷式剥叶元件不同装夹方式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剥叶元件不同的装夹方式将显著影响剥叶效果和剥叶元件的使用寿命。从理论上对不同装夹方式的剥叶元件进行受力分析 ,同时用ANSYS分别分析了螺旋式、层叠式装... 对整秆式甘蔗收获机排刷式剥叶元件不同装夹方式的工作机理进行了研究 ,认为剥叶元件不同的装夹方式将显著影响剥叶效果和剥叶元件的使用寿命。从理论上对不同装夹方式的剥叶元件进行受力分析 ,同时用ANSYS分别分析了螺旋式、层叠式装夹剥叶元件的受力及变形 ,并结合试验得出螺旋层叠式装夹的剥叶元件能有效提高剥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直线排列 排刷式剥叶元件 工作机理 甘蔗收获 装夹方式 使用寿命 空载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