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1
作者 王帆 张云 +7 位作者 邵宗体 李玉琼 浦恩念 何志海 姚明国 别双双 江佳富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67-774,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巴贝虫情况,为巴贝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其中10个县(市),在农耕地、林区等不同环境,捕获分属5目10科25属54种的小型兽... 目的了解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小型兽类感染巴贝虫的种类及其分布,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巴贝虫情况,为巴贝虫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其中10个县(市),在农耕地、林区等不同环境,捕获分属5目10科25属54种的小型兽类1493只,取其肝、脾组织提取DNA后,运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巴贝虫18S rRNA的150 bp目的片段作初筛,阳性者进一扩增18S rRNA 1600 bp目的片段,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进行虫种特征分析。结果在云南省金沙江流域的6个县(市)小型兽类中检测出感染巴贝虫的小型兽类14只,总阳性率为0.93%(14/1493)。经序列分析与比对为田鼠巴贝虫的Otsu型和Kobe型,与人感染巴贝虫的病例患者检出的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和较近的进化关系。6个县(市)的阳性率分别为:巧家县2.34%(3/128)、永善县2.06%(2/97)、元谋县1.88%(4/213)、德钦县1.03%(3/291)、香格里拉市0.95%(1/105)和水富县0.78%(1/128)。阳性小兽分属1目2科6属8种,检出巴贝虫阳性率分别是白尾松田鼠5.56%(1/18)、斯氏家鼠3.36%(4/119)、巢鼠3.33%(1/30)、西南绒鼠2.94%(1/34)、社鼠2.65%(3/113)、针毛鼠2.35%(2/85)、大耳姬鼠1.16%(1/86)、中华姬鼠0.98%(1/102)。巢鼠中检出巴贝虫为首次报道。在3种生境和海拔均检出小兽感染巴贝虫,其中1500~2500 m林区和高海拔居民区捕获的小兽巴贝虫的感染率较高。结论云南省金沙江沿岸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存在巴贝虫感染,这些地区巴贝虫的流行情况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金沙江流域 小型兽类 巴贝虫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地区小型兽类7种病原体携带情况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红兵 刘益萍 +3 位作者 崔佳 饶华祥 栗冬梅 于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80-886,共7页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地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土拉弗朗西斯菌及巴贝虫7种病原体在小型兽类中的流行状况,为当地人兽共患疾病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6-7月,... 目的了解青海高原地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东方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土拉弗朗西斯菌及巴贝虫7种病原体在小型兽类中的流行状况,为当地人兽共患疾病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6-7月,我们采用夹夜法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及玉树藏族自治州的6个镇(区)捕获小型兽类,无菌收集其肝脏、脾脏和肾脏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细菌性病原体的检测,采用普通PCR法进行巴贝虫的检测,对阳性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不同小型兽类、生境的病原体检出率差异。结果共捕获15种235只小型兽类,检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和巴贝虫,未检出其他病原体。伯氏疏螺旋体在长尾仓鼠、大林姬鼠、高原鼠兔、小家鼠、子午沙鼠、普通田鼠、仓鼠、间颅鼠兔、五趾跳鼠等9种41只小型兽类中检出,阳性率为17.45%(41/235);问号钩端螺旋体在长尾仓鼠、小家鼠、普通田鼠和根田鼠中检出,阳性率为3.40%(8/235),巴贝虫仅在1只香鼬中检出,阳性率为0.85%(1/235),不同病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0.54,P<0.001)。伯氏疏螺旋体在林区检出率最高,与其他生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5)。3只普通田鼠和2只长尾仓鼠中存在伯氏疏螺旋体和问号钩端螺旋体混合感染的情况。巴贝虫阳性标本测序成功,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为Babesia vulpes。结论青海高原地区小型兽类中检测出伯氏疏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和巴贝虫,对人有潜在致病性,当地应加强相应人兽共患疾病的监测,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小型兽类 流行情况 青海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低山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
3
作者 聂海娟 张亚祖 +3 位作者 闫晓东 卜书海 麻友俊 郑雪莉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2-631,共10页
海拔梯度下的垂直分布格局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分布规律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为了解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垂直分布格局,本研究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采用夹日法并辅以陷阱法,按照200 m垂直梯度在海拔800~2423 m内连续设置8个海拔... 海拔梯度下的垂直分布格局是研究物种多样性分布规律的重要关注点之一。为了解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垂直分布格局,本研究于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采用夹日法并辅以陷阱法,按照200 m垂直梯度在海拔800~2423 m内连续设置8个海拔带40个样点,累积布夹8858夹次,陷阱240桶次。结果显示:(1)共捕获小型兽类357只,隶属3目7科13属20种,包括啮齿目16种、劳亚食虫目和兔形目各2种,保护区增加5个新纪录物种;(2)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均显示物种多样性在中、低海拔地区最高,小型兽类群落主要由华南针毛鼠(Niviventer huang)、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和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组成;(3)物种相对多度和插值矫正丰富度的回归拟合为显著的一元三次曲线模型(P<0.01),高峰值(5.55%,13)出现在海拔1200 m左右,显示物种多样性在低海拔地区最高。长青保护区中低山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呈明显的左偏倚中峰模式,提示保护区今后也应重视对低海拔段的保护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小型兽类 物种多样性 垂直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拔梯度变化对四川西岭雪山小型兽类群落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段超 陈洋 +5 位作者 郑冰权 王文玲 徐国浩 许萍 樊星 冉江洪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23,共14页
2022年5—10月,利用夹夜法和陷阱法对四川西岭雪山小型兽类群落的海拔梯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海拔1000~4600 m设置102个样方,捕获小型兽类32种884只。以400 m海拔梯度分析小型兽类群落:随海拔梯度升高,群落第一优势种形成了从北社鼠Niviv... 2022年5—10月,利用夹夜法和陷阱法对四川西岭雪山小型兽类群落的海拔梯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海拔1000~4600 m设置102个样方,捕获小型兽类32种884只。以400 m海拔梯度分析小型兽类群落:随海拔梯度升高,群落第一优势种形成了从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海拔1000~1800 m),转变成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海拔1800~3400 m),再到松田鼠属未定名种Neodon sp.(海拔3400 m以上)的替换现象;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为中峰格局,物种丰富度在海拔1800~3400 m最高;发现松田鼠属Neodon一新物种,确认壮鼩鼹Uropsilus ro‑bustus Wan,2015新种地位成立。本研究强调了对完整海拔梯度进行全面抽样调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真实的生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岭雪山 小型兽类 海拔 群落结构 物种丰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机场小型兽类组成、多样性及时空变化
5
作者 袁道欢 程寿杰 +4 位作者 袁倩敏 纪羽 秦姣 梁易天 刘全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2-258,共7页
野生动物与飞机撞击对全球航空业造成日益增加的风险和经济损失(DeVault et al.,2011;Blackwell et al.,2013;Metz et al.,2020)。据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统计《鸟击飞机信息分析报告》显示,鸟击事故从2007年的326起增加到2016年的4618... 野生动物与飞机撞击对全球航空业造成日益增加的风险和经济损失(DeVault et al.,2011;Blackwell et al.,2013;Metz et al.,2020)。据中国民用航空局(CAAC)统计《鸟击飞机信息分析报告》显示,鸟击事故从2007年的326起增加到2016年的4618起,造成严重的安全风险和经济损失(Hu et al.,2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兽类 多样性 时空变化 深圳机场 鸟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
6
作者 何敏琪 宋玉龙 +3 位作者 施文清 王小良 杜龙龙 卢汝丰 《热带林业》 2024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了厘清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利用夹捕法在保护区多种生境内布设15个大样点,共置夹子980个,进行啮齿目和劳亚食虫目动物调查,共采样捕获个体58只,15号样点附近捡获1只路杀褐家鼠。劳亚食虫目未捕获任... 为了厘清广东怀集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区系及多样性,利用夹捕法在保护区多种生境内布设15个大样点,共置夹子980个,进行啮齿目和劳亚食虫目动物调查,共采样捕获个体58只,15号样点附近捡获1只路杀褐家鼠。劳亚食虫目未捕获任何物种,啮齿目捕获1科4属6种。结合历史资料记载、野外调查与红外相机监测结果,共记录啮齿目5科14种、劳亚食虫目2科3种。通过日栖息地调查、夜栖息地调查和网捕法调查翼手目动物,该次共调查到18种蝙蝠,隶属于翼手目的3科6属。其中,菊头蝠科1属3种,占比16.7%;蹄蝠科1属2种,占比11.1%;蝙蝠科4属13种,占比72.2%。保护区优势种为中华菊头蝠、中蹄蝠。该次调查到的18种蝙蝠均为食虫蝙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 小型兽类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贡嘎山东坡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 被引量:28
7
作者 吴永杰 杨奇森 +2 位作者 夏霖 冯祚建 周华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4318-4328,共11页
为了解贡嘎山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2010年4—9月利用夹日法对贡嘎山东坡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在海拔1200—4000m之间按400m间隔设置了8个采集样地,累计布夹28800夹次,捕获非飞行小型兽类个体701个,... 为了解贡嘎山地区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2010年4—9月利用夹日法对贡嘎山东坡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在海拔1200—4000m之间按400m间隔设置了8个采集样地,累计布夹28800夹次,捕获非飞行小型兽类个体701个,观察记录到松鼠个体25个,共调查记录小兽个体726个,分属于3目6科16属25种。非参数估计的物种丰富度Chao2和Jackknife2指数以及物种累积曲线评估表明本次调查取样充分,能很好地反映该地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为单峰模型;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度在中海拔地区最高,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较低;相反,物种均匀度在中海拔地区较低,在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较高;而物种优势度则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加;Shannon-Wiener、Fisher-α、Margalef三个综合性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示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地区最高;与其它多样性指数相比,Simpson指数未能很好地反映出不同海拔段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差异;而与Shannon-Wiener和Simpson指数相比,Fisher-α和Margalef指数对不同物种组成的群落多样性区分较好。同时,基于不同海拔段物种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地区最高。物种多样性在中海拔地区最高的垂直分布模式提示我们在贡嘎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管理中应特别重视中海拔地段,因为该地段中居于生态食物链中间位置的小兽物种最丰富,是山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此外,规范统一的调查方法将有利于研究数据的整合和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嘎山 小型兽类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检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杜春红 尹家祥 +5 位作者 左曙青 栗冬梅 王秀芳 程晓藕 刘正祥 杨光璨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3-631,共9页
目的了解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滇西地区8个州(市)中抽取的10个县(市、区)40个自然村中,随机抽取800户家庭(每村20户),进行室内捕鼠,采集鼠脾脏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鼠... 目的了解云南西部地区居民区小型兽类携带病原体情况,为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滇西地区8个州(市)中抽取的10个县(市、区)40个自然村中,随机抽取800户家庭(每村20户),进行室内捕鼠,采集鼠脾脏标本并提取基因组DNA,鼠肺标本提取RNA,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或免疫学方法,检测鼠疫、巴尔通体、伯氏疏螺旋体、巴贝西原虫、人粒细胞无形体、埃立克体、汉坦病毒等病原体。结果捕获9种421只小型兽类,采集脏器样本404份,血清样本325份。检出鼠疫F1抗体两种方法共同阳性血清1份;扩增到巴尔通体枸橼酸合酶(gltA)基因64份,阳性率为15.84%,基因分析表明属6种基因型;检出伯氏疏螺旋体5S^23S rRNA间隔区基因5份,阳性率为1.24%,系统发育树显示均为Borrelia afzelii型;检出1例复合感染。其余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结论滇西地区室内小型兽类感染病原体种类多,分布广,对人类健康有一定的危害,需加强监测并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区 居民区 小型兽类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城区小型兽类种类组成 被引量:6
9
作者 鲍毅新 杜卫国 +1 位作者 范国华 陆国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19-222,共4页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选择金华城区的居民区、宾馆、粮库和工厂等 4种生境 5个调查点以夹夜法对常规灭鼠中小型兽类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金华城区共有臭 (Suncus murin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选择金华城区的居民区、宾馆、粮库和工厂等 4种生境 5个调查点以夹夜法对常规灭鼠中小型兽类的种类组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结果表明 :金华城区共有臭 (Suncus murinus)、褐家鼠(Rattus norvegicus)、黄胸鼠 (Rattus flavipectus)、小家鼠 (Musmusculus)和黑线姬鼠 (Apodemusagrarius)等 5种小型兽类 ;种类组成呈现以褐家鼠为主 ,臭和黑线姬鼠为次 ,黄胸鼠和小家鼠较少的格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类组成 小型兽类 金华城区 褐家鼠 小家鼠 臭QuQin 黑线姬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汤丽 邵宗体 +12 位作者 段兴德 江佳富 贾娜 张云 何志海 李玉琼 刘正祥 浦恩念 陈星 刘洪波 蒋宝贵 高子厚 杜春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57-864,共8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 目的了解云南省小型兽类感染无形体的种类及其分布,以掌握该地区小型兽类携带无形体对人、畜健康的危害,为无形体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云南省22个县(市)的130个采样点,捕获分属4目9科26属52种的小型兽类2 251只,取其脾脏组织提取DNA后,运用无形体通用引物,巢式PCR检测无形体16S rRNA 660 bp部分片段。阳性产物测序后,通过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分析确定感染无形体种类,结合样本信息分析流行病学意义。结果共检出阳性样本27份,产物序列经比对为23份A.phagocytophilum,4份未分类无形体。总阳性率1.20%;阳性小兽分属3目6科7属12种,分别是:针尾鼹50.00%(1/2)、纹背鼩鼱12.50%(2/16)、珀氏长吻松鼠8.33%(1/12)、藏鼠兔5.66%(3/53)、白尾松田鼠5.41%(2/37)、西南绒鼠4.00%(2/50)、社鼠3.74%(4/107)、大足鼠3.57%(1/28)、斯氏家鼠2.20%(2/91)、大耳姬鼠1.85%(2/108)、中华姬鼠1.30%(4/308)和黄胸鼠0.69%(3/433),分布于5个县(市)。统计学分析表明,无形体的感染率雄性高于雌性,海拔>2 500 m捕获小兽感染率最高。不同生境和年龄的小兽感染率无差异。结论云南省部分县(市)的多种小型兽类携带A.phagocytophilum,给当地人群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威胁,人群和媒介蜱、其它宿主的感染和分布等情况值得进一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小型兽类 无形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华城区小型兽类数量季节消长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鲍毅新 朱国军 +1 位作者 郑祥 徐恩元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97-701,共5页
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选择金华城区的居民区、宾馆、粮库和工厂等4种生境5个调查点,每月以夹夜法对小型兽类数量的季节消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华城区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的捕获率为0.58%、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0.26%... 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选择金华城区的居民区、宾馆、粮库和工厂等4种生境5个调查点,每月以夹夜法对小型兽类数量的季节消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金华城区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的捕获率为0.58%、黑线姬鼠(Apodemusagrarius)0.26%、臭(Suncusmurinus)0.24%、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0.12%、小家鼠(Musmusculus)0.05%;捕获率的季节消长呈现以6月和9月为高峰的双峰型曲线.对小型兽类在不同年份、不同生境和不同种类的捕获率季节消长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兽类 数量季节消长 金华城区 捕获率 鼠类 食虫类 种群数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美姑县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生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齐敦武 王晓琴 +3 位作者 苗苗 张文广 王艳妮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2004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为评价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多样性,利用香农 威纳多样性指数和一种基于信息测度的G F指数。经计算,香农 威纳多样性指数表明:农田 耕地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四川短尾、高山姬鼠、黄胸鼠和社鼠为主要的群落组成... 为评价美姑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多样性,利用香农 威纳多样性指数和一种基于信息测度的G F指数。经计算,香农 威纳多样性指数表明:农田 耕地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四川短尾、高山姬鼠、黄胸鼠和社鼠为主要的群落组成,其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性指数(J)分别是1 1374和0 8599;原始森林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川西白腹鼠和食虫类为主,其各多样性指数H=0 3307和J=0 3465;高山草甸为主的生境类型的小型兽类,以鼠兔类和姬鼠类为主,其H=0 3704和J=0 3881。为了得到补充和对照,参考了该区小型兽类已有的资料运用G F指数评价其生物物种多样性,首先计算科间多样性(F)和属间多样性(G),然后,再利用F指数和G指数的比值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G F指数值,说明保护区小型兽类种属间的多样性。该区小型兽类D F指数为0 6977,即小型兽类种属间多样性较高,但和香农 威纳指数评定多样性有一定差异。保护区的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包括人为干扰在内的一切干扰尚需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 美姑县 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 小型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西山地南缘农区小型兽类及其群落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梁俊勋 黄汉宏 李堂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75-82,共8页
在桂西山地南缘右江上游农区,投放7654个铗夜,捕获小兽627号,捕获率8.19%。经鉴定共有16个物种,分隶于2目3科。其中鼠科13种占捕获物种的81.25%,小家鼠属(Mus)3种占18.75%;竹鼠科1种;鼩鼱科2种。小兽区系呈现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 在桂西山地南缘右江上游农区,投放7654个铗夜,捕获小兽627号,捕获率8.19%。经鉴定共有16个物种,分隶于2目3科。其中鼠科13种占捕获物种的81.25%,小家鼠属(Mus)3种占18.75%;竹鼠科1种;鼩鼱科2种。小兽区系呈现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和滇南山地亚区的典型特征。根据调查样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可划分成7类生态小区,以此为基础则可划分成相应的7类小兽群落,即:小平原水稻、蔬菜作物生态小区——黄毛鼠+小家鼠+黄胸鼠群落(A);河岸和阶地水稻、甘蔗生态小区——小家鼠+黄毛鼠+臭鼩群落(B);山间谷地水稻生态小区——黄毛鼠群落(C);山麓坡地玉米、水稻和薯类生态小区——黄毛鼠+小家鼠+丛林鼠群落(D);山坡荒地灌丛杂草和山玉米生态小区——小家鼠+黄胸鼠+丛林鼠群落(E);低山丘陵甘蔗、水稻生态小区,黄毛鼠+小家鼠+板齿鼠群落(F);农村住宅生态小区,小家鼠+黄胸鼠+褐家鼠群落(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兽类 群落结构 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3
14
作者 韦伟 张泽钧 +6 位作者 孙宜然 樊智 杨妤 胡锦矗 聂永刚 刘新玉 刘小兵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4-319,共6页
2008年7~8月利用夹日法对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南坡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设置采集点5个。1248夹日中共捕获小型兽类247只,隶属于3目6科11属20种(另有3只竹鼠和1只鼢鼠系挖洞捕获),总捕获率达19.79%。其中,采集到的小眼... 2008年7~8月利用夹日法对位于秦岭山脉中段南坡的佛坪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进行了调查。共设置采集点5个。1248夹日中共捕获小型兽类247只,隶属于3目6科11属20种(另有3只竹鼠和1只鼢鼠系挖洞捕获),总捕获率达19.79%。其中,采集到的小眼姬鼠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属新分布记录。对捕获的20种小型兽类的生态和垂直分布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佛坪自然保护区5个群落的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在1.8608~3.2509之间,Pielou均匀性指数在0.6776~0.8515之间。利用Whittaker指数分析了各群落的相似性,结果表明农耕带和针叶林的相似性指数最低,其余3个群落的相似性指数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兽类 多样性 相似性 佛坪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墨脱县小型兽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廖锐 郭光普 +2 位作者 刘洋 靳伟 刘少英 《四川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6-10,共5页
墨脱县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交通极为不便。县域最南部海拔不到500 m,最高峰是南迦巴瓦主峰,海拔7 782 m。生态系统原始,植被垂直带谱完整,雨量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2008年和2011年,我们两次对墨脱县的小型兽类(食虫类... 墨脱县位于我国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交通极为不便。县域最南部海拔不到500 m,最高峰是南迦巴瓦主峰,海拔7 782 m。生态系统原始,植被垂直带谱完整,雨量充沛,生物多样性丰富。2008年和2011年,我们两次对墨脱县的小型兽类(食虫类、翼手类、啮齿类和鼠兔类)进行了调查,结合资料,确认墨脱县有小型兽类4目7科31种。东洋界种类占绝对优势,喜马拉雅-横断山系分布型为最多的分布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脱县 小型兽类 印度-马来区域 珠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南地区小型兽类体外寄生革螨调查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天宇 杨国华 +2 位作者 潘凤庚 许荣满 王敦清 《四川动物》 CSCD 2001年第4期198-201,共4页
198 7年 7~ 10月和 1988年 4~ 11月在川西南地区共采集到鼠类体外革螨 37种 ,190 9只。本文记录了这些革螨的宿主动物、采集地以及各宿主动物的染螨率。主要鼠种如社鼠、大耳姬鼠、黑腹绒鼠、高山姬鼠和松田鼠的染螨率分别为 49 32 %... 198 7年 7~ 10月和 1988年 4~ 11月在川西南地区共采集到鼠类体外革螨 37种 ,190 9只。本文记录了这些革螨的宿主动物、采集地以及各宿主动物的染螨率。主要鼠种如社鼠、大耳姬鼠、黑腹绒鼠、高山姬鼠和松田鼠的染螨率分别为 49 32 %、2 3 92 %、7 45 %、7 37%和 4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兽类 革螨 染螨率 川西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夏季相对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廖文波 周友兵 +2 位作者 唐中海 周材权 胡锦矗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16,共3页
2003年7~8月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相对密度进行调查,共捕获小型兽类18种,相对密度较大的为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占38.95%,其次为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和龙姬鼠(Apodemus draco),均占12.21%.在调查生境样点中... 2003年7~8月对唐家河自然保护区的小型兽类相对密度进行调查,共捕获小型兽类18种,相对密度较大的为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占38.95%,其次为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和龙姬鼠(Apodemus draco),均占12.21%.在调查生境样点中,菜家坝(12.00%)、大火地沟(9.63%)、腰磨岩(7.26%)和白熊坪(6.29%)4处小型兽类相对密度较大,而文县河(3.68%)和大草坪(3.00%)二处则较小,各样点的优势种群也不相同,导致其显著差异可能与其食物充足程度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兽类 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社鼠 优势种群 生境 食物 捕获 大草 草坪 夏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临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非飞行小型兽类物种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英 鲁亮 +3 位作者 龚正达 李华昌 杨贵荣 刘起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72-577,582,共7页
目的调查云南省临沧市鼠疫疫源地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非飞行小型兽类在该地区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及对多种人兽共患病的保存和传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现场样本采集选用系统采样法,小型兽类种类鉴定选用DNA条形码技术。结... 目的调查云南省临沧市鼠疫疫源地非飞行小型兽类的物种多样性,研究非飞行小型兽类在该地区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及对多种人兽共患病的保存和传播中的重要意义。方法现场样本采集选用系统采样法,小型兽类种类鉴定选用DNA条形码技术。结果共捕获海拔1200~3200 m的不同生境中的非飞行小型兽类177只,经DNA条形码技术进行鉴定后发现这些标本应该分为25个物种,其中鼠科的白腹鼠属有6种,鼩鼱科中一些形态难以鉴定的种类可以明确的分为3种,2个鼠种的鉴定错误得到纠正。结论DNA条形码技术能准确鉴定非飞行小型兽类,可使其海拔分布和生境选择等数据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沧大雪山自然保护区 小型兽类 物种多样性 DNA条形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金华七种小型兽类的身体组成和能量含量 被引量:2
19
作者 鲍毅新 杜卫国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浙江 金华市 小型兽类 身体组成 能量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柴达木盆地小型兽类及体表寄生蚤种群多样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海龙 何建 +2 位作者 赵延梅 杨汉青 马英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0-615,共6页
为研究青海柴达木盆地小型兽类及体表寄生蚤的种群结构,探讨该地区的小型兽类及体表寄生蚤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铗夜法共捕获小型兽类1007只,隶属于3目6科14属15种,小型兽类成体占大多数,雌雄比例相近。共梳检体表寄生蚤2008匹蚤,隶属于... 为研究青海柴达木盆地小型兽类及体表寄生蚤的种群结构,探讨该地区的小型兽类及体表寄生蚤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铗夜法共捕获小型兽类1007只,隶属于3目6科14属15种,小型兽类成体占大多数,雌雄比例相近。共梳检体表寄生蚤2008匹蚤,隶属于3总科5科14属30种,雌蚤数量远大于雄蚤,角叶蚤总科的蚤数量最多。结果显示子午沙鼠、小毛足鼠是柴达木盆地的优势种,蚤类的组成和分布状况随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植被和宿主动物等情况的差异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小型兽类 寄生蚤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