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汉时期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再探讨
1
作者 徐志祥 《齐鲁学刊》 CSSCI 1990年第6期43-47,共5页
对于秦汉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曾经进行过研究和讨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封建社会所有制理论的理解不同,对于历史资料的解释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中国古代史分期的认识不同... 对于秦汉时期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新中国成立后,史学界曾经进行过研究和讨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学者们对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封建社会所有制理论的理解不同,对于历史资料的解释不同,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于中国古代史分期的认识不同,迄今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因此,今天仍有继续讨论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小土地所有制 自耕农 再探讨 中国古代史 中国封建社会 地主阶级 封建土地国有 后汉书 封建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罗马共和时期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兼谈共和制灭亡的原因
2
作者 林敦明 何芳济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3年第5期36-41,35,共7页
关于罗马共和制灭亡的原因,在我们的历史研究工作中,一般都侧重于政治、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方面的分析,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眉这一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却注重不够。有的把共和制灭亡的原因简单归结为“上层建筑不再适应经济基础... 关于罗马共和制灭亡的原因,在我们的历史研究工作中,一般都侧重于政治、社会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方面的分析,对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眉这一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却注重不够。有的把共和制灭亡的原因简单归结为“上层建筑不再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还有的把它说成为“斯巴达克起义的结果”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土地所有制 共和制 罗马共和国 共和时期 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 奴隶制 公民 阶级斗争 土地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轨迹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葛金芳 《江汉论坛》 1987年第2期62-67,共6页
(一)关于土地私有制的演进阶段战国中叶的商鞅变法,魏晋时期的占田荫客制和中唐杨炎两税法,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历程中的三大转捩点.以此为界标,可相应划出四个发展段落来:第一阶段:夏商周三代井田时期.以土地公有与私有... (一)关于土地私有制的演进阶段战国中叶的商鞅变法,魏晋时期的占田荫客制和中唐杨炎两税法,可以认为是我国古代土地私有制演进历程中的三大转捩点.以此为界标,可相应划出四个发展段落来:第一阶段:夏商周三代井田时期.以土地公有与私有的斗争为该时期的中心内容.战国商鞅变法前,是井田制度占统治地位.所谓井田,按赵俪生先生的科学界说,是原始共产制社会遗留下来的农村公社土地制度在阶级社会初期的次生形态(《有关井田制的一些辨析》,《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私有制 我国古代 小土地所有制 两税法 夏商周三代 商鞅变法 土地制度 井田制度 战国中叶 次生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所有制范畴的基本结构
4
作者 龚唯平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43-46,共4页
试论所有制范畴的基本结构龚唯平所有制范畴的基本结构,顾名思义,是指由所有制的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结构。在对所有制的基本命题的分析巾,已经证明占有与所有权是构成所有制的两个基本要素。①因此,由占有与所有权组成的结构就是所有... 试论所有制范畴的基本结构龚唯平所有制范畴的基本结构,顾名思义,是指由所有制的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结构。在对所有制的基本命题的分析巾,已经证明占有与所有权是构成所有制的两个基本要素。①因此,由占有与所有权组成的结构就是所有制范畴的基本结构。一、“四元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所有权 所有制范畴 所有制关系 所有制结构 所有制基本结构 小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形式 四元结构 基本要素 生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态問題的探討 被引量:1
5
作者 曾庆鑑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60年第4期62-71,共10页
馬克思主义认为,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因而,我們探討这个問題不是沒有意义的。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态的問題,当前史学界正在展开热烈的討論,从討論的情况看来,各家的意见还有很大的分歧,大致有这样三种不同的看法:一... 馬克思主义认为,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础。因而,我們探討这个問題不是沒有意义的。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态的問題,当前史学界正在展开热烈的討論,从討論的情况看来,各家的意见还有很大的分歧,大致有这样三种不同的看法:一、认为是国有制形态,二、认为是私有制形态,三、认为是国有制和私有制的两种形态并存。本人贊同第三种主张。爭論的焦点在于:封建社会有沒有土地私有制(权)?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国有还是私有的?怎样认識封建地租与国稅的关系及其区別?对于这些問題进行深入的討論不是无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小土地所有制 土地私有制 中国封建社会 封建地租 豪强地主 封建制度 私家 历史研究 自耕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問题的一些淺見
6
作者 郑学檬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61年第1期33-41,共9页
一毛主席指出:“对于物質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須注意它和其它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們認識事物的基礎的东西,則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說,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質的区別。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別事... 一毛主席指出:“对于物質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須注意它和其它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們認識事物的基礎的东西,則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說,注意它和其它运动形式的質的区別。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別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內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構成一事物区別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質。这就是世界上諸种事物所以有千差万別的內在的原因,或者叫做根据。”我們在探討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时,必須牢牢地把握住这一經典指示,从而找出中國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其他各國封建上地所有制的共同点以及它們之間的区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土地所有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所有权 封建社会 大地主 均田制 运动形式 私有制 所有制形式 占有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代社会的土地问题
7
作者 梁作幹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47-54,共8页
土地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之一。自从土地私有制出现和广泛流行以后,土地问题就成为古代社会矛盾的基本问题。但土地并不是私有财产的最早形式。在原始公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财产标的物之第一对象是牲畜,其次是由俘虏... 土地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之一。自从土地私有制出现和广泛流行以后,土地问题就成为古代社会矛盾的基本问题。但土地并不是私有财产的最早形式。在原始公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财产标的物之第一对象是牲畜,其次是由俘虏变成的奴隶。要使牲畜和奴隶成为私有财产,并不与公社制度的传统和道德准则相抵触,因为牲畜和奴隶并非在公社生活中自始就存在的,前者是个体劳动发展的产物,而后者原是本公社以外的族类,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超越公社固有价值观念的轨范。因此,对于社会生活中新出现的这种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社会 土地私有制 社会危机 土地兼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小土地所有制 奴隶占有制度 奴隶制 社会矛盾 社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王田”制的所有制形式和性质——答竺培升同志
8
作者 徐志祥 《齐鲁学刊》 1984年第6期88-89,共2页
不久前,竺培升同志发表了《王莽“王田”制的实质》和《“王田”不同“限田”》两文,与拙作《王莽改制的再评价》商榷,认为“王田”制的所有制形式是国有制而不是私有制,其实质是均田而不是限田。对此,我觉得仍有讨论的必要。先谈“王... 不久前,竺培升同志发表了《王莽“王田”制的实质》和《“王田”不同“限田”》两文,与拙作《王莽改制的再评价》商榷,认为“王田”制的所有制形式是国有制而不是私有制,其实质是均田而不是限田。对此,我觉得仍有讨论的必要。先谈“王田”制的所有制形式。竺文认为,“‘王田’制是土地国有制,获田者,充其量只是这些土地的占有者,而不是所有者。”其理由是:“凡占有土地的人,对所占有的土地,能够任意地去支配它,他才具备了土地的所有权”。并认为我“一方面承认‘原则上把土地收归国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田 土地国有制 土地私有制 王莽改制 土地兼并 封建社会 封建国家 均田 小土地所有制 所有制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與農民土地問題
9
作者 劉祚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56年第1期58-76,共19页
一、引言在17世紀歐洲諸国中間,英國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上走在最前面。在英國農村中資本主義關係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基礎上改造了的農業不但不落後於工業,而且大大地超過了它;農業财產,根據英國當時有名的經濟學家威廉·... 一、引言在17世紀歐洲諸国中間,英國在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上走在最前面。在英國農村中資本主義關係有了很大的發展,在資本主義基礎上改造了的農業不但不落後於工業,而且大大地超過了它;農業财產,根據英國當時有名的經濟學家威廉·配第的統計,構成國家全部財富的五分之四。正因為當時英國國家經濟重心在農業,所以革命前英國最尖銳的社會矛盾是在土地關係中隱藏着的,而這種矛盾是17世紀中葉發生的革命的基本推動力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土地所有制 革命 土地所有者 封建制度 本主 大地主 新贵族 封建地租 森林 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法国农业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10
作者 关勋夏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1期41-48,113,共9页
近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英国,共原因在于法国长期保存小土地所有制和村社自主权利。以小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法国小农经济,其积极作用与历史的发展进程成反比。法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特殊,农业革命“不完全”,耕作集约化程度低,... 近代法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落后于英国,共原因在于法国长期保存小土地所有制和村社自主权利。以小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法国小农经济,其积极作用与历史的发展进程成反比。法国的社会经济结构特殊,农业革命“不完全”,耕作集约化程度低,工业资本较弱,金融资本强大,高利贷猖獗,小生产占优势,政局长期动荡不安,妨碍了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 小土地所有制 村社权利 农业耕作集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江南地区的资本集团与区域发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海泉 马俊亚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3-137,共5页
关键词 近代江南地区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资本 荣德生 区域发展 荣家企业 小土地所有制 经营管理 养蚕业 商品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杰斐逊的独特风格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祚昌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45-54,共10页
杰斐逊身上有五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激进思想与稳健作风、崇高抱负与实干精神、退隐思想与出仕思想、贵族地位与民主事业。这些矛盾在他身上辩证地统一为:既向往古朴的农业理想国,又能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放弃以农立国的主张而容... 杰斐逊身上有五组矛盾: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激进思想与稳健作风、崇高抱负与实干精神、退隐思想与出仕思想、贵族地位与民主事业。这些矛盾在他身上辩证地统一为:既向往古朴的农业理想国,又能在严峻的现实面前放弃以农立国的主张而容许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既有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又能在具体问题上持稳健态度;既有为人民谋求自由、幸福的宏伟抱负,又能踏实地从事艰苦的、琐碎的、实际的工作;既基于社会责任感投身于革命和政治,又能适时地急流勇退、弃官归隐;虽然出身于奴隶主贵族,但能背叛自己的阶级而献身于革命和民主事业。这一切,便构成了杰斐逊的独特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斐逊 奴隶主贵族 资本主义 小土地所有制 保守主义 政治活动 成年男子 土地所有者 解放奴隶 独特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吗?——兼论小农经济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4
13
作者 彭年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4期89-93,共5页
长期以来,我们常说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最近在有关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的讨论中,许多同志也都认为自给自足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小生产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包括专制制度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或者说封建社会... 长期以来,我们常说小农经济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最近在有关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原因的讨论中,许多同志也都认为自给自足的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小生产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包括专制制度在内的全部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或者说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男耕女织”的无数小农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封建社会 经济基础 个人所有制 小农户 历史地位 直接生产者 小块土地 小土地所有制 社会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图的农业思想和加图式庄园的经济特征——古罗马经济史研究(之一)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阁森 《齐鲁学刊》 1985年第6期39-49,共11页
农业是古罗马奴隶社会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而共和时代罗马的“国内史可以明显地归结为小土地所有制同大土地所有制的斗争”。因此,诚如马克思所说:“只要对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稍微有点了解,就会知道,地产的历史构成罗马共和国的秘史。”... 农业是古罗马奴隶社会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而共和时代罗马的“国内史可以明显地归结为小土地所有制同大土地所有制的斗争”。因此,诚如马克思所说:“只要对罗马共和国的历史稍微有点了解,就会知道,地产的历史构成罗马共和国的秘史。”很明显,要研究罗马史必研究其经济史,而欲研究其经济史又必先研究其农业和土地制度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土地所有制 经济史研究 公元前 奴隶制 奴隶劳动 奴隶社会 奴隶主 土地私有制 制度史 农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拉历史地位浅论 被引量:1
15
作者 孔令平 董振琦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101-110,共10页
在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这个“无法改变的必然性”(恩格斯语)的转变过程中,苏拉是一个重要的、有贡献的人物。但长期以来却受到史学界的歪曲和谩骂,认为他是当时顽固守旧的元老派——元老贵族的代表。骂他搞“复辟”“镇压民主运动”、“... 在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这个“无法改变的必然性”(恩格斯语)的转变过程中,苏拉是一个重要的、有贡献的人物。但长期以来却受到史学界的歪曲和谩骂,认为他是当时顽固守旧的元老派——元老贵族的代表。骂他搞“复辟”“镇压民主运动”、“恢复元老贵族统治”,斥责他“残酷”、“专制”,是“暴君”等。事实并不如此。在罗马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过程中,苏拉依靠老兵、释放奴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政官 公元前 元老院 改革派 贵族 史学界 军事改革 战争 军队 小土地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日本农协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恩成 《南方经济》 1983年第2期24-27,共4页
日本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也是农业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日本实行的是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土地所有制。但在一家一户的上面组织起来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却在很大程度上把农业生产、收购、粗加工、销售、储运、信用... 日本是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国家,也是农业商品经济发达的国家。日本实行的是以自耕农为主的小土地所有制。但在一家一户的上面组织起来的“日本农业协同组合”(以下简称农协),却在很大程度上把农业生产、收购、粗加工、销售、储运、信用、保险、甚至生活指导等,各个环节联合起来,成为效率比较高,能促进商品生产的经济组织。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制度有本质的不同,但日本农协这个经济联合体的做法,对于我国农村经济的体制改革却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农协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生活指导 基层供销社 商品生产 小土地所有制 经济组织 农副产品 农业生产 资本主义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宗族政治文化的历史特点
17
作者 叶娟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6年第6期65-69,共5页
宗族政治文化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人们对政治生活的观念、态度、心理、认识、情感等主观取向的集合体,萌芽于原始社会的血缘宗法观念。宗族政治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并在时问和空间上体现出不同的... 宗族政治文化是以宗法血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人们对政治生活的观念、态度、心理、认识、情感等主观取向的集合体,萌芽于原始社会的血缘宗法观念。宗族政治文化在我国历史上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并在时问和空间上体现出不同的历史特点。另外,宗族政治文化在内容上表现为法古主义、德治主义、家族主义、专制主义四个方面,并体现出深刻的专制主义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宗族政治文化 宗法制度 宗族组织 宗法观念 家族主义 宗族制度 专制主义 领主土地 农民小土地所有制 宗法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朝隋唐均田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宝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第3期10-35,共26页
从北魏中叶到唐代中叶的二百六、七十年之间,作为国家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的均田制的推行,应当说是我国中世纪史上的一件大事了。对于这件大事,二十多年前,国内史学界已作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 从北魏中叶到唐代中叶的二百六、七十年之间,作为国家土地所有制形式之一的均田制的推行,应当说是我国中世纪史上的一件大事了。对于这件大事,二十多年前,国内史学界已作了不少有益的研究,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见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研究还仅仅是开始,许多问题,有待继续思考,继续探讨,继续深化。比如均田制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它的实质是什么?是村社所有制?还是平均授田制?产生了,又为什么几次瓦解,几次恢复?到了开元天宝之际,又为什么彻底瓦解?这些问题,不但和均田制的实质,均田制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田制 地主所有制 人身依附关系 小土地所有制 国家政权 公社所有制 佃农 国家所有制 土地所有权 国家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始社会史和奴隶社会史若干问题
19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77年第Z2期46-61,共16页
1.劳动创造人类 101年前,恩格斯写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1876),阐明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猿到人,有个“过渡期间的生物”①。一个世纪以前,当人类起源有关问题的物质材料还相当贫乏的时候,一些... 1.劳动创造人类 101年前,恩格斯写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1876),阐明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猿到人,有个“过渡期间的生物”①。一个世纪以前,当人类起源有关问题的物质材料还相当贫乏的时候,一些科学家已经提出这种过渡生物的假设,例如“兽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格斯 奴隶制城邦 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 小土地所有制 私有制 文明 原始组织 马克思 阶级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现阶段农村人民公社级差地租问题的初步探索
20
作者 鄧翰维 《江汉论坛》 1961年第1期9-15,共7页
一在我国,由于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制,就消灭了絕对地租存在的条件。但是,級差地租仍然存在。馬克思在分析級差地租的时候,是把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地机形态来分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馬克思认为级差地租仅仅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經济范疇。... 一在我国,由于实现了土地的公有制,就消灭了絕对地租存在的条件。但是,級差地租仍然存在。馬克思在分析級差地租的时候,是把它作为资本主义的地机形态来分析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馬克思认为级差地租仅仅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經济范疇。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曾經論証过农民經济中的級差地租。他写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差地租 土地所有权 资本主义 生产物 社会价值 商品价格 自然丰度 小土地所有制 前提条件 公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