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鳖科3种海草的染色体及其核型的研究
1
作者 杨文杰 都晶洁 +2 位作者 黄勃 王仁恩 张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9期10163-10165,共3页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 [目的]对采自海南黎安港的3种水鳖科海草———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和小喜盐草(Halophilaminor)的染色体及其核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根尖及小喜盐草的腋芽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小喜盐草的染色体数目为2n=28,两者均未发现B染色体和随体;海菖蒲、泰来藻和小喜盐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K(2n)=18=12m+6sm,K(2n)=18=12m+6sm,K(2n)=28=16m+8sm+4st;按Stebbins的核型分类标准,海菖蒲和泰来藻的染色体属2A类型,小喜盐草为2B型。[结论]通过对3种海草核型进行比较发现,海菖蒲与泰来藻的核型差距很小,而它们与小喜盐草的核型差距较大,说明海菖蒲与泰来藻的亲缘关系更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菖蒲 泰来藻 小喜盐草 染色体 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