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林盆地发现更新世棕果蝠及其伴生非飞行小哺乳动物化石
1
作者 拉纳·梅赫罗斯·法扎尔 贺战武 +5 位作者 杜抱朴 常美静 史静耸 倪喜军 李强 赵凌霞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3-188,共16页
2015年首次在广西桂林盆地猫儿山洞穴内发现哺乳动物、旧石器和烧骨,初步判断是一处更新世中晚期旧石器遗址。2021年对该洞进行了地层采样和小哺乳动物砂样筛洗,详细研究了其中采集的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化石,并对其伴生的... 2015年首次在广西桂林盆地猫儿山洞穴内发现哺乳动物、旧石器和烧骨,初步判断是一处更新世中晚期旧石器遗址。2021年对该洞进行了地层采样和小哺乳动物砂样筛洗,详细研究了其中采集的棕果蝠(Rousettus leschenaultii)化石,并对其伴生的非飞行小哺乳动物化石进行了初步分析。猫儿山洞的棕果蝠是该种化石在中国的第二次记录,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该种的牙齿形态和历史分布。猫儿山洞的小哺乳动物组合目前包含了3目、9科、26属、30种,与重庆玉米洞小哺乳动物群最相似,同时与岩灰洞、兴隆洞、麻窝口洞、中梁山、穿洞等动物群的小哺乳组合也共享较多的相同种。猫儿山洞小哺乳动物组合的生物地层年代被限定在中更新世晚期,为中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新增了一个代表。大量东洋界森林型物种的出现指示在中更新世晚期,桂林盆地的古气候可能与现今类似,同样温暖湿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盆地 中更新世晚期 果蝠 小哺乳动物组合 生物地层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