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作人与台湾当代小品散文 被引量:2
1
作者 方忠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5-179,共5页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在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在建国后很长一个时期里 ,冲淡型散文在大陆几乎销声匿迹。然而 ,在海峡彼岸 ,经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传播 ,由周作人开创的这一类型散文倒绵延不绝 ,成为台湾当代散文的一大...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在 2 0世纪二三十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但在建国后很长一个时期里 ,冲淡型散文在大陆几乎销声匿迹。然而 ,在海峡彼岸 ,经梁实秋、林语堂等人的传播 ,由周作人开创的这一类型散文倒绵延不绝 ,成为台湾当代散文的一大景观。周作人与台湾当代学者散文形成了深刻的渊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周作人 小品散文 艺术风格 学者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瞩望:走近真实——海派小品散文比较谈 被引量:2
2
作者 方爱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3期5-10,共6页
海派小品散文是 2 0世纪 2 0至 4 0年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生命意象 ,本文试图把海派小品散文归入现代散文的大视野中 ,就“个体与自我”、“个体与社会”的问题 ,与闲适派及太白派作比 。
关键词 海派小品散文 闲适派 文学评论 中国 现代文学 太白派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小品散文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兆胜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63-69,共7页
2 0世纪中国小品散文作家的心态经历了不断的变化过程 ,但总体说来 ,前半期一直未能摆脱对“中心”的向往和内心的“忧患”。而进入八九十年代 ,小品散文作家才渐渐回到“边缘” ,并安于和甘处“边缘”。以“边缘化”心态从事创作是新... 2 0世纪中国小品散文作家的心态经历了不断的变化过程 ,但总体说来 ,前半期一直未能摆脱对“中心”的向往和内心的“忧患”。而进入八九十年代 ,小品散文作家才渐渐回到“边缘” ,并安于和甘处“边缘”。以“边缘化”心态从事创作是新时期小品散文作家的最突出特点。孙犁以“老僧参禅”的心情 ,甘处边缘 ,宁静守一 ,怡然自得地写闲雅平淡的小品 ;贾平凹“玩”心很重 ,他以奇思异想写出了颇具灵性和鬼气的怪异小品 ;董桥小品如怪味豆可供细细品味 ,也充满戏谑、泼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散文 边缘化 游戏心态 本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海派小品散文的文化品格 被引量:1
4
作者 方爱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580-585,共6页
海派小品散文是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中国文学的时代生命意象 ,在文学是人学的命意中海派小品散文彰显出了文学的真正本质。本文试图以文化意识为探求指向 ,去把摸海派小品散文中洋溢着真正现代精神的文学生命的存在。
关键词 海派小品散文 文化品格 海派文化 个体生命 市民文化 中国文学研究 文化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开明派的小品散文
5
作者 姜建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191,I0005,共11页
在小品散文方面,开明派作家以共同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他们善于描写江南的山水风物,尤其偏爱民间与乡土,体现着平民式的审美情感;他们追求真诚质朴的情感表达,有着能够映照其人格的"本色"风貌;他们的散文,隐含着兼顾文... 在小品散文方面,开明派作家以共同的追求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他们善于描写江南的山水风物,尤其偏爱民间与乡土,体现着平民式的审美情感;他们追求真诚质朴的情感表达,有着能够映照其人格的"本色"风貌;他们的散文,隐含着兼顾文学与教育的双重维度,在表达美好感情的同时,以日常语言的运用为焦点,努力推广现代汉语基本的语言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明派 小品散文 民间江南 教育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作人的佛禅意识与小品散文创作 被引量:3
6
作者 胡绍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周作人的佛禅意识与小品散文创作胡绍华周作人的一生并不信佛,但佛学一直是他“杂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本世纪初直至30年代末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漠视佛教修持的终极目的而取其道德实践的现实意义,对合于世俗人... 周作人的佛禅意识与小品散文创作胡绍华周作人的一生并不信佛,但佛学一直是他“杂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本世纪初直至30年代末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和人道主义观点出发,漠视佛教修持的终极目的而取其道德实践的现实意义,对合于世俗人情物理的“戒律”及其有关经论甚为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小品散文 佛禅 “性灵”说 小品 文学作品 创作观 文学观 隐逸思想 人格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的瞩望:走近真实——海派小品散文比较谈
7
作者 方爱武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S1期99-102,共4页
关键词 小品散文 闲适派 散文 小品 周作人 海派文人 张爱玲 散文创作 林语堂 丰子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淡素雅 婉约自然——从《喝茶》一文看周作人前期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8
作者 程维新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4期52-54,共3页
郁达夫曾说,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粗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读完之后,还想翻转来从头再读的。对周作人前期散文代表作《喝茶》略作赏析可以看出,郁... 郁达夫曾说,周作人的小品散文粗看似乎散漫支离,过于繁琐!但仔细一读,却觉得他的漫谈,句句含有分量,一篇之中,少一句就不对,一句之中,易一字也不可,读完之后,还想翻转来从头再读的。对周作人前期散文代表作《喝茶》略作赏析可以看出,郁达夫的评论相当透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品散文 周作人 艺术风格 茶食 郁达夫 茶道 语言 文言 泡饭 耐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散文园地中的艺术奇葩——论周瘦鹃的散文小品 被引量:4
9
作者 辜也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41-47,共7页
本文在考察周瘦鹃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概貌的基础上,侧重从情感抒发、思想传达及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探究其创作特色;认为周瘦鹃散文小品抒情而不矫饰、言理而不作高深状、瞩意于艺术创造而又不留雕琢痕迹,是当代散文园地中一枝绰然而立... 本文在考察周瘦鹃五六十年代散文创作概貌的基础上,侧重从情感抒发、思想传达及艺术表现三个方面探究其创作特色;认为周瘦鹃散文小品抒情而不矫饰、言理而不作高深状、瞩意于艺术创造而又不留雕琢痕迹,是当代散文园地中一枝绰然而立、个性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瘦鹃 散文小品 当代散文 散文创作 枣树 作品 五六十年代 山茶花 政治抒情 艺术创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明澄静 如归故乡——谈冰心早期的散文小品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蒙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8,共2页
那是绝美的文字,那是琅琅上口的诗篇,那更是心底的一片光明,是心灵的光辉对于宇宙的普照。早在儿时,便在课上课下朗读吟咏了冰心早期的那些精粹的散文。更正确一些说,应该叫做散文诗。或者还可以补充一句,不仅是我和我的大一岁的姐姐,... 那是绝美的文字,那是琅琅上口的诗篇,那更是心底的一片光明,是心灵的光辉对于宇宙的普照。早在儿时,便在课上课下朗读吟咏了冰心早期的那些精粹的散文。更正确一些说,应该叫做散文诗。或者还可以补充一句,不仅是我和我的大一岁的姐姐,而且我的父母,都是冰心的热情的读者。冰心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是二十年代初期,我还没有降生,我的父辈也才十几岁,与世纪同龄的冰心,那时候也只有二十挂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散文小品 散文 二十年代 文字 七十年 宇宙 作家 作品 文化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恨水散文艺术的极致——《山窗小品》艺术漫评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永龄 《江淮论坛》 CSSCI 1993年第3期89-96,共8页
张恨水先生既是现代著名小说大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造诣很高的散文名家。其散文创作贯穿于整个写作生涯,在其创作总体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艺术上独具风格特色。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在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确应占有一席之地。 在张恨水先生的... 张恨水先生既是现代著名小说大家,又是一位卓有成就、造诣很高的散文名家。其散文创作贯穿于整个写作生涯,在其创作总体中占有重要位置,在艺术上独具风格特色。因而,他的散文创作在我国现代散文史上确应占有一席之地。 在张恨水先生的散文创作中,《山窗小品》(作家生前出版的仅有的两本散文结集之一)最集中、最完整、最清晰地展示了张恨水先生散文艺术的总体风貌与基本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恨水 散文艺术 散文创作 风格特色 总体风貌 散文 作家 小说 散文小品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阐释:周作人散文小品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光芒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92-95,共4页
一种审美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艺术实践这一中介环节,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态,落实到实体性的语言符号信息系统。我们知道,创作者在输出实体性的符号信息的同时,也一并输出了由符号系统所承载的潜信息,因此,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本文... 一种审美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艺术实践这一中介环节,转化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态,落实到实体性的语言符号信息系统。我们知道,创作者在输出实体性的符号信息的同时,也一并输出了由符号系统所承载的潜信息,因此,由语言文字构成的本文体系既是一系列环环相扣的符号索链,又是一条包含审美理想的情感流程。作为创造者的某种行为形式,无论是叙述风度还是情感体验,在人们的审美知觉中实质上都体现为某种张力样式。而作为客体的审美理想的张力样式一旦纳入主体的审美模式之中,创作者经过内化处理并寻求相应的外现形式,潜隐在创作主体意识深层的审美情感便转化为一种物质的文字符号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散文 散文小品 审美理想 语言艺术 审美情感 创作主体意识 艺术张力 情感流程 叙述风度 情感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周瘦鹃散文小品的艺术风格 被引量:1
13
作者 毛乐耕 陈朝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1期85-91,共7页
周瘦鹃(1894-1968)先生是我国现代作家和著名园艺家。他后半生的几十年间在苏州故居辛勤劳作,一面经营花木栽培和盆景制作,一面从事散文创作,写下了近四百篇谈花说木,记录游踪的散文小品。这些精美隽秀的千字小品,介绍了作者花木培植的... 周瘦鹃(1894-1968)先生是我国现代作家和著名园艺家。他后半生的几十年间在苏州故居辛勤劳作,一面经营花木栽培和盆景制作,一面从事散文创作,写下了近四百篇谈花说木,记录游踪的散文小品。这些精美隽秀的千字小品,介绍了作者花木培植的丰富经验和对艺术问题的精湛见解,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社会主义新生活和祖国大好河山的挚爱深情,题材别致,风格独特,在国内外读者中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小品 周瘦鹃 艺术风格 散文创作 作者 社会主义 新生活 文学作品 介绍 风格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秩自寿诗”与“人间世”论战——小品文论争的白热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裴春芳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7-82,共16页
一、隐士派文人的自显幽怀:“五秩自寿诗”的流布及唱和 1930年代小品散文风靡一时的状况,与《论语》和《自由谈》上盛行的“小品散文”的两种形式——“杂感文小品文”及“性灵幽默小品文”,逐渐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随着小品文... 一、隐士派文人的自显幽怀:“五秩自寿诗”的流布及唱和 1930年代小品散文风靡一时的状况,与《论语》和《自由谈》上盛行的“小品散文”的两种形式——“杂感文小品文”及“性灵幽默小品文”,逐渐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随着小品文半月刊《人间世》的创刊,鲁迅与林语堂、周作人两派关于小品文体式和性质的论争,一度达到白热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默小品 文论 论战 《自由谈》 《人间世》 30年代 小品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周作人散文艺术的断想——读书札记 被引量:2
15
作者 钱理群 《江海学刊》 1988年第3期164-170,共7页
“五四”散文又称小品文,或小品散文,它的一个来源是英国的随笔;鲁迅翻译的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里,曾作了这样的界说:
关键词 散文艺术 读书札记 周作人 断想 “五四” 小品散文 厨川白村 小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现代散文走向鸟瞰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心焕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16,共10页
现代散文是中外散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融合的产物。以初期的议论性散文特别是《语丝》派作家开创的"语丝文体"为发端,随后的"左联"作家群杂文、"鲁迅风"杂文和"野草派"杂文一脉相承,... 现代散文是中外散文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相互融合的产物。以初期的议论性散文特别是《语丝》派作家开创的"语丝文体"为发端,随后的"左联"作家群杂文、"鲁迅风"杂文和"野草派"杂文一脉相承,犀利透辟;一些学者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的闲适派小品散文蕴藉睿智,耐人咀嚼;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和新月派的纯粹型散文,温柔敦厚,别具风采;而从散文团体中诞生的属于广义散文范畴的报告文学,在战争年代则兴盛一时,蔚为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散文 《语丝》派作家 小品散文 作家型散文 报告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美文”到“杂文”(下) 周作人散文论述诸概念辨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郜元宝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53,共16页
关键词 概念辨析 《杂文》 《美文》 周作人 文论 小品散文 结尾部分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告别温柔的乡愁——兼评王鼎钧的文化散文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春水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42-44,共3页
台湾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是“细腻温婉”。女人最纤细最柔嫩的情丝心弦在三毛、席慕蓉、林文月、张晓风、琦君、杏林子、爱亚、季季、汪其楣等一大批女作家的笔端回环舒展、绵绵不绝;男人最清简最空灵的胸襟底蕴在萧白、余光中、司... 台湾散文给人印象最深的特点是“细腻温婉”。女人最纤细最柔嫩的情丝心弦在三毛、席慕蓉、林文月、张晓风、琦君、杏林子、爱亚、季季、汪其楣等一大批女作家的笔端回环舒展、绵绵不绝;男人最清简最空灵的胸襟底蕴在萧白、余光中、司马中原、杨牧、许达然、林清玄等人的叙述中坦露无遗、昭然若揭。倾诉刻骨铭心的乡思乡情乡恋乡愁,追求静谧的情趣和超远的意境,是几十年来台湾散文家们共有的立意倾向。台湾独特的政治地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鼎钧 文化散文 台湾散文 乡愁 小品散文 兼评 余光中 地理环境 席慕蓉 林清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四散文传统的当代传承 被引量:4
19
作者 吴周文 《扬子江(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6-101,共6页
五四散文因为创世纪的自我的表现、情感抒发的权重与白话文体的创造,构建了全新的文体审美诗性。用鲁迅的话说,“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①。其原生、原创的资质,如“自我表现”的理念、人格隐逸的风致、娓娓絮语的... 五四散文因为创世纪的自我的表现、情感抒发的权重与白话文体的创造,构建了全新的文体审美诗性。用鲁迅的话说,“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①。其原生、原创的资质,如“自我表现”的理念、人格隐逸的风致、娓娓絮语的叙事方式、主情御笔的语言追求等,被笔者视为五四散文的“原创诗质”。新时期文学提倡回归五四传统之后,久被遗忘的“原创诗质”被重新激活并在当代文学中得以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传统 散文传统 当代文学 传承 白话文体 新时期文学 情感抒发 散文小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离时代主潮的名士精神——新文学“闲适”散文主体精神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岚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7-143,共7页
疏离时代主潮的名士精神——新文学“闲适”散文主体精神探讨张岚“闲适”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不同于“载道”话语的“言志”散文;从狭义上讲,则是指那些取材于身边琐事,表现一种文人式的闲情逸致,以家常... 疏离时代主潮的名士精神——新文学“闲适”散文主体精神探讨张岚“闲适”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指一切不同于“载道”话语的“言志”散文;从狭义上讲,则是指那些取材于身边琐事,表现一种文人式的闲情逸致,以家常闲话式的笔调抒写的小品散文。本文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作人 贾平凹 小品散文 散文主体 梁实秋 林语堂 散文创作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抗战无关论”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