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轨道振动噪声控制应用研究
1
作者 刘铁生 张鲁顺 +3 位作者 范建君 秦莹 叶军 田春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6-92,共7页
[目的]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受城市规划布局等因素影响,小半径曲线轨道在逐渐增多。为解决小半径曲线轨道振动噪声问题,需要对减振降噪措施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北京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小半径曲线轨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 [目的]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受城市规划布局等因素影响,小半径曲线轨道在逐渐增多。为解决小半径曲线轨道振动噪声问题,需要对减振降噪措施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北京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小半径曲线轨道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分别建立车辆-轨道-桥梁耦合动力学模型和钢轨有限元-边界元声辐射模型。提出小半径曲线轨道振动噪声控制措施——钢轨无缝化及更换高等级减振扣件,并对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后的振动加速度及振级进行仿真分析,以检验减振降噪效果。针对列车主要噪声源轮轨噪声,基于钢轨有限元-边界元声辐射模型,计算、分析了钢轨固有频率、振型及声辐射,比较了采取减振降噪措施前后轨旁声辐射情况。[结果及结论]采用钢轨无缝化的振动噪声控制措施后,道床最大振动加速度降低了0.35 m/s^(2),振级最大降低了1.42 dB。采用更换高等级减振扣件的振动噪声控制措施后,道床最大振动加速度降低了1.05 m/s^(2),振级最大降低了7.29 dB。采用振动噪声控制措施后轨旁声压级降低了4.93 d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小半径曲线轨道 振动噪声 减振扣件 钢轨无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护轨在小半径曲线轨道中的减磨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毛建红 向俊 +2 位作者 龚凯 余翠英 焦建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2,共7页
基于转向架稳态曲线通过基本模型,建立带新型护轨的小半径曲线轨道的转向架稳态通过计算公式,采用国际通用的Vogel磨耗指数,对新型护轨减轻轮轨磨耗效果进行初步理论分析,同时对相关轨道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型... 基于转向架稳态曲线通过基本模型,建立带新型护轨的小半径曲线轨道的转向架稳态通过计算公式,采用国际通用的Vogel磨耗指数,对新型护轨减轻轮轨磨耗效果进行初步理论分析,同时对相关轨道结构参数的影响规律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新型护轨能减少小半径曲线轨道外轨侧面磨耗达50%左右;随着曲线半径的增大,减磨效果有所下降;随着外轨超高的增大,无护轨时外轨磨耗指数减小,有护轨时外轨磨耗指数略有增大,总的减磨效果减小;随着护轨刚度的增大,减磨效果增加;随着轮缘槽宽度的增大,减磨效果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道工程 新型护轨 小半径曲线轨道 侧面磨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挂式单轨交通小半径曲线轨道梁截面形式比选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阳明 祝兵 张振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7-132,共6页
为合理选择悬挂式单轨交通小半径曲线轨道梁的截面形式,以某最小过弯半径100 m、跨径20 m的轨道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开口薄壁形、单侧箱形、顶箱形、顶箱+侧箱组合形截面曲线轨道梁模型,进行经济性及车... 为合理选择悬挂式单轨交通小半径曲线轨道梁的截面形式,以某最小过弯半径100 m、跨径20 m的轨道梁桥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体动力学,采用ANSYS软件分别建立开口薄壁形、单侧箱形、顶箱形、顶箱+侧箱组合形截面曲线轨道梁模型,进行经济性及车-桥耦合动力响应比较。结果表明:综合考虑用钢量及轨道梁截面横向惯性矩的提升效果,顶箱形截面性价比最高;轨道梁采用顶箱形截面时列车平稳性最好,其次为开口薄壁形截面及顶箱+侧箱组合形截面,单侧箱形截面列车平稳性最差;对于轨道梁跨中竖向动位移,采用顶箱形截面与开口薄壁形截面的计算结果均较好且相差不大。因此该悬挂式单轨交通小半径曲线轨道梁桥主梁采用顶箱形截面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 悬挂式单轨交通 小半径曲线轨道 截面形式 车-桥耦合 桥梁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新型护轮轨,强化小半径曲线轨道结构 被引量:5
4
作者 李仲才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轨道 护轮轨 铁路 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形试验台的钢轨短波长波磨产生机理研究
5
作者 汪梦寒 顾晓菡 王安斌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687-2698,共12页
介绍一种具有小半径曲线轨道的环形试验台,并对其钢轨表面短波长波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环形试验台上车辆运行6 000圈后,在低轨表面观察到钢轨波磨以3.31 mm的波长再现。通过力锤敲击对轨道动态特性进行频率响应函数测试,并在行车条... 介绍一种具有小半径曲线轨道的环形试验台,并对其钢轨表面短波长波磨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环形试验台上车辆运行6 000圈后,在低轨表面观察到钢轨波磨以3.31 mm的波长再现。通过力锤敲击对轨道动态特性进行频率响应函数测试,并在行车条件下对波磨附近处高低轨的振动加速度进行数据采样,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对采样数据在频域上进行分析。根据试验台的实际尺寸建立轨道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和频响分析。结合试验和仿真的结果分析轨道结构动态特性与钢轨波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试验车辆运行速度为12 km/h时,3.3 mm波长波磨的通过频率为1 007 Hz。低轨的1阶垂向Pinned-Pinned频率为2 277 Hz,低轨的1阶横向Pinned-Pinned频率为1 015 Hz,与波磨通过频率相吻合。车辆通过小曲线半径时,低轨上的横向振动幅值远大于高轨上的振动幅值,且低轨上的横向Pinned-Pinned频率1 015 Hz容易被激发,形成与共振频率对应的波磨,且在不同行车速度下低轨被激发出来的横向Pinned-Pinned频率几乎不会受速度的影响,振动幅值随着速度的减小依次降低。低轨频率响应函数试验测试的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的结果相吻合,验证了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且在白噪声的激励下,有限元模型中低轨的横向Pinned-Pinned频率极易被激发出来,其模态振型表现为以钢轨弹性扣件支撑点相对固定。轨道结构波磨的产生主要与轨道结构中高频固有特性相关,钢轨横向Pinned-Pinned模态被激发加剧了钢轨的横向振动是导致小曲线半径低轨钢轨波磨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半径曲线轨道 环形试验台 钢轨波磨 轨道结构动态特性 中高频固有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