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氯胺酮术后镇痛的临床使用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淑芳 张磊 +2 位作者 高玉玲 黄中梅 杨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163-164,共2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小剂量氯胺酮术后镇痛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100例进行开腹手术采用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镇痛麻醉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入小... 目的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小剂量氯胺酮术后镇痛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100例进行开腹手术采用术后镇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镇痛麻醉药物配方为舒芬太尼、地佐辛、托烷司琼镇痛。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入小剂量氯胺酮,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自发性疼痛、痛觉敏化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疼痛的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术后镇痛效果较好,能减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同时还可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术后镇痛 临床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防治硬膜外麻醉下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利民 栾丰年 谢秀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4期138-138,共1页
硬膜外麻醉仍是基层医院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手术时,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率高,寻找一种能有效防治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的措施非常必要。有报道[1]小剂量氯胺酮静脉输注5~25μg/(kg·min)可以在局部麻醉或区域麻醉为患... 硬膜外麻醉仍是基层医院常用的麻醉方法,但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手术时,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率高,寻找一种能有效防治内脏牵拉反应发生的措施非常必要。有报道[1]小剂量氯胺酮静脉输注5~25μg/(kg·min)可以在局部麻醉或区域麻醉为患者提供良好的镇静和镇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脏牵拉反应 小剂量氯胺酮 硬膜外麻醉 临床观察 防治 麻醉方法 基层医院 腹腔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吗啡复合小剂量氯胺酮治疗顽固性癌痛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建军 孙秀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吗啡 小剂量氯胺酮 顽固性癌痛 复合 治疗 吗啡镇痛 癌痛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峰 郭斌 李熹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8-9,共2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需行肠镜下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D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P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注药前(...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需行肠镜下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其中D组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麻醉;P组患者使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注药前(T1)、置入肠镜(T2)、操作结束(T3)、苏醒(T4)等时点的MAP、HR、SPO2,以及操作总时间(T)和完全清醒需要的时间(Tw);记录有无低血压、缓慢心率、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D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苏醒时MAP、HR、SPO2变化较P组平稳,且完全清醒时间要短于P组,低血压、缓慢心率和呼吸抑制发生率也要低于P组,2者比较差异均有差异性(P值均小于0.05)。结论对于肠镜下治疗需要较长时间镇静麻醉的手术,使用右美托咪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可以稳定患者术中的生命体征,且苏醒时间和苏醒质量优于异丙酚复合阿片麻醉,是一种比较安全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小剂量氯胺酮 电子肠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抑制瑞芬太尼麻醉后痛敏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魏薇 汪忠玉 +1 位作者 张燕 郑利民 《罕少疾病杂志》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敏反应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瑞芬太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ASA I~Ⅱ级妇科行腹腔镜检和宫腹腔镜检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瑞芬太尼组(R组)、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 目的研究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敏反应的抑制作用,为临床合理应用瑞芬太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ASA I~Ⅱ级妇科行腹腔镜检和宫腹腔镜检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瑞芬太尼组(R组)、小剂量氯胺酮组(K组),每组30例。3组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除I组外另二组用瑞芬太尼诱导与维持,手术近结束缝合皮肤时K组静脉给予氯胺酮0.5mg/kg,C组和R组暂不给药,术毕送恢复室,当患者出现中等程度疼痛时给予曲马多2mg/kg。记录3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的口述疼痛评分(VRS),再次要求镇痛的时间和拔管后24h内的不良反应。结果1)C组的VRS评分低于R组,差异显著(P<0.05);2)K组的VRS评分明显低于C组和R组,差异显著(P<0.05);3)所有组无一例要求再次镇痛;4)3组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瑞芬太尼麻醉可引起术后早期痛觉超敏;小剂量氯胺酮对瑞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超敏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瑞芬太尼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国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8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麻醉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术孕妇,排除妊娠合并症和胎儿宫内低氧病例。入室建立静脉通道,...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切皮前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麻醉质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足月单胎妊娠拟行剖宫产术孕妇,排除妊娠合并症和胎儿宫内低氧病例。入室建立静脉通道,以10ml/(kg·h)输注乳酸钠林格液,硬膜外(L1~3)穿刺置管,予以2%盐酸利多卡因13~24ml,痛觉阻滞平面于T6~8后,按随机数字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40例,切皮前1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实验组(K组)40例,切皮前1min,静脉注射0.5%氯胺酮稀释液0.4mg/kg。观察断脐前产妇的牵拉反应(切开腹膜与取胎时)和新生儿1、3、5、10min的Apgar评分。结果:牵拉反应K组明显轻于C组,P<0.01;新生儿1、3minApgar评分K组明显低于C组,1minP<0.01,3minP<0.05,5、10minApgar评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可以减轻牵拉反应,提高麻醉优良率,但降低了新生儿3min内Apgar评分,主要表现为反射较弱、肌张力较弱和自主呼吸建立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硬膜外麻醉 麻醉优良率 APGAR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周红梅 周清河 肖旺频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的应用。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加例,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病人入手术室后常规面罩吸氧(4L/min)。1...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异丙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在乳腺手术的应用。方法80例ASAⅠ~Ⅱ级择期乳腺手术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各加例,均选择全凭静脉麻醉。病人入手术室后常规面罩吸氧(4L/min)。1组手术开始前10min,泵注异丙酚80μg·kg^-1·min^-1、瑞芬太尼0.1μg·kg^-1·min^-1,术前1min追加氯胺酮0.4mg·kg^-1,术中根据情况调整瑞芬太尼泵注速度为0.05—0.1μg·kg^-1·min^-1,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术毕停止泵注瑞芬太尼、异丙酚。Ⅱ组手术开始前10min泵注异丙酚80μg·kg^-1·min^-1,术前1min追加氯胺酮1mg·kg^-1,术中酌情追加氯胺酮,术毕停止泵注异丙酚。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均安静入睡,镇痛完善,无躁动,无胸壁强直等现象。Ⅱ组发生轻度呼吸抑制1例、高血压9例、术毕苏醒期躁动8例及精神障碍3例,其中高血压、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比Ⅰ组增高明显(P〈0.05);术中MAP与术前相比增高明显(P〈0.05),而Ⅱ组与Ⅰ组相比增高又显明显(P〈0.05)。Ⅰ组发生轻度呼吸抑制2例、苏醒期躁动1例,氯胺酮用量与Ⅱ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术毕苏醒时间与Ⅱ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结论瑞芬太尼、异阿酚联合小剂量氯胺酮全凭静脉麻醉用于乳腺手术是一种较好的联合用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异丙酚 全凭静脉麻醉 乳腺手术 小剂量氯胺酮 手术中 联合 苏醒期躁动 手术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检查中丙泊酚复合超小剂量氯胺酮应用观察
8
作者 张树立 徐凯智 王炳银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丙泊酚 胃镜检查 复合 胃肠镜检查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致一过性失明1例报告
9
作者 朱广球 杨燕青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0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一过性失明 连续硬膜外麻醉 0.75%罗哌卡因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神经精神 术前用药 硬膜外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肩周炎手法松解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陈景亮 杜立宏 王志玮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9期108-109,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血浆靶控浓度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肩周炎手法松解术中应用效果。方法行肩周炎手法松解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R1,R2组)即丙泊酚2.0、1.5、1.0μg/ml复合小剂量氯胺酮0.5、1.0、1.5μg/ml组。监测无创血压、脉搏、脉搏血... 目的对比不同血浆靶控浓度丙泊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肩周炎手法松解术中应用效果。方法行肩周炎手法松解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R1,R2组)即丙泊酚2.0、1.5、1.0μg/ml复合小剂量氯胺酮0.5、1.0、1.5μg/ml组。监测无创血压、脉搏、脉搏血氧饱和度,分别记录患者意识消失和恢复时间,并记录术中体动情况和术后主观感觉评分。结果R2,P0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R1组。R1,R2组主观感觉评分明显优于P0组。结论丙泊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以血浆靶控浓度丙泊酚1.5μg/ml复合氯胺酮1.0μg/ml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小剂量氯胺酮 血浆靶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隆乳手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潘军里 顾伟平 李钧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3期341-343,共3页
腋窝下切口单纯隆乳术手术时间短,本院多数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完成手术。作者自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使用瑞芬太尼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下完成隆乳手术,麻醉效果良好,无严重麻醉并发症。现将本期间的隆乳手术麻醉报道如下。
关键词 静脉复合麻醉 小剂量氯胺酮 瑞芬太尼 手术中 隆乳术 应用 隆乳手术 腋窝下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临床观察
12
作者 陈新艳 夏中元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2期258-259,共2页
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因为患者紧张疼痛等因素可导致复位失败,常需要完善的麻醉方可复位操作。关节手法复位要求麻醉起效时间短,苏醒迅速,镇痛完善。本文通过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镇痛效果... 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因为患者紧张疼痛等因素可导致复位失败,常需要完善的麻醉方可复位操作。关节手法复位要求麻醉起效时间短,苏醒迅速,镇痛完善。本文通过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关节手法复位中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旨在寻找一种合适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手法复位 关节脱位 临床观察 布托啡诺 复合 麻醉起效时间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泵输入小剂量氯胺酮联合丁丙诺啡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镇痛
13
作者 冯裕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2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静脉泵输入小剂量氯胺酮联合丁丙诺啡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患者,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分为I或Ⅱ级,年龄59~73岁,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 目的分析比较静脉泵输入小剂量氯胺酮联合丁丙诺啡用于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8例患者,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分为I或Ⅱ级,年龄59~73岁,拟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39人,用不同的术后静脉镇痛的方式:A组手术后使用芬太尼16ug/k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注入PCIA泵;B组手术后使用氯胺酮1mg/kg、丁丙诺啡5 ug/kg、芬太尼8 ug/k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注入PCIA泵;两组PCIA泵注射速度均为2 mL/h持续泵入,单次自控量0.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术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生命体征监测如平均动脉压、Ramsay镇静评分并且观察记录嗜睡症状、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多个时间点B组VAS评分显著低于A组(P<0.5),而Ramsay评分显著高于A组(P<0.05),除嗜睡症状发生率B组高于A组,其余不良反应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需要加服止痛药的例数,B组均低于A组。结论丁丙诺啡与氯胺酮具有一定协同作用,联合用于老年人LC术后静脉镇痛的疗效确切,循环系统、呼吸平稳,作用时间长、副作用相对较小,并可减少术后阿片类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丁丙诺啡 老年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注射小剂量氯胺酮缓解妇科手术后切口疼痛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刘向东 桑林霞 康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3期87-87,49,共2页
关键词 硬膜外 小剂量氯胺酮 妇科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儿外手术中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淼 杜立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21期21-22,共2页
目的对比不同血浆靶控浓度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儿外应用效果。方法行儿外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R0、R1、R2、P0组即异丙酚3.0、2.0、1.5、1.0μg/ml复合小剂量氯胺酮0.5、1.0、1.5、2.0μg/ml组。监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 目的对比不同血浆靶控浓度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在儿外应用效果。方法行儿外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R0、R1、R2、P0组即异丙酚3.0、2.0、1.5、1.0μg/ml复合小剂量氯胺酮0.5、1.0、1.5、2.0μg/ml组。监测心率、心电图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分别记录患者意识消失时间和恢复时间,并记录术中体动情况。结果R1、R2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R0组。结论异丙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合用具有协同作用,但作用机制不同。以血浆靶控浓度2.0μg/ml异丙酚复合1.0μg/ml小剂量氯胺酮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小剂量氯胺酮 血浆靶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在婴幼儿肛周脓肿术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贺爱妮 刘华娟 张家光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期188-188,共1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在婴幼儿肛周脓肿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个月~3岁的婴幼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常规氯胺酮组,Ⅱ组(实验组)氯胺酮+骶管阻滞组。结果Ⅱ组患儿的HR、呼吸较Ⅰ组的平稳,麻醉效果优于Ⅰ组,...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在婴幼儿肛周脓肿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个月~3岁的婴幼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对照组)常规氯胺酮组,Ⅱ组(实验组)氯胺酮+骶管阻滞组。结果Ⅱ组患儿的HR、呼吸较Ⅰ组的平稳,麻醉效果优于Ⅰ组,苏醒时间比Ⅰ组短,苏醒期不良反应少。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用于婴幼儿肛周脓肿术,麻醉效果确切、可靠,对婴幼儿生理干扰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骶管阻滞 肛周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氯胺酮预防人工气腹牵拉反应疗效观察
17
作者 孙传玉 刘志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0期71-,共1页
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因其操作简单、止痛完善、经济等诸多优点,现已逐渐替代全麻成为腹腔镜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但是此类麻醉方法难以消除人工气腹所造成的牵拉反应。为此,近年来,我们对1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小剂量氯胺酮预防人工... 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因其操作简单、止痛完善、经济等诸多优点,现已逐渐替代全麻成为腹腔镜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但是此类麻醉方法难以消除人工气腹所造成的牵拉反应。为此,近年来,我们对1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小剂量氯胺酮预防人工气腹牵拉反应,并对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7例腹腔镜手术患者,年龄14~62岁,平均(42.3±12.9)岁;体重52~79kg,平均(64.5±6.4)kg。其中子宫肌瘤挖除4例,卵巢肿瘤摘除7例,胆囊摘除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牵拉反应 小剂量氯胺酮 人工气腹
全文增补中
小剂量氯胺酮对预防剖宫产产后抑郁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旭 韩艳阳 张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2期4062-406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对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PPD)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n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华医学会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21年11月。使用Stata 12.0和Revman 5.4进行统计分析。结... 目的系统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对预防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PPD)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n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华医学会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21年11月。使用Stata 12.0和Revman 5.4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计3053例患者,根据是否使用氯胺酮将患者分为氯胺酮组(1187例)和对照组(186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氯胺酮组术后短期(≤1周)PP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长期(>1周)PP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氯胺酮组用药15 min内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极少数氯胺酮组患者出现幻觉、头痛等不良反应,且在出手术室之前均能得到有效缓解。结论剖宫产术中或术后使用小剂量的氯胺酮可以降低剖宫产术后PPD的发生率,但增加了术中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产后抑郁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在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涵 伍志超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921-1923,共3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术前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对产妇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孕产妇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各40例。K组产妇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0.5mg/kg氯胺酮5ml;S组给予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术前用于全身麻醉剖宫产术对产妇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足月孕产妇80例随机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每组各40例。K组产妇在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0.5mg/kg氯胺酮5ml;S组给予生理盐水5ml。产妇气管插管后给予纯氧和2%七氟烷机械通气。当新生儿娩出后给予产妇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术中维持听觉诱发电位指数值(AAI)20~30。记录产妇诱导前(T0)、诱导后1min(T1)、诱导后3min(T2)、诱导后5min(T3)、诱导后10min(T4)、诱导后30min(T5)、手术结束(T6)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和不良精神反应;采集新生儿脐静脉进行血液分析(pH值,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并对其娩出后1、5min进行Apgar评分。结果血压及心率在麻醉诱导前及诱导后1min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诱导后3、5、10、30min及手术结束:S组均显著高于K组(P〈0.05)。产妇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脐静脉血气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娩出后1min Apgar评分K组高于S组(P〈0.05),5min 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全身麻醉静脉诱导前注射0.5mg/kg氯胺酮作为辅助镇痛、镇静可以安全有效的使用,不会对新生儿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剖宫产术 全身麻醉 孕产妇 新生儿 术前 APGAR评分 脐静脉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与硬膜外注射小剂量氯胺酮行超前镇痛的效果比较
20
作者 赵红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4期411-411,共1页
关键词 小剂量氯胺酮 硬膜外注射 超前镇痛 效果比较 静脉 伤害性感受 减轻疼痛 术后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