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分子醇对PVDF/PFSA共混膜凝胶动力学、膜结构及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郎万中 郭亚军 +1 位作者 许振良 袁国林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1-416,共6页
以小分子醇为添加剂,研究了小分子醇对聚偏氟乙烯(PVDF)/全氟磺酸(PFSA)共混超滤膜凝胶动力学、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DF/PFSA铸膜液中添加乙醇时,其凝胶速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超滤膜通量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以小分子醇为添加剂,研究了小分子醇对聚偏氟乙烯(PVDF)/全氟磺酸(PFSA)共混超滤膜凝胶动力学、结构与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VDF/PFSA铸膜液中添加乙醇时,其凝胶速率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加快,超滤膜通量随乙醇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添加相同浓度的4种小分子醇时,初始凝胶速率差别不大,20 s后添加乙醇的铸膜液的凝胶速率最大;添加小分子醇后超滤膜的水通量大小顺序为:异丙醇<甲醇<乙醇<正丁醇。SEM照片显示在铸膜液中添加5%乙醇所制备的共混超滤膜具有较为圆整的内腔结构与均匀的孔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全氟磺酸 聚偏氟乙烯 小分子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醇对废旧PU硬泡回收再利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顾晓华 吕士伟 +1 位作者 张晓华 罗鸿翔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4-88,共5页
对废旧聚氨酯硬泡进行降解可得到多元醇,使其与催化剂、聚醚、稳泡剂混合制备成白料,再与黑料异氰酸酯均匀混合,可以得到再生硬质聚氨酯(PU)泡沫材料,实现回收再利用。研究了双组分小分子醇的添加量对降解料的影响规律,以及添加剂对硬... 对废旧聚氨酯硬泡进行降解可得到多元醇,使其与催化剂、聚醚、稳泡剂混合制备成白料,再与黑料异氰酸酯均匀混合,可以得到再生硬质聚氨酯(PU)泡沫材料,实现回收再利用。研究了双组分小分子醇的添加量对降解料的影响规律,以及添加剂对硬质PU泡沫强度的影响。对制备的硬质PU泡沫进行黏度、强度、吸水率、热稳定性、偏光显微镜、红外光谱、热失重等性能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聚醚多元醇4110∶乙二醇=(50∶30)时为最佳的工艺条件,此时可以制备出抗压强度为133.3kPa,吸水率为0.5525%,导热系数为0.01519W/(m·K),密度为37kg/cm3的再生硬质PU泡沫,其性能指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泡沫 小分子醇 发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体系萃取三唑类杀菌剂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格格 高仕谦 张占恩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31-235,共5页
应用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微萃取(ATPS)技术,建立水体中6种三唑类杀菌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观察了二元小分子醇体积比、盐的种类和浓度、萃取时间、样品溶液p H和萃取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6种三唑类杀菌剂的相关系数(R)在0... 应用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微萃取(ATPS)技术,建立水体中6种三唑类杀菌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方法,观察了二元小分子醇体积比、盐的种类和浓度、萃取时间、样品溶液p H和萃取温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6种三唑类杀菌剂的相关系数(R)在0. 999 3~0. 999 9;检出限为1. 67~2. 96μg/L(S/N=3)。将该方法应用于苏州地区的河水、自来水和稻田水实际水样的分析,得到加标回收率范围在81. 9%~106. 9%,相对标准偏差为1. 7%~8. 1%。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操作和低检出限,可满足环境水样中痕量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小分子醇-盐双水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唑类杀菌剂 环境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Chlorella sp.的小分子有机酸/醇培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黄达明 孔苗 +6 位作者 霍书豪 钱静亚 徐玲 杜卓蓉 周卫征 崔凤杰 邹彬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3,共5页
该研究选择一株对水解酸化液耐受性强、高产油脂的优良藻株Chlorella sp.作为出发藻株,向BG11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小分子有机酸/醇(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乙醇)进行小球藻纯培养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 该研究选择一株对水解酸化液耐受性强、高产油脂的优良藻株Chlorella sp.作为出发藻株,向BG11培养基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小分子有机酸/醇(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乙醇)进行小球藻纯培养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混合乙酸、丙酸、丁酸和乙醇4种小分子有机物质进行响应面的试验,考察混合小分子有机酸对小球藻Chlorellasp.生长影响,研究表明,当乙酸、丙酸、丁酸和乙醇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2g/L、0.42g/L、0.40g/L和0.18g/L时,小球藻的单位体积细胞数含量最高,生长状态最好,能获得较高的生物量(1.18×108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分子有机酸/ 小球藻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正丙醇-磷酸二氢钠多元混合双水相体系萃取/检测湖水中的诺氟沙星残留
5
作者 郭东刚 倪良 王良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47-856,共10页
构建了乙醇-正丙醇-磷酸二氢钠(NaH_(2)PO_(4))多元混合双水相体系萃取/检测环境水样中的诺氟沙星,讨论了醇的用量、盐的种类及浓度、pH值、温度对诺氟沙星分配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实验条... 构建了乙醇-正丙醇-磷酸二氢钠(NaH_(2)PO_(4))多元混合双水相体系萃取/检测环境水样中的诺氟沙星,讨论了醇的用量、盐的种类及浓度、pH值、温度对诺氟沙星分配行为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乙醇与正丙醇加入量为4 mL(体积比为1∶1),NaH_(2)PO_(4)的浓度为0.200 g/mL,温度为30℃,pH=5的最优条件下,诺氟沙星的萃取率为94.34%。该多元双水相体系较单元双水相体系相比,目标物的萃取率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混合双水相 小分子醇 萃取/检测 诺氟沙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在超临界甲醇和乙醇溶剂中液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廖玮婷 解新安 +4 位作者 李璐 李雁 樊荻 孙娇 王鑫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205-2211,共7页
通过研究木质素分别在超临界甲醇和乙醇溶剂中的液化过程,分析反应温度(260~340℃)及反应时间(0~120min)对木质素在两种溶剂中的转化率、生物油收率及其组分差异的影响。实验表明,木质素在超临界乙醇中的转化率及产物收率均高于甲醇... 通过研究木质素分别在超临界甲醇和乙醇溶剂中的液化过程,分析反应温度(260~340℃)及反应时间(0~120min)对木质素在两种溶剂中的转化率、生物油收率及其组分差异的影响。实验表明,木质素在超临界乙醇中的转化率及产物收率均高于甲醇。当反应温度340℃,反应时间60min,木质素在超临界乙醇中的转化率和生物油收率比在甲醇中分别提高了16.23%和11.54%,残渣收率降低了16.23%。通过GC-MS和FTIR对生物油和残渣分析,发现生物油组分中芳香族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在甲醇和乙醇溶剂中分别达到66.13%和58.84%;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甲醇溶剂中残渣的醚键官能团逐渐增强,而在乙醇溶剂中则先增强后减弱。分析认为在木质素降解过程中,超临界乙醇和甲醇均可产生氢自由基作为供氢体,攻击木质素及其大分子片段中的官能团,同时使液化产物中的活性片段减活,减弱重聚合反应,从而更利于芳烃产物的生成。而甲醇在液化过程中容易与木质素断键产生的苯酚中间体发生脱氢缩合反应,通过醚键聚合产生长链芳香族化合物,形成残渣,降低生物油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液化 超临界流体 小分子醇 芳香族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多元醇对无溶剂聚氨酯覆膜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双莲 陈广学 +2 位作者 陈奇峰 贾春江 王青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0-43,77,共5页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植物油多元醇、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小分子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双组分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双组分的配比R′和混合多元醇组分对聚氨酯胶粘剂固化速率、固化后胶膜的热稳定性和吸... 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植物油多元醇、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小分子多元醇为主要原料,制备了一种双组分无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研究了双组分的配比R′和混合多元醇组分对聚氨酯胶粘剂固化速率、固化后胶膜的热稳定性和吸水率的影响,并测试了覆膜样品的T剥离强度。结果表明:当双组分配比R′=1.3时,胶粘剂综合性能最佳;添加小分子多元醇并不能提高胶粘剂的固化速率和耐热性,但能显著改善胶粘剂的粘结性能,并且选择性添加适量的小分子二醇,还能增强其耐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溶剂 聚氨酯 植物油多元 小分子多元 覆膜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糖3种糖分对小鼠免疫调节及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8
作者 吐尔洪·库德热提 孜克拉·尼牙孜 +5 位作者 吐鲁洪江·托乎提 巴合塔尔古丽·伊力亚斯 巴丽江·木哈希 司马义·艾沙 郭庆勇 赛福丁·阿不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96-101,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刺糖3种主要糖分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及空肠形态的影响。通过水提醇沉法和透析法分别得到刺糖多糖(AHP)、刺糖水溶性小分子糖(AHWS)和刺糖醇溶性小分子糖(AHAS)。选取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NC组)和试验组(AHA... 试验旨在探究刺糖3种主要糖分对小鼠的免疫调节及空肠形态的影响。通过水提醇沉法和透析法分别得到刺糖多糖(AHP)、刺糖水溶性小分子糖(AHWS)和刺糖醇溶性小分子糖(AHAS)。选取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NC组)和试验组(AHAS组、AHWS组、AHP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小鼠。NC组灌胃生理盐水,试验组分别灌胃400 mg/(kg·d)的AHAS、AHWS、AHP,0.4 mL/只,每天1次,连续灌胃14 d。结果显示,AHAS、AHWS和AHP的总糖得率分别为42.40%、8.20%、1.90%。与NC组相比,各试验组小鼠胸腺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AHAS组和AHP组小鼠脾脏重量、脾脏指数显著提高(P<0.05),AHAS组和AHWS组的胸腺指数均显著提高(P<0.05)。与NC组相比,各试验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7(IL-1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AHAS组和AHP组小鼠空肠绒毛长度、隐绒比显著升高(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小鼠空肠肠道上皮淋巴细胞(IELs)数量均显著提高(P<0.05)。研究表明,刺糖中的AHAS、AHWS和AHP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改善小鼠肠道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 水溶性小分子 溶性小分子 免疫调节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废旧PU硬泡回收再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顾晓华 吕士伟 +1 位作者 罗鸿翔 李燕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9-74,共6页
用含有小分子醇的交联剂和催化剂使废旧聚氨酯(PU)硬泡进行降解能够获得多元醇,将降解料与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和发泡剂共混以制备白料,然后与黑料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得到再生PU硬泡。通过对降解产物的黏度、羟值以及获得的再生PU硬泡材... 用含有小分子醇的交联剂和催化剂使废旧聚氨酯(PU)硬泡进行降解能够获得多元醇,将降解料与聚醚多元醇、催化剂和发泡剂共混以制备白料,然后与黑料异氰酸酯混合均匀,得到再生PU硬泡。通过对降解产物的黏度、羟值以及获得的再生PU硬泡材料的密度、强度、吸水率、热稳定性、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和热失重等进行测试分析,得出了催化剂添加量对废旧PU材料回收再利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催化剂(KOH)用量为0.9 g时废旧PU的降解效果最好,获得的再生PU硬泡的密度为37.6 kg/cm^3,压缩强度为164.2 kPa,热导率为0.01524 W/(m·K),吸水率为0.42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聚氨酯硬泡 小分子醇 发泡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