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官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在气体小分子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积慧 陈建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5-2240,共6页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一类结构可设计的新型多孔材料。吸附分离是金属有机框架的重要用途之一。本文介绍了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多孔平台设计合成具有目标导向的官能化金属有机框架的途径以及官能化金属有机框架... 金属有机框架是由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自组装形成的一类结构可设计的新型多孔材料。吸附分离是金属有机框架的重要用途之一。本文介绍了以金属有机框架为多孔平台设计合成具有目标导向的官能化金属有机框架的途径以及官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在二氧化碳与氮气、甲烷分离,烷烃与烯烃分离,低碳烷烃等小分子气体分离纯化中的作用。表明官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由于官能团活性位点的存在,在二氧化碳、烯烃、烷烃等气体小分子分离中相对未经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具有更高的分离选择性。官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的目标导向使其在化工分离领域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材料合成难以量产限制了官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在化工分离方面的普及,随着合成方法的不断简化官能化金属有机框架在化工分离中会有更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官能化 吸附 分离 目标导向 气体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分子在类石墨烯材料负载单个金属原子表面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董博方 苏宇峰 +4 位作者 吴东洋 度世豪 高路洋 陈卫光 唐亚楠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2,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气体小分子在类石墨烯材料(graphenylene)衬底支撑的金属原子(M=Co,Mo和Pd,gra-M)表面的吸附特性,系统地分析了吸附不同数量的NO和CO分子的稳定构型,吸附能,电荷转移量以及引起的体系电子结...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气体小分子在类石墨烯材料(graphenylene)衬底支撑的金属原子(M=Co,Mo和Pd,gra-M)表面的吸附特性,系统地分析了吸附不同数量的NO和CO分子的稳定构型,吸附能,电荷转移量以及引起的体系电子结构和磁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NO、CO气体小分子的稳定吸附位在金属原子顶位,吸附物与衬底间的电荷转移量表明负载不同的金属原子能够有效地调制类石墨烯材料的气敏特性;(2)单个和两个气体分子吸附能够引起gra-M体系的自旋电荷密度分布发生变化,进而使得气体吸附体系表现出不同磁矩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石墨烯材料 气体小分子 吸附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研究气体小分子吸附的石墨烯负载金属原子体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高路洋 牛佳洁 +4 位作者 周梅梅 周欣瑶 闫婉迪 陈卫光 唐亚楠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9-54,共6页
石墨烯负载的单个金属原子体系(M-gra)具有高的结构稳定性,显正电性的金属原子可作为活性位用在气敏器件和催化材料.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单个有毒气体小分子(NO和CO)在M-gra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单个N... 石墨烯负载的单个金属原子体系(M-gra)具有高的结构稳定性,显正电性的金属原子可作为活性位用在气敏器件和催化材料.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单个有毒气体小分子(NO和CO)在M-gra表面的吸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单个NO分子吸附的稳定性高于CO分子,由于其能够从反应衬底获得更多的转移电荷,因此,M-gra衬底对NO分子表现出高的灵敏度.此外,不同小分子吸附能够改变M-gra体系的电荷密度和自旋电荷分布,进而使得气体分子吸附体系表现出不同大小的磁矩.通过对比气体分子吸附前后M-gra体系的磁矩变化,能够有效判断吸附分子和反应衬底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小分子 吸附特性 电子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东煤与玉米秆共热解特性及气体产物释放规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瑞璞 金晶 +3 位作者 赵冰 杭伊煊 刘中毅 朱以周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72-281,共10页
利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等实验手段对准东煤与玉米秆的混合样品进行共热解实验,研究了共热解中主要小分子气体(H2、CH4、CO和CO2)的释放规律,探讨了样品中官能团对小分子气体释放的影... 利用热重-质谱联用(TG-MS)和原位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in situ DRIFT)等实验手段对准东煤与玉米秆的混合样品进行共热解实验,研究了共热解中主要小分子气体(H2、CH4、CO和CO2)的释放规律,探讨了样品中官能团对小分子气体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准东煤与玉米秆共热解组分相互作用,当玉米秆与准东煤的掺混比K≤0.4时,加入玉米秆可以促进混合样品的热解失重,且K=0.2时促进作用最优,此时玉米秆中高含量的碱金属和热解时产生的大量H自由基会催化热解,能提高H2、CO和CO2小分子气体的生成量,并且强化去甲烷化反应;加入玉米秆促进了官能团的脱氢缩聚进程,大量含氧官能团会催化混合样品中半挥发性有机组分的裂解和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东煤 玉米秆 热解 小分子气体 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照下高铁肌红蛋白的还原 被引量:6
5
作者 安良梅 曹洪玉 +1 位作者 唐乾 郑学仿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61-1468,共8页
实验中我们发现紫外波段光源照射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etMb)时,能发生与添加化学还原剂还原metMb相似的过程,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metMb在特定紫外光源下的还原过程。580 nm和544 nm处还原峰... 实验中我们发现紫外波段光源照射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etMb)时,能发生与添加化学还原剂还原metMb相似的过程,本文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metMb在特定紫外光源下的还原过程。580 nm和544 nm处还原峰的面积变化显示,metMb在光照时能被还原至MbFe髤H2O状态,且不同的光源、特定紫外定波长、温度、pH以及不同气体存在等条件下metMb的还原程度不同。在温度为10℃,偏碱性条件时,定波长254 nm照射有利于metMb还原;气体存在时,由于气体小分子与血红素铁的配位能力不同,不同气体对光照metMb还原的催化作用程度也有差异,CO和O2的存在对此过程有催化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医学和生理学上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肌红蛋白 紫外光照射 光照还原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气体小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石墨烯阻气型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杨小龙 李永青 +2 位作者 闫晓堃 陈文静 马秀清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5-153,共9页
介绍了气体小分子渗透理论和气体阻隔模型,综述了聚合物/石墨烯阻气型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气体阻隔性能的表征手段,分析并总结了影响聚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气体阻隔性能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改进措施,最后对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气体小分子渗透理论 气体阻隔模型 石墨烯 复合材料 制备方法 表征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