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关岭三叠系竹杆坡组、小凹组头足类化石——兼论关岭生物群的时代 被引量:21
1
作者 徐光洪 牛志军 陈辉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4-265,共12页
贵州关岭地区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和小凹组产较丰富的头足类化石,计有11科19属37种,其中Enoploceras,Alloceratites,Sibyllites等属以及Trachycerasaon种系国内首次报道。自下而上可识别出(1)Xenoprotrachycerasprimum带;(2)Protrachyc... 贵州关岭地区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和小凹组产较丰富的头足类化石,计有11科19属37种,其中Enoploceras,Alloceratites,Sibyllites等属以及Trachycerasaon种系国内首次报道。自下而上可识别出(1)Xenoprotrachycerasprimum带;(2)Protrachycerasdeprati带;(3)Protrachycerascostulatum带;(4)Trachycerasmultituberculatum带;(5)Sirenitescf.senticosus带等5个菊石带。讨论了每个菊石带的特征,并与国外同期菊石带进行了对比,指出(1)带与欧洲拉丁期早期R.reitzi带相当,(2)和(3)带分别与拉丁期晚期E.curionii带和P.archelaus带相当,(4)和(5)带分别与欧洲早卡尼期早期T.aon带和北美的早卡尼期晚期Sirenitesnanseni带对比。关岭生物群产出层位与Trachycerasmultituberculatum菊石带层位一致,时代应为早卡尼期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系 拉丁期 早卡尼期 头足类 竹杆坡 小凹组 贵州关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台西南缘上三叠统小凹组岩石、生物、年代和化学地层及其对关岭生物群环境的暗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浩东 陈孝红 邓会娟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8,共5页
系统分析和研究了贵州关岭新铺小凹组标准剖面的岩石、生物、年代和碳同位素化学地层特点及其对关岭生物群环境的制约,指出典型的小凹组主要分布在贵州关岭新铺和晴隆凉水一带,以陆棚盆地和陆棚边缘斜坡相黑色薄层灰岩沉积为特点,时代... 系统分析和研究了贵州关岭新铺小凹组标准剖面的岩石、生物、年代和碳同位素化学地层特点及其对关岭生物群环境的制约,指出典型的小凹组主要分布在贵州关岭新铺和晴隆凉水一带,以陆棚盆地和陆棚边缘斜坡相黑色薄层灰岩沉积为特点,时代为卡尼期早期;小凹组下段出现有碳同位素的轻微负偏离以及相对较高的V/(V+Ni)和Ni/Co值,中-上段碳、氧同位素值稳定,V/(V+Ni)和Ni/Co值相对较低。关岭生物群主要生活于海底缺氧或富硫化氢的陆棚盆地环境,其表层水温大约在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 碳同位素地层 小凹组 扬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关岭生物群中发现完美的植物化石 被引量:7
3
作者 孟繁松 李旭兵 +1 位作者 张振来 陈辉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1-273,共3页
In recent years,two species of fossil plants,i.e.Ctenozamites sarrani Zeiller and Equisetites arenaceus(Jaeger)Bronn,have been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Xiaowa Formation in Guanling County,Guizhou.They occur tog... In recent years,two species of fossil plants,i.e.Ctenozamites sarrani Zeiller and Equisetites arenaceus(Jaeger)Bronn,have been found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Xiaowa Formation in Guanling County,Guizhou.They occur together with marine reptiles,crinoids,ammonites,bivalves,conodonts,fishes,brachiopods etc.The Xiaowa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a sequence of marine deposits,in which fossil plants may have been carried to the bay from the land not far from the coast by rivers and deposited there.This finding not only adds a new element to the Guanling biota,but also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determining this biota to be of Carnian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关岭生物群 植物化石 海生爬行动物 小凹组 晚三叠世 卡尼期 蓖羽羊齿属 似木贼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晚三叠世关岭生物群大型鱼龙化石一新属种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孝红 程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8-235,共8页
根据采自贵州关岭上三叠统小凹组下段两个分别具有完整骨架和呈立体保存的头骨标本,命名和描述为一种大型的长体型的鱼龙Panjiangsaurusepicharisgen.etsp.nov.。这类鱼龙以下颌后部缺齿,荐前椎数约69节,前肢边缘的凹口出现在桡骨、接... 根据采自贵州关岭上三叠统小凹组下段两个分别具有完整骨架和呈立体保存的头骨标本,命名和描述为一种大型的长体型的鱼龙Panjiangsaurusepicharisgen.etsp.nov.。这类鱼龙以下颌后部缺齿,荐前椎数约69节,前肢边缘的凹口出现在桡骨、接桡骨和远端腕骨上为特征。Panjiangsaurus外鼻孔的骨片组成与中、晚三叠世Shastasaurus和Cymbospondylus的外鼻孔相似,肩带和腰带也具有晚三叠世卡尼期Shonisaurus的肩带和腰带的特点,但其桡骨、接桡骨和远端腕骨均发育有凹槽的前肢,可以与晚三叠世诺利期Macgonwani以及早侏罗世Stenopterygius的前肢相比较,而具有侏罗纪鱼龙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岭生物群 晚三叠世 小凹组 鱼龙类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关岭三叠纪海龙类化石一新种 被引量:19
5
作者 程龙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4-277,共4页
描述了采自贵州省关岭巴毛林小凹组的海龙类(新铺龙属)化石,并确定其为一新种———Xinpusaurusbamao-linensissp.nov.。头骨和下颌骨受到背腹向挤压,且有少许错位。各骨块形状、接触关系等方面与孙氏新铺龙都极为相似,所以认为其与孙... 描述了采自贵州省关岭巴毛林小凹组的海龙类(新铺龙属)化石,并确定其为一新种———Xinpusaurusbamao-linensissp.nov.。头骨和下颌骨受到背腹向挤压,且有少许错位。各骨块形状、接触关系等方面与孙氏新铺龙都极为相似,所以认为其与孙氏新铺龙同为新铺龙属。但又以其特长的吻部(吻长是头长之半)、外鼻孔由鼻骨和上颌骨围成、较短的齿骨(占下颌长度的47.2%)和非常靠后的顶孔等为特点与Xinpusaurussuni相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关岭 晚三叠世 小凹组 海龙目 新铺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龙类化石在云南泸西上三叠统的发现 被引量:2
6
作者 冉昌 胡世学 +2 位作者 黄金元 张启跃 周长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13-917,共5页
采自云南泸西县城附近小兴安村晚三叠世卡尼期小凹组的海龙化石,是关岭生物群海龙类化石在贵州关岭之外地区的首次发现。该化石标本共保存有9枚较好的背椎骨,21条完好的肋骨及若干腹肋。靠近头部的4枚背椎骨为有次序的自然排列。背椎椎... 采自云南泸西县城附近小兴安村晚三叠世卡尼期小凹组的海龙化石,是关岭生物群海龙类化石在贵州关岭之外地区的首次发现。该化石标本共保存有9枚较好的背椎骨,21条完好的肋骨及若干腹肋。靠近头部的4枚背椎骨为有次序的自然排列。背椎椎体长约12cm,椎体横突发育,椎体腹侧轻微凹入,呈双凹形,近似圆形。这一特征与鱼龙类脊椎骨明显的双凹特征有所区别,故暂且将其归于海龙类。新采集的该化石标本为探讨海龙类的古地理分布,以及寻找规律生物群新化石产地提供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龙目 晚三叠世 小凹组 云南沪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