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小农经济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新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2-171,共10页
科学界定"小农"概念是认识和把握小农经济形态变化的前提,也是解开整个问题的一把钥匙。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小农经济必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未过时,中国目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超小型"自... 科学界定"小农"概念是认识和把握小农经济形态变化的前提,也是解开整个问题的一把钥匙。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小农经济必然趋于衰亡的科学论断并未过时,中国目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体的超小型"自给自足式农户经济"与西方发达国家超大型的"赢利性家庭农场"并不是同一个概念,二者不可相提并论、混为一谈。世界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加工—销售的"纵向一体化",一般是以农场规模不断扩大的"横向一体化"为基础而形成的,二者交融互补、相伴而行,根本不存在孰优孰劣、互相排斥的问题。在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国九亿多农民与土地分离的速度和规模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现代化乃至整个现代化实现的程度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小农 小农经济形态 现代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概念的界定及其量化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新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目前学术界给"小农"一词所下的各种定义,一般都是对其主体进行直观的描述和概括,而缺乏"量的规定性"。小农经济形态的变化,既受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受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消费需求弹性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给"小农"一词所下的各种定义,一般都是对其主体进行直观的描述和概括,而缺乏"量的规定性"。小农经济形态的变化,既受不同历史条件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又受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消费需求弹性的影响,但其上限应由农民家庭劳动力的独立经营能力决定,下限由维持一个农民家庭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决定。我国实行高度分散的家庭承包经营形式,已经超出了一个标准的小农计量单位所允许的最低限度,尚不足以使绝大多数农户过上温饱舒适的小康生活,它所具有的自我激励作用十分有限,必须重新塑造现代农业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 小农经济形态 小农计量单位 家庭承包经营 现代农业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