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小农理性”的农业标准化实证研究——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宝利 刘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6期19-23,共5页
介绍了"小农理性"以及农业标准化相关理论,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农户的认识及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民对标准化了解程度不够、农业标准化效益不高和生产规模偏小等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提出了大力... 介绍了"小农理性"以及农业标准化相关理论,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化过程中农户的认识及行为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杨凌示范区农民对标准化了解程度不够、农业标准化效益不高和生产规模偏小等农业标准化制约因素,提出了大力普及农业标准化知识,开展不同层次的农业标准化培训,通过多种途径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和加大检验检测服务,加强对农业标准化实施的监督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标准化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小农理性 农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理性视角下农村养老危机的生成机制及解决路径
2
作者 完颜德 邓燕 《村委主任》 2023年第5期134-136,共3页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小农理性日渐扩张,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老年一代更多基于家庭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家庭理性,而年轻一代则更多基于个体理性,两者之间的不均衡性导致农村整体呈现出空心化、代际关系失衡、原子化的特征,从而导致全面的农... 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的小农理性日渐扩张,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老年一代更多基于家庭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家庭理性,而年轻一代则更多基于个体理性,两者之间的不均衡性导致农村整体呈现出空心化、代际关系失衡、原子化的特征,从而导致全面的农村养老危机。文章拟通过引入“小农(个体)理性”这一视角,从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农村养老危机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为农村地区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新思路,通过夯实农村养老经济基础、再造村社共同体、鼓励年轻人返乡创业等手段可缓解农村的养老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理性 代际差异 养老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小农:中国农户的经济性质及其政策含义 被引量:22
3
作者 高帆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85,共6页
农户的经济性质通常是指农户在约束条件下追求风险最小或收益最大,经典的"道义小农"假说和"理性小农"假说对农户生产目标及约束条件存在认识分歧。本文指出中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化同时推进的阶段,农户的经济... 农户的经济性质通常是指农户在约束条件下追求风险最小或收益最大,经典的"道义小农"假说和"理性小农"假说对农户生产目标及约束条件存在认识分歧。本文指出中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转化同时推进的阶段,农户的经济性质具有从"道义小农"向"理性小农"的过渡性质,这可以从农户的生产目标、要素投入和市场条件等角度进行说明。基于此,为了促使我国"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立足于过渡小农的农户经济性质,围绕生产目标、要素投入和市场条件三条线索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义小农 理性小农 过渡小农 经济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商资本下乡的多维效应及其发生根源探析——基于湖北省Y县的经验调查 被引量:24
4
作者 杨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113,164,165,共10页
工商资本下乡对“三农”的影响引起了广泛争论,形成了市场效率和小农理性两种具有张力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湖北省Y县的经验调查,发现工商资本下乡具有增长效应、分化效应、排斥效应和断裂效应,基层政府、工商资本主体和大户主导的农业产... 工商资本下乡对“三农”的影响引起了广泛争论,形成了市场效率和小农理性两种具有张力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湖北省Y县的经验调查,发现工商资本下乡具有增长效应、分化效应、排斥效应和断裂效应,基层政府、工商资本主体和大户主导的农业产业化模式排斥了普通农户参与的经济机会,给乡村政治和治理的稳定性带来了诸多风险。这些效应产生的重要根源在于基层政府在政策资源分配时具有“抓大扶强”的价值追求,工商资本主体“强势分利”的经济逻辑对普通农户具有排斥性,而资源禀赋不足的普通农户则坚守着“小农理性”的生计原则,结果便是普通农户与工商资本主体间利益联结机制的失衡。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既要利用工商资本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型,也要重视小农经济的内生发展,充分保护农村社会“蓄水池”的承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下乡 多维效应 农民分化 小农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网络城市化理论的提出及意义——兼评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 被引量:1
5
作者 贤成毅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8-80,共3页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本文提出农村网络城市化理论,农村网络城市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网络城市化的理论基础在于“Schultz-Popkin小农理性命题”和制度变迁理论,实践基础在于农村网络城市化可以增加城乡居...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背景下,本文提出农村网络城市化理论,农村网络城市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村网络城市化的理论基础在于“Schultz-Popkin小农理性命题”和制度变迁理论,实践基础在于农村网络城市化可以增加城乡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扩大内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网络城市化 小农理性命题 制度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转移人口定居意愿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陶霞飞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08,共11页
基于购房和定居的共时性决策假设,验证和控制了住房自有和定居意愿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并基于新迁移经济学和跨区域家庭生计策略理论,构建了递归双变量probit模型,探讨了农业转移人口住房自有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流入地住房... 基于购房和定居的共时性决策假设,验证和控制了住房自有和定居意愿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并基于新迁移经济学和跨区域家庭生计策略理论,构建了递归双变量probit模型,探讨了农业转移人口住房自有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流入地住房自有对定居意愿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且以往相关研究都低估了住房自有对定居意愿的影响。同时家庭收入、婚姻、家庭化流动、社会网络、居留时长、家乡经济权利、流动范围等都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定居意愿有显著影响。实证结果证实了农业转移人口的定居意愿是一种家庭为本的“小农理性”决策,是在社会制度排斥之下综合家庭成员发展需求、家庭定居能力以及定居收益和成本的家庭空间安排,是一种跨区域的家庭生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自有 定居意愿 家庭为本 小农理性 家庭生计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社会中自耕农持久生命力原因探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树焕 李传松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以亚当·斯密、马克思为代表的"小农消亡论"者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自耕农必然被资本主义雇佣农场代替,但当今世界自耕农经营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表明斯密和马克思的判断没有成为现实。以恰亚诺夫、舒尔茨为代表的... 以亚当·斯密、马克思为代表的"小农消亡论"者指出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自耕农必然被资本主义雇佣农场代替,但当今世界自耕农经营方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表明斯密和马克思的判断没有成为现实。以恰亚诺夫、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论"者指出自耕农比雇佣农场更有效率,能够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他们的论断与社会现实相符合,但"理性小农"的解释并不能令人信服。农业生产制度的创新、自耕农生产较低的监督成本、农业生产独特的时空特点等因素,是自耕农兴盛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耕农 持久生命力 小农消亡论 理性小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户经济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5
8
作者 饶旭鹏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48,共6页
农户经济理论是农村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国外农户经济理论研究历史悠久、学派众多并互有采借。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大力缩小城乡差距的今天,对国外农户经济理论进行建设性反思批判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内已... 农户经济理论是农村研究的重要分支领域。国外农户经济理论研究历史悠久、学派众多并互有采借。在我国"工业反哺农业"、大力缩小城乡差距的今天,对国外农户经济理论进行建设性反思批判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国内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兼顾各理论流派的理论争论与交锋,结合中国当前"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特殊国情,对国外农户经济理论进行了系统梳理,并指出其对中国研究的意义与局限,以期为农户经济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农经济 道义小农 理性小农 农场户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