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小兴安岭东南金山屯一带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3
1
作者
韩振哲
赵海玲
+3 位作者
苏士杰
郎海涛
于荣文
尹志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在小兴安岭东南端金山屯一带,广泛发育近南北向展布的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石组合,岩石中普遍见有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中—基性脉岩群。对岩体及其包体、中—基性脉岩的宏观、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包体形态多呈...
在小兴安岭东南端金山屯一带,广泛发育近南北向展布的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石组合,岩石中普遍见有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中—基性脉岩群。对岩体及其包体、中—基性脉岩的宏观、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包体形态多呈浑圆的外形,显示出明显的塑性流变特点,具典型的岩浆结构包体中见针状磷灰石和含寄主岩钾长石、石英巨晶,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成因的包体特征;岩体的中—基性脉岩(群)形态多样,与花岗岩的界面或呈小波浪状或呈平直状,并见寄主岩长石斑晶,表现出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的同深成岩墙群特征。该区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具显著的岩浆混合成因特征,其形成可能与碰撞后伸展动力学机制下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微粒闪长质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底侵作用
小兴安岭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兴安岭东南鹿鸣-兴安-前进地区早中生代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特征
被引量:
19
2
作者
韩振哲
金哲岩
+2 位作者
吕军
李国臣
张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2-862,共11页
小兴安岭东南鹿鸣-兴安-前进地区,与早中生代二长-正长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岩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有关的Mo(Au)成矿期,第二期为二长花岗斑岩有关的Mo成矿期,第三期为正长花岗岩有关的Pb、Zn、Mo成矿期,总体显...
小兴安岭东南鹿鸣-兴安-前进地区,与早中生代二长-正长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岩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有关的Mo(Au)成矿期,第二期为二长花岗斑岩有关的Mo成矿期,第三期为正长花岗岩有关的Pb、Zn、Mo成矿期,总体显示不同成矿元素与不同时期岩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性。从早期至晚期成矿元素由Mo(Au)→Mo→Pb、Zn、Mo依次演化,其中Mo成矿作用延续时间较长,成矿作用也由强变弱,成岩成矿时代为225.0~191.4Ma。在野外岩相学、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上,成岩成矿显示出时间上的相近性和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特征,其中含矿岩体以高硅富碱和过铝为特征,含矿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岩分别属低Sr低Yb类、低Sr高Yb类花岗岩,而不含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多为低Sr较高Yb类花岗岩。上述成岩成矿特征上的差异,以及岩体是富集Mo还是Pb、Zn,可能与源区物源、岩浆成因(壳幔混源程度、混合比例等)和岩浆结晶分异、岩浆侵位深度,以及与成矿构造背景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长-正长花岗岩
成岩成矿
早中生代
找矿前景
小兴安岭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成因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振哲
赵寒冬
+3 位作者
吕军
李娟娟
李文龙
王盘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7-507,共11页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岩性变化较大,由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不同岩石类型在野外宏观上呈相互侵入、包裹和渐变的接触关系;在(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均发育微细粒闪长...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岩性变化较大,由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不同岩石类型在野外宏观上呈相互侵入、包裹和渐变的接触关系;在(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均发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包体多具明显塑性流变特点的浑圆外形和典型岩浆结构、针状磷灰石及捕获的寄主岩钾长石、石英斑晶,为MME型岩浆混合成因包体;杂岩体相对富集LILE(Ba、Sr、Rb)、HFS(U、Th、Zr、Ce)元素等,显示出壳源特点,而较高的εNd(t)值(-2.38^-3.77)显示以幔源为主的特点。研究表明杂岩体具明显的壳幔岩浆混合成因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基性岩浆底侵作用下的陆缘弧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侵入杂岩体
MME型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小兴安岭东南
晚奥陶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兴安岭东南金山屯一带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
23
1
作者
韩振哲
赵海玲
苏士杰
郎海涛
于荣文
尹志刚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安徽省勘查技术院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8)
文摘
在小兴安岭东南端金山屯一带,广泛发育近南北向展布的晚三叠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岩石组合,岩石中普遍见有暗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和中—基性脉岩群。对岩体及其包体、中—基性脉岩的宏观、微观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包体形态多呈浑圆的外形,显示出明显的塑性流变特点,具典型的岩浆结构包体中见针状磷灰石和含寄主岩钾长石、石英巨晶,具有明显的岩浆混合成因的包体特征;岩体的中—基性脉岩(群)形态多样,与花岗岩的界面或呈小波浪状或呈平直状,并见寄主岩长石斑晶,表现出壳幔混合作用形成的同深成岩墙群特征。该区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具显著的岩浆混合成因特征,其形成可能与碰撞后伸展动力学机制下的基性岩浆底侵作用有关。
关键词
二长花岗岩
微粒闪长质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底侵作用
小兴安岭东南
Keywords
monzonitic granite
mafic microgranitoid enclave
genesis of magma mingling
underplating
the southeast of Xiao Hinggan Mountains
分类号
P588.12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兴安岭东南鹿鸣-兴安-前进地区早中生代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特征
被引量:
19
2
作者
韩振哲
金哲岩
吕军
李国臣
张坤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52-862,共11页
基金
黑龙江省兴安矿业公司(0100000610092)
黑龙江省1:5万矿调(2300000650007)项目联合资助
文摘
小兴安岭东南鹿鸣-兴安-前进地区,与早中生代二长-正长花岗岩有关多金属成岩成矿过程可划分为三期:第一期为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有关的Mo(Au)成矿期,第二期为二长花岗斑岩有关的Mo成矿期,第三期为正长花岗岩有关的Pb、Zn、Mo成矿期,总体显示不同成矿元素与不同时期岩体存在一定程度的耦合性。从早期至晚期成矿元素由Mo(Au)→Mo→Pb、Zn、Mo依次演化,其中Mo成矿作用延续时间较长,成矿作用也由强变弱,成岩成矿时代为225.0~191.4Ma。在野外岩相学、岩石主微量元素特征上,成岩成矿显示出时间上的相近性和同源岩浆分异演化的特征,其中含矿岩体以高硅富碱和过铝为特征,含矿二长花岗斑岩、正长花岗岩分别属低Sr低Yb类、低Sr高Yb类花岗岩,而不含矿似斑状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多为低Sr较高Yb类花岗岩。上述成岩成矿特征上的差异,以及岩体是富集Mo还是Pb、Zn,可能与源区物源、岩浆成因(壳幔混源程度、混合比例等)和岩浆结晶分异、岩浆侵位深度,以及与成矿构造背景等有关。
关键词
二长-正长花岗岩
成岩成矿
早中生代
找矿前景
小兴安岭东南
Keywords
monzonitic-syenite granite
diagenesis and mineralization
Early Mesozoic Era
transitional period of tectonic setting
southeast of Xiaoxing’anling
分类号
P619.14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成因探讨
被引量:
3
3
作者
韩振哲
赵寒冬
吕军
李娟娟
李文龙
王盘喜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齐齐哈尔分院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97-507,共11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地质调查项目(2003130000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88)
文摘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岩性变化较大,由角闪辉长岩—(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不同岩石类型在野外宏观上呈相互侵入、包裹和渐变的接触关系;在(石英)闪长岩、英云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均发育微细粒闪长质包体,包体多具明显塑性流变特点的浑圆外形和典型岩浆结构、针状磷灰石及捕获的寄主岩钾长石、石英斑晶,为MME型岩浆混合成因包体;杂岩体相对富集LILE(Ba、Sr、Rb)、HFS(U、Th、Zr、Ce)元素等,显示出壳源特点,而较高的εNd(t)值(-2.38^-3.77)显示以幔源为主的特点。研究表明杂岩体具明显的壳幔岩浆混合成因的岩相学、岩石化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形成于基性岩浆底侵作用下的陆缘弧型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
关键词
岩浆侵入杂岩体
MME型包体
岩浆混合成因
小兴安岭东南
晚奥陶世
Keywords
magma intrusive complex
microgranitoid mafic enclave (MME)
magma mingling
southeastern Xiaoxinganling Mountains
Late Ordovician
分类号
P588.12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小兴安岭东南金山屯一带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成因及其地质意义
韩振哲
赵海玲
苏士杰
郎海涛
于荣文
尹志刚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小兴安岭东南鹿鸣-兴安-前进地区早中生代含矿花岗岩成岩成矿特征
韩振哲
金哲岩
吕军
李国臣
张坤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小兴安岭东南晚奥陶世鹤林侵入杂岩体成因探讨
韩振哲
赵寒冬
吕军
李娟娟
李文龙
王盘喜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