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昊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8期101-102,共2页
目的研究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试验组患儿使用炎琥宁联合... 目的研究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使用更昔洛韦治疗,试验组患儿使用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发热、腹泻、呕吐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较好,能有效缩短患儿的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琥宁 更昔洛韦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与干扰素-α1b及补锌疗法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吴剑菱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1期170-172,共3页
目的:评价西咪替丁与干扰素-α1b及补锌疗法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资料,采用入院顺序号的奇偶数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 目的:评价西咪替丁与干扰素-α1b及补锌疗法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资料,采用入院顺序号的奇偶数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咪替丁与干扰素-α1b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锌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腹泻、脱水、体温)复常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临床症状(腹泻、脱水、体温)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咪替丁与干扰素-α1b及补锌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干扰素 轮状病毒 感染腹泻 补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干扰素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鄢富贵 张丽丽 《现代医院》 2016年第12期1753-1754,共2页
目的探究西咪替丁、干扰素结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咪替丁、干扰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两... 目的探究西咪替丁、干扰素结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治的轮状病毒腹泻患儿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咪替丁、干扰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结果两组大便、体温恢复时间与脱水纠正时间比较,实验组更优(P<0.05);总有效率比较,实验组94.4%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西咪替丁和干扰素与葡萄糖酸锌有效结合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效果突出,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葡萄糖酸锌 干扰素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量元素锌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赵汝勤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8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量元素锌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实施西咪替丁与干扰素治疗)与治疗组(实施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量元素锌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实施西咪替丁与干扰素治疗)与治疗组(实施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量元素锌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脱水、大便以及体温等的恢复时间均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对其实施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量元素锌治疗,能够快速缓解其症状,具有疗效理想,安全性高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咪替丁 干扰素 微量元素锌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症状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5
作者 孙艳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实施PDC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患儿症状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临沭县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6例RV感染性腹泻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实施PDC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患儿症状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临沭县人民医院2022年3月—2023年10月收治的86例RV感染性腹泻患儿分成两组,每组各43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联合基于PDCA模式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中文版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4.0)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实施基于PDCA模式的护理干预,对RV感染性腹泻患儿的临床症状、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能有效提高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腹泻 轮状病毒 患儿 PDCA模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活菌辅助蒙脱石散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症状改善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查秀英 吴焕婷 袁光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辅助蒙脱石散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患儿症状改善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本文中共纳入9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均来源于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儿按照治...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辅助蒙脱石散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患儿症状改善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本文中共纳入9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均来源于濮阳市妇幼保健院,选取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45例,单纯采用蒙脱石散治疗)和B组(45例,在A组患儿的前提下应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两组患儿均进行为期7 d的治疗。将两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将两组患儿免疫功能进行检测并对比,以及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数量和不良反应。结果B组患儿大便次数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时间等均比A组缩短(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及CD4+/CD8+比值均比治疗前上升,且B组患儿上述指标相较于A组上升(均P<0.05);治疗后B组患儿双歧杆菌、乳杆菌与治疗前比均增多,与A组比较增多,大肠埃希菌均相较于治疗前减少,与A组比较减少(均P<0.05);将两组患儿恶心、便秘等的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在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治疗时,将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与蒙脱石散联合,可促进患儿各项临床症状快速改善,纠正与调节免疫功能和肠道菌群紊乱,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活菌 蒙脱石散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症状改善 细胞免疫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7
作者 陈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控制患儿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灌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 目的:探讨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护理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控制患儿并发症发生、提高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灌南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9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患儿。为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实施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家长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家长(P<0.05)。结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下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护理中,可降低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目标管理理论 针对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给药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小霞 陈益平 +1 位作者 汪洪姣 徐志伟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9期667-668,共2页
关键词 经皮给药 治疗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疗效观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温连连 徐胜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3期4413-4414,共2页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各2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济源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按入院顺序进行分组,各2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3.10%比68.97%),舒适度高于对照组(68.97%比5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舒适度,提高患儿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管理理论 针对护理干预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子理中汤加味灌肠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超群 唐其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4期71-72,共2页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又称秋季腹泻,是在秋冬季节因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腹泻,其临床特征为腹泻水样或蛋花样大便,每日数次至10余次,起病突然、迅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偶可见于春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发...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又称秋季腹泻,是在秋冬季节因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腹泻,其临床特征为腹泻水样或蛋花样大便,每日数次至10余次,起病突然、迅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多发生于秋冬季节,偶可见于春季,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发病具流行病学特征。目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感染 小儿腹泻 附子理中汤 灌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少川 刘丕松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 评价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在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质、次数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两组有统计学... 目的 评价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78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在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性质、次数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 ,两组有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苍苓止泻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病见效快 ,疗效肯定 ,不良反应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苍苓止泻口服液 中药制剂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疾病康复速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转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5期943-944,共2页
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疾病康复速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治疗... 目的研究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疾病康复速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7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9例)。对照组治疗期间接受一般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体温恢复、大便复常、脱水纠正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统计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体温恢复、大便复常、脱水纠正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88%(46/49),对照组为77.08%(37/48),研究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加快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疾病康复,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感染腹泻 系统化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血清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变化及与脱水、酸中毒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建州 吴云刚 宋雨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2938-2941,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脱水、酸中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240例RV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阳性组,124例非RV感染性腹泻患儿...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脱水、酸中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阳南石医院收治的240例RV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阳性组,124例非RV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阴性组。另选取68名同期于南阳南石医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按脱水程度将RV感染性腹泻患儿分为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及重度脱水组。按酸中毒程度将RV感染性腹泻患儿分为无酸中毒组、轻度酸中毒组、中度酸中毒组、重度酸中毒组。分别测定患儿的CK、CK-MB水平。比较不同组间患儿的CK、CK-MB水平。分析CK、CK-MB水平与脱水、酸中毒的关系。结果在240例RV感染性腹泻患儿中,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及重度脱水组患儿分别有23、156、50、11例,无酸中毒组、轻度酸中毒组、中度酸中毒组、重度酸中毒组患儿分别有26、166、42、6例。阳性组、阴性组和对照组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CK、CK-MB水平高于阴性组和对照组,阴性组CK、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及重度脱水组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脱水组CK、CK-MB水平高于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和中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CK、CK-MB水平高于无脱水组和轻度脱水组,轻度脱水组CK、CK-MB水平高于无脱水组(P<0.05)。无酸中毒组、轻度酸中毒组、中度酸中毒组、重度酸中毒组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酸中毒组CK、CK-MB水平高于无酸中毒组、轻度酸中毒组和中度酸中毒组,中度酸中毒组CK、CK-MB水平高于无酸中毒组和轻度酸中毒组,轻度酸中毒组CK、CK-MB水平高于无酸中毒组(P<0.05)。CK、CK-MB水平与脱水程度均呈正相关(r=0.856、0.787,P<0.001)。CK、CK-MB水平与酸中毒程度均呈正相关(r=0.454、0.384,P<0.001)。结论RV感染性腹泻患儿的血清CK、CK-MB水平与脱水、酸中毒的关系显著,其水平可随着脱水和酸中毒程度的加深而升高。通过脱水、酸中毒程度可以预测RV感染性腹泻患儿的心肌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杞黄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辅助利巴韦林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的疗效及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仁涛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12期2178-2180,2199,共4页
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胶囊辅助利巴韦林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期间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86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 目的:探究槐杞黄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胶囊辅助利巴韦林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5月期间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86例资料,按用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43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胶囊和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布拉氏酵母菌胶囊、利巴韦林和槐杞黄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前后炎性反应指标即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心肌损害程度指标即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02%高于参照组为76.74%(P<0.05),治疗后血清IL-6、IL-10、TNF-α、CK-MB、CK和LDH水平测得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槐杞黄颗粒与布拉氏酵母菌胶囊辅助利巴韦林治疗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伴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较显著,有效改善了其炎性反应指标和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感染腹泻 心肌损害 布拉氏酵母菌 利巴韦林 槐杞黄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味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48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潞潞 《国医论坛》 2019年第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七味白术散加...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9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七味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大便性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08%(37/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温、呕吐、腹泻缓解时间,以及大便性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味白术散加减配合穴位敷贴治疗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可提升临床疗效,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七味白术散 穴位敷贴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祝爱敏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4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 目的:探讨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某医院收治的120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退热的时间、腹泻症状缓解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结果:治护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试验组患儿退热的时间、腹泻症状缓解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更短,P<0.05;与对照组患儿的家长相比,试验组患儿的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更高,P<0.05。结论: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进行整体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缓解其临床症状,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感染腹泻 整体护理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及血清IL-6、IL-17表达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升荣 李晓东 田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非感染性腹泻进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6、IL-17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n=50)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小儿非感染性腹泻进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疗法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IL-6、IL-17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小儿非感染性腹泻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n=50)和观察组(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n=50),两组均治疗7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IL-6、IL-17含量指标情况;比较两组的总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停止腹泻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4.0%,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IL-6、IL-17含量均有降低,但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IL-6、IL-17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要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相关时间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O.05)。结论SJL肺感染性腹泻进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用药疗法,可显著降低机体炎症因子的释放,疗效显著,且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感染腹泻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 血清IL-6 血清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联合注射用炎琥宁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27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洁 吴新员 +2 位作者 黎志良 余佳平 黄佳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33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感染腹泻 对症支持治疗 注射用炎琥宁 疗效分析 抗生素 小儿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障碍 临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腹泻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察可森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0期98-99,共2页
目的:观察自制腹泻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支持治疗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制腹泻散,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 目的:观察自制腹泻散辅助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82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补液、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支持治疗等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制腹泻散,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腹泻散可提高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小儿 轮状病毒感染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密达配合抗生素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50例体会 被引量:4
20
作者 董凤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51-152,共2页
观察思密达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的疗效。共观察 5 0例 (治疗组 2 5例 ,对照组 2 5例 )。治疗组用思密达加抗生素治疗 ;观察组单用抗生素。结果提示 ,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口服思密达可提高治愈率 。
关键词 小儿 感染腹泻 思密达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