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多普勒在小儿脑炎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颖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1Z期78-79,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脑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测在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CD检测66例患儿并与45例正常同龄儿对照,对病情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脑炎患儿与正常儿相比ACA血流速度增快,MCA... 目的:观察小儿脑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探讨经颅多普勒检测在判断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TCD检测66例患儿并与45例正常同龄儿对照,对病情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脑炎患儿与正常儿相比ACA血流速度增快,MCA流速减慢,ACA、MCA的PI值均显著升高。结论:小儿脑炎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以颈内动脉系统为主,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流速(MCA-Vs)的高流速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而TCD的检测结果与疾病的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炎 经颅多普勒 脑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小儿脑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静 殷二航 李九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小儿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重症小儿脑炎患者,随即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安宫牛黄... 目的探讨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小儿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重症小儿脑炎患者,随即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安宫牛黄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住院时间及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为88.9%,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66.7%,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2.2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8.9d,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3.2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退热时间为5.3d,治疗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症小儿脑炎患者安宫牛黄丸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炎 重症 安宫牛黄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术辅助丙种球蛋白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应用
3
作者 韩东月 米艺果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137-142,共6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术辅助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疗法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56例和置换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及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治疗,置换组...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术辅助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疗法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56例和置换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及丙种球蛋白短程强化治疗,置换组在常规组的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血浆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神经功能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置换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的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神经元轴突轻链(NF-L)、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置换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略高于常规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置换术辅助丙种球蛋白能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炎症反应和神经功能,并增强免疫功能,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丙种球蛋白 血浆置换术 治疗效果 治疗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林春 刘雁飞 王珉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91-192,共2页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分组比较方法,将我院接收的80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治疗法和西医治疗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痊愈30例,6例有效,4例无效,总治愈率为90%;用西医...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脑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分组比较方法,将我院接收的80例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分别采用中西医治疗法和西医治疗方法。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痊愈30例,6例有效,4例无效,总治愈率为90%;用西医治疗法给患儿进行20 d治疗,痊愈的有23例,8例有效,9例无效,总治愈率为77.5%。两组病例的差异非常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小儿脑炎的有效方法,应该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炎 中西医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任制护理在脑炎小儿中的应用及对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鸽 《罕少疾病杂志》 2019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脑炎小儿中的应用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脑炎患儿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责任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责任组患儿则在其基础上... 目的探讨责任制护理在脑炎小儿中的应用及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4例脑炎患儿为受试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责任组与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责任组患儿则在其基础上实施责任制护理干预。比较干预3d后,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差异。结果干预3d后,责任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及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责任组各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责任制护理可有效提高脑炎患儿治疗依从性,且护理干预后治疗及预后效果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责任制护理 小儿脑炎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小儿病毒性脑炎轻重症初期差异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29
6
作者 刘林波 宋金霞 徐高鑫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7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小儿病毒性脑炎轻、重症临床特点及轻重症初期差异、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56例肠道病毒71型小儿病毒性脑炎,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113例、重症组43例,比较轻、重症组初期症状差异,并应用Log... 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小儿病毒性脑炎轻、重症临床特点及轻重症初期差异、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156例肠道病毒71型小儿病毒性脑炎,根据病情分为轻症组113例、重症组43例,比较轻、重症组初期症状差异,并应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156例患儿中,男女之比1.45∶1。重症组年龄小于3岁占62.8%。出现肢体抖动、病理征阳性、高血糖、白细胞计数升高是重症早期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肠道病毒71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早期识别重症及早救治,可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小儿病毒性脑炎 重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薛伯寿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 被引量:5
7
作者 田宇丹 薛燕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6期1103-1105,共3页
病毒性脑炎属中医温病范畴,薛师倡导温病辨证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宜采用辛凉宣透,清热祛暑,佐以解毒凉血,予新加香薷饮、升降散、六一散、片仔癀加减而一剂热退;总结薛师在外感热病中用药特点:重视卫气营血辨证、重"截断扭转&qu... 病毒性脑炎属中医温病范畴,薛师倡导温病辨证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宜采用辛凉宣透,清热祛暑,佐以解毒凉血,予新加香薷饮、升降散、六一散、片仔癀加减而一剂热退;总结薛师在外感热病中用药特点:重视卫气营血辨证、重"截断扭转"、重时令;用药轻灵;善用升降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伯寿 暑温 小儿病毒性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脑炎107例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桃 郭渠莲 税利琴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6期78-79,共2页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常由肠道病毒、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病毒引起,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脑电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在,'bJL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预后评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我们对...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儿科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常由肠道病毒、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常见病毒引起,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脑电图是一种无创性检查,在,'bJL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预后评价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我们对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诊治的10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首次脑电图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首次脑电图 检查结果分析 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单纯疱疹病毒 无创性检查 泸州医学院 肠道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2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及康复指导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吴跃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0期236-237,共2页
目的观察和探讨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 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和... 目的观察和探讨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以及康复指导的效果。方法 10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儿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及康复指导,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护理干预 康复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林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0期158-159,共2页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5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组及常规治疗组。其余治疗相同。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血生化改变、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治疗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5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随机分为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组及常规治疗组。其余治疗相同。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时间、血生化改变、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亚低温组的病死率、致残率和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持续咪达唑仑泵入联合亚低温治疗能显著改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6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神经节苷脂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病毒性脑炎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除常规综合治疗外,加用神经节苷脂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甲泼尼龙 小儿病毒性脑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脑炎97例临床疗效观察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炜婷 贾天华 朱秀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2期58-58,共1页
小儿病毒性脑炎是比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病情轻重不等,轻者可自行缓解,危重者呈急进性过程,可导致死亡及后遗症。病毒性脑炎常有季节流行性,发病开始症状较轻,随后迅速进展而陷入昏迷,可突然死亡。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疗效观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临床 突然死亡 自行缓解 急进性 后遗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脑炎惊厥持续状态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周清 王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6期183-184,共2页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侵犯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癫痫样发作等。此病发病急,可累及脑膜以及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害,多见于婴幼儿,其预后与病变范围及病情轻重有关... 病毒性脑炎是指由多种病毒侵犯脑实质引起的颅内急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呕吐、精神异常、意识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癫痫样发作等。此病发病急,可累及脑膜以及不同程度的脑实质损害,多见于婴幼儿,其预后与病变范围及病情轻重有关。病毒性脑炎重症患儿发生惊厥持续或反复发作可导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害,后遗症增多,因此,早期有效地控制惊厥是关键,可减轻脑损害、减少后遗症,有助于患儿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惊厥持续状态 脑实质损害 护理 肢体运动障碍 重症患儿 癫痫样发作 可逆性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病毒性脑炎7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劲松 尹淮强 时庆康 《淮海医药》 2005年第1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及脑脊液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 76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脑脊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阳性率高 ,脑电图情况与描记的时间早晚有关 ;脑脊液变化与病情轻重不呈平行关系。结...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及脑脊液之间的关系及其应用价值。方法 对 76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脑脊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阳性率高 ,脑电图情况与描记的时间早晚有关 ;脑脊液变化与病情轻重不呈平行关系。结论 脑电图异常程度与脑脊液改变不一样 ;脑电图持续异常提示预后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异常 脑脊液 小儿病毒性脑炎 病情轻重 后遗症 改变 回顾性分析 结论 平行关系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欣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4期197-198,共2页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8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儿,对...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8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6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儿,对照组有41例患儿。我院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用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和发热症状消失的用时、头痛症状消失的用时、抽搐症状消失的用时、呕吐症状消失的用时、脑膜刺激征消失的用时及意识恢复正常的用时。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发热症状消失的用时、头痛症状消失的用时、抽搐症状消失的用时、呕吐症状消失的用时、脑膜刺激征消失的用时和意识恢复正常的用时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单磷酸阿糖腺苷和喜炎平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效果显著,可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此联合用药方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单磷酸阿糖腺苷 喜炎平 联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彭献华 《北方药学》 2017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均实施体温控制、降低颅内压和镇静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 目的:观察分析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均实施体温控制、降低颅内压和镇静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组除给予更昔洛韦外给予热毒宁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发热、抽搐、头晕、呕吐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热毒宁用于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作用迅速,不良反应较轻,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更昔洛韦 热毒宁 联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探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於涵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5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 目的 :探讨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我院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使用的药物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给其联合使用咪达唑仑和亚低温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住院的时间以及其家长对治疗结果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其家长对治疗结果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家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具有疗效好、治疗时间短、患儿家长对治疗结果的满意度高等优点。因此,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 咪达唑仑 亚低温疗法 联合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脑利钠肽的水平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延成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6期8-11,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水平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与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钠的水平,将其分为低钠血症组和血钠正... 目的:研究血浆脑利钠肽(BNP)的水平与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与在该医院进行体检的20例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6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清钠的水平,将其分为低钠血症组和血钠正常组,将20例健康儿童设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儿童血浆BNP的水平,观察低钠血症组患儿血清钠水平的动态变化情况,总结血浆BNP的水平与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低钠血症组患儿血浆BNP的水平高于血钠正常组患儿与对照组儿童,P<0.05。血钠正常组患儿血浆BNP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入院第1天、第3天及第7天,低钠血症组患儿与血钠正常组患儿血浆BNP的水平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两组患儿不同时间点血浆BNP的水平相比,P<0.05。与入院第1天相比,入院第3天低钠血症组患儿血清钠的水平更高,P<0.05。与入院第3天相比,入院第7天低钠血症组患儿血清钠的水平更高,P<0.05。低钠血症组患儿死亡和深度昏迷的发生率高于血钠正常组患儿,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患儿血浆BNP水平的升高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导致其发生低钠血症,影响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脑利钠肽 小儿病毒性脑炎 低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恢复期发热23例
19
作者 潘秀叶 刘晓丽 井光宗 《中国民间疗法》 2002年第10期7-7,共1页
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脑炎 恢复期 转归期 复合维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昔洛韦、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0例疗效观察
20
作者 陈衍杰 张全发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病脑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30例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阿昔洛韦 (Acicloviri) 10mg/ (kg .d)和干扰素 10~ 2 0万U ;对照组用病毒唑... 目的 探讨阿昔洛韦、干扰素联合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疗效。方法 将 60例病脑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30例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阿昔洛韦 (Acicloviri) 10mg/ (kg .d)和干扰素 10~ 2 0万U ;对照组用病毒唑 15mg/ (kg .d) ,所获数据经方差分析 ,求P值用t检验。 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 80 % ,总有效率 93.3% ( 2 8/ 30 ) ,对照组治愈率 60 % ,总有效率 73.3% ,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两组发热、头痛、惊厥等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阿昔洛韦分子量小 ,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对人体毒性低 ,很少引起骨髓抑制。应用外源性干扰素可使患儿迅速获得抑制病毒的有效浓度 ,改善机体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治疗应用 干扰素/治疗应用 小儿脑炎/治疗 病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