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彩超对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意义 被引量:19
1
作者 叶菊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2795-2795,共1页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常见病因之一。早期诊断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6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诊断及随访,并与48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用高...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小儿腹痛常见病因之一。早期诊断对该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3月60例临床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患儿进行超声检查、诊断及随访,并与48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照分析,旨在探讨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诊断意义 小儿腹痛 高频彩超 高频超声诊断 常见病因 早期诊断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柏散外敷、TDP治疗仪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婷婷 耿姣姣 +1 位作者 陆建霞 邱静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10-2514,共5页
目的 探讨双柏散外敷、TDP治疗仪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头孢克肟、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柏散外敷、TDP治疗仪,疗程1周。检... 目的 探讨双柏散外敷、TDP治疗仪联合常规治疗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头孢克肟、利巴韦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柏散外敷、TDP治疗仪,疗程1周。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指标(白细胞、CRP、PCT)、腹膜后淋巴结横纵径、免疫功能指标(IgA、IgM、IgG)、腹痛复发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缓解时间更短(P<0.05),腹痛复发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临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腹膜后淋巴结横纵径更短(P<0.05),免疫功能指标更高(P<0.05)。结论 双柏散外敷、TDP治疗仪联合常规治疗能改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腹痛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柏散 外敷 TDP治疗仪 常规治疗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桂枝汤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的临床研究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羽 申建国 张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疼痛及血清降钙原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柴胡桂枝汤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者疼痛及血清降钙原素(PCT)、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1月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肠系膜淋巴结炎(脾胃湿热证)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混悬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胡桂枝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7.50%)(P<0.05);与治疗前比,2组中医证候积分各积分及血清PCT、IL-6、IL-8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主次症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2组肠系膜淋巴结纵横径均缩短,且观察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0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柴胡桂枝汤可有效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加快症状消失时间,缓解疼痛,缩短患儿腹部肠系膜淋巴结纵横径大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柴胡桂枝汤 疼痛 PCT IL-6 IL-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童肿膏外敷治疗小儿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燕青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589-589,共1页
关键词 急性颌下淋巴结炎 童肿膏外敷 治疗 小儿 中药外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灰阶超声诊断
5
作者 牛卫东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38-238,共1页
关键词 小儿 肠系膜淋巴结炎 灰阶超声诊断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缺如合并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炎1例报告
6
作者 豆发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S1期249-250,共2页
患者男,21岁,因右下腹痛12小时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2小时无诱因而出现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不放散,伴恶心,无呕吐,不发热,病后大小便正常。患者既往无右下腹疼痛史。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缺如 疼痛史 结肠带 麦氏切口 急性阑尾炎 持续性 直部 炎性水肿 条状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系膜裂孔疝引发绞窄性肠梗阻猝死1例
7
作者 竞花兰 毕启明 吴晓龙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14-114,共1页
肠梗阻为常见急腹症之一,小儿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多为肠套叠、肠扭转等。由先天性肠系膜裂孔引起肠疝症极为罕见,我们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例患者女,4岁,某日晚9时多,因剧烈腹痛、呕吐到某医院急诊,当时诊断为肠痉挛,给予癫茄合剂回家... 肠梗阻为常见急腹症之一,小儿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多为肠套叠、肠扭转等。由先天性肠系膜裂孔引起肠疝症极为罕见,我们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1案例患者女,4岁,某日晚9时多,因剧烈腹痛、呕吐到某医院急诊,当时诊断为肠痉挛,给予癫茄合剂回家。但病情一直未见缓解。于次日凌晨1点多再次到该医院复诊。留医观察,早晨10时多胶部透视时突然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肠系膜裂孔疝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 小儿急性肠梗阻 猝死 急腹症 肠套叠 病因多 肠扭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倪珠英教授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被引量:15
8
作者 刘洋 刘晓鹰 陈爱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99-103,共5页
芍药甘草汤乃仲景为治伤寒误汗伤阴,筋脉失濡而致脚挛急所设,尔后古今医家常以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病症。倪珠英教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守病机选投加减,将该方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如小儿咳喘、小儿腹痛、肌张力增高等病症,临床应用卓有成效,... 芍药甘草汤乃仲景为治伤寒误汗伤阴,筋脉失濡而致脚挛急所设,尔后古今医家常以此方加减治疗多种病症。倪珠英教授结合现代药理研究,守病机选投加减,将该方广泛应用于儿科疾病如小儿咳喘、小儿腹痛、肌张力增高等病症,临床应用卓有成效,展现了活用经方、异病同治的思想,彰显了中医药疗效及特色。列举倪珠英教授采用芍药甘草汤加减辨治儿科经典案例,浅谈应用心得,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 类百日咳综合征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中枢性协调障碍 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 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儿慢性咳嗽 肌张力增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