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1
1
作者 孟祥云 张春景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13期193-194,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两种药物分成A组和B组,A组选取原液进行观察,B组选取稀释液进行观察。2组药液试验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 目的观察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两种药物分成A组和B组,A组选取原液进行观察,B组选取稀释液进行观察。2组药液试验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I)之间不同浓度均存在配伍禁忌。结论两种药物不能序贯进行静脉输注,如需要连续输注,应在两组液体之间输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以保证患儿用药安全,避免医患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夫西地酸钠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配伍禁忌 用药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干预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规范化应用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金海荣 曹译丹 +1 位作者 宋燕青 刘海燕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1年第9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的合理使用方法,提高含19AA-Ⅰ制剂肠外营养处方合格率。方法: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患儿肠外营养处方中19AA-Ⅰ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使用情况,明确19AA-Ⅰ的使用规范,对其适应证... 目的:探讨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Ⅰ)的合理使用方法,提高含19AA-Ⅰ制剂肠外营养处方合格率。方法: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患儿肠外营养处方中19AA-Ⅰ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使用情况,明确19AA-Ⅰ的使用规范,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进行药学干预,为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地应用氨基酸注射液提供参考。结果:根据我院制定的19AA-Ⅰ使用规范,实施药学干预后,含19AA-Ⅰ的肠外营养处方不合格率由49.3%下降为5.3%,氨基酸用量不适宜处方由30.7%下降至4.0%。结论:通过制定19AA-Ⅰ使用规范,临床药师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成效,19AA-Ⅰ在临床使用中更规范、合理,药学干预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避免资源浪费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辅治腹型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李仙玉 刘欢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83-84,共2页
将6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其胃肠道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提示小儿复方氨基... 将62例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其胃肠道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提示小儿复方氨基酸可提高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复方氨基酸 过敏性紫癜 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 被引量:4
4
作者 谢福武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21期96-97,177,共3页
目的探讨对小儿腹泻行以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7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36例患儿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加行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比较... 目的探讨对小儿腹泻行以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患儿7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儿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36例患儿基于常规药物治疗加行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经比较分析,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为94.44%,对照组为64.71%,研究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早,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而言,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同时对不良症状消退有促进作用,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小儿腹泻 止泻时间 退热时间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测定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培 黄哲甦 《天津药学》 2020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建立以氢氧根作为淋洗液的离子色谱法测定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19AA-Ⅰ)中亚硫酸氢钠的方法。方法:使用Dionex ICS-5000+离子色谱仪,Dionex IonPacTM AS11-HC RFICTM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 mm),15 mmol/L氢氧... 目的:建立以氢氧根作为淋洗液的离子色谱法测定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19AA-Ⅰ)中亚硫酸氢钠的方法。方法:使用Dionex ICS-5000+离子色谱仪,Dionex IonPacTM AS11-HC RFICTM阴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 mm),15 mmol/L氢氧化钾为淋洗液,流速1.0 ml/min,进样体积25μl,柱温35℃,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池温度40℃。结果:亚硫酸根与硫酸根的分离度为2.7,亚硫酸氢钠最低检出量为8.6 ng(S/N=10),线性范围2.003~30.048μg/ml(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1.6%,RSD值为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分离度好,背景低,是控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抗氧剂亚硫酸氢钠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抗氧剂 亚硫酸氢钠 离子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可行性研究CHINAHEALTHINDUSTRY
6
作者 程春萍 周树美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4期115-116,共2页
目的对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进行凝胶法干扰试验,建立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 目的对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进行凝胶法干扰试验,建立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方法。方法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分别进行干扰试验。结果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进行16倍稀释的溶液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无干扰作用。结论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9AA-I)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致儿童过敏反应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岳山岚 邓毅 陈文文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对我院发生的1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致过敏反应的病因、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为该药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对该药进行评价,对既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机制及病例报道... 目的:对我院发生的1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致过敏反应的病因、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为该药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标准对该药进行评价,对既往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致过敏反应的机制及病例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引发过敏反应的关联性为“很可能”,患儿因不良反应发现及时,治疗措施有效,症状得到缓解。结论:临床在使用不含亚硫酸盐类抗氧化剂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时,也应注意过敏反应的防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控制滴速,在输注开始后特别是30 min内密切关注患者状态,提前制定治疗措施和抢救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4AA-SF) 过敏反应 不良反应 药物警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中钠
8
作者 张俊朋 连莹 王宣宣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3期79-85,共7页
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中钠含量。样品以0.5%硫酸铜的硝酸溶液为溶剂,乙炔空气燃助比为1.3∶10,检测波长为589 nm,狭缝宽度为0.2 nm,以标准曲线法定量。钠的质量浓度在1~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 建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中钠含量。样品以0.5%硫酸铜的硝酸溶液为溶剂,乙炔空气燃助比为1.3∶10,检测波长为589 nm,狭缝宽度为0.2 nm,以标准曲线法定量。钠的质量浓度在1~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4,方法检出限为0.028μg/mL。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6%(n=6),空白基质加标回收率为98.4%~101.9%。该方法准确简便,能够有效消除样品中基质干扰,适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中钠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I)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钠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抗氧剂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9
作者 隋玉荣 王培 黄哲甦 《天津药学》 2009年第1期6-6,47,共2页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焦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碱性品红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555nm波长处测定。结果:本品在0.1—6.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焦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碱性品红生成紫红色络合物在555nm波长处测定。结果:本品在0.1—6.0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1.1%(RSD为0.88%)。结论:本法可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的含量,质量可控,方法简便、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抗氧剂 焦亚硫酸钠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中亚硫酸氢钠含量 被引量:6
10
作者 覃婷婷 黄哲甦 王培 《天津药学》 2017年第3期20-23,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比色法两种方法用于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中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并比较两种方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HPLC法色谱条件为采用Shoedx Sugar SH1011色谱柱(300 mm×8 mm,6μm),以0.04 mo...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比色法两种方法用于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中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并比较两种方法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方法:HPLC法色谱条件为采用Shoedx Sugar SH1011色谱柱(300 mm×8 mm,6μm),以0.04 mol/L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8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0 nm;比色法原理为亚硫酸氢钠在酸性条件下与甲醛和碱性品红可生成紫红色络合物,通过测定该络合物在556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可计算出亚硫酸氢钠的含量。结果:HPLC法亚硫酸氢钠在41.8~313.9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102.4%,RSD为0.65%(n=9);比色法亚硫酸氢钠在0.8~2.5μg/m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0),平均回收率为99.7%,RSD为0.83%(n=9)。结论:两种方法均可用于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中的抗氧剂亚硫酸氢钠,且无显著性差异,但HPLC法操作更简便,适合批量样品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Ⅴ) 亚硫酸氢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比色法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静 周学琴 《现代医院》 2009年第9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配伍后,混合液放置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室温下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后,放置4 h内配伍液的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的变化。... 目的观察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配伍后,混合液放置时间与药物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室温下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后,放置4 h内配伍液的性状、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头孢唑肟钠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后,性状、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与放置时间有关。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配伍后,应在2 h内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头孢唑肟钠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中氨基酸含量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莹 黄哲甦 《天津药学》 2013年第4期17-20,共4页
目的:建立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0.1 mol/L醋酸钠溶液(pH 6.5)-乙腈(93∶7);B为乙腈-水(80∶20)梯度洗脱,流速... 目的:建立采用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2)(250 mm×4.6 mm,5μm);流动相:A为0.1 mol/L醋酸钠溶液(pH 6.5)-乙腈(93∶7);B为乙腈-水(80∶20)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各个氨基酸的浓度与其相应色谱峰面积的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各个氨基酸的浓度与其相应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98.5%~99.6%。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AA)的含量,具有准确、快速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苯酯 柱前衍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药师干预对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应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愿超 梁良 +1 位作者 赵明 杨莉萍 《中国药物警戒》 2016年第7期433-436,共4页
目的调查临床药师对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查阅全院2014年12月使用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出院病历以获取基线数据,针对发现的问题实施一系列药学干预。再次查阅2015年3月全院使用复方氨基酸(15)... 目的调查临床药师对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合理使用的干预效果。方法查阅全院2014年12月使用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出院病历以获取基线数据,针对发现的问题实施一系列药学干预。再次查阅2015年3月全院使用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出院病历,比较和分析两组病历的使用差异。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后,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消耗金额占总药品消耗金额的比例由0.98%降至0.45%(P<0.05),在符合用药适应证、正确选择用药途径等方面也比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对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产生显著的有益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 药学干预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Ⅳ)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莉 黄哲甦 《天津药学》 2012年第6期4-6,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Ⅳ)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PRODIGY ODS(3)C18100A分析柱(2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4 nm,柱温40℃。结果...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Ⅳ)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方法:采用Phenomenex PRODIGY ODS(3)C18100A分析柱(250 mm×4.6 mm,5μm),以磷酸盐缓冲液-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4 nm,柱温40℃。结果: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9 9~23.912μ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10%,RSD为1.08%(n=9)。结论:本方法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Ⅳ)中5-羟甲基糠醛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Ⅳ) HPLC法 5-羟甲基糠醛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鲎试验测定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华 徐晓霞 别小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7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检测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供试品干扰试验后,采用凝胶鲎试验对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三批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稀释至28倍时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 目的:检测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方法:供试品干扰试验后,采用凝胶鲎试验对样品中的细菌内毒素进行检测。结果:三批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稀释至28倍时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无干扰作用,所测样品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小于7 EU.ml-1。结论:所建立方法检查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中的细菌内毒素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15)双肽(2)注射液 细菌内毒素 鲎试验 干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盐酸川芎嗪与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观察
16
作者 马超 《淮海医药》 CAS 2015年第6期597-598,共2页
目的对川芎嗪与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配伍稳定性进行实验研究。方法模拟临床浓度和使用方法,实验研究两种药物配伍后,外观、p H值变化、配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配伍后各项结果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该两种药物可配伍。
关键词 川芎嗪 复方氨基酸(18AA)注射液 配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中甲硫氨酸氧化杂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邵天舒 周长明 +1 位作者 李辉 郭雷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3-718,共6页
建立柱前衍生-HPLC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中甲硫氨酸亚砜和甲硫氨酸砜含量的方法,以此方法考察了155批样品中这两种杂质的含量,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邻苯二甲醛-巯基丙酸溶液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 建立柱前衍生-HPLC同时测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中甲硫氨酸亚砜和甲硫氨酸砜含量的方法,以此方法考察了155批样品中这两种杂质的含量,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采用邻苯二甲醛-巯基丙酸溶液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 EC-C18,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233 nm,发射波长441 nm,流动相A为醋酸钠/四氢呋喃溶液,流动相B为醋酸钠溶液-乙腈-甲醇(200∶400∶400)(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柱温为40℃,进样体积8μL。以此方法对2019年国家评价性抽验的155批样品中甲硫氨酸亚砜及甲硫氨酸砜的含量进行测定,并用顶空气体测定仪测定上述样品的残氧量。结果显示,甲硫氨酸亚砜、甲硫氨酸砜的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281~10.2500μg/mL(r=0.9999)和0.2610~10.4400μg/mL(r=0.9998);定量限分别为0.13和0.26μg/mL,检测限分别为0.04和0.09μg/mL;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1.3%;回收率分别为98.00%~100.79%(RSD=1.15%,n=9)和98.19%~102.31%(RSD=1.33%,n=9)。不同厂家的样品中甲硫氨酸氧化产物含量差异较大,样品中甲硫氨酸氧化产物含量与残氧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但与样品中抗氧剂焦亚硫酸钠添加量并无明显相关性。本方法可有效监控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Ⅱ)中甲硫氨酸亚砜和甲硫氨酸砜的含量,在质量标准中增设甲硫氨酸氧化杂质的检查项很有必要,生产厂家应加强对产品残氧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甲硫氨酸 氧化杂质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复方甘草酸苷、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效果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大磊 尚保敏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7期3181-3183,共3页
目的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复方甘草酸苷、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A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ALC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三药治疗组和双药治疗组,各38例。双药治疗组接... 目的分析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复方甘草酸苷、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联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AL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ALC患者,根据药物治疗方案分为三药治疗组和双药治疗组,各38例。双药治疗组接受复方甘草酸苷和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三药治疗组在双药治疗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比较两组疗效、体征及症状改善情况、肝功能[谷草转氨酶(GOT)、谷氨酰转肽酶(GGT)、谷丙转氨酶(GPT)、总胆红素(TBil)]、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酶(HA)]、胆囊壁厚度。结果三药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双药治疗组(P<0.05);治疗后,三药治疗组的体征、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双药治疗组,HA、Ⅳ-C、GOT、PC-Ⅲ、GGT、TBil、GPT水平低于双药治疗组,胆囊壁厚度小于双药治疗组(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ALC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程度、临床症状和体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还原型谷胱甘肽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复方甘草酸苷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邝勇华 李志东 李煜森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8期14-15,共2页
目的评价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8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试验组(43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热毒宁治疗,试验组采用热毒宁... 目的评价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85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试验组(43例)。两组均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热毒宁治疗,试验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发热、呕吐、腹泻缓解时间及治疗时间分别为(1.6±0.5)、(1.8±0.2)、(2.6±0.7)、(5.1±0.5)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5±0.4)、(2.7±0.4)、(4.5±0.5)、(6.8±0.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22.8±3.8)μ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1.0±2.0)m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1±4.0)μg/L、(33.1±4.6)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应用热毒宁联合小儿氨基酸注射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性肠炎 热毒宁 小儿氨基酸注射液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丽娜 禹海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7期149-,共1页
目的建立用凝胶法检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细菌内毒素方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细菌内毒素检测法。结果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结... 目的建立用凝胶法检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细菌内毒素方法。方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考察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细菌内毒素检测法。结果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测法可用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8AA)的热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内毒素 鲎试剂 干扰试验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