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预测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任素娟 周瑞 +7 位作者 唐志书 张海潮 刘妍如 胡锦航 宋忠兴 倪健 石丽 王文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59-371,共13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细胞实验探索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STITCH数据库和文献检索,收集小儿咳喘颗粒处方中麻黄、川贝母、苦杏仁、黄芩等15味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细胞实验探索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D、STITCH数据库和文献检索,收集小儿咳喘颗粒处方中麻黄、川贝母、苦杏仁、黄芩等15味药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并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查找儿童支气管肺炎靶点。利用STRING网络平台对共有靶点构建蛋白互作网络以及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KEGG(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通路分析,并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PPI(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PPI network)和“疾病-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最后根据网络图的分析结果选取关键成分和靶点进行分子对接。体外细胞实验采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RAW264.7炎症细胞模型,检测小儿咳喘颗粒对RAW264.7细胞的抗炎作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表达,进一步验证其作用机制。结果收集到小儿咳喘颗粒活性成分有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山柰酚等220个,靶点有TNF、IL-6、IL-1β、VEGFA等439个,疾病靶点350个。GO功能和KEGG通路分析表明小儿咳喘颗粒治疗支气管肺炎主要包括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与TNF信号通路等,主要涉及细胞代谢、免疫反应和细胞因子转化等生物过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小儿咳喘颗粒的关键成分槲皮素、β-谷甾醇、木犀草素、山柰酚与疾病靶点TNF、IL-6、IL-1β、VEGFA有较强的结合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小儿咳喘颗粒给药组可显著降低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TNF-α、IL-6的含量,同时抑制TNF-α、IL-6、IL-1β以及VEGFA蛋白的表达,初步验证了预测结果的可靠性。结论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及体外实验的方法,从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角度分析预测小儿咳喘颗粒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机制,为后续实验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喘颗粒 儿童支气管肺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观察
2
作者 徐婷 张伟艳 +1 位作者 葛雯雯 朱美君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研究纳入30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1例,对照组儿童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并辅助以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儿童...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方法研究纳入302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进行分组,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儿童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1例,对照组儿童采取西医常规治疗,并辅助以维生素D治疗,观察组儿童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结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治疗与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9例,观察组脱落10例。对比各组儿童临床数据情况: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变化、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及炎症、免疫相关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儿童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儿童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缓解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相比,观察组儿童各项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各组儿童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均降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以及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显著提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等炎症指标均下降,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以及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等水平均提升,观察组儿童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发热、胸闷胸胀、咳嗽气喘、黄痰不易咳出、身热有汗等)、炎症指标(PCT、CRP)均低于对照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免疫指标(IgA、IgG、IgM)均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观察组儿童治疗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结合维生素D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良好,患儿症状缓解,恢复快,炎症反应减轻,免疫功能提升,肺功能改善,且治疗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维生素D 疗效 肺功能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效关系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抑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执一 曾珊 +3 位作者 罗勇 谢晓 徐杨 伍利华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0-567,共8页
目的 建立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研究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并建立谱效关系模型。方法 以HPLC法测定15批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特征图谱;牛津杯法研究抑菌活性。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 目的 建立小儿肺热咳喘颗粒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研究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活性并建立谱效关系模型。方法 以HPLC法测定15批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特征图谱;牛津杯法研究抑菌活性。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建立15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和特征峰指认。以相对抑菌活性为抑菌作用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利用SPSS 21.0软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建立谱效关系模型并验证。结果 共得到13个特征峰,相似度不低于0.936;指认2、9、11号峰为绿原酸、黄芩苷、木犀草素,13个特征峰均与相对抑菌活性呈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值为0.743~0.924,2、9、11、12号峰为抑菌主要活性成分;验证3批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样品相对抑菌活性的预测值与测量值相对误差均小于6%。结论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抑制肺炎链球菌主要成分包括绿原酸、黄芩苷、木犀草素,且抑菌作用可能由多种成分协同作用产生,与多味药材的配伍有关,验证了中成药具有多成分协同作用的特点;初步确定建立的谱效关系模型可用于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抗菌作用的预测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特征图谱 肺炎链球菌 抑菌活性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及对IL-6、IL-8及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3
4
作者 李莎 舒秀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IL-6、IL-8及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IL-6、IL-8及TNF-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来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候积分、C-ACT评分、肺功能指标水平、血气指标及IL-6、IL-8及TNF-α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实验组患儿肺部哮鸣音、喘憋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中医症候评分和C-A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喘息、咳嗽、哮鸣音、咳痰评分显著降低,C-ACT评分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较多(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FEV_(1)、PEF和FEV_(1)FV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FEV_(1)、PEF和FEV_(1)/FVC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FEV_(1)、PEF和FEV_(1)/FV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PaCO_(2)、PaO_(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PaCO_(2)水平显著降低,PaO_(2)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实验组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IL-6、IL-8及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6、IL-8及TNF-α明显降低(P<0.05);并且实验组IL-6、IL-8及TNF-α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IL-6、IL-8及TNF-α水平,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丙酸氟替卡松 小儿支气管哮 IL-6 IL-8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儿咳喘灵颗粒中靛蓝与靛玉红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仇济韵 赵士冶 《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0期1353-1355,共3页
目的建立小儿咳喘灵颗粒中靛蓝与靛玉红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9 nm;柱温:30℃。结果靛蓝的线性范围为0.... 目的建立小儿咳喘灵颗粒中靛蓝与靛玉红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特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89 nm;柱温:30℃。结果靛蓝的线性范围为0.002 4~0.047 0μg(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53%,RSD=0.74%(n=6);靛玉红的线性范围为0.002 8~0.055 0μg(r=1.000 0),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1.04%(n=6)。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简单快速,可用于小儿咳喘灵颗粒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颗粒 靛蓝 靛玉红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琳 丁忠莲 刘东英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3期89-9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风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炎症的影响。方法8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均治疗7 d。比较临床疗效、肺功能[潮气量... 目的观察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风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肺功能、炎症的影响。方法82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服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均治疗7 d。比较临床疗效、肺功能[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7.6%(40/41),高于对照组的80.5%(33/41)(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气喘及哮鸣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IL-8、TNF-α含量及RR均明显降低,VT、Tptef/Te、Vpef/Ve明显增高(P<0.05)。组间相比,观察组IL-6、IL-8、TNF-α、Tptef/Te、Vpef/Ve及RR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治疗风热闭肺型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 肺功能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肺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侯可峰 薛枫 赵立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371-237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3~5d至1个月内肺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 目的:探讨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青岛妇女儿童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3~5d至1个月内肺炎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加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实施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常规药物加对症支持治疗,两周后比较分析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均为93.3%、96.7%,患儿发热、咳嗽、罗音、起效时间、消失时间等主要临床疗效指标及痊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热咳喘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室间隔缺损术后肺炎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在改善病情、缓解症状,缩短疗程等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对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维生素D3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及TLR4/NF-κB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莉 刘丽娟 +2 位作者 乜明金 孙巨勇 孙慧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872-1877,共6页
目的:探讨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维生素D3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目的:探讨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维生素D3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综合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咳喘灵颗粒,观察组给予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维生素D3治疗,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与治疗前、治疗2周后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最大呼气流量(PEF)、PEF、PEF、PEF]、血清变态反应指标[白三烯B4(LTB4)、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有关蛋白表达。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60/63),高于对照组82.54%(52/63),气促、喘息、胸闷、咳嗽、肺部啰音消失及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C-ACT评分升高,哮喘日间、夜间症状评分降低,FEV、PEF、PEF、PEF、PEF明显升高,血清LTB4、MCP-1、EC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TLR4、NF-κB蛋白表达均降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咳喘灵颗粒联合维生素D3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病情,促进临床症状缓解,改善肺功能,缓解变态反应,且可显著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表达,综合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支气管哮 小儿咳颗粒 维生素D3 症状缓解 肺功能 变态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咳喘灵颗粒中金银花的质量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艳青 马斐 +2 位作者 张静 刘静 任菲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660-2664,共5页
目的对26个厂家生产的小儿咳喘灵颗粒(麻黄、金银花、苦杏仁等)中的金银花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的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金银花的绿原酸含有量;采用HPLCELSD法测定样品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 目的对26个厂家生产的小儿咳喘灵颗粒(麻黄、金银花、苦杏仁等)中的金银花质量进行系统的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样品中的金银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金银花的绿原酸含有量;采用HPLCELSD法测定样品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的含有量。结果 26批样品中有12批检出灰毡毛忍冬皂苷乙,表明存在原料中掺有山银花的现象。结论测定小儿咳喘灵颗粒中的绿原酸和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可有助于监控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颗粒 金银花 绿原酸 灰毡毛忍冬皂苷乙 山银花 薄层色谱法 HPLC法 HPLC-ELS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法同时测定小儿咳喘灵颗粒中5种成分 被引量:9
10
作者 钱叶飞 陆林玲 +1 位作者 张华锋 周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276-2280,共5页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小儿咳喘灵颗粒(金银花、麻黄、板蓝根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小儿咳喘灵颗粒(金银花、麻黄、板蓝根等)中5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检测波长207、237 nm;柱温35℃。结果(R,S)-告依春、绿原酸、甘草苷、甘草酸、苦杏仁苷分别在2.1660~108.3000、1.9999~99.9951、2.0259~101.2928、1.8475~92.3756、2.1405~107.026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000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94%、98.29%、102.03%、100.69%、99.78%,RSD分别为0.97%、1.09%、1.64%、1.09%、1.8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咳喘灵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颗粒 (R S)-告依春 绿原酸 甘草苷 甘草酸 苦杏仁苷 U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半定量和全定量联合筛查小儿咳喘灵颗粒中元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荣 张华锋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701-2706,共6页
目的 ICP-MS半定量和全定量联合筛查26批小儿咳喘灵颗粒中元素。方法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半定量法对1~8号样品进行全元素的扫描和浓度预估,再利用全定量法对所有样品中部分含有量较高或重金属、有害元素等22种元素进行定量测定。结... 目的 ICP-MS半定量和全定量联合筛查26批小儿咳喘灵颗粒中元素。方法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半定量法对1~8号样品进行全元素的扫描和浓度预估,再利用全定量法对所有样品中部分含有量较高或重金属、有害元素等22种元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1~8号样品中除Ca、Fe、Ga、Na、Mg、K元素外,其他元素半定量测得值的相对偏差均小于±20%,且2种测量模式下的浓度范围基本一致。参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中甘草、胶囊用明胶、硬脂酸等对重金属及部分有害元素的限值规定,26批样品Pb、Cd、As、Hg、Cu均在限度范围内,但是4~5、25~26号样品中Ni超标,4号样品中Cr超标7倍。结论该方法准确度较高,操作简便,与全定量相结合,提高效率,节约时间,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及有害元素的快速筛查、定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颗粒 元素 半定量 全定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CAD法测定中成药中甜味剂及其蜂蜜类辅料的质量评价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亚琼 张华锋 周坚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87-3090,共4页
目的HPLC-CAD法测定中成药中甜味剂及其蜂蜜类辅料的质量评价。方法样品溶液的分析采用Hon-Sugar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5∶25);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5℃。结果114批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样品中蔗糖含有量介于0~... 目的HPLC-CAD法测定中成药中甜味剂及其蜂蜜类辅料的质量评价。方法样品溶液的分析采用Hon-Sugar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75∶25);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5℃。结果114批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样品中蔗糖含有量介于0~15.53%,未超过《中国药典》规定的限度,但部分企业违反标准处方规定以蔗糖为矫味剂。184批小儿咳喘灵颗粒剂样品中蔗糖含有量介于2.14%~87.13%,部分企业颗粒剂制粒中辅料用量偏大,导致浸膏量比例下降。此外普通抽样中麻仁润肠丸中麦芽糖的含有量超标,根据含有量推算标准麻仁丸、疏风活络丸及蜜制款冬花的果糖与葡萄糖的总量均小于推算限度,炼蜜质量存疑。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中成药中甜味剂的测定及蜂蜜类辅料的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咳灵口服液 小儿咳颗粒 蔗糖 蜂蜜 HPLC-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