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江全 汪受传 +1 位作者 袁斌 李华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27-228,共2页
目的评价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符合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诊断标准的患儿,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清肺口服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疗程... 目的评价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的有效性。方法选择60例符合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诊断标准的患儿,按随机化原则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清肺口服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疗程10 d。结果试验组患儿痊愈、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在患儿发热、咳嗽、痰壅、肺部湿口罗音、X线全胸片等指标好转情况,试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具有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口服液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痰热闭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娜 王锦 +4 位作者 杜梅素 高利娟 田新利 郭民英 徐楠 《科学技术创新》 2019年第27期53-54,共2页
目的:针对罹患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的手段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抽选某院在2017年到2018年一年之间收容诊治的50例罹患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患者,并将这50例患者平均分... 目的:针对罹患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的手段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的治疗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抽选某院在2017年到2018年一年之间收容诊治的50例罹患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患者,并将这5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个组类,即参照组和研究组。针对参照组的患者,施行普通的治疗手段,针对研究组的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每天应用一次,剂量为每千克十万效价单元。对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患者在治疗七天之后,患者的咳嗽以及肺部啰音等相关病症情况消失的时长,白介素10,白介素18,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的数值改变以及相关不良反应的人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在治疗七天之后,研究组的患者的咳嗽与肺部音消失时长要比参照组的患者短,两组数据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数值是每升44.25纳克,参照组的患者是每升59.31纳克,研究组的患者白介素18的数值是每升182.41纳克,参照组的患者白介素18的数值是每升250.39纳克,研究组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以及白介素18的数值要比参照组的患者低,两组数据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的白介素10数值是每升22.15纳克,参照组的患者白介素10数值是每升14.85纳克,研究组的患者白介素10的数值要比参照组的患者高,两组数据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是97.14%,参照组的患者治疗效果是81.32%,研究组的患者治疗效果要比参照组的患者高,两组数据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几率是6.53%,在和参照组的患者相比中,两组数据差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罹患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患者,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应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炎症因子数值,患者出现相关不良反应的几率不高,且在医学临床上的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3
作者 于焕英 赵德育 +6 位作者 秦铭 夏雯 刘红霞 姚劲 田曼 梁慧 袁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2-73,共2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冬春季发病率高,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2~6个月的婴幼儿,发病急,进展快,喘憋严重,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而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中,痰热闭肺证占76.9%。开肺化痰、解...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肺炎,冬春季发病率高,多见于2岁以内,尤其2~6个月的婴幼儿,发病急,进展快,喘憋严重,易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而在小儿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中,痰热闭肺证占76.9%。开肺化痰、解毒活血为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的主要方法。本课题组应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36例,与利巴韦林对照组34例进行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清肺口服液 痰热闭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敏捷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3期97-98,共2页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价值。方法100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雾化吸...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价值。方法100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咳嗽、憋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为(3.67±0.78)d,憋喘消失时间为(3.54±2.15)d,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为(3.58±1.43)d,均短于对照组的(6.89±2.56)、(6.68±2.34)、(6.65±2.47)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8.508、6.987、7.606,P=0.000、0.000、0.000<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05,P=0.004<0.05)。结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采取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缩短相关症状的消失时间,并改善相关指标,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的治疗安全性,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治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杨轶男 杨光路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6期76-77,共2页
目的比较中医与西医两种方法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40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实验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并联合使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结合... 目的比较中医与西医两种方法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40例,将患儿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实验组给予清开灵注射液,并联合使用儿童清肺口服液,对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结合盐酸氨溴索。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清开灵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疾病,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 清开灵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林妃红 林果 +2 位作者 苏学富 黎亮 冯文科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2期74-74,76,共2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确诊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82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42例行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 目的观察并探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确诊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82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42例行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对照组40例行地塞米松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最大呼气流速值、用力肺活量、用力1秒肺活量等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甲基强的松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肺功能指标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强的松龙 丙种球蛋白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史永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采用中医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60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采用中医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这段时间诊治的60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用清肺口服液行清肺解毒法对所有患者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咳时间、痰壅消失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积分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肺口服液行清肺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儿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解毒法 清肺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8
作者 曹丽芳 王慧 张雪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3期4-7,共4页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rhIFN-α1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儿科家庭化病房收治的8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治疗方法,按照...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rhIFN-α1b)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23年8月至2024年7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儿科家庭化病房收治的80例RSV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治疗方法,按照是否应用rhIFN-α1b治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rhIFN-α1b疗程为1周。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率、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治疗后研究组患儿的CD4^(+)、CD4^(+)/CD8^(+)水平更高,CD8^(+)水平更低,临床症状消失更快,治疗效果更好,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采用雾化吸入rhIFN-α1b治疗RSV毛细支气管炎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湿败毒颗粒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模型小鼠的脂质组学研究
9
作者 杨斌 汤玉 +1 位作者 时晨 单进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9-368,共10页
目的探究化湿败毒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肺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地塞米松组、化湿败毒颗粒低剂量组和化湿败毒颗... 目的探究化湿败毒颗粒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以及对肺组织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利巴韦林组、地塞米松组、化湿败毒颗粒低剂量组和化湿败毒颗粒高剂量组。分别采集各组小鼠肺组织样本,观察其病理改变,检测肺组织中RSV-F、RSV-G、IL-1β、IL-6、TNF-αmRNA表达水平。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 Exactive Orbitrap MS)技术对肺组织进行脂质组学分析,寻找脂质代谢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出现肺间质增厚,可见明显炎症浸润。肺组织病毒载量及肺部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01)。同时,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呈现脂质代谢的明显异常,具体表现为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甘油(PG)、鞘磷脂(SM)、神经酰胺(Cer)、甘油三酯(TG)、甘油二酯(DG)、脂肪酸(FA)、醚磷脂酰胆碱(PC O)、醚溶血磷脂酰胆碱(LPC O)等脂质代谢紊乱。经化湿败毒颗粒(25.12 g·kg^(-1)·d^(-1))干预可以调节上述脂质紊乱。结论化湿败毒颗粒可以通过调控脂质代谢,降低RSV感染小鼠肺组织中的病毒载量,减轻炎症反应等途径治疗RSV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化湿败毒颗粒 脂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的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卢雪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9期947-948,共2页
关键词 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巨细胞病毒(CMV)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衣原体 肺炎支原体(MP) 小儿呼吸道感染 病原学检测 常见病原菌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口服液改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主要症状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斌 韩新民 +4 位作者 任辉杰 邹建东 赵德育 刘广陵 徐玲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8-69,共2页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威胁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不但发病率高,病情较重,而且可能诱发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本病临床以痰热闭肺证为最多见,痰和热是本证的关键病理环节。笔者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发现,...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威胁小儿健康的重要疾病,不但发病率高,病情较重,而且可能诱发哮喘,严重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本病临床以痰热闭肺证为最多见,痰和热是本证的关键病理环节。笔者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发现,清肺口服液在改善本证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痰热闭肺证 清肺口服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P-D表达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抗病毒治疗预后的关系
12
作者 张丽娜 李源 +1 位作者 周洋洋 袁君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3期4294-42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表达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抗病毒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郑州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 目的探讨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表达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抗病毒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郑州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抗病毒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清SP-D水平,观察患儿治疗后预后情况,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分析血清SP-D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8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经抗病毒治疗7 d后预后良好69例(78.41%),预后不良19例(21.59%);预后不良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SP-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治疗前血清SP-D水平与预后情况呈正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SP-D水平预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7,具有一定评估价值。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抗病毒治疗前血清SP-D水平与预后相关,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SP-D水平预测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婴幼儿 表面活性蛋白D 病毒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40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艳艳 袁斌 +3 位作者 孙轶秋 刘光陵 徐玲 任现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2-73,共2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304例病毒性肺炎中RSV阳性者占了23.35%,仅次于流感A型病毒。笔者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开展了随机对照多...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重要原因。有研究发现,304例病毒性肺炎中RSV阳性者占了23.35%,仅次于流感A型病毒。笔者采用清肺口服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痰热闭肺证,对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开展了随机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肺口服液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痰热闭肺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小儿肺炎中的感染情况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丽银 徐建民 +1 位作者 冯锦文 董玉芳 《现代医院》 2019年第3期459-461,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肺炎支原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小儿肺炎中的感染情况分析,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住院的肺炎患儿的血清标本和鼻咽拭子标本,通过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和直接免疫荧... 目的通过了解肺炎支原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在小儿肺炎中的感染情况分析,为临床治疗小儿肺炎疾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住院的肺炎患儿的血清标本和鼻咽拭子标本,通过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含胞病毒,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726例小儿肺炎感染疾病中支原体感染占424例,合胞病毒占600例,合并感染73例。其中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年龄高峰在1~3岁,11、12月份肺炎支原体检出阳性率较高;感染呼吸道含胞病毒年龄高峰在1~6月龄,12—2月份呼吸道含胞病毒检出阳性率较高。结论肺炎支原体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小儿肺炎常见的病原体感染,共占25. 52%,感染分布均存在年龄差异和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威~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1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艳琴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28期13-13,共1页
小儿病毒性肺炎约占小儿肺炎的50%,其病原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7型,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2、3等,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常见。本病的中医学病因属于外感风温邪毒。目前西药主要指利巴韦林,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利巴韦林... 小儿病毒性肺炎约占小儿肺炎的50%,其病原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3、7型,流感病毒A、B,副流感病毒1、2、3等,其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最常见。本病的中医学病因属于外感风温邪毒。目前西药主要指利巴韦林,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利巴韦林对小儿病毒性感染的确切疗效。中医认为,小儿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温邪毒,首先犯肺,热与痰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小儿病毒肺炎 疗效观察 清开灵注射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 治疗 风温邪毒 利巴韦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6
16
作者 李林祖 黄诚花 +1 位作者 梁秀琼 吕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9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80例RSV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痰热清组和奥司他韦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奥司... 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6年5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80例RSV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痰热清组和奥司他韦组,每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奥司他韦静脉滴注,痰热清组同时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疗程5~7 d,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缓解及治疗效果。结果痰热清组患者的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啰音的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奥司他韦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痰热清组的呼吸频率(RR)、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值低于奥司他韦组患儿(P<0.05),每公斤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值(TPTEF/TE)、达峰容积比值(VPTEF/VE)、白细胞介素-2(IL-2)测定值高于奥司他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痰热清组的疗效优于奥司他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RSV肺炎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司他韦 痰热清注射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10年苏州儿童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娇 柏振江 +2 位作者 谢敏慧 李莺 徐仑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14-17,共4页
目的:了解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儿童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将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和呼吸科收治的单纯RSV阳性且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的患儿196例设为重症组,2010年1月1日至201... 目的:了解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所致儿童重症肺炎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将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和呼吸科收治的单纯RSV阳性且临床诊断为重症肺炎的患儿196例设为重症组,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0日呼吸科收治的单纯RSV阳性且临床诊断为普通肺炎的患儿212例设为普通组,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结果:(1)两组均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以咳嗽、喘息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2)重症组发热和胃肠道出血发生率、机械通气比例及病死率高于普通组(P<0.05);(3)重症组氧和指数(PaO2/FiO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丙转氨酶(ALT)、Na+、血糖(Glu)、乳酸(LAC)等实验室检查项目异常比例高于普通组(P<0.05);(4)两组胸部影像学表现均以双侧肺受累为主,而重症组大范围病灶、肺气肿、肺不张的发生率高于普通组(P<0.05)。结论:苏州地区重症RSV肺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好发于秋冬季节,以发热、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可合并心肌损害、肝损害和电解质紊乱等肺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4
18
作者 厉建英 章优 王逸扬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1期1011-1012,共2页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简称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肺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出生不久的婴儿即可发病,但新生儿较少见。新生儿RSV感染临床表现呈多...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简称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肺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出生不久的婴儿即可发病,但新生儿较少见。新生儿RSV感染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先表现为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出现咳嗽,并逐渐加重,伴喉中痰鸣,重者可有气促和发绀。部分患儿表现为发热、黄疸、喂养不耐受、呕吐或腹泻等。而早产儿表现不典型,以呼吸暂停和发绀为主,甚至可完全无咳嗽,仅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或嗜睡等。我院曾收治新生儿RSV76例,现就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监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链球菌、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维生素D与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万凤国 张学兰 +1 位作者 季正华 陶云珍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9期979-981,共3页
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SP)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VD)、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方法对入院60例儿童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包括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抗原、痰细菌培... 目的分析肺炎链球菌(SP)肺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患儿外周血25羟基维生素D(25-OHVD)、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自然杀伤(NK)细胞的变化。方法对入院60例儿童行多病原联合检测,包括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7种病毒抗原、痰细菌培养、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痰中人类偏肺病毒和博卡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明确SP、RSV感染,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部分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以及NK细胞,ELISA法进行25-OH-VD水平的测定。并以30例同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RSV肺炎患儿25-OH-VD、CD8+T细胞及NK细胞比对照组低,分别为:46.20(42.85)nmol/L vs 68.25(19.23)nmol/L,(16.63±4.56)%vs(22.04±3.40)%,6.70(7.00)%vs 13.65(5.10)%(均P<0.05);但CD4+T细胞、B淋巴细胞CD19+较对照组高,分别为:(42.58±6.88)%vs(36.20±3.04)%,(28.25±8.85)%vs(19.38±5.76)%(均P<0.05)。SP肺炎患儿25-OH-VD及NK细胞比对照组低,分别为:61.80(15.70)nmol/L vs 68.25(19.23)nmol/L,6.25(7.57)%vs 13.65(5.10)%(均P<0.05);B淋巴细胞CD19+较对照组高,(29.70±9.72)%vs(19.38±5.76)%(P<0.05)。两感染组比较,RSV组CD4+T细胞升高,而CD8+T细胞明显下降。结论 SP、RSV感染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RSV感染后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而SP感染后则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肺炎链球菌性 呼吸道合胞病毒 淋巴细胞亚群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振省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0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研究组(81例),应用利巴韦林为...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和研究组(81例),应用利巴韦林为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应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为研究组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35%,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6.53%,研究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6%,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16%,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但差异不十分显著(P>0.05,X2=0.3248),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痰热清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利巴韦林 痰热清 更昔洛韦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