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学指标联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和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1
1
作者 卢艳辉 刘振奎 +5 位作者 李世阳 王艳飞 李春梅 袁二伟 邢静 郭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1800-1806,共7页
背景脓毒症患儿在发病初期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其预后不佳,病死率较高。此外,脓毒症患儿的一些临床症状常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这无疑又增加了脓毒症的误诊率。早期确诊是改善脓毒症患儿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最有... 背景脓毒症患儿在发病初期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常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其预后不佳,病死率较高。此外,脓毒症患儿的一些临床症状常与其他疾病的症状相似,这无疑又增加了脓毒症的误诊率。早期确诊是改善脓毒症患儿并发症导致死亡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更精确的评估脓毒症患儿死亡的指标。目的评估血清学指标联合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WS)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脓毒症患儿205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血清学指标及PCIS、Brighton PEWS。以入院确诊脓毒症/严重脓毒症为起点,死亡或出院为终点,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研究期间发生死亡的患儿定义为试验组。另外,每当队列内出现1例患儿死亡时,在该队列尚未死亡的患儿中按1∶1匹配同步选取性别、年龄(<3岁)、原发感染部位等条件相近或相同的患儿作为对照组。患儿死亡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降钙素原(PCT)、清蛋白(Alb)、PCIS、Brighton PEWS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价值。结果根据巢式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最终共选出94例脓毒症患儿进行分析,试验组47例,对照组47例,病死率为22.9%。试验组1 h内应用抗菌药率、电解质紊乱发生率、休克发生率、MODS受累器官个数、PCT、Brighton PEWS大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对照组,Alb、PCIS小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 h内应用抗菌药〔OR=1.795,95%CI(1.723,1.870)〕、休克〔OR=1.673,95%CI(1.299,2.154)〕、MODS受累器官个数〔OR=2.132,95%CI(1.507,3.016)〕、PCT〔OR=1.392,95%CI(1.336,1.450)〕、PCIS〔OR=0.553,95%CI(0.477,0.641)〕、Brighton PEWS〔OR=2.536,95%CI(2.268,2.836)〕是脓毒症患儿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Alb联合PCIS、Brighton PEWS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AUC分别高于其单独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AUC(P<0.05)。结论 Alb联合PCIS、Brighton PEWS对脓毒症患儿死亡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有望作为临床早期预测脓毒症患儿死亡的辅助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死亡 预测 血清学指标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Brighton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联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及视频脑电图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60
2
作者 蒋绍清 潘宣任 +1 位作者 庞宗钦 庞继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3402-3407,3415,共7页
背景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重症病例病情的评估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被推荐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脑功能,而脑电图被认为是预测脑损伤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三者联合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预后评估的研... 背景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重症病例病情的评估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被推荐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脑功能,而脑电图被认为是预测脑损伤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三者联合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预后评估的研究较少。目的探讨PCIS联合GCS评分及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SVE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病房2013年1月-2018年10月诊治的小儿SVE 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评级4~5级〕和预后不良组(76例,CGOS评级1~3级)。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脑脊液检查及PCIS、GCS评分、VEEG,分析影响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比较3项独立指标与联合指标(3项指标联合)对小儿SVE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预后良好组痊愈18例,19例有轻度后遗症;预后不良组5例死亡,25例留有严重后遗症,46例有中度后遗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S≤80分及VEEG中度异常、重度异常是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OR=12.626、512.020、160.712),GCS评分>8分是其保护因素(OR=0.042)(P<0.05)。PCIS、GCS评分、VEEG及联合指标评估小儿SVE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615、0.705、0.888,联合指标评估小儿SVE预后的AUC大于PCIS、GCS评分、VEEG(Z=2.834、5.043、3.484,P<0.05);PCIS评估小儿SVE预后的AUC大于GCS评分(Z=3.248,P=0.001)。结论 PCIS≤80分及VEEG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等因素为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GCS评分>8分为小儿SVE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联合评估法对疾病预后预测的准确度相对PCIS、GCS评分、VEEG的独立评估更加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儿童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脑电相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应用危重程度评分工具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婷婷 庄周颖 傅丽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0-704,共5页
目的分析3种危重程度评分工具在评估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病情中的适用性。方法按照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RISM)、第3代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3种评分工具的使用要求,收集237例复杂型CHD患儿的... 目的分析3种危重程度评分工具在评估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术后病情中的适用性。方法按照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RISM)、第3代小儿死亡风险评分(PRISMⅢ)及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3种评分工具的使用要求,收集237例复杂型CHD患儿的一般资料及术后结局进行评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测量评定者间的信度;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缺失值分析等方法评价3种评分工具的性能和适用性。结果 237例复杂型CHD术后患儿中,死亡24例,存活213例。ICC>0.8提示资料收集可靠。死亡组PRISM和PRISMⅢ得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3±6.9)分vs(19.3±6.5)分,P<0.05;(15.7±7.1)分vs(11.1±4.7)分,P<0.05];但死亡组PCIS得分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9.6±5.5)分vs(81.9±7.6)分,P>0.05]。3种评分工具校准能力较好(P>0.05),但区分能力尚显不足,PRISM、PRISMⅢ和PCIS的AUC分别为0.695、0.724和0.220。3种评分工具均存在部分指标与国内监护室工作模式不匹配从而导致缺失的现象。结论 PRISM、PRISMⅢ及PCIS对复杂型CHD患儿术后病情评估的临床指导意义不强,适用性有待提高。在现有评分工具的基础上,优化适用于该类疾病敏感度更高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特异度更强的评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死亡风险评分 第3代小儿死亡风险评分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先天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蔡爱东 刘勇 +6 位作者 肖岳 缪红军 杨军 王晓榕 喻文亮 江涛 李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766-1767,共2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危重评估过的PICU住院患儿分为脓毒症组30例,非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组患儿又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0例和严重脓毒症组10例。均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并分别检测...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危重评估过的PICU住院患儿分为脓毒症组30例,非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组患儿又分为一般脓毒症组20例和严重脓毒症组10例。均进行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并分别检测凝血常规(PT、APTT、TT、Fbg)及血小板计数。结果:脓毒症组PT、APTT、TT均高于非脓毒症组(P<0.05),PLT、Fbg均低于非脓毒症组(P<0.05)。一般脓毒症组APTT低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Fbg高于严重脓毒症组(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存在凝血功能紊乱,其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