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1
作者 陈永康 黄云辉 +3 位作者 方正 王栋 唐金锐 周克亮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2,共10页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 构网型变流器具有电压源特性,可为高阻抗弱电网提供阻尼和频率支撑,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在低阻抗电网下可能会出现失稳现象。文中围绕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小信号建模和稳定性展开分析。首先,建立低阻抗下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接入电网的小信号模型,揭示系统的动态特性与耦合机理。其次,通过特征根轨迹和参与因子分析,研究不同电网强度和控制参数下系统的主导振荡模态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最后,通过MATLAB时域仿真验证了建模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网强度增大、有功降低、下垂系数减小以及联络阻抗减小,均会削弱构网型变流器多机系统稳定性,其中功率环和电压环为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导控制环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变流器 低阻抗电网 小信号建模 特征根轨迹 主导振荡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网型直驱风机的小信号建模及动态频率支撑策略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健维 孟建辉 +3 位作者 王毅 杨坚 汤义勤 王东旭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8,共11页
针对传统构网型直驱风机在大扰动下的频率和功率振荡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频率支撑策略。首先对构网型直驱风机进行了详细的小信号建模。其次,通过主导特征根轨迹分析有功频率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环节中参数对频率变化特性的影响,... 针对传统构网型直驱风机在大扰动下的频率和功率振荡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动态频率支撑策略。首先对构网型直驱风机进行了详细的小信号建模。其次,通过主导特征根轨迹分析有功频率控制以及交流电压控制环节中参数对频率变化特性的影响,进而提出一种灵活改变控制参数的动态频率支撑策略。最后,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上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小信号建模的正确性和所提策略的有效性,表明所提策略能有效减小动态过程中的频率和功率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网型控制 永磁直驱风机 小信号建模 主导特征根 动态频率支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伏发电系统的小信号建模及其控制器参数的全局优化设计方法 被引量:87
3
作者 熊连松 刘小康 +3 位作者 卓放 谢亦丰 祝明华 张海龙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4-1241,共8页
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利于认识太阳能发电与电力系统之间的交互式影响规律。在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系统中各重要环节的详细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适用于暂态稳定分析的全系统小信号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 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有利于认识太阳能发电与电力系统之间的交互式影响规律。在充分考虑光伏发电系统中各重要环节的详细模型的基础之上,建立了适用于暂态稳定分析的全系统小信号模型,并据此分析了光伏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性和低频振荡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光伏逆变器的电压外环以及有功电流内环对系统的特征值影响较显著且较全面,对系统的稳定性影响较大。电压外环的积分系数以及有功电流内环的比例系数过大均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阻尼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改变光伏发电系统的阻尼性质。最后提出了一种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控制器参数全局优化设计方法,为科学合理地设计控制器参数提供了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小信号建模 暂态稳定性 特征值分析 全局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出本安型准Z源Buck变换器CCM模式小信号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5
4
作者 程红 王聪 +1 位作者 葛标 朱锦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2-227,共6页
针对一种新型的输出本安型准Z源Buck变换器拓扑,推导了其四阶动态模型,分析了由准Z源网络参数造成的非主导极点变化对整个高阶系统性能的影响。证明了当准Z源网络参数L1、C1远小于常规变换器滤波网络参数LC时,准Z源Buck变换器具有与常规... 针对一种新型的输出本安型准Z源Buck变换器拓扑,推导了其四阶动态模型,分析了由准Z源网络参数造成的非主导极点变化对整个高阶系统性能的影响。证明了当准Z源网络参数L1、C1远小于常规变换器滤波网络参数LC时,准Z源Buck变换器具有与常规Buck变换器近似相同的开环频率特性,因此可以按常规Buck变换器控制器设计方法完成准Z源Buck变换器控制器设计。论文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质安全 准Z源 BUCK变换器 小信号建模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的精确小信号建模及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冯奕 林鹤云 +1 位作者 房淑华 陆婋泉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3,共7页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飞轮储能系统可用于平滑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其能量回馈可通过由半桥调制方法构成的Boost电路来实现。本文建立了这类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时的平均值模型,分析了多个物理量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基于系统的非线性特... 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飞轮储能系统可用于平滑风力发电的输出功率,其能量回馈可通过由半桥调制方法构成的Boost电路来实现。本文建立了这类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时的平均值模型,分析了多个物理量对直流母线电压的影响。基于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建立了静态点附近的精确线性化小信号模型,得到开关占空比、绕组电动势和系统能量状态对直流母线电压的传递函数。根据电压反馈环开环传递函数的Bode特性选择电容值,确定滞后超前串联补偿类型并简化为带惯性的PID补偿,给出控制器参数确定方法。采用Matlab/Simulink对含无刷直流电机驱动的飞轮储能系统的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可使直流母线电压基本保持额定值,从而提高了飞轮储能系统能量回馈的稳态和动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轮储能系统 能量回馈 BOOST电路 小信号建模 控制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转矩分析法的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建模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培强 胡泽 +3 位作者 李欣然 曾小军 邱时严 周丽英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20,共8页
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分析其对系统影响的关键。本文在对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模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阻尼转矩分析的角度解释了光伏发电系统阻尼成因,推导了无功电流内环模式的性质判定条件,结合特征值轨迹分析了系统特征模式随参... 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是分析其对系统影响的关键。本文在对光伏发电系统小信号模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阻尼转矩分析的角度解释了光伏发电系统阻尼成因,推导了无功电流内环模式的性质判定条件,结合特征值轨迹分析了系统特征模式随参数变化的规律,并依此优化设计了系统控制参数。研究表明:与同步机动力学阻尼类似的电气阻尼现象决定了光伏发电系统阻尼;系统等效阻尼系数和等效同步系数及各状态变量间的耦合关系决定了模式的性质。根据阻尼转矩分析优化选取系统控制参数可增强系统阻尼,改善系统受扰暂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系统 小信号建模 特征分析 阻尼转矩分析 特征值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系统辨识RLS算法的PWM变换器小信号建模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杰 鄢登高 师宇杰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60-1464,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时域仿真数据来建立脉宽调制(PWM)开关变换器小信号模型的新方法。这种利用仿真软件PSpice和MATLAB所得到的数据基于黑箱理论来辨识PWM开关变换器系统的方法是较为简便和独特的。首先推导出PWM开关变换器的离散小信号线性... 提出一种利用时域仿真数据来建立脉宽调制(PWM)开关变换器小信号模型的新方法。这种利用仿真软件PSpice和MATLAB所得到的数据基于黑箱理论来辨识PWM开关变换器系统的方法是较为简便和独特的。首先推导出PWM开关变换器的离散小信号线性等效模型,然后将开关变换器看做一个黑箱模型,利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仿真得到的阶跃响应数据,采用系统辨识的递推最小二乘参数估计的方法来拟合阶跃响应曲线,得到开关变换器的离散時不变小信号模型,利用零阶保持器将此离散系统连续化,最终得到PWM开关变换器的连续小信号模型(控制—输出传递函数)。采用此方法对BUCK变换器和有源箝位倍压变换器(ACPDC)进行建模,并将所建模型与状态空间平均建模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此建模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辨识 黑箱理论 RLS 阶跃响应曲线 小信号建模 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移相控制的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 被引量:4
8
作者 韩伟健 马瑞卿 刘青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30-837,共8页
变频+移相双自由度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在宽范围工况下的零电压开通,从而有效提升变换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变频+移相控制下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连续域模型,为研究在该控制机制下变换器的... 变频+移相双自由度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在宽范围工况下的零电压开通,从而有效提升变换器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变频+移相控制下双有源串联谐振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连续域模型,为研究在该控制机制下变换器的动态特性和闭环控制器的设计提供依据。所建立的模型基于广义平均建模法,选取输出电压的直流分量和电感电流、谐振电容电压的基波分量作为状态变量,准确描述了谐振腔对变换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输出电压闭环调节器,实现了变换器在ZVS变频+移相控制下的稳定运行。理论分析通过Matlab/PLECS仿真和1台800 W原理样机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C-DC变换器 双有源 串联谐振 小信号建模 变频 移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集成有源箝位正激变换器小信号建模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为 卢增艺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17,39,共6页
电感和变压器的集成可以有效地减小正激变换器电感电流纹波,提高输出品质。为了对该变换器进行系统研究,论文提出小信号建模分析的一般方法,着重研究控制-输出传递函数的影响参数。研究表明:由于变压器和输出电感绕组耦合,在控制-输出... 电感和变压器的集成可以有效地减小正激变换器电感电流纹波,提高输出品质。为了对该变换器进行系统研究,论文提出小信号建模分析的一般方法,着重研究控制-输出传递函数的影响参数。研究表明:由于变压器和输出电感绕组耦合,在控制-输出传递函数中额外引入动态极点和动态零点,并且传递函数以输出零纹波为临界条件出现右半平面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集成 小信号建模 右半平面零点 零纹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集成开关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卢增艺 陈为 章进法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03-109,共7页
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磁集成技术对开关变换器稳态和动态性能的影响,需要建立磁集成开关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论文以集成磁件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状态空间平均法,分别提出三种磁集成开关变换器小信号建模方法,为这类变换器的动态特性研究... 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磁集成技术对开关变换器稳态和动态性能的影响,需要建立磁集成开关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论文以集成磁件分析方法为基础,结合状态空间平均法,分别提出三种磁集成开关变换器小信号建模方法,为这类变换器的动态特性研究和控制设计建立理论基础。以磁集成有源钳位正激变换器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这三种建模方法做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集成 小信号建模 状态空间 正激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VZCS全桥PWM DC-DC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铁成 王高林 孙亚秀 《控制工程》 CSCD 2004年第S2期195-197,共3页
针对ZVZCS全桥PWM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工作,分析了变压器漏感和辅助谐振电路对变换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在PWM开关等效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变换器谐振电路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ZVZCS全桥PWMDC-DC变换器小信号分析方法,这种建模方法适用于... 针对ZVZCS全桥PWMDC-DC变换器的软开关工作,分析了变压器漏感和辅助谐振电路对变换器动态特性的影响。在PWM开关等效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变换器谐振电路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ZVZCS全桥PWMDC-DC变换器小信号分析方法,这种建模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ZVZCS全桥变换器。通过对小信号传函幅频及相频特性的分析,证明了这种小信号分析方法具有物理意义清晰、计算简单等优点。应用这种小信号模型,依据变换器的动态性能指标对ZVZCS全桥PWM变换器中谐振元件的参数进行设计,可以使这种软开关变换器的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VZCS 变换器 小信号建模 等效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荷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系统小信号建模
12
作者 曹箫洪 罗乾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5期94-98,共5页
首先分析了有源箝位反激变换器基于电荷控制的功率因数校正的基本原理,然后详细研究了这种校正系统的小信号建模以及小信号特性,在此基础上简要讨论了系统补偿网络的综合。
关键词 电荷控制 功率因数 校正 小信号建模 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口特性的并联下垂逆变器系统的小信号建模与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施珂 刘增 刘进军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94,共12页
孤岛交流微电网中,并联下垂逆变器系统被广泛应用。基于有功功率-基波频率的下垂控制原理,逆变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不仅体现在母线电压和输出电流之间,也体现在变化的系统基波频率上,从而引发小信号稳定性问题。建立了下垂逆变器的端... 孤岛交流微电网中,并联下垂逆变器系统被广泛应用。基于有功功率-基波频率的下垂控制原理,逆变器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不仅体现在母线电压和输出电流之间,也体现在变化的系统基波频率上,从而引发小信号稳定性问题。建立了下垂逆变器的端口特性小信号模型,除传统的输出阻抗和输入导纳之外,提出一种新型端口特性以表征基波频率动态;进一步基于单个模块的端口特性,建立了多台逆变器并联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基于广义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计算由阻抗导纳乘积与基波频率端口特性乘积之和组成的回率矩阵的特征轨迹,对并联系统的稳定性做出判断。最后,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小信号模型和稳定性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垂控制 端口特性 小信号建模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C-MMC串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小信号建模 被引量:26
14
作者 贺永杰 向往 +2 位作者 周家培 赵静波 文劲宇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492-1506,共15页
该文建立了整流侧为电网换相换流器(LCC)、逆变侧为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串联的LCC-MMC串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首先,推导LCC的交直流侧等效电路和考虑内部动态特性的MMC的交直流侧等效电路;然后,基于等效电路构... 该文建立了整流侧为电网换相换流器(LCC)、逆变侧为LCC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串联的LCC-MMC串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模型。首先,推导LCC的交直流侧等效电路和考虑内部动态特性的MMC的交直流侧等效电路;然后,基于等效电路构建系统整流侧模型和逆变侧模型,并对直流输电线路和控制系统进行建模,通过组合各个部分模型得到全系统模型;最后,通过线性化全系统模型得到全系统小信号模型。通过对比基于PSCAD/EMTDC搭建的电磁暂态模型验证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基于小信号模型,分析MMC定直流电压控制参数、逆变侧LCC定直流电压控制参数、锁相环(PLL)参数和交流联络线参数对系统小信号稳定性的影响。该文所提出的LCC-MMC串联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可用于系统的小信号稳定性分析,从而为系统设计和参数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换相换流器 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串联型 混合直流输电 小信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型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与负载瞬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曾绍桓 周国华 +1 位作者 周述晗 毛桂华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468-1477,共10页
为了提高三态Boost变换器的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将电流型控制技术应用于三态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电流型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考虑负载电流变化对电路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电流型恒定参考电流(CRC)和电流型动态参考电流... 为了提高三态Boost变换器的负载瞬态响应速度,将电流型控制技术应用于三态Boost变换器。详细分析电流型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在考虑负载电流变化对电路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分别建立电流型恒定参考电流(CRC)和电流型动态参考电流(DRC)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完整小信号模型,推导两种控制方法的输出阻抗,并通过频域仿真验证小信号模型的正确性。对比分析两个输出阻抗的低频增益,结果表明:与电流型DRC控制相比,电流型CRC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的输出阻抗低频增益更低,因此具有比电流型DRC控制三态Boost变换器更快的负载瞬态响应速度。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态Boost变换器 电流型控制 小信号建模 负载瞬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G-DFIG风力发电系统小信号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蕴红 刘芳 +1 位作者 刘威 汪浩东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3-82,共10页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可以提供惯量支撑和自同步电压源特性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为更好地研究及优化其控制性能,需对其小信号稳定及性能进行分析。为此,建立了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系统总体模型,并... 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具有可以提供惯量支撑和自同步电压源特性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为更好地研究及优化其控制性能,需对其小信号稳定及性能进行分析。为此,建立了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系统总体模型,并针对电网与双馈电机定子、网侧变流器公共连接处的代数方程计算中存在计算过程复杂、数学模型不匹配和物理意义不清晰等问题,提出了基于戴维南-诺顿等效的双馈电机模型,最后进行了算例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存在3种振荡模式,且弱网下锁相环与VSG控制相关的振荡模式之间存在"借阻尼"现象,并引起系统不稳定。该建模方法为包含虚拟同步发电机技术的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小干扰稳定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风力发电 小信号建模 虚拟同步发电机 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Δ源逆变器的小信号建模与无源器件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房绪鹏 田莹莹 王明磊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4-103,共10页
Δ型电抗源逆变器把耦合电感网络引入Z源逆变器,不仅保留了传统Z源逆变器的优势,在实现更高电压增益、减少开关管电压应力等方面也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更适合应用于大功率及新能源并网系统中。论文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利用小信号建模法... Δ型电抗源逆变器把耦合电感网络引入Z源逆变器,不仅保留了传统Z源逆变器的优势,在实现更高电压增益、减少开关管电压应力等方面也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更适合应用于大功率及新能源并网系统中。论文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利用小信号建模法对电路进行了建模,借助软件仿真研究了电路无源器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而给出了相关器件参数选择的依据。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结果是准确的和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源逆变器 耦合电感 小信号建模 无源器件参数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载条件下光伏接口MPPT变换器的小信号建模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宿城 汤运泽 +1 位作者 刘晓东 李晴晴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4-461,共8页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一般通过DC-DC变换器与后级相连,以实现输出最大功率跟踪(MPPT).由于光伏电池的本质电流源特性,使得输入电压反馈控制光伏接口MPPT变换器为电流源变换器,会呈现出与常见电压源变换器截然不同的动态特性... 在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中,光伏电池一般通过DC-DC变换器与后级相连,以实现输出最大功率跟踪(MPPT).由于光伏电池的本质电流源特性,使得输入电压反馈控制光伏接口MPPT变换器为电流源变换器,会呈现出与常见电压源变换器截然不同的动态特性.以前置电容Boost变换器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电流源MPPT变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首先,建立了开环和输入电压闭环两种控制方式下系统的小信号模型,并揭示不同负载类型对于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其次,对MPPT变换器的端口阻抗进行了建模分析,指出影响闭环输入、输出阻抗特性的重要因素,为接口电路的后续稳定性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最后,搭建实验室电路样机,通过频域和时域测试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发电 MPPT变换器 电流源变换器 小信号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构网型SVG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建模及小信号稳定性分析
19
作者 李琰 吴斌 +3 位作者 谭延博 刘京波 张尹涵 王谱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8-227,共10页
当前,电力系统正面临着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挑战。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直驱风机通过背靠背换流器并网时,相对于传统同步发电机,其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较弱,表现出低惯性和弱阻尼特性,不利于“双高”电... 当前,电力系统正面临着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设备的“双高”挑战。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系统中,直驱风机通过背靠背换流器并网时,相对于传统同步发电机,其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较弱,表现出低惯性和弱阻尼特性,不利于“双高”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为此,在风机并网系统中接入构网型(grid forming,GFM)储能静止无功发生器(energy-storage static-var-generator,E-SVG),通过构网型控制增强系统稳定性和电压主动支撑能力,通过配置储能SVG实现惯量支撑。然而,风机及SVG构成的系统中包含多个电力电子控制环节,互联后的交互耦合机理较为复杂,导致系统振荡失稳风险增加,有必要针对含E-SVG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确定影响系统稳定的关键参数,定量研究电路参数及控制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首先,将全系统划分为构网型E-SVG、直驱风机以及交流电网3个子模块,阐述系统拓扑结构,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建立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其次,说明系统各子模块的控制策略,进而在稳态工作点处对非线性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线性化,建立全系统小信号模型;再次,对不同参数阶跃下的系统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并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电磁暂态仿真模型,通过对比系统动态小信号计算结果与电磁暂态仿真结果,验证所建立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及构网型E-SVG对直驱风机的支撑作用;最后,借助特征根轨迹及参与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参数对含构网E-SVG的直驱风机并网系统稳定性的影响,确定系统参数可行域,为改进系统设计和参数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对系统稳定影响较大的参数为E-SVG系统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阻尼系数和电压比例系数,其中过大的电压比例系数会导致系统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储能静止无功发生器(energy-storage static-var-generator E-SVG) 构网型(grid forming GFM) 小信号建模 稳定性分析 特征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小信号阻抗/导纳网络建模方法 被引量:71
20
作者 谢小荣 刘华坤 +1 位作者 贺静波 刘威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32,共7页
变流器与交直流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功率振荡是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面临的重要稳定性问题。小信号建模是分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但变流器数量巨大、结构各异及其控制系统"黑(灰)箱化",导致常规的建模方法面临困难。为此,文中... 变流器与交直流电网之间相互作用引发的功率振荡是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面临的重要稳定性问题。小信号建模是分析这一问题的基础,但变流器数量巨大、结构各异及其控制系统"黑(灰)箱化",导致常规的建模方法面临困难。为此,文中提出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小信号阻抗(导纳)网络建模方法,通过将系统部件建模为可反映其内在动态的外特性频域阻抗(导纳)模型,并根据电网拓扑互联起来形成阻抗(导纳)网络,获得目标系统的整体模型,进而通过阻抗聚合量化分析系统的振荡特性。采用河北沽源风电场—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建模与分析来说明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 阻抗网络 小信号建模 功率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