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串联模拟靶标(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STTM)技术是一种新开发的miRNA功能研究方法。Tae-miR9677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在小麦穗部特异性高表达的miRNA,其功能至今未知。为了进一步探索Tae-miR9677的功能,构建了Ubiqutin(UBI)启动子启动...小串联模拟靶标(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STTM)技术是一种新开发的miRNA功能研究方法。Tae-miR9677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在小麦穗部特异性高表达的miRNA,其功能至今未知。为了进一步探索Tae-miR9677的功能,构建了Ubiqutin(UBI)启动子启动的Tae-miR9677 STTM过表达载体,并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对小麦品种绵阳19幼胚愈伤组织进行转化。结果表明,3 683个愈伤组织经过PPT(Phosphinothricin)筛选,最终分化获得42株再生植株;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鉴定出8株T0代阳性植株。展开更多
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大小长约21-24个核苷酸的内源非编码RNA,通过影响靶基因mRNA的稳定性或者翻译过程调控基因的表达。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miRN...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大小长约21-24个核苷酸的内源非编码RNA,通过影响靶基因mRNA的稳定性或者翻译过程调控基因的表达。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miRNA功能研究缺乏有效的、适用性广的方法。介绍了一种可以特异地靶标miRNA方法,即短串联靶标模拟(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STTM),并对STTM的基本特点和作用机制、与其他类似技术的比较以及其在植物中miRNA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有望为今后植物miRNA的功能研究提供技术参考。展开更多
【目的】利用短串联靶标模拟(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 STTM)技术获得了miR161.1敲减的转基因突变体,且突变体具有明显表型变异,能够为miR161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进而应用于作物杂交种的不育化制种。【方法】通过构建拟南芥pFGC5941-ST...【目的】利用短串联靶标模拟(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 STTM)技术获得了miR161.1敲减的转基因突变体,且突变体具有明显表型变异,能够为miR161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进而应用于作物杂交种的不育化制种。【方法】通过构建拟南芥pFGC5941-STTM161.1双元表达载体及遗传转化,获得STTM161.1转基因T0代种子。利用基因型分析和表型分析得到STTM161.1突变体。通过转录组分析对miR161.1参与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生物途径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在拟南芥STTM161.1株系中miR161.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靶基因则显著上调表达。与野生型相比,STTM161.1突变体植株表现生育期提前、叶片变大、部分不育、果荚出现种子败育的表型。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数个质体表达基因表现显著上调,miR161.1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的代谢途径包括: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嘌呤代谢、α-亚麻酸代谢。STTM161.1转录组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包括花器官发育关键调控因子MADS编码基因,植物雌雄蕊发育和花粉粒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bHLH编码基因。【结论】miR161.1参与了拟南芥雄性不育性、生育期、种子发育等方面的调控。验证17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6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miR161.1的功能相关。展开更多
文摘MicroRNA(miRNA)作为一类大小长约21-24个核苷酸的内源非编码RNA,通过影响靶基因mRNA的稳定性或者翻译过程调控基因的表达。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miRNA功能研究缺乏有效的、适用性广的方法。介绍了一种可以特异地靶标miRNA方法,即短串联靶标模拟(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STTM),并对STTM的基本特点和作用机制、与其他类似技术的比较以及其在植物中miRNA功能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有望为今后植物miRNA的功能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文摘【目的】利用短串联靶标模拟(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 STTM)技术获得了miR161.1敲减的转基因突变体,且突变体具有明显表型变异,能够为miR161功能研究奠定基础,进而应用于作物杂交种的不育化制种。【方法】通过构建拟南芥pFGC5941-STTM161.1双元表达载体及遗传转化,获得STTM161.1转基因T0代种子。利用基因型分析和表型分析得到STTM161.1突变体。通过转录组分析对miR161.1参与的基因表达调控和生物途径进行研究。【结果】通过实时荧光定量,在拟南芥STTM161.1株系中miR161.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而靶基因则显著上调表达。与野生型相比,STTM161.1突变体植株表现生育期提前、叶片变大、部分不育、果荚出现种子败育的表型。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数个质体表达基因表现显著上调,miR161.1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的代谢途径包括: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苯丙烷生物合成、嘌呤代谢、α-亚麻酸代谢。STTM161.1转录组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关键基因包括花器官发育关键调控因子MADS编码基因,植物雌雄蕊发育和花粉粒发育相关的转录因子bHLH编码基因。【结论】miR161.1参与了拟南芥雄性不育性、生育期、种子发育等方面的调控。验证17个上调差异表达基因,6个下调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miR161.1的功能相关。
文摘汞污染已成为威胁全球作物生产的主要重金属污染源之一。microRNA(miRNA)是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的重要因子,但其在单子叶植物汞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尚不明确。为挖掘响应汞胁迫的关键miRNA,本研究对B73和郑58(Zheng 58,Z58)自交系幼苗在HgCl_(2)处理后的表型和差异表达的miRN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B73对汞胁迫较郑58更敏感,miRNA166l是B73和Z58中共同鉴定到的下调表达的miRNA。为进一步验证miRNA166在汞胁迫中的作用,利用STTM(short tandem target mimic)技术获得了STTM165/166拟南芥转基因稳定株系。STTM166稳定系在HgCl_(2)处理后的表型与玉米幼苗在汞胁迫处理后的表型类似,叶片失绿萎蔫、根长变短。本研究证明miRNA166在玉米汞胁迫响应中有重要调控作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