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拓后小三线建设的国史研究新领域 被引量:18
1
作者 徐有威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4-211,共8页
小三线建设研究是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81年,小三线建设进入调整。自此到2021年,笔者将其称之为后小三线建设时期。凤凰涅槃的后小三线建设曾经遭遇不同的命运,呈现出多种结局。通过档案资料、口述史料、民间文献、传统媒体和新媒... 小三线建设研究是国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981年,小三线建设进入调整。自此到2021年,笔者将其称之为后小三线建设时期。凤凰涅槃的后小三线建设曾经遭遇不同的命运,呈现出多种结局。通过档案资料、口述史料、民间文献、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以及新编地方志等资料的运用,可以梳理、分析和探讨后小三线建设的命运。这一研究对改革开放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成为国史研究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 “四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小三线建设研究述评 被引量:8
2
作者 徐有威 张胜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1-149,共9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备战为中心开展的三线建设包括大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两个组成部分,对新中国国防、工业、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外学术界对小三线建设的早期研究多内嵌于宏观三线建设研究中,近年来则有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备战为中心开展的三线建设包括大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两个组成部分,对新中国国防、工业、科技、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外学术界对小三线建设的早期研究多内嵌于宏观三线建设研究中,近年来则有明显进展。这些研究呈现出多面特征,对其加以总结将丰富学界关于三线建设乃至新中国史的研究视野和理解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 国外学术界述评 小三线建设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小三线建设时代的企业与地方经济——以安徽池州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云 徐有威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84,共11页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位于皖南的上海小三线建设获得调整后,安徽进入后小三线建设时代。在人才、资金、技术等短缺的情况下,安徽按照“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从地方资源、市场和技术、生产条件出发,采取对口接收、横向联营和资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位于皖南的上海小三线建设获得调整后,安徽进入后小三线建设时代。在人才、资金、技术等短缺的情况下,安徽按照“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从地方资源、市场和技术、生产条件出发,采取对口接收、横向联营和资产重组等方式,对原上海小三线企业的国有资产和机器设备进行了合理的配置与利用,使之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后小三线建设时代成功转型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小三线 安徽池州 小三线建设时代 长三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小三线建设时代的安徽企业发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胜 徐有威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24,F0003,共9页
198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小三线建设初步调整原则,开启后小三线建设时代(以下简称后时代)。进入后小三线建设时代,安徽大部分小三线企业转产民品,部分企业军品生产能力得以保留,但并未放弃民品生产。20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大力改革... 198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小三线建设初步调整原则,开启后小三线建设时代(以下简称后时代)。进入后小三线建设时代,安徽大部分小三线企业转产民品,部分企业军品生产能力得以保留,但并未放弃民品生产。20世纪90年代,这些企业大力改革、多措并举获得了较大发展。至世纪之交,这些企业再次陷入危机,纷纷以兼并、破产和“债转股”等方式应对困局。尽管其效果并不理想,但这些企业在新阶段依然展现了无私奉献、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亦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 小三线建设时代 国有企业改革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以开拓三线建设研究新边疆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有威 张杨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2,共10页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建构战略腹地的重大工程。近年来,在学术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俨然成为党史、国史的热点领域。站在中共中央1964年提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60周年纪念的当下,检视三线建设的既有研究,存在... 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历史上建构战略腹地的重大工程。近年来,在学术界同人的共同努力下,三线建设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俨然成为党史、国史的热点领域。站在中共中央1964年提出三线建设战略决策60周年纪念的当下,检视三线建设的既有研究,存在史料同质化、研究碎片化、差异性不足等问题,制约着三线建设学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要克服这一阻碍,未来应从三个方面突破:一是视角向下、深入基层,建构立体综合的史料体系;二是在继续拓展三线建设内史的同时,加强外史研究,并在二者之间建立逻辑自洽的联接;三是注重三线建设对历史造成的断裂和延续,从长时段的视角思考三线建设的历史定位,并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结合的思路,开拓三线建设研究新边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 新中国史 工业化 新边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线企业的技术引进与外资利用——以长城机床铸造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袁世超 徐有威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3年第3期169-179,共11页
“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是事关三线企业调整改造成功的关键。宁夏三线企业长城机床铸造厂历经扩大企业自主权、技术引进与外资利用三个阶段,从一家计划经济体制下连年亏损的工厂逐渐成长为世界一流的机床铸造商。这一案例证明,改革... “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是事关三线企业调整改造成功的关键。宁夏三线企业长城机床铸造厂历经扩大企业自主权、技术引进与外资利用三个阶段,从一家计划经济体制下连年亏损的工厂逐渐成长为世界一流的机床铸造商。这一案例证明,改革开放是三线企业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该厂辩证看待区位劣势、用好三线建设提供的技术与人力资源支持、保持企业与政府的良性互动等经验对于我们反思三线企业的发展历程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小三线建设 改革开放 合资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小三线企业调迁刍议——以企业与城市互动为中心 被引量:4
7
作者 张胜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1986年前后,安徽根据国家政策,立足省情,决定将大部分小三线企业调迁至城市。小三线布局弊病、城市若干优势、邻近地区三线调迁推动了安徽调迁决策形成。企业与城市双向选择受双方利益、职工籍贯、关系网络交织影响。调迁初期,大部分小... 1986年前后,安徽根据国家政策,立足省情,决定将大部分小三线企业调迁至城市。小三线布局弊病、城市若干优势、邻近地区三线调迁推动了安徽调迁决策形成。企业与城市双向选择受双方利益、职工籍贯、关系网络交织影响。调迁初期,大部分小三线企业力争以迁并路径搬迁至城市,实践中,拟合并双方企业利益平衡及小三线企业优势因素决定了迁并能否付诸实施。调迁中,小三线企业困难重重,接收城市在政策、组织、资金方面给予其帮助并推动省级层面优惠政策出台,这对安徽小三线调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企业 调迁 安徽 城市发展 小三线建设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