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尊老养老文化内涵的变化看我国调整制定老龄政策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被引量:
12
1
作者
姚远
范西莹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6,共6页
尊老养老文化是我国制定老龄政策的理论和文化依托之一。我国传统尊老敬老文化具有年龄标识、生活依赖以及生存性养老三大内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内涵正在向淡化年龄标识、老年人独立和自主以及追求生活质量等具有当代尊老养...
尊老养老文化是我国制定老龄政策的理论和文化依托之一。我国传统尊老敬老文化具有年龄标识、生活依赖以及生存性养老三大内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内涵正在向淡化年龄标识、老年人独立和自主以及追求生活质量等具有当代尊老养老文化色彩的方向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我国制定老龄政策的基本原则也应适当扩增弱化年龄标识、提升老年人自立自理能力、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以及吸纳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尊老养老
老龄政策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与社会和谐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文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7-21,共5页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在继承先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代皇帝扮演了重要角色,将“以孝治天下”定为基本国策,朝廷将《孝经》列为儒家经典,命天下诵读,因而《孝经》起到了指导尊老养老的重要作用。除了学校教育,政府还重视社会教育,通...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在继承先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代皇帝扮演了重要角色,将“以孝治天下”定为基本国策,朝廷将《孝经》列为儒家经典,命天下诵读,因而《孝经》起到了指导尊老养老的重要作用。除了学校教育,政府还重视社会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全体成员灌输尊老养老思想。举孝廉从选官的角度为全社会制定了敬老尊贤的行为准则,成为鼓励人们尊老养老的强大精神武器。把尊老教育与法律尊老相结合,运用礼法对不养老、侮老、弃老者予以严惩。尊老养老教育对于家庭和睦与家庭保障、培养“尊老”风尚、保障社会和谐安定等等,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将道德教育置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弊端也不应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尊老养老
教育
社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近三十年来汉代尊老养老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3
作者
饶红霞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6-29,共4页
近三十年来,学界对汉代的尊老养老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推动了学界对尊老养老问题的研究。本文从政治、学术、社会风俗的角度对汉代尊老养老思想进行综合梳理研究,发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本来不多,尤其对...
近三十年来,学界对汉代的尊老养老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推动了学界对尊老养老问题的研究。本文从政治、学术、社会风俗的角度对汉代尊老养老思想进行综合梳理研究,发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本来不多,尤其对于出土新资料的运用还很有限,而且对于汉与汉以后尊老养老进行对比研究还不够。总之,汉代尊老养老研究尚有很大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尊老养老
王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代尊老养老那些事
被引量:
1
4
作者
曾洁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17期55-57,共3页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没有退休金、养老金的古人如何养老?政府对寿比南山的老人有什么特殊政策?鸠杖是汉代的“老年证”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已经形成。自魏晋伊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没有退休金、养老金的古人如何养老?政府对寿比南山的老人有什么特殊政策?鸠杖是汉代的“老年证”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已经形成。自魏晋伊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人们在这天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祭祖或敬老崇孝,习俗沿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阳节
战国时期
退休金
尊老养老
养老
金
特殊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尊老养老文化内涵的变化看我国调整制定老龄政策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被引量:
12
1
作者
姚远
范西莹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出处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6,共6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文摘
尊老养老文化是我国制定老龄政策的理论和文化依托之一。我国传统尊老敬老文化具有年龄标识、生活依赖以及生存性养老三大内涵,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这些内涵正在向淡化年龄标识、老年人独立和自主以及追求生活质量等具有当代尊老养老文化色彩的方向变化。适应这些变化,我国制定老龄政策的基本原则也应适当扩增弱化年龄标识、提升老年人自立自理能力、推动老年人社会参与以及吸纳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念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尊老养老
老龄政策
文化
Keywords
respecting and providing for the elderly
aging policy
culture
分类号
C913.6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与社会和谐
被引量:
7
2
作者
王文涛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7-21,共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救助与汉代社会研究"(项目编号:06JA770012)成果之一
文摘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在继承先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汉代皇帝扮演了重要角色,将“以孝治天下”定为基本国策,朝廷将《孝经》列为儒家经典,命天下诵读,因而《孝经》起到了指导尊老养老的重要作用。除了学校教育,政府还重视社会教育,通过多种途径向社会全体成员灌输尊老养老思想。举孝廉从选官的角度为全社会制定了敬老尊贤的行为准则,成为鼓励人们尊老养老的强大精神武器。把尊老教育与法律尊老相结合,运用礼法对不养老、侮老、弃老者予以严惩。尊老养老教育对于家庭和睦与家庭保障、培养“尊老”风尚、保障社会和谐安定等等,都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将道德教育置于绝对支配地位的弊端也不应忽视。
关键词
汉代
尊老养老
教育
社会和谐
Keywords
Han
piety and respect of the old
education
social harmony
分类号
G529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近三十年来汉代尊老养老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3
作者
饶红霞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6-29,共4页
基金
中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楚简与东周国别史研究(10BZS008)"成果之一
文摘
近三十年来,学界对汉代的尊老养老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推动了学界对尊老养老问题的研究。本文从政治、学术、社会风俗的角度对汉代尊老养老思想进行综合梳理研究,发现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资料本来不多,尤其对于出土新资料的运用还很有限,而且对于汉与汉以后尊老养老进行对比研究还不够。总之,汉代尊老养老研究尚有很大的空间。
关键词
汉代
尊老养老
王仗
分类号
K23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代尊老养老那些事
被引量:
1
4
作者
曾洁
机构
不详
出处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第17期55-57,共3页
文摘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没有退休金、养老金的古人如何养老?政府对寿比南山的老人有什么特殊政策?鸠杖是汉代的“老年证”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已经形成。自魏晋伊始,重阳气氛日渐浓郁,备受历代文人墨客吟咏。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人们在这天登高、赏菊、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祭祖或敬老崇孝,习俗沿袭至今。
关键词
重阳节
战国时期
退休金
尊老养老
养老
金
特殊政策
分类号
C913.6 [经济管理]
K2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尊老养老文化内涵的变化看我国调整制定老龄政策基本原则的必要性
姚远
范西莹
《人口与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代尊老养老教育与社会和谐
王文涛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近三十年来汉代尊老养老研究综述
饶红霞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古代尊老养老那些事
曾洁
《农村农业农民》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