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将军俑”与秦代军队组织
- 1
-
-
作者
郭淑珍
-
出处
《文博》
1987年第1期47-50,54,共5页
-
文摘
秦始皇陵兵马俑一、二号坑中出土了几件级别较高的“武官俑”,《秦始皇陵东侧第二号兵马俑坑试掘简报》及许多宣传资料中都称其为“将军俑”.关于这一称谓早就有人提出了异议.“第一、二、三号俑坑中没有将军俑,现在所说将军俑,应分别是校尉俑、郡尉俑和司马俑”“所谓将军俑的提法不确,目前只能称为军官俑”.台湾的研究者认为应称之为“武将俑”.“将军俑”到底应该定为什么级别的武官俑,还有探讨的必要.
-
关键词
将军俑
军队组织
从事中郎
长平之战
秦王
秦昭襄王
比二千石
陈涉
中都
贯颐奋戟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秦俑铠甲的编缀及秦甲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 2
-
-
作者
聂新民
-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1期21-27,共7页
-
文摘
秦始皇兵马俑以高度的写实作风再现了秦代为军阵形象,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秦代军事的珍贵资料。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对这些现成材料拿来就用,对秦俑的认识和研究还要下一番功夫。这是因为:1、秦俑的写实是通过陶塑的手段来表现的,它提供人们的形象限于俑的外表,对“隐”于其里的形状、结构需要通过外表来联想、研究。2、形象的质地一律是用陶质表现的,需要通过形象提供的质感、颜色,还要借助于文献资料和其它考古材料进行参证、比较才能确定。3、俑坑经过焚毁。
-
关键词
秦始皇兵马俑
考古材料
将军俑
甲片
陶质
军阵
皮甲
发掘简报
披膊
文献资料
-
分类号
F2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秦陵兵俑衔级试解
被引量:1
- 3
-
-
作者
陈孟东
-
出处
《文博》
1984年第1期61-69,113-115,共12页
-
文摘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的勘探和试掘工作,已进行了十年。所获得极其丰富不同种类的实物资料,为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提供了证据。特别是那些众多的兵俑。
-
关键词
将军俑
军吏
秦始皇陵兵马俑
秦陵
骑长
车骑将军
实物资料
从事中郎
郡县
卒伍
-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秦俑坑中的战车及其相关问题
- 4
-
-
作者
王玉清
-
出处
《文博》
1988年第6期54-57,共4页
-
文摘
在秦始皇陵东侧三个兵马俑坑内,都有为数不同的战车,其中第二号兵马俑坑战车最多。二号俑坑从内涵方面可分4个单元,在第2单元内(从南数包括1至8过洞)根据试掘估计全为战车,合计有64辆。这批战车在各个过洞中的摆法是前后相接,作纵队排列。每辆车上各有御手1人,甲士2人,车车后都无步兵跟随,因此,它应属单独的战部队。其它战车分别出土在一、二、三号俑坑,乘员有2人、3人和4人之分。据试掘和局部正式发掘知道,秦俑坑出土的战车都是木质的,而且形状和结构也大体相同。因俑坑被火烧过和塌陷等原因,车迹十分凌乱,经过仔细清理和观察,发现少数车辆还能看出局部结构。
-
关键词
局部结构
角柱
铜饰件
车右
长兵器
将军俑
披膊
圆木
长冠
承弓器
-
分类号
K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近年秦俑研究述评
- 5
-
-
作者
张文立
-
出处
《文博》
1985年第1期61-66,60,共7页
-
文摘
今年二月,在陕西省文化文物厅召开的陕西省文物考古第二次科研汇报会上,我同一位新闻工作者谈及秦俑研究时,曾冒昧地说了一句:现在的研究处于低潮,而旅游及普及宣传秦俑坑、秦俑则处于高潮。这句话说了以后,我便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全面的评价。现在秦俑坑发现恰值十年,秦俑馆建馆五周年之际,我想,对秦俑的研究情况,做一次检索还是有必要的。 (一) 关于秦俑的研究和普及宣传情况,我曾作了一个不完全的分类目录索引。从索引中的四百多篇文章来看,普及宣传的文章确实占压倒的优势。宣传之广。
-
关键词
秦俑馆
目录索引
新闻工作者
秦始皇帝陵
秦陵
十年
战略设想
军吏
将军俑
研究力量
-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